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後感大全

來源:才華庫 1.21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大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仨讀後感大全

我們仨讀後感大全1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網際網路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網際網路的虛擬空間裡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當電話、簡訊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為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想要轟轟烈烈的事業,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平淡中的美麗。我們以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滾滾紅塵中為了生計和所謂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幾個人真正仔細地思考過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抱怨工作不夠順利,戀人不夠浪漫,家人不夠體貼,朋友不夠理解,我們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們有沒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尋找樂趣、體會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這平淡中,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還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樂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很喜歡“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句話,但在現代這個講究個性張揚的時代,這句話早已被人們所遺忘。有自己的個性固然重要,但我還是把這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做自己的座右銘,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寧靜、溫和內斂的。我也很相信“厚積薄發”的道理。但在現在這個人心浮躁的時代裡,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幾人能夠靜心去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的點點滴滴?

以下幾條為對於我自己的提示:1、問問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努力去實現它,但絕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腳踏實地。2、修身養性,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社會中找一個寧靜的心靈空間,培養一個淡泊寧靜的心態,溫和內斂的性格。3、廣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積薄發。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體會點點滴滴的.樂趣。5、在現代的物質社會中尋找一些非物質的東西去溫暖自己的心靈,比如親情、友情、愛情,體會並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學會感動,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動。7、學會去愛,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給他們幸福與快樂,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樂與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們仨讀後感大全2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語文老師推薦高中讀物中,有楊絳寫的《我們仨》。為了豐富我貧乏的文學知識,便硬著頭皮買了這本封皮很搞笑、附錄很多的書。一開始讀,並不是很願意,而且還沒讀懂,我只是跟隨著楊絳——一個關心孩子的母親,一個關愛丈夫的妻子,跟隨著她那朦朧而又不失真實的夢,讀完了在古驛道上發生的事,我沒有接著往下讀,因為沒有讀懂使我失去了興趣。可是,不知不覺中,我眼前總是浮現古驛道充滿大霧的場景,有光禿禿的客棧,還有鍾書所在的孤獨的小船,更有阿圓向媽媽招呼的白白的小手。我開始回憶,開始思考。為什麼鍾書會在小船上遲遲不下來?為什麼鍾書有時候感覺很累?為什麼他們一家不回三里河公寓一起住呢?為什麼夢和真的一樣?為什麼阿圓的病情會在楊絳的夢裡出現?

我吃飯想,睡覺想,和同學說話的時候也走神去想。好奇的我翻開末尾的片段,寫著:“鍾書於1998年去世,阿圓於1997年去世……我是一個聯絡員,傳遞訊息的。”還有“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哦,我頓時明白了,心中已有答案,興奮過了頭的我追著我知識淵博的同桌問個不停。果然,她的答案和我想的一樣,這個偉大的母親,用古驛道客棧和自己編織的夢,營造了一個朦朧迷茫的場景,填充家中後半期悲慘的故事,讓整個場景不顯得蒼白而又荒涼

於是,我繼續往下讀。我喜歡鐘書與楊絳在國外甜蜜的小夫妻生活。房子雖簡陋,可有愛相伴。我喜歡圓圓頭,被稱作“磁娃娃”、“星海小姐”,我喜歡中國人成為國外的焦點。在阿圓漸漸長大的這段日子裡,“他們仨”真的很幸福,夾雜著鍾書的才華,圓圓的熱淚,和楊絳的“穩”,這三個人像三個不同的音符,單個敲擊出來不好聽,只有組合在一起,才會編織美好的交響樂。不知不覺,從來不愛讀書的我變了,作業也不寫了,覺也不睡了,總是啃著這小小的書。想到三人在古驛道邊的小船上相聚,阿圓在船尾抱著爸爸的腳,楊絳抱著鍾書的頭,我就會想起自己小時候和父母睡一個被窩,冬天的大雪呼呼的下著,可我們一點也不寒冷,因為“我們仨”的心也是緊緊靠在一起的,就像“他們仨”。

我知道,這本書是悲傷的,是楊絳自己一人回憶的,書中有句“當時沒問,以後也沒想到問,現在已無人可問”更是讓我流了大把的眼淚。我想,人在世,要懂得珍,懂得惜,沒了的就再也回不來了。要把握好現在,過好每一分鐘,即使“世間好物不堅牢”,也要微笑著面對明天,讓“好物”多一些,這樣,才不會撈得個“後悔”二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