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的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來源:才華庫 1.1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論語的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論語的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讀論語的讀後感1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經典傳世之作《論語》,包羅永珍,令人無一不回味無窮,否則,何以留芳千古,為世人所稱道呢?

《論語》之所以稱得上是經典,是因為它將中國的國寶級別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真正的講述了中國千年以來所傳承的正統學派的真諦,而且,其中大部分還被現代華夏兒女所沿用著,不失為歷經風霜而留其真諦。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生活於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為了爭霸,是講究實力,著眼於利的,所以未能採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顛沛流離14年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髮蒼蒼的68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

孔子所謂“禮”,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來,周禮最重要的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為了貫徹親親和尊尊的原則,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作為“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說,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於君道,為臣者要符合於臣道,為父者要符合於父道,為子者要符合於子道。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裡,上下尊卑的關係是靠“禮”來維持的。因此,孔子對於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如他批評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魯國的三桓在祭祖時,唱起天子祭祀“相維闢公,天子穆穆”的《雍》詩,也受到孔子的指責。

孔子道德思想的範疇,主要是“仁”。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有多重涵義。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著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孔子主張“仁”,孟子重視“義”,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 (《論語·衛靈公》)與他的繼承人孟子的“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對後世志士仁人的影響極為深遠。

《論語》講學: 《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學習。學,不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隻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話,蠻不講理,一無是處,那麼,這個人就在這個世界上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襯托紅花。《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人要學習。首先要有興趣,再者就需要恰當的方法,最後,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動力。

《論語》講孝: 孝道,在中國古代至今天都佔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在這部著作之中,也毫無疑問的佔據了主導的地位,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論語》大概一半左右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正因如此,後被公認為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論語》講政:政治,自古以來一直才是世界上真正佔據主要地位的事,論語中對待政治,主講一個子——仁。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但不知為何,儒家的政道並未被自古以來的各大王朝用於主要政道,實是一件痛苦之事。《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敘了千年以前我國大學者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成為我國的四書五經之一,其經典語句被我們流傳至今,可為宗矣。《論語》其實並不僅僅的記錄了孔子以人的言行,還有許多的是他弟子的言行,他的弟子無一不亦包攬群書,通曉古今,人品正道,更有天賦異稟的弟子,在我眼中,他們的成就決不亞於孔子。

《論語》講友: 人存世上,什麼是最不可缺少的?朋友!這一點論語中就講述了許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就是一種激勵自己向上的方法,《論語》講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強,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奮發向上,成為人中之龍。

儒家思想正是這種思想的代表,凡事不可偏激,也不可太淡薄,所以我們正需要一個態度去對待這些無法分化的特別明確的事情,那就是中庸之道。

《論語》作為我國文學藝術的瑰寶,對於我們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對於它,世人也抱著神聖的態度去品讀,也是我們華夏五千年曆史的一大見證,也是歷史上不可動搖的一部分,被世人所稱道,《論語》不朽!

這僅僅是我這一段時間的小小見解,談的不一定全面,也不夠具體,可能也有一些偏及。但我在日後一定會按照論語所教的去做,謙虛謹慎,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平時我會時常溫故論語的,我從內心喜歡它。

讀論語的讀後感2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意思是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幾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了。

由此我想到了“啟發式”教學原則源於此。啟發式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

一、 啟發式教學確立了主體教育觀,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啟發式教學中,教師把主要精神和時間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在“導”字上下功夫,“精講”上動腦筋,使學生始終處於自覺、積極的心態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上,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說英語讓學生通過觀察領悟,去理解意思,教授一個單詞時進行短語句子擴充套件,讓學生自己嘗試著說,發散學生思維。

二、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導”上,是教學任務的領導者,教學目標的制定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文化知識的傳遞者,學生求知的啟發者,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學生髮展多種可能性、選擇性、可變性的調控者,為學生的學習導向引航。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研究學生的內心想法和需求,從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動機水平的實際出發,採用風趣講解,設疑引思,模擬演示等有效措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應有的進步。在啟發式教學中,如果沒有教師的設問,啟發式難以想象的。正是教師所提出的啟發式問題,使學生的“頭腦庫存”中引起碰撞,迸發火花,把學生現實的惑和原有的見聞體驗認識溝通起來,最後水到渠成的解決。可見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讀論語的讀後感3

