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民國大文人讀書筆記

來源:才華庫 7.87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細說民國大文人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細說民國大文人讀書筆記

這是最好的時代,群雄匯聚,英豪四起,無論是工程科技還是文學藝術,都在此有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充斥苦難的四十年左右光陰裡,民國大家們留下了太多值得稱道的經典。然而當我們真正走近他們,看到輝煌,看到瘡痍,也少不了喟嘆一聲:“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細說民國大文人》記述評說了包括魯迅、林語堂在內的七位文學大師的生平經歷。我們能從中感受到林語堂的真摯淳厚,梁實秋的溫潤風趣,張恨水的才華橫溢,魯迅的執拗不羈,沈從文的渾樸淡然。在他們身上所呈現的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群追求真知孜孜不倦的學問人,更是戰爭時期每一個愛國者的肖像。他們無不歷經坎坷,滿腹的報國壯志和經綸才氣,無論出自高門或是生在蓬戶,唯有對於文學的熱愛是始終相同的。

在我們憧憬先輩們傳奇的生命之餘,還應從他們身上領悟一些額外的'精神。書中大師們有的藹然仁者,有的恣肆狷狂,有的溫潤似水,有的剛烈如火。其中我更為欣賞張恨水,小康出身,也沒有什麼留洋經歷,從報紙雜誌被領進文學殿堂。他會的似乎只是編故事而已,但其才華之出眾卻有目共睹。作為一位文品俱佳的高產作家,他曾經同時創作六部小說,共創作中長篇小說多達110餘部。他能夠“樓上口占打油詩”。他以一支筆養活了其數十人的大家庭。他的作品雖常常被譏為“鴛鴦蝴蝶派”,風靡程度卻遠令人咋舌,上至黨派高位者,下至閭巷莽夫,無不有恨水先生的忠實書迷。

更可貴的是他不參與政治。回溯中國古代,出仕以考究文學為主,有文采的人多半能摘取一官半職,由此養成了中國文人愛指點江山的秉性。然而文學與政治又有多大關聯呢?反而在其受貶之際,遠離政治才更易出佳作。張恨水單純把自己放在一個寫書人的位置上,從不像其他一些作家,但凡有了個人影響力,就試圖大談時局,妄言政策,卻又無切實可行之舉,甚至過度追求西化,全不考慮是否符合國情。

他也沒有時下文人好打筆仗的毛病。左聯成立後,在涇渭分明的政治立場之下,幾派文人於互嚼舌頭的紙役中失了斯文,展露出可愛的凡人嘴臉,倒是頗具諷刺感。恨水先生幾乎沒什麼文人通弊,卻只在愛國上有些許特別的執拗。他的文學天賦實在叫人讚賞,老舍曾稱他為“國內唯一婦孺皆知的`作家”。

然而時隔數十年的今時今日,張恨水在年輕人中的知名度卻不及老舍。原因大約有二:一來今天的年輕人們有了自己的文學偏好,已難接受先賢的種種佳作;二來又確實受了鴛鴦蝴蝶的掣肘。在為年輕人選取的名著書單上,現今的教育者們似乎是羞於將恨老的情情愛愛擺上檯面,反而更好引取老舍的風趣正經了。就連《京華煙雲》等享譽中外的通俗經典都堙沒在當代言情小說的流行中,這種白話的普及甚至趨於退化的現狀,恐怕是胡適當年不曾料及的。

我想說的是,中華文學之美瑰麗無匹,民國文學當稱其中明珠一顆。在文學的傳承中,我們不應再三將其簡化,而更應深入其內涵。面對無涯學海,我們該想著如何暢遊其中,而不是舀一碗喝過後,就敢說它是鹹的。文學的甜當是隱匿在高處,在江海源頭的某一座雪峰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