《擺渡人》讀後感900字

來源:才華庫 2.86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擺渡人》讀後感9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1

“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只是因為你需要。”

——《擺渡人》

崔斯坦在荒原上,履行著所謂的神聖職業,沒有自己,或者說,沒有原本的模樣。在躲過惡魔的一次次追擊中,在日復一日的行走中,在靈魂一生的故事中,他遇見了迪倫,那個唯一關心自己的女孩。

迪倫在學校的痛苦折磨中,在家庭矛盾中,在尋找生父的路途中丟失了生命。悲哀還是幸運?在這裡,她遇見了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一個可以丟掉性命來追尋的人。

在看到《擺渡人2》中審判官來臨的時候,我的心裡有一些些私心,能不能不要有那麼多的波折?就讓他們,簡簡單單地在一起,就描繪他們通過努力獲得父母的同意在一起,安安靜靜地一起長大、結婚、小打小鬧、教教孩子,如此,該多好。不想要故事最基礎的跌宕起伏,不想要真情之間的種種磨練。可是,做過的錯事總要去承擔。

裡面有一個人物——蘇珊娜。我不喜歡書中的這個人物。她喜歡崔斯坦,僅僅是喜歡而已,她和崔斯坦都是擺渡人。當我讀到審判官把目光移到崔斯坦身上蘇珊娜鬆了一口氣時,我覺得,蘇珊娜對崔斯坦不是愛情,最多隻能是愛慕,有好感。畢竟,她只是一個擺渡人,並沒有機會感受七情六慾。愛不一定非要刻骨銘心,但是一定要真情實意。人是一種複雜的動物,感情又是在人的基礎上更為複雜的因素。崔斯坦可以為了保護迪倫不惜回到荒原,重複一日又一日的枯燥。迪倫可以為了崔斯坦,不懼惡魔,千里萬里,跋涉艱苦,終於來到崔斯坦身邊。

他們之間的真情,跨越了生死的帷幕,他們可以為了彼此,犧牲一切,他們的故事就像人間的四月天,溫暖了讀者。

愛情,一個令人捉摸不透的詞彙。擺渡人,一個被禁錮的字眼。也許,崔斯坦和迪倫之間是命中註定。輕輕一句“我在這裡”猶如一刃鋒芒,刺痛了黑夜。

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而迪倫又何嘗不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呢?崔斯坦帶迪倫穿過荒原去到靈魂的世界,迪倫帶著崔斯坦衝破生死的界限。崔斯坦在遇到迪倫之前,沒有自己的音容笑貌,也就是說,他從來沒有真正做過自己。崔斯坦最後的樣子是迪倫喜歡的樣子。可以說崔斯坦成為了迪倫喜歡的樣子,或者說迪倫喜歡崔斯坦的樣子。也許,我們可以認為,崔斯坦本來的樣子就是迪倫喜歡的樣子。亦或是崔斯坦因為迪倫有了自己的樣子。他們本來不是註定的,他們本身不應該在一起。可是,愛情的力量真讓人望而止步,他們改變了天命。

嘿,如果有機會,我想對我心底的那個人說一句“我愛你”,不僅僅是喜歡而已。可惜我知道,不同於崔斯坦和蘇珊娜,也不同於蘇珊娜和傑克,我們有自己的故事,但是同樣不能在一起。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2

《擺渡人》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雖然這是一句深情的告白,卻也十分真實地道出了當下“被需要”心態的普遍存在。

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身的價值。正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所言,當我們完成了物質上對於生理和安全上的自我需求,那麼自然而然便上升至他人所給予我們的社交需求與尊重需求,及所謂的“被需要”的心態。從需要到被需要的角色轉換中,我們有了付出者的快樂和成就感,有了人生價值的標尺,以此來丈量生命的長度。這源於一種中國傳統奉獻精神的延續演變。

因為被四海的百姓需要,范仲淹執筆揮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重整岳陽樓,與民同歡樂;因為被沉淪的舊中國需要,魯迅棄醫從文,以祥林嫂、孔乙己的故事影射千家萬戶的心酸苦辣,以冀喚醒當時那個風雨飄搖的祖國。先輩大家,正是因為“被需要”的契機,才得以綻放出出自己的人生價值,在人類歷史的蒼穹上留下一道獨屬的閃光痕跡。與此同時,“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這句話道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在萬物互聯的時代,你我都是社會生態鏈的一環,是休慼相息的命運共同體。涓涓細流,匯入大海,無限個“被需要”最終促進了社會的不斷進步。

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越來越多的人卻在這種“被需要”的思想浪潮下,禁錮了自己的天性,違背了自己的初心,在他人的目光與議論中,成為了雨果筆下的笑面人。更有甚者,痴迷於“被需要”而走向極端的道路,網路上那些為譁眾取寵而弄虛作假和違法犯法的人不勝列舉,這難道不是內心空虛,極度渴望他人認可的體現嗎?

