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七年級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45W

讀名著,發感想。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不同時期的大家都對名著有所解讀。然而我們寫的讀後感可能達不到那麼高的境界,但是可以從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東西就好了,這也是名著傳遞給我們的思想。

呼蘭河傳七年級讀後感

從《呼蘭河傳》,我們又看到了蕭紅的幼年是何等的寂寞!讀一下這部書的寥寥數語的尾聲,就想得見蕭紅在回憶她那寂寞的幼年時,她的心境是怎樣寂寞。

《呼蘭河傳》給我看蕭紅的童年是寂寞的,一位解事很早的.小女孩子每天的生活多麼單調啊!年年種著小黃瓜、大倭瓜,年年春秋佳日有些蝴蝶、螞蚱、蜻蜓的後花園,堆滿了破舊的東西,黑暗而塵封的後房,是她消遣的地方;慈祥而又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侶;清早在床上學舌似的念老祖你口授的唐詩,白天纏著老祖父進那些實在已經聽厭了的故事,或者看看那左鄰右舍的千年如一日的刻板生活,如果這樣死水似的生活中有什麼突然冒出來的浪花,那也無非是老胡家的團圓小媳婦病了,老胡家又在跳神了,小團圓媳婦終於死了;那也無非是磨倌馮歪嘴子忽然有了老婆,有了孩子,而後來,老婆又忽然死了,剩下剛出世的第二個孩子。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寫著,“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裡面的人物悲劇埋下了伏筆。讀完了《呼蘭河傳》,我覺得作者的童年太悲哀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