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孤獨者》讀後感(通用7篇)

來源:才華庫 7.48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魯迅《孤獨者》讀後感(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迅《孤獨者》讀後感(通用7篇)

魯迅《孤獨者》讀後感1

魏連殳在世俗人的眼裡是一個不被理解的人,是孤獨的。就連自己的本家看來,他彷彿也是一個外國人一般。他的行為:所學的明明是動物學,卻去做歷史教員;對人愛理不理,卻常喜歡管別人的閒事;不重視家庭,卻極孝順祖母。在別人眼裡是古怪的。以至於在他祖母的葬禮上,他們都要嚴陣以待的對付他。因為他是“吃洋教”的新黨,向來就不講什麼道理。他這樣的命運其實是當時五四時期啟蒙者的普遍命運——不被世人理解。所以他只能在祖母的葬禮上,用嚎啕大哭來哀悼自己的祖母,哀悼像他自己一樣不被理解的孤獨者。這哭聲裡透著淒涼,悲哀,無奈,憤怒。

其實他早已看明白了,像他這樣的人,是親手造成孤獨,又放在嘴裡去咀嚼的人。所以他對別人總是冷冷的,淡淡的,因為他對著個世界是有些絕望的。然而,他又不是徹底地絕望。他把希望寄託在孩子們的身上,就算是看到房東又髒又醜的孩子時,他的眼裡也會出現平時少見的歡喜。在他看來,孩子是天真的,是沒有大人身上的陋習的,是中國的希望。

但最後,他的這一點希望也隨之破滅了。

接踵而來的失業,讓他不得不開始逐漸向現實低頭,甚至願意去幹“鈔寫”這樣的活,此時的他還想活下去,為自己活下去。但是生活的殘酷,卻不給他機會,使他連寫信的郵票都買不起。

他一點點的被逼是“死”了,終究向現實低了頭,得了一個杜師長顧問的職位。一個在別人眼裡是前途無量的職位。但他知道此時自己已經死了,在別人眼裡所謂的成功,在他看來他是徹底地失敗了。活著的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風光的背後有著無奈和悲傷。

其實魏連殳就是五四時期啟蒙者的縮影,他們懷著滿腔的熱情與夢想想改造這個社會。卻不被人理解。是一些在心靈上和生活中的孤獨者,世人眼中的異類。後來很多人不得不向現實屈服,過上世人眼裡的“上層生活”但他們的內心仍舊是不如意的,煎熬的,

正如魏連殳一樣,他用今天買進,明天賣出,弄破來表達他的不滿,所以最後他死了反倒是解脫了,讓他顯得十分的平靜,用含著冰冷的微笑,來嘲笑自己,嘲笑這個社會。

但魯迅先生並不是絕望的。文章的結尾用“濃雲已經散去,掛著一輪圓月,散著冷靜的光輝’s說明他還是感覺到有些希望的。

魯迅《孤獨者》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孤獨者》這篇文章,孤獨者寫了主人公魏連殳的對劇。從文章的一開始他就不被別人所理解,所學的是動物學,卻到中學堂去做歷史教研,對人總是愛理不理的,卻常喜歡管別人的閒事,常說家庭應該破壞,一領薪水,卻一定寄給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這是行為在別人眼裡是古怪的。可是我們才能從這字裡行間中感受到主人公魏連殳的精神。

其實在文章的一開始主人公魏連殳心中對這個世界還是有些熱愛與留戀的。雖然他知道像他這樣的人必定不被別人所理解,但他仍然熱愛著合做自己所喜愛的事情。如,和小孩子們一塊兒玩耍,喜歡發表文章,喜歡看些書……可到後來他這樣的生活完全被打亂了。

在他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之後,主人公魏連殳看似在活著,其實內心早已死亡,早已麻木,只剩一個沒有靈魂的殘缺的軀殼了。一開始是聯絡“我”去做抄寫的工作,後來又求過許多人。最終他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去躬行自己之前所憎惡,所痛心的一切事物。魏連殳一點一點被迫的成為了人人所稱讚,所羨慕的杜師長的顧問,每月的薪水也不知道翻了幾倍。可魏連殳並不快樂,從他每日流水似的花錢就能看出來。以至於最後葬禮都沒有花大價錢,葬禮也是隻有零星幾個人。孤孤單單的去了。也正好契合了題目——孤獨者。

我從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魏連殳看到了當時時代的縮影,以及當時五四運動中千千萬萬個熱血奮鬥,想要推翻封建禮教的青年們。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要學習他們的精神,不懼權威,有錯就要指出來!