因此,“被需要”應源於自身的價值,它不會有損我們一絲一毫的價值,相反會讓我們的人生有所增益。青蒿素的發現者屠呦呦,幾十年如一日地在科學領域孜孜不倦,沒有用點贊數來衡量她的貢獻,但她卻被患者所需要,被醫學界所需要,被中國所需要。與此同時,她也步步實現了最高層次的自我需求。

由此看來,“需要”與“被需要”並不是對立矛盾的,而是和諧統一的。作為社會性動物的人類,誠然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但我們一定是一個獨立而有思想的個體。唯有恆守本心,才能在逐夢的路上贏得他人的讚許。

愛因斯坦說:“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於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被需要”不是脆弱的體現,但也絕不是證明自己的唯一維度,將需要與被需要交織,人類就這樣互相扶持,穿梭,抵達成功的彼岸。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3

在去上海出差的飛機上看完了小說《擺渡人》,買它主要是被封面上的各類褒獎蠱惑:“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大獎,版權銷售33個國家,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癒小說”。雖然我瞭解過所謂的暢銷書都是水分充沛,但還是不能免俗,被光環吸引。

故事的梗概是說,一個各種不爽的15歲單親少女獨自去看望多年未見的生父,結果發生了車禍,倒黴少女的靈魂離開了肉體,遇到了那個將引領她去往生命彼岸(或叫天堂)的那個擺渡人,一位16歲的美少年。

路途艱難險阻,魔鬼始終跟隨,企圖將少女的靈魂帶入地獄,兩人只有在隔幾百裡地(總之是很遠啦)才有一個的安全屋裡才能躲避魔鬼的侵襲。孤男寡女日久生情,擺渡人讓倒黴少女心旌盪漾,愛情和求生的慾望最終戰勝了恐懼,兩人奇蹟般地一起回到了事故現場,啪嘰,她的靈魂回到了肉體中,被救援隊拯救,而美少年也出現在了她的世界中,“原來你在這裡”,Tadaaaa,大團圓治癒系老梗。當然,為了吸引眼球,青年男女壁咚這樣的橋段也是必備的。

由於作者對於“荒原”(類似於我國的黃泉路)各種陰森恐怖噁心的場景和人物內心的描述過於細膩逼真,我一度被書中兩人被虐的場景嚇到,不想再看下去,這確實達到了書評中讓“靈魂震顫”的效果。

擺渡人作為一種隱喻,是那個能夠讓人蛻變,重塑心靈,到達美好彼岸的人。美少年說:被他引領成功走向彼岸的靈魂不計其數,他會根據不同的靈魂特徵來改變自己的名字、年齡和長相(也許還有性別,這個書裡沒說),他告訴女主,擺渡人實際上是靈魂意念的一種投射(不知道靈魂有沒有意念,anyway,因為算是科幻愛情小說,各種沒有解釋清楚的情節bug和邏輯神馬的就讓它隨風吧),就好像因為女主本人是15歲,所以她心目中理想的擺渡人就是年紀相仿、顏值爆表、身材偉岸的男性,可以供愛慕和依賴。他還反覆提到:他們在“荒原”歷險時看到的種種奇幻場景,也都是女主(靈魂自己)想象出來的,靈魂是不需要吃飯喝水睡覺的,那麼為什麼還會覺得累?那也是女主(靈魂自己)的一種習慣或者說幻覺。

於是我驚愕地發現,其實小說作者闡述的是一個哲學命題: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要去往何處。周國平說:一個人的一生要有兩個朋友:一個是自己,即更高的自我;二是大師或好書。在小說中,擺渡人也許就是世界上的另一個女主,只不過以一種更超然的形式存在,映射出的是那個蛻變前的女主自己。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4

幾年前,我還在上高中的時候,曾有這樣一部小說《擺渡人》,由於學習的壓力和氛圍,也沒有機會讀過這個曾經奪得五項文學大獎的治癒小說。如今有機會,在讀過之後,確實感受頗深,受到震撼。

本書的女主角——迪倫,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小女孩,在學校受夠了同學的嬉笑,但性格本應懦弱,不反抗的迪倫卻第一次的選擇了逃課去坐火車去找自己的親生父親,但是卻在乘坐火車的時候遭遇了車禍。孩子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叛逆,迪倫也突破自我,做出了自己的抗爭。《擺渡人》營造了一個獨特的世界觀念,在我們的女主角發生交通事故之後,並沒有感到死亡或是生存,在她面前的是一片無盡的荒原,身後是已經發生事故的火車,在這她遇見了屬於她的擺渡人——崔斯特,擺渡人的職責是保護這些飄蕩的靈魂,免受惡魔的傷害,最後讓他們成功到達彼岸的邊界,那是也是他們飄蕩的靈魂正式迎接死亡。在旅途中,迪倫和崔斯特產生了不應該產生的情感,他們也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在到達分界處分時候,卻又返回要回到自己的身體,在路上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危,先要救助那些弱小的靈魂,不讓他們遭受惡魔的傷害而墮落於其中,擺渡人不應該接近人類的世界,而迪倫卻帶著崔斯特一同穿越。他們做了許多許多不可思議卻又情理之中的事,最終成功的返回了人類世界。