悠悠華夏五千載,璀璨文化的源頭是《論語》。

於歷史的今天,瞻仰《論語》的演說者——孔子。

這一位文化的傳承者,這一位永遠無法被歲月所磨滅的精神巨人,他用最銳利的智慧開啟了那一道為時光所塵封的門,於是陽光從錯開的門縫間射進,溫暖充溢天地;他用最深刻的言語鋪展起了一條長弄個充滿哲理芳香的坦途,於是子子孫孫踏響了成功的凱歌;他用最樸實的教誨鑄造成了一把堅韌的利斧,於是廣袤的文化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斫痕。

讀《論語》,是一種享受。彷彿靜心獨坐於清泉碧水畔,在煙燻繚繞間,細細品茗。《論語》的字字精華便沉澱在綠葉清茶之中,咀一口,它們就順著舌尖流入體內,純化了身心,頓覺一陣清香滌盪胸壞。

讀《論語》,是一次旅行———漫長卻不苦悶。彌留在充滿油墨清香的字裡行間,感受著儒學思想的魅力:是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踏實與求是,是那“己所不欲,勿施為人”的仁愛與正直,是那“人不知而不慍”的包容與豁達,是那“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明達與誠懇……道不盡,言不窮,《論語》所充盈的儒家氣息是如此的濃厚,如此的莊重而深邃!沿途的每一處風景,都足以令我為之心神嚮往,難以忘懷。

讀《論語》,是一種學習。在品讀間,學習為人處事之道,在“仁”的思維薰陶下,感悟人心之偉岸,讓“自愛”與“愛人”這兩朵人性最美好的芳花,盛開在每一位賢士的心中,“仁”,以最高的道德原則的地位,統率起忠、恕、恭、信、敏、惠、智、勇、剛、毅,作為一位賢士,難道不該以“仁”為終身所追求的目標麼?於感悟中,學習修身治學之法,那是“溫故而知新“,是”學而時習之“,那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 “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

讀《論語》,是一場洗禮。讓原本枯槁的心靈得儒學的甘霖以滋養,讓原本疲乏的思維得精妙的哲語以啟迪;那一句句精奇犀利的言語,那一則則平實卻韻味深遠的文字震醒了你我昏昏欲睡的.文化修養的心,澆溼了你我被快步驟的生活烤乾的內涵的世界。

讀《論語》,感受到的是文化的芳香馥郁,品味到的是精神的點滴精華,領悟到的是思想的深刻內涵。

讀《論語》,於心靈間,盪漾起一片純淨

讀論語的讀後感4

寒假裡,我看了一本書,叫《論語》,裡面講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裡有20篇,有的是講學習的,有的是講孝敬父母的,還有的是講誠信的,這本書教會了我怎麼做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說的: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我們應該也像千里馬一樣,要有堅持不懈的品質,做什麼事都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就不能做成大事。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有一次我做一道題目總是做不出來,後來我都想放棄了,突然就想起了孔子說的:驥不稱其力,其稱德也。我又開始做這道題,不過我換了個思路,一下就做出來了。

原來堅持到底就可以取得勝利。

讀論語的讀後感5

今天,我讀了《論語》的的七、八章,其中,第七章講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對我們現在的學習很有幫助。不過,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縱使是像孔子這樣的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所說的話也不一定全都正確。

在第七章裡,孔子有這樣一句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意思是:只傳述舊的文化典籍而不創作新的,相信並且喜愛古代的文化,我把自己比作老彭。在這一句話裡,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則,這是孔子思想中國保守的一面。但是要完全的“述而不作”只講述舊的東西而不創新,那麼古代的那些科學家從何而來?喜愛古代的文化知識是對的,但我們不管要有“述”還要有“作”要敢於創新。如果孤單的典籍裡又不合理的地方,就要推陳出新。比如孔子說的這句話又不合理的地方,我們就不能對這句話完全遵守。在生活中,我們也養敢於懷疑權威。不管是多們偉大的人,做過的事說過的話都不可能完全正確,只要有錯誤我們就不能照搬,更不能盲目相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新的創造。

讀論語的讀後感6

我對《論語》很感興趣,就到《中華經典詩文誦讀》裡去找,其中,找到了兩則關於學習的名言,讓我來說一句非常不錯的,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那是出自《論語。為政》中的句子,這句話言簡意賅,我是這樣理解的:學習態度要實事求是,不能一知半解,千篇一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懂道理的人,才是會進步的人。

我們也要做一個這樣的人,對學習上的問題要認真領會,不能一知半解,對不懂的問題要虛心請教,不能不懂裝懂,這樣,才能學有所長,才能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還要溫故而知新,每學一點知識,都要回顧一下,思考今天所問的問題,才能對明天的問題有所準備,複習今天的知識,才能引導自己對明天要學的知識去深刻理解,先為己師,才能為人師。這也是《論語。為政》中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所表達的含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