魯迅《孤獨者》讀後感3

詩意地說,孤獨是一種遠離人間冰冷的美麗;哲理地說,孤獨是一種人生旅途上美侖美奐的境界。但現實中的孤獨大多數時候以痛苦、無奈為伴,並無美麗或者美輪美奐的感覺。身處各個時代的人們,都需面對“孤獨”這一心境。有人站在時代前沿,一覽眾山小,感到孤獨;有人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遺棄,感到孤獨;有人不能得到親朋好友之愛,感到孤獨……魯迅《孤獨者》中的主人公魏連殳基本性格特徵就是“孤獨”,其處境和精神的孤獨同當時社會不協調。一種“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糾結。

魏連殳作為寒石山唯一出外遊學的學生,“人們提起他的名字,都說他很有些古怪”,從村人看來他是“異樣”之人。新思潮的影響使他成為舊勢力的堅決叛逆者,舊習俗的孤獨異路人。他的議論“往往頗奇警”,身邊也常聚集一些時常自命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餘者”,因此便不幸的被那個社會視為“異類”。為自己的信念,他也曾願意“為此求乞,為此凍餒,為此寂寞,為此辛苦”。然而他的思想言行終為社會所不容,為人們所不解。之後他受人排斥於流言中失業。最終被迫投靠有權有勢的杜師長,不得已“躬行我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了”,他為五斗米折腰,其內心是一種絕望的痛苦,那刻他的靈魂死了。忍讓退縮以至於走進自己先前所憎惡的泥坑,顯示了當時知識分子雖然許多方面可以站在時代前沿,但內心懦弱與自卑的一面。再之後,他“含著冰冷的微笑”在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死去了。魏連殳選擇在外表喧囂繁華的生活假象中走向終結。魯迅為這世界增加了一種經典而又永恆的哭聲:“忽然,他流下淚來了,接著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一個徹底的孤獨者形象,淒厲哭聲勾勒後人對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深深的同情與悲哀……反思魏連殳的“孤獨”,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孤獨?開始站在時代前沿,一覽眾山小,感到異類的孤獨,後又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遺棄,感到絕望的孤獨。這是孤獨者極端的異類感和絕望感。

“孤獨”這個詞在當前忙碌社會並不罕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常用詞。人們之間說出親切的話,做出親切的笑臉,卻可能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之間的“社交禮儀”。

人們之間相互冷淡,用愛構築的溝通之橋被現實的功利之心腐蝕,孤獨似乎變成一種時髦。事物一旦變成時尚,就易迅速被解構。於是孤獨就走向它的反面,成為矯情的孤獨,變成對孤獨的調侃。

當前社會,為利而奔波的忙人,在繁華之後的蒼涼,紛擾過後的空虛中產生莫名的孤獨感。在魯迅先生的《孤獨者》面前,這是一種現代社會為利而忙的孤獨版本。輕聲地問自己--孤獨嗎?孤獨,一種心靈的搏鬥,一種心靈的拷問。對前方之路的迷惘,不啻是水中月,鏡中花。似在樹林中迷失了方向,焦急地尋找能領我們回去的羊腸小道。最後找累了,索性咬緊牙,於密林中穿行,踏著糟爛的枯樹枝和沼地上溜滑的草墩。內心堅信:最終總會走出一條路來。

魯迅《孤獨者》讀後感4

《孤獨者》收於魯迅小說集《彷徨》,《孤獨者》寫於1925年10月17日。當時魯迅正處於受敵的狀況,對現實狀況的思考和探究,內心世界充滿苦悶,孤寂而又渴望衝破這種桎梏,尋求希望,已而陷入迷茫,虛空的孤獨。