《擺渡人》構造了荒原上的規則。但是主人公卻根本沒有按照這個規則去做,他們打破了規則,只是因為至真的情感,一切看似破壞,卻又那麼有意義。

迪倫沒有面對即將死亡的恐懼,在無邊無際的荒原上,飄蕩著許多其他擺渡人和他們所保護的靈魂。白天是安全的,可夜晚卻恐怖無比,他們只有在天黑之前儘早的趕到下一個安全屋,待到天亮才可以繼續趕路。如果趕不到安全屋,他們只能面對惡魔的攻擊,最後被拽下地獄。在如此殘酷的環境下,迪倫卻愛上了她的擺渡人。他們欣賞日出日落,欣賞著荒原的美景,他們相互依偎,成為彼此的依靠。在即將達到最後終點時,迪倫敢於再次返回那危險的荒原,帶著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去找尋人生的意義,曾經軟弱的小女孩,慢慢變得堅強起來,或許在作者所塑造的這個世界之中,被束縛的只有我們自己。而崔斯特作為靈魂的擺渡人,與其說是擺渡別人,不如說是擺渡自己。他曾經擺渡過成千上萬的靈魂,但是對於他來說,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或許其中有一些小插曲,這卻也只是他的職責。就在迪倫要求他去幫助其他的擺渡人的時候,他也在猶豫,因為他從來沒有如此做過,他被束縛了太多太多,卻始終沒有勇氣去突破。直到遇見了迪倫,他才明白人生的意義,不僅是實現自己的意義,更是對生命的成全!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5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在踏上尋找父親的那列火車前,迪倫的生活孤獨而混亂。母親的瑣碎嘮叨,好友凱蒂的轉學,一幫同學的冷嘲熱諷,以及腦海的荒誕夢境來斷閃過,使她看不到任何希望,壓抑到無法呼吸,於是他開始想念父親,想念自己成長道路上缺失的那份溫暖與陪伴。所以她懷著忐忑的心情出發,渴望改變的感受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無論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麼,迪倫都願意去嘗試和尋找,不幸的是,列車出了意外,她的靈魂被迫離開了自己在車禍中變得支離破碎的身體,開始走向漫無邊際的荒原。

小說中這樣寫道:“她一邊低聲啜泣,一邊轉身面對荒原,渴望發現一絲文明的痕跡,免得她重回隧道。就在這時,她看到了他。”沒錯,他就是迪倫靈魂的擺渡人,崔斯坦。上帝幫助孤若無依的靈魂找到回家的路,為每個靈魂安排了一個擺渡人,陪伴他們一起走過這段艱難的路途。崔斯坦的笑容第一次令迪倫感受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就好像無倫發生了什麼,他都會陪伴在她身邊,不離不棄。他們一起躲避惡魔的利爪,艱難的攜手走過泥濘的沼澤地,他們從彼此陌生到相互依靠,一切的溫暖在危險的荒原中顯得那樣彌足珍貴。

可是,再遠的路途,終有離別。迪倫終於來到了天堂,那是傳說中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然而對她來說,失去了崔斯坦的陪伴,天堂不過是座荒涼的城堡。她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再華美的生活,也抵不過崔斯坦一個溫暖的微笑,有他的地方才是天堂。於是,他推開天堂之門,重回到那片險象迭生的荒原,只為了找到崔斯坦。每當迪倫安全到了一個小屋,我都會默默的想:迪倫,就在這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險了,他一定會回來的。可是迪倫依然無畏地繼續向前,最後他們終於相遇了。也一起跨越了所有的障礙,返回人間。最後那句“原來你在這裡”,“我在這裡”的溫暖讓一切都變得值得。

迪倫用生命與靈魂的不懈追尋,完美地詮釋了愛的含義。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你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進入再次的輪迴,你又願意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或許這個問題離我們很遙遠,可是人生就是充滿了未知。有時候會想,當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會不會出現別外一個世界,來彌補我們這一生遺憾呢?答案當然不會,與其去選擇,不如生活得不留遺憾。最讓人感動的,當迪倫穿過那面牆時,她的擺渡人卻不見了。迪倫用盡所有力氣摧毀這堵牆,讓自己重新回去,他成功了。受盡危難,她終於和她的擺渡人一起穿回到了出事的那輛列車上,面對選擇,迪倫選擇了愛,用她的執著得到了幸福。

那麼,也請你懷揣著愛與勇敢前行吧!每個荒原的轉彎,都會遇到你的擺渡人,因為你的擺渡人,來源於愛,存在於溫暖。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6

閒暇之餘,走進書店,對書架上一本名為《擺渡人》的書有股莫名的眼緣,尤其封面上那段文字“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 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吸引了我,我毫不猶豫的將它從書架上取下,如獲至寶,收人囊中。

《擺渡人》是一本心靈治癒系小說,它媲美於《追風箏的人》。靜謐的湖水,一葉小舟飄行,頭頂是滾滾的烏雲,金色的陽光從烏雲中射下,湖水被金色陽光映襯著,閃著溫暖的光芒,而陽光的盡頭是烏黑翻滾的水波,這就是這本書的封面。 這個封面似乎是一個人的心靈或者是主人公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著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

