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千字文有感(精選3篇)

來源:才華庫 1.31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千字文有感(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千字文有感(精選3篇)

讀千字文有感1

小時候,老師讓我們背誦《千字文》,雖然過了很久,但還是清清楚楚的記得內容,只是當時我們無知,還未理解其中的含義,只是麻木的背誦。

今天,我終於明白了他其中的道理。《千字文》是五代後梁周興嗣所寫,據說他寫這本書用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他的家人看到他的時候,他的頭髮全白了,可見其用心之甚。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全書僅一千個字,卻涵蓋了天文、地理、歷史、農業、礦產等各種社會文化活動的內容,既是一篇四言長詩,也是一部袖珍的百科知識全書。這本國學經典讓我們增長的知識。

“外受傅訓,入奉母儀,諸姑伯叔,猶子比兒”這句話讓我難忘,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外接受師傅的訓誨,在家遵從父母的教導。對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長輩,要像是他們的親生子女一樣。我們要以孝為先,孝已經成為我國的傳統美德,“孝”不僅僅是孝敬父母,也要尊敬長輩,待他們如父如母。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規”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我自己,因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因為同受父母血氣,如同樹枝相連。結交朋友要意氣相投,要能學習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我自己有兩個弟弟,我們雖然有些小矛盾,但後來還是雨過天晴,不離不棄,就是因為我們是同一個父母生的.,就應該互相幫助、關心和理解。我的朋友和我取長補短,我在學習上及生活上的疑惑,我們都會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氣氛仍然融洽。

“仁慈隱惻,造次弗離,結義廉退,顛沛匪虧”這句話的意思是仁義、慈愛,對人的惻隱之心,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拋離。氣節、正義、廉潔、謙讓這些品德,在最窮困潦倒的時候也不可虧缺。無論在何地何時,即使在自己有困難的時候,正義的氣息是萬萬不可缺少的,對每一個人都要關心,給他們溫暖。

《千字文》這一國學經典,至今流傳了1400多年,孔我相信,只要現在我們能好好去理解他的意思,在未來及千年後,這本國學經典一直會流傳下去,那些炎黃子孫一定會看到他們的祖先為他們留下的為人之道。這本國學經典著作,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讀千字文有感2

《千字文》這本書,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也懂得了很多道理。

《千字文》是用一千個不重複的字寫成的,有歷史故事成語典故、內容非常豐富,小文章大寓意,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首詩都給了我很大啟發。比如在“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巳長。”這首詩中讓我知道自己有了過錯就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也一定不要放棄。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也不要誇自己的長處。《千字文》裡還有許多學問語句,比如,“尺壁非寶,寸陰是竟。”說明古人很早認識到光陰的寶貴。“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底是難人可貴。做學問不能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才能達到勝利。“守真忘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專一,書中還有很多歷史故事,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為我們的袓先感到驕傲與自豪。

讀千字文有感3

學校組織的讀書活動中,我拿到了一本書——《千字文》。這本書不僅介紹了朝代變更:商湯滅夏,周武王滅商建周,還寫了許多歷史傳說,經典故事:如夜明珠,盤古開天,讓我大開眼界。

同學們,你們知道《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嗎?它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的將軍廉頗因為自己戰績卓越,看不起宰相藺相如,而大度的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安危,非常尊重廉頗,處處讓著他。廉頗得知實情後非常後悔,自負荊條,上門請罪,從而流傳了這段“將相和”的歷史故事!它告訴我們有錯要及時改正,才能取得他人的原諒。

《當惜分陰》這個故事我也很喜歡。它講的是晉代名人陶倪,小刻苦讀書,從“舉孝廉”進入仕途,先後做過長史,刺史,曾被封為長沙郡公,都督,大將軍,五十年間歷任多種要職。無論政務多麼繁忙,戰事如何頻繁,他都要利用一點一滴的時間讀書習武。取得了卓越的軍功和政績。我讀後得到了很大的啟發:時間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關鍵是看我們如何使用它,古人云“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珍惜分分秒秒,把精力都用在學習上,長大成為祖國的有用人才。

我愛讀這本書,它使我瞭解了歷史,增長了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