正文:時勢造英雄,英雄之所以突出於人群之中,稱之為英雄,是因為時勢決定人的思想,決定人的思維,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思維,奴隸時代必有時代的奴隸。

然而人普遍都是時代的奴隸,便也不覺得自己身為奴隸,必有一“孤獨者”來做打破時代思維的英雄,才能使人覺察得自己身為奴隸的處境。魏連末,一個時代的“孤獨者”,他的.存在讓人們聞出了一絲叛逆,但已習慣於奴隸時代的人們又怎能讓他這個“孤獨者”打破奴隸時代的寧靜的水面。

《道德經》雲:“明道若昧,進道若退。”於是“就時時聽到人們提起他的名字,都說他很古怪”,“彷彿將他當作一個外國人看待,說是‘同我們都異樣的’”。處於奴隸時代的人都有一種時代奴隸的秉性,即對“孤獨者”的排斥和逼迫,一切都要按奴隸時代的規則。

老子說:“上士聞道,而勤行之;中士聞道,若存之;下士聞道,大笑之。”他們對於新鮮事物,只是大笑和排斥。魏連末的祖母死後,“他們的第一大問題是在怎樣對付這個‘承重孫’,因為逆料他關於一切喪葬儀式,是一定要改變新花樣的。”而“聚議”的結果,“是全都照舊”。

甚而至於,連魏連末的失聲長嚎“這模樣”,也“是老例上所沒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過”,於是“大家都手足無措”。他們不允許有“新花樣”的存在,必須排斥新鮮事物。讀《孤獨者》,我感受到了其中的孤獨,每一類人的孤獨,不是僅僅幾個人所處的孤獨,更是一個時代所賦予的孤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孤獨!

魯迅《孤獨者》讀後感5

當魚兒完全失去了希望,才看清了身邊猙獰的網繩,春天在哪兒啊,它含著眼淚,重又開始了冰層下的旅程。

——食指《魚兒三部曲》

我鬆下一口氣,終於把魯迅的《孤獨者》讀完了,這是一篇僅為十幾頁的短篇小說,可我卻分了幾次才讀完,不僅是因為魯迅先生文筆的晦澀與深奧,更是文中的冷峻與黑暗讓我難以品味。

餘傑說:“我習慣在夏夜最燥熱的時候讀魯迅。沒有一絲風,室內像個蒸籠。翻開書後,黑色的方塊字一行比一行涼,如冰一般涼入骨髓裡,一行比一行苦,如黃連一般,要治病就得慢慢咀嚼。漸漸覺得靈魂被掏空了一般,欲笑卻又無可笑,欲哭亦覺無所可哭。”我同樣也是在這麼一個酷夏讀著魯迅的小說,“靈魂”真若“被掏空了一般”,空曠而迷茫,失落而無望。有時我真恨魯迅,他首先為我們揭示一個黑暗的“現實”,然後再隱約點亮一絲希望,最後當這點零星的“希望之光”還尚為火星之時,再迅速拈滅它,如從未出現過一般。

如《藥》中的夏瑜的墳上縱有憑空出現的花環,但連烏鴉也不願棲在上面;又如《孤獨者》中作者借魏連殳的話表示:“孩子總是好的。他們全是天真……”然而又讓“天真”的孩子“拿著一片蘆葉”指著魏連殳道:殺!而那個孩子“還不很能走路……”。我知道這怨不得魯迅,魯迅先生是講真話的人,事實如此。只是我還像很多人一樣,即使相信這個殘酷的現實卻還要寄託一絲美好的希翼,中國人歷來喜歡圓滿。

這個故事是送殮始送殮終,“滿臉黑氣”的革命者魏連殳走了,不是死於革命,而是死於癆病。為他送葬的一切也是“死一般靜,死的人和活的人都是”,這些是“敬”他的人,是他死前去做顧問“交運”賺來的“敬”,是的,他為了擺脫生活的慘狀,他從事了他所反對的。他不再是孤獨者與異人,而是人們敬重的“魏大人”。這些是他“躬行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所換來的,也就是說他放棄先前畢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而俯就於所反對的現實黑暗。他叫老人家為老太太時不得敬,他溫和恭敬的請孩子們吃花生時不得敬,而他“交了運”後喚老人為老傢伙,給孩子們東西讓他們學狗叫或磕頭時卻得了敬,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可悲?魏連殳雖然改變了自身的生活慘狀,但用他的話說卻是“已經真的失敗”。