小說中講述的是一個叫迪倫的女孩,與母親住在一起,但母女倆卻總是無話可說,同學捉弄她,唯一的朋友也離她遠去,這所有命運帶給她的遭遇,讓迪倫無比痛苦。他想念她的父親,他決定大膽的去看他的父親,然而在去路上,火車發生了嚴重的事故,當她在一陣突如其來的暈眩中逃出火車時,卻發現自己是這輛火車上唯一的倖存者。而自己面前的是,竟是一片荒原。一個男孩在不遠的山坡上蹲著,男孩將迪倫帶離了現場,越來越遠,但沒有遇見除他兩之外的任何人,迪倫意識到,碰見男孩絕不是偶然,男孩似乎是故意在那裡等著她的出現。他是她靈魂的擺渡人,從他們相遇的那刻起,她和他的命運都發生了改變,他們都是彼此靈魂的救贖者,或者都因為彼此而自己救贖了自己,就像書中所說: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心緒到現在還悸動不定,好像自己和書中的迪倫、崔斯坦一起穿越每一座山,一起被惡魔追殺,一起到達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倫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誠,快到達邊界時,決定在一起,卻因現實而不得分開,本以為故事在這裡就遺憾的戛然而止了,卻不曾想到勇敢的迪倫因為愛,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尋找崔斯坦。每當迪倫到達一個小屋,我心裡都默默的勸阻迪倫就在這個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險了,崔斯坦肯定會過來的,可是迪倫每次都無畏的往下一個安全屋趕,去找尋崔斯坦,這讓我既害怕又特別期望崔斯坦趕緊出現,激動的是迪倫和崔斯坦終於相遇了,也一起跨越了所有的障礙,返回人間,在一起。當看到最後,“原來你在這裡”“我在這裡”時的那種感動與幸福,那種好像經歷了所有的幸與不幸,我們依然雙手緊握,不曾鬆開,還好,你一直都在我目所能及之處,這已足夠。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7

高二開學了,在經過搬宿舍、搬教室之後終於安定下來了,高二9班的講桌上有一本書《擺渡人》,拿來翻看,剛一開始,看前邊第一部分感覺自己看不懂,仔細想想應該是心不靜沒有讀進去,晚上在教室裡待著再看時,踏下心來才看進去。

本書的作者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內容是這樣的,15歲的迪倫在學校裡不如意,好友又轉學,加之和母親關係太過一般,這些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當她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她還心情激動地想象著和父親見面時的場景,但由於意外發生了事故,當迪倫從出事的火車艱難地爬出黑暗的隧道時,她尋找著列車上其他倖存著,但她只看到了故意等待她的崔斯坦,也就是她的擺渡人。她天真地認為自己還活著,她要求崔斯坦走向相反的方向,去繼續尋找那些所謂的倖存者,只是崔斯坦並未答應她的要求,繼續帶著她向前走。她們走過山峰,闖過了山谷,還有那深不見底的發出惡臭的湖水,躲過惡魔,迪倫發現在和崔斯坦的相處中,她愛上了這個屬於千千萬萬個靈魂的擺渡人。而崔斯坦也愛上了這個天真無邪,善良堅定的小姑娘。

當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著:“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這時他們純潔的愛情進一步昇華。

就要分別了,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愛著她,只是剩下的路崔斯坦無法陪她走下去,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新的任務。倔強的迪倫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只屬於她的崔斯坦。在返回的道路上遇見了崔斯坦,他們一起向那失事火車的方向趕去,一路上迪倫都在鼓勵崔斯坦前進,在這個途中,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

讀完這本書,不禁感慨,其實人生就是不斷穿過一 座座荒原,只要信念堅定總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在我們一生中總會有迷茫的時候,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在迷茫時我們需要有人指引,學生在學習中也有迷茫的時候,而班主任在學生迷茫時能夠做出恰當的指導,可能會成為學生學習階段的擺渡人,在人際交往中有時我們也會迷茫,我們也需要擺渡人引領自己。在我們的工作中,當我們沒有目標時,就是小說中的荒原,我們需要找到那個擺渡人,為自己指引。好在自己一直遵循的是自己是自己的擺渡人,堅定信念我們才能鏗鏘前行。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8

她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忙碌又絮叨的母親瓊並沒有給到她多少溫暖,她內向,自卑,膽小,不自信,同學們也嘲諷她,唯一能夠傾訴的朋友凱蒂也搬家了。

於是她期待著與素昧謀面父親的見面,那天的冷風,那天的暴雨,那天的火車——卻隔絕了與她父親見面的期望。似乎期待在那一瞬間破滅。她死了,那趟火車唯一的遇難者,然而她並不明白。

迪倫一路跌跌撞撞掙脫著逃出火車,她期待著警察救護車能在這一刻出現,然而什麼都沒有,周圍僅有空蕩蕩的山跟空氣。絕望在心中瀰漫。

在抬頭仰望蒼穹的那一刻,她看見一個少年坐在山上,迪倫心想最終有人來分擔她的恐懼了,她一步一步的走上他。

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

靈魂擺渡人:他們的職責跟使命是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讓他們到達彼岸。彼岸便是心中的家。荒原是靈魂心裡的對映,天氣的好壞取決於靈魂的心境。荒原中魔鬼跟黑夜都是致命的危險,而安全屋卻像是休息的驛站。

應對陰晴不定的荒原天氣,黑暗沼澤,應對成千上萬的隨時能夠吞噬迪倫靈魂的惡魔,崔斯坦引導並幫忙著迪倫,使迪倫在艱難危險的環境中敢於應對自我的恐懼,脆弱,迷茫的內心世界,最終擺渡到彼岸。

崔斯坦帶著迪倫完成了靈魂的救贖,崔斯坦便是迪倫的擺渡人。在這個過程中兩人彼此溫暖,互生情愫,崔斯坦有自我的職責跟使命,他的任務僅限於把靈魂擺渡到彼岸,似乎也註定了與迪倫的分別。