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失敗,身處絕境尚有生還之機,而心處絕望就無復活之望了。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的本身,而是習慣黑暗並歌頌黑暗,艱難的不是為追求理想去對抗現實,而是放棄理想俯就現實。精神上被殺死了,剩下的肉體不過只是精神的屍體。其實我們往往在夢想的追求之路上遇到“好心人”的“現實”相勸,讓我們現實一點,學會圓滑,奉迎與媚笑。但我們內心真是隻願為生存而俯就“現實”嗎?肉體死去倒不是終結,夢想死去我們就真的如行屍了。面對現實但不是放棄夢想。魏連殳最終也未能改變什麼,他依然是孤獨者,落寞的孤獨者……

魯迅《孤獨者》讀後感6

魯迅的小說在中國小語文課本上並不少見,每一篇都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孔乙己》、《社戲》、《背影》、《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雪》、《拿來主義》、《紀念劉和珍君》······,這麼一數,我著實被驚到,原來從國小到現在,我們已經學習過魯迅這麼多篇文章了!由此也可見魯迅的小說在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上佔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這期我要說的是魯迅的另一篇小說《孤獨者》,《孤獨者》是魯迅小說集《彷徨》裡的一篇。

這是中國現代文學老師要求閱讀的小說,能被拿入大學課堂來研讀,想必其文學價值一定不會小。

在課上,我瞭解到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現代主義文學:通過變形的、隱晦的方式來傳達某種思想或感情。如《孤獨者》就是現代主義文學。而現實主義文學則是直接的、明顯的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我讀第一遍《孤獨者》的時候,我其實是不太能讀懂的,在我印象當中,魯迅的小說都很難讀懂,先不說魯迅的作品總是很耐人尋味,單單就我們的思想境界來說,如果不借助任何輔助材料根本就是不知所云。

我讀這篇小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主人公魏連殳的孤獨,我相信很多普通讀者都跟我一樣。魏連殳的孤獨不是顧影自憐,也不是被遺世孤立的孤獨,而是那種深深地、壓抑著的、如大漠孤狼般的那種孤獨。

這是原文的一個片段:

後來祖母死了,他從城裡趕來奔喪。他是有名的洋學堂裡出來的異端人物,所以村裡的人都很緊張:他來了,能否按照我們的傳統規矩辦事呢?於是提出三個條件:必須穿孝服,必須跪拜,必須請和尚道士。魏連殳來了,大家沒想到,他毫不猶豫地很爽氣地答應了,而且他裝殮祖母的時候,非常地耐心,這些都出乎人們意料之外。但更奇怪的是,當一切都正常進行,許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為孝子卻一聲沒響,大家都在哭,他不哭,這就引起了"驚異和不滿",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連殳卻還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淚來了,接著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

魏連殳從小就失去父母,由祖母撫養長大,並且還不是他的親生祖母,是他父親的繼母,不管在祖母面前如何搞怪逗樂,祖母總是對他淡淡的、冷冷的,所以造就他對人愛答不理的性格。村裡人都認為他是異類,因為只有他一個人是外出遊學的人,他有自己先進的細想,但總是被打壓,他沒有朋友,沒有同事,確切來說,他也沒有親人。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可以愛的人或是沒有愛自己的人,該是一件多麼絕望的事,或許,這就是極致的孤獨。

其實魯迅這篇文章最讓我欽佩的地方是,通篇完全沒有提到"孤獨"二字,然而卻可以將主人公魏連殳的孤獨描寫得這麼淋漓盡致。大家都知道,凡是有文學價值的小說,作者都是以當下的社會背景為題材基礎的,很多小說的主人公都可以用來當作當時社會眾多同類人當中的一個縮影,而魯迅的這一篇,我認為不僅是能夠反映當時社會的很多現象,而且又有著超乎時代的價值,引領人們對孤獨的思考。