當其他靈魂擺渡到邊界,穿越邊界便能看到心中想要的家,可是當迪倫穿越過來,卻還是一片荒原,因為在迪倫心中,崔斯坦才是一個讓她感到溫暖的人,而崔斯坦在荒原。顯然他們在的不是同一個荒原,這個荒原沒有崔斯坦,沒有迪倫想要的溫暖。

之後的之後,儘管害怕應對荒原,應對魔鬼,迪倫為了能夠再見到崔斯坦,還是義無反顧的踏上了重返荒原之旅。迪倫戰勝了不可能攻克的困難,讀後感。因為心中強烈的信念支撐著她,此時的她不在膽小懦弱,而是變得勇敢,不在畏懼。最終迪倫帶著崔斯坦,打破命運的牢籠一齊回到現實世界中。這一次迪倫便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完成對崔斯坦生命的救贖。

在現實中,我們的親人,愛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亦都有可能是我們的擺渡人,在我們心中難免有迷茫有困境,他們亦有可能在那一刻成為我們的擺渡人,帶我們走過迷惘,跨過困境,感激在那些時刻為你擺渡的人兒。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陪我們度過一生,唯有自我才能做自我一生的擺渡人,最好的狀態是你——心中有愛,無懼,在那一刻你便是自我的擺渡人,亦能擺渡別人。

嗯嗯,故事的結局很完美,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

迪倫——“原先你在那裡”,崔斯坦——“我在那裡”。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9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每一個死去的靈魂都會在擺渡人的帶領下穿過“荒原”達到分界線的另一端,達到那個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15歲的迪倫乘坐列車前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迪倫成了這場事故中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當毫不知情的靈魂找到了隧洞的出口,在荒原上等待她的只有崔斯坦。

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可在我看來迪倫也是崔斯坦的“擺渡人”。雖然迪倫只是崔斯坦引導的千千萬靈魂中的一個,可正是因為她的獨特,她的單純,她的個性鮮明,才讓崔斯坦在與迪倫的相處過程中變得越來越“人性”。崔斯坦是把迪倫安全護送到分界線的擺渡人,而迪倫是改變崔斯坦千篇一律、枯燥麻木生活的“擺渡人”。

荒原是一個人內心的折射,而穿越荒原不僅意味著與魔鬼鬥爭,也意味著與自己鬥爭。

在這場轉折到來之前,迪倫的生活並不如意,甚至可以說是一片狼藉,在家裡與母親意見不合、矛盾頻發,在學校與同學相處尷尬,經常被捉弄,唯一可以說話的好友卻也因為轉學離開了。而當迪倫鼓起勇氣打通了父親的電話,準備乘上列車去探望和自己相談甚歡的父親時,卻遭遇了交通事故。可以想象,所有這些事情累加起來壓在一個人身上會對他造成多大的精神打擊。可是迪倫沒有自暴自棄,甚至在知道了自己沒有從事故中逃出來時也沒有崩潰無措,迪倫的勇敢堅韌在後半段毅然決定回去找崔斯坦時表現的尤為明顯,只要還有一點希望,就會盡全力去做。

而崔斯坦,在荒原上度過了漫長時光,引導了千千萬個靈魂,早已變得機械麻木,這樣的生活或許是束縛崔斯坦的枷鎖,把他困在暗無天日的一個人的角落,而迪倫的闖入撕裂了黑色的帷幕,讓光束照射了進來。這段旅程,崔斯坦盡力保護迪倫,即使遍體鱗傷也護著她躲進安全屋,或許從動心的那一刻開始,崔斯坦才變得越來越像“人”,也越來越豐富。

與其說是“擺渡”,不如說是相互“救贖”。

靈魂之間的愛慕是純真的。崔斯坦的存在對迪倫來說是“救贖”,不僅僅是護迪倫周全,荒原上經歷的點點滴滴都寄託了美好的情感,同時也改變了迪倫後來的生活;而迪倫的闖入對崔斯坦來說也是一次“救贖”,讓他直面自己的情感,讓他重回人間。

因為這份情感深刻進靈魂,因為無法分割,因為心懷希望,迪倫和崔斯坦才能創造奇蹟,重回人世。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10

靈魂深處,有一座城,有一顆心,住著一個人。

——題記

“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為你需要我。”這是崔斯坦對迪倫說過的一句話,我記憶猶新。人——擺渡人;對一個人——死去的人;產生了情——愛情。

他們之間有著一種偉大的力量像一根紅線,牽引著他們走向旅途,他們相親相愛,共同進退,難分難捨。

當靈魂的神降臨的時候,他們遇見了。誰說沒有一見鍾情?一見傾心?崔斯坦就是一個,一個沒有生命的光一般的人物,卻愛著一個現實上的死去的人。他說,“為了你,我願意犧牲我自己而送你進入靈的另一邊。”這是怎樣的一份責任啊!或許這並不是盡的擺渡人的責任,而是盡上一棵大樹的責任。當他被魔鬼抓去,卻意外流血不能復原時,他就知道,眼前這個人註定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最終他們相互傾訴,相互融入,他們都誰也離不開誰了。

他們都擁有奮進的人生,他們都給予了我巨大感動:

責任:人生在世,為了什麼?為了一份責任與擔當。那麼,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的責任是什麼呢?就是為了中華,為了崛起。故事中的崔斯坦盡職盡責,他擺渡了成千上萬的魂靈。他擺渡靈魂,得不到絲毫回報,卻依然堅持著。或許,有人會認為他的人生沒有意義吧!可是錯了,他跨越荒原,迎接新生,他體會其中的樂趣與感動,他從不孤單,從不絕望。因為一切都是他心靈的對映。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生活就像挖井,挖得越深則越純淨,我們絕不允許讓自己的生活像掘土一般只注重表面。”崔斯坦正是懂得了這種道理,所以他固守職業,越來越淨。

信任:記得有一個關於黑奴的故事。一個小黑奴在三角貿易中落水了,他掙扎著,船上卻無人知曉。他告誡自己,船長一定會來救他的。正是這種信念,支撐了他在水中的呼救,最後船長真的來救他了。故事中的迪倫也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將自己託付給擺渡人,選擇去信任他。當崔斯坦不再出現時,迪倫告誡自己,“崔斯坦會來的,我相信他。”她站在安全屋裡等待,呼喊,熬過了無依無靠的漫長日夜。正是她這種信任救回了崔斯坦的命(或許不是救吧),也救回了自己的命。她毫不懷疑的選擇去信任擺渡人,最終贏回了屬於自己的幸運。

愛情:愛情是兩個人情投意合,愛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兩個人相識相知那是一種最美好的境界。故事中的迪倫失去了崔斯坦,她感覺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價值,她不惜一切代價去尋找他。她打破命運的瓶子,穿越去新的世界。她跨過魔鬼出沒的荒原,她趟過汙水漫天的魔湖。她奔跑,她失去知覺的奔跑,為的只是去見他一面。崔斯坦離開了她,也不自在,也心不在焉。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遠隔千里的愛戀。

像迪倫一樣,像崔斯坦一樣為了生活而奮鬥吧!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11

假如我們的內心有一片荒原,誰是我們的擺渡人?是父母,還是朋友,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可能很難完成這段旅程,正是因為有他們,我們的內心荒原才會開花。

最近我讀了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寫的《擺渡人》,裡面迪倫和崔斯坦之間的溫情讓我感動。

迪倫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但她的世界是一團糟的,她與母親無話可說,在學校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和捉弄,唯一談的來的朋友也離他而去。一天,迪倫獨自踏上火車,去尋找她的父親,不想遭遇車禍。她認為她是唯一的倖存者,其實是唯一的犧牲者,在那她遇到了崔斯坦,開始一段艱險旅程……

在這本書中讓我最感動的是崔斯坦和迪倫之間的溫情,迪倫面前的荒原是她心像的投影,在這段艱險的旅程,崔斯坦處處幫助她,好幾次她差點被魔鬼抓住,但都被崔斯坦救回來了,迪倫也感染了崔斯坦,讓他愛上了她,不再認為把她帶到另一個世界只是執行任務,崔斯坦一路陪伴迪倫給了她溫情,他幫她洗衣服,晚上睡覺時守護著她,並給她講他遇到的一個個靈魂的故事。他們之間的那種溫情讓我感動。

這本書還讓我感受到了崔斯坦帶給迪倫的溫暖,當迪倫冒險想去救其它靈魂時,被崔斯坦救了回來,告訴她這是別的擺渡人的事讓她不要再去冒險,怕她受到傷害,其實這是崔斯坦對迪倫的一種關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見自己的“擺渡人”,他們可能是家人,可能是朋友,在你遇到困難時會一直保護你安全通過,就像迪倫和崔斯坦一樣,荒原上會有許多困難,有河流,還會遭遇到魔鬼,正是有了崔斯坦的保護,迪倫才能安全通過。

他們倆離別的場景也很感人,想到自己就要和崔斯坦分別了迪倫內心很難過,過了那面牆還回頭望望崔斯坦,可惜看不到。這才有了後面迪倫沿原路返回去找崔斯坦,一路上沒有崔斯坦的保護,但她為了能見到崔斯坦,不畏艱險,最終她找到了崔斯坦。

在崔斯坦這迪倫找到了自己本該擁有的樣子,她與崔斯坦一起踏上了往回走的旅途,並獲得了成功。

合上書本後腦海中仍有不時閃現的各種人物:勇敢的女孩迪倫,擺渡人崔斯坦,不願殺人的納粹士兵喬納斯,等待丈夫到來的老人伊萊扎。有魅力的文字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一個故事變成能賦予想象力以生命的載體,能讓人無論經歷多少起伏,看到多少冷暖,都能在喧囂落幕、曲終人散時心中浮現感動。

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雖然作者用了誇張的手法,但我們看到了一個小姑娘的改變,她明白了什麼是溫情,親情,也變得堅強起來,她讓崔斯坦走近了她的內心,從而有了溫情的存在。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溫情,父母和朋友都能當自己擺渡人,在自己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自己的荒原上才開出了花,這正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12

這是一個關於擺渡人和被擺渡人的故事,一個關於靈魂擺渡的故事,一個關於生存、死亡和愛情的故事。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獨自踏上一列火車去尋找自己的生父,不料遭遇一場火車事故,當她爬出火車殘骸時,卻發現世界已經變成一片荒原,她以為她是唯一的倖存者,但她卻是唯一的逝世者。

走出火車殘骸的僅僅是她的靈魂而已。

在一片荒原的世界裡,迪倫見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他帶領著她,保護著她,穿越茫茫荒原,護送她的靈魂到達應該去的地方。

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被擺渡的靈魂,在知道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後,迪倫沒有頹廢和消沉,而是淡定的接受了死亡的事實,她在崔斯坦的引領下,與如影隨形的惡魔們勇敢抗爭,從最開始的依靠,信賴,慢慢變成了純潔的愛戀。

被擺渡的靈魂愛上了靈魂擺渡人!