魯迅的小說有時是一場心靈的搏鬥,有點像讀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是一種心靈的拷問。你要深切地貼近作者,貼近那個時代,有時又好像要拷問自己。

在《孤獨者》裡,魯迅就是通過兩種聲音,"我"的聲音和主人公魏連殳的聲音相互對峙,互相辯駁,寫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困惑。所以小說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對歷史和現實的孤獨者命運的考察,但在更深層面上展開的是關於人的生存狀態,人的生存期望,以及人的生存意義和價值的思考與駁難,而且這種討論是極致徹底的,因為本來為愛我者活著就已經是生存意義的底線了,還要追問在底線之後還有沒有可能性,幾齣現了為敵人而活著這樣的殘酷選擇。

魯迅《孤獨者》讀後感7

《孤獨者》通過以“我”的口吻講述了三個故事:魏連殳的祖母的故事,魏連殳的故事,“我”的故事。在這三個故事中,描繪了三個變化:孩子的變化,魏連殳的變化,“我”的變化。

孩子本是天真爛漫的,心性應是純淨的,內心世界應是充滿兒童所應有的童真、簡單。然而,在《孤獨者》裡的孩子並不是這樣。故事裡的大良、二良開始時願意和連殳玩耍,會經常到他家玩,只要磕響頭,裝狗叫,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說孩子初始還有那天生的調皮,好玩,而到了後來逐漸被環境同化成為了自己的目的而失去應有的尊嚴。魏連殳成了“異類”,孩子在大人的教化下,已不再和他玩,連魏連殳的東西也不要吃了,甚至是一個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蘆葉指著他,喊“殺!”。此時的孩子們,儼然是像周遭的大人們一樣看待魏連殳,一樣逃避他,戕害他。這是怎樣一種無法言說的悲哀與憤怒,養熟了他們,寄予希望於他們,到頭了卻是遭到這種殘酷的背離。從《孤獨者》這裡對孩子變化的描述,可見出魯迅內心對待孩子是如何淒涼的悲憤。

魏連殳的變化可通過他對孩子們的態度和自身行為的轉變體現。魏連殳起初對待青年和孩子是熱情的,把他們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寶貴,也總喜歡逗小孩。他認為“孩子總是好的,他們全是天真”,認為中國的希望在孩子。當“我”反對他的看法,他竟至於“氣忿了”,便又顯出許久不見的“冷冷的態度”。魏連殳總認為孩子是天真的,沒有大人的勢利與貪婪,有不好的變化也是環境教壞,因此更得注重愛護教養。可惜三個月之後,連殳竟也被“天真”的孩子仇視了,他對孩子的態度開始憎恨,也默認了“我”的觀點。此時的連殳已變得憤怒,更顯出他的孤獨,因而會有後來對待孩子們的報復:要他們裝狗叫、磕響頭。與其說是連殳對背離了自己的孩子的報復,不如說是連殳對庸眾勢利與貪婪的報復。魏連殳對孩子的態度由充滿愛,繼而懷疑,最後是絕望甚至是報復。他的憤怒與悲哀正是由於自己對孩子們愛得太深,希望啟蒙孩子們去反抗大人們那樣的庸眾的麻木,最後卻以悲劇收尾。這又何嘗不是魯迅的真實寫照呢。

“我”是小說裡的經歷者,也是一個旁觀者,是一個敘述自我。從《祝福》到《傷逝》,再到《孔乙己》,魯迅的小說裡多出現這種“敘述自我”與“經驗自我”的敘述視角。以一個知識分子的態度來敘述,實質上是隱藏著的作者在冷眼旁觀,平靜的語氣裡透著無盡的悲哀。因此,故事中“我”的變化不得不說更像是魯迅先生靈魂的自我解剖。

《孤獨者》的篇寫道:“我的心地就輕鬆起來,坦然地在潮溼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魯迅在小說裡不停地重複著“走”,其實就是他在衝破桎梏的過程中思考得出的結論:以永不停止的行走徹底反抗絕望,在孤獨的荒漠中,如蒼狼長嗥般悲切而堅定的抗爭。用他無情之筆批判著敵人同時也解剖自己,帶著憤怒與悲哀,審視著這無法直面的冷酷人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