可是這份愛註定不被允許,迪倫有自己的歸宿,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當迪倫跨越擺渡的終點邊界線時,卻沒有看到答應與她一起離開的崔斯坦,痛苦欲絕的迪倫最終決定冒險嘗試任何靈魂都沒有做過的事情——返回崔斯坦的世界,去尋找自己的靈魂擺渡人,自己的愛人。

又是一條充滿未知和艱險的路,為了愛,迪倫選擇了一場可能讓自己靈魂灰飛煙滅的豪賭,儘管前途未卜,可她依然步履堅定。

上天還是眷顧了這對有情人,在茫茫荒原,迪倫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崔斯坦,她極力勸說崔斯坦跟隨自己回到另一個世界,一個屬於她的世界,儘管這是一件從未有過的事情,儘管一切都充滿未知和風險,一切都有悖常理,但崔斯坦願意冒險嘗試,只因他曾答應過迪倫絕不會失去她,一定要保護她!

這一次,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帶領著他義無反顧地找到了自己身故的那列火車,去尋找自己的身體。為了不再一次失去崔斯坦,迪倫在進入火車殘骸後就緊緊抓著崔斯坦的手,可行走在錯亂不堪,漆黑一片的車廂時,不慎摔倒的迪倫還是丟開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來的迪倫如願地回到了人間,滿心卻是失去崔斯坦的痛苦,她為丟開崔斯坦的手而懊悔不已,卻看見向自己走來的崔斯坦對著她說:原來你在這裡。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因為迪倫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直存在和陪伴,陪伴她的靈魂,陪伴她的人,用陪伴守護她一生。

迪倫是幸運的,因為她有崔斯坦,擺渡了她的靈魂,擺渡了她的人生。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用不變的承諾,勇往直前的行動,擺渡你的靈魂,陪你抵達幸福的彼岸。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13

這是一個關於擺渡人和被擺渡人的故事。

一個關於靈魂擺渡的故事。

一個關於生存、死亡和感情的故事。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獨自踏上一列火車去尋找自我的生父,不料遭遇一場火車事故,當她爬出火車殘骸時,卻發現世界已經變成一片荒原,她以為她是唯一的倖存者,但她卻是唯一的逝世者。

走出火車殘骸的僅僅是她的靈魂而已。

在一片荒原的世界裡,迪倫見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他帶領著她,保護著她,穿越茫茫荒原,護送她的靈魂到達應當去的地方。

不一樣於以往任何一個被擺渡的靈魂,在明白自我已經死亡的事實後,迪倫沒有頹廢和消沉,而是淡定的理解了死亡的事實,她在崔斯坦的引領下,與如影隨形的惡魔們勇敢抗爭,從最開始的依靠,信賴,慢慢變成了純潔的愛戀。

被擺渡的靈魂愛上了靈魂擺渡人!

可是這份愛註定不被允許,迪倫有自我的歸宿,崔斯坦有自我的使命,當迪倫跨越擺渡的終點邊界線時,卻沒有看到答應與她一齊離開的崔斯坦,痛苦欲絕的迪倫最終決定冒險嘗試任何靈魂都沒有做過的事情——回到崔斯坦的世界,去尋找自我的靈魂擺渡人,自我的愛人。

又是一條充滿未知和艱險的路,為了愛,迪倫選擇了一場可能讓自我靈魂灰飛煙滅的豪賭,儘管前途未卜,可她依然步履堅定。

上天還是眷顧了這對有情人,在茫茫荒原,迪倫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崔斯坦,她極力勸說崔斯坦跟隨自我回到另一個世界,一個屬於她的世界,儘管這是一件從未有過的事情,儘管一切都充滿未知和風險,一切都有悖常理,但崔斯坦願意冒險嘗試,只因他曾答應過迪倫絕不會失去她,必須要保護她!

這一次,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帶領著他義無反顧地找到了自我身故的那列火車,去尋找自我的身體。為了不再一次失去崔斯坦,迪倫在進入火車殘骸後就緊緊抓著崔斯坦的手,可行走在錯亂不堪,漆黑一片的車廂時,不慎摔倒的迪倫還是丟開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來的迪倫如願地回到了人間,滿心卻是失去崔斯坦的痛苦,她為丟開崔斯坦的手而懊悔不已,卻看見向自我走來的崔斯坦對著她說:原先你在那裡。因為迪倫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向存在和陪伴,陪伴她的靈魂,陪伴她的人,用陪伴守護她一生。

迪倫是幸運的,因為她有崔斯坦,擺渡了她的靈魂,擺渡了她的人生。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用不變的承諾,勇往直前的行動,擺渡你的靈魂,陪你抵達幸福的彼岸。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14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短篇小說。文中一開場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令人不開心的學校,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以前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後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或者說這本書是一部非科學類的書,因為出現了人死亡後的靈魂。

她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忙碌又絮叨的母親瓊並沒有給到她太多溫暖,她內向,自卑,膽小,不自信,同學們也嘲諷她,唯一可以傾訴的朋友凱蒂也搬家了。

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說,他叫崔斯坦(靈魂擺渡人:他們的職責跟使命是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讓他們到達彼岸。彼岸便是心中的家。荒原是靈魂心裡的對映,天氣的好壞取決於靈魂的心情。

荒原中魔鬼跟黑夜都是致命的危險,而安全屋卻像是休息的驛站)。崔斯坦將她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這個男孩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他們每天都在馬不停蹄的趕路,到達一個又一個的安全屋,在黑夜降臨之際儘可能的躲過凶神惡煞的惡魔。荒原在她面前似乎是一個巨大的問號,而她也必須正視那些接踵而來的問題。在與崔斯坦的相處過程中,她漸漸明白了自己不是唯一的倖存者,而是唯一的受害者。天氣的陰晴取決於她的心情好壞;身邊又為什麼會有哪些奇特的現象。

兩人在不知不覺中墜入愛河,迪倫、崔斯坦一起穿越每一座山,一起被惡魔追殺,一起到達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倫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誠,快到達邊界時,決定在一起,卻因現實而不得分開,本以為故事在這裡就遺憾的戛然而止了,卻不曾想到勇敢的迪倫因為愛,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尋找崔斯坦。每當迪倫到達一個小屋,我心裡都默默的勸阻迪倫就在這個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險了,崔斯坦肯定會過來的,可是迪倫每次都無畏的往下一個安全屋趕,迪倫和崔斯坦終於相遇了,也一起跨越了所有的障礙,返回人間,在一起。(補充一下前面忘記說了擺渡人會根據每一個不同的人變成她信任的樣子,每個人都不同,因為愛,崔斯坦的模樣沒有改變)當看到最後,“原來你在這裡”“我在這裡”時的那種感動與幸福,那種好像經歷了所有的幸與不幸,我們依然雙手緊握,不曾鬆開,還好,你一直都在我目所能及之處,這已足夠。

最後故事的結局很完美,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

《擺渡人》讀後感900字15

“我從來不說話,因為我害怕,沒有人回答;我從來不掙扎,因為我知道,這世界太大。太多時間浪費,太多事要面對,太多已無所謂;太多難辨真偽,太多紛擾是非,在你身邊是誰。”

在書中有一個女孩叫小玉,她和馬力之間的故事給人的感覺是美好的,是深情的,是感人的。她喜歡馬力,所以她可以為馬力做任何事。有人說,愛可以讓人變得強大。所以在那天,她答應江潔打“酒吧高爾夫”的時候,她就跟陳末說,她跟江潔拼的不是酒量,而是命。

旁人都說,小玉這樣做不值得,因為馬力根本不愛她。可又有誰知道,她其實是幸福的,至少她這輩子為自己愛的人拼過命。

自從馬力失戀後,小玉為了讓他從失戀的痛苦中走出來,向擺渡人酒吧的老闆陳末學習如何成為“金牌擺渡人”。最終,小玉通過努力,用她獨特的方法將馬力送上了岸。從那以後,馬力離開了這裡,開始了自己新的生活,之後小玉也離開了。

讀了《擺渡人》這篇文章後我明白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擺渡人,在擺渡他人的同時,亦在擺渡自己。於是沒有一個人停在原地,無論開始如何,轟轟烈烈又或者大喜大悲,最終還是會退場。

我突然想起書中有一段話,它說:“緣分為冰,以為抱住就是擁有,但抓的太緊不僅會痛,最終也會化的!你以為,不放手就一直在嗎?其實什麼都沒有!真正屬於你的愛情,不應該是傷你的冰塊,而應該是溫暖你的熱茶!得不到是因為不屬於你,他不愛你,失去了又能怎樣?”還有這句,“其實喜歡一個人就把他送到對岸,不用失落,你只是一個擺渡人。”就像小玉一樣,他知道馬力不是他的明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送到彼岸。所以從那天起她就告訴自己:別難過,你只是一個擺渡人。

小玉和馬力的故事結束了,但是他們各自嶄新的生活才剛剛開始。我喜歡這書中的一句話:時間一直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其實生活就像一到選擇題:要快樂還是痛苦,要烈酒還是淡茶,要停留還是往前,這是一個擺渡的過程。想要到達彼岸,需要一次勇敢的挑戰,更需要學會放下,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前進。

在我的概念裡,人生是沒有終點的。只要你還有力氣,只要你還能重新站起來,你就可以重新開始。改變過去,也意味著現在也會被改變,如果昨天不再是昨天那麼今天也不再會是今天,我們存不存在很難說,我只是想讓我們自己做選擇。

就像書中所說的:世事如書,我偏愛你這一句,願做個逗號,呆在你的腳邊。但你有自己的朗讀者,而我只是個擺渡人。最終我們都會上岸,陽光萬里,路邊鮮花開放。

最後,我希望我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願我們都能做好自己人生的擺渡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