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的讀書筆記

來源:才華庫 1.04W

很早就聽說過《看見》這本書,可是當身邊太多人說這本書不錯、好看時,反而也就沒有去看了。直到最近,偶然間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或許是有太多人看過的緣故,書本已顯得有些破舊,看著泛黃的書頁,那一刻有了捧起來看的衝動。

《看見》的讀書筆記

結果從這本書的序言開始,我就開始深深地陷了進去,最終,如飢似渴地一口氣看完了全書,當合上書本的那一刻,心中壓抑著的千種感慨,彷彿要噴湧出來。

書中一開始有一句話:“‘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正是這句話,讓《看見》這本書以人為著重點,以人的情感、人的經歷,反映這個時代的變遷,人既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還有什麼比“人”更能讓人受到觸動與共鳴了的呢。歷史曾告訴我們:時勢造英雄。就像《看見》這本書以柴靜——名主持人、一名記者在其十年的工作經歷中所遇到的各種人和事為素材,卻反映了我國在這十年中的變遷。

就如我國很多紀錄片都有的一句話:這十年,是改革開放的十年,是不斷變化的十年。這十年,我們確實經歷了很多。本書以“非典”、“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的幾件大事件,以及在社會上引起爭議的“華南虎”、“藥家鑫案”等事件,同時也關注著隱藏在整個社會與體制下的各種深層次的問題為整個行文點,看似零零散散的內容,卻讓我們在時空歷史的穿梭中,暫時拋棄本身就是一個經歷者的身份,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慢慢品味,細細道來,陷入那些你不常記起的回憶。

但是,從整個字裡行間,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對人本身的關注與思考。書中說到: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還有什麼比處於經歷者的人,更能夠“看見”處於表面下的湧動著的暗流呢?現在回憶起“非典”,我們想到的大概就是那段全國都瀰漫在白色的恐懼下,人人緊閉家門和從電視上不斷報導又有多少人感染,又有多少人逝去的歲月了吧。可是,這本書寫下的卻是處於那種情形下的人,病人、醫生、家人,以及作者這群新聞工作者。處於時代背景下的'人似乎很渺小,在那段“希望與絕望並存”的時光,我們看到了身處最前沿的“白衣天使”,有多少人深藏著內心的恐懼卻仍舊奮戰在最前沿,與家人孩子隔離,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記得“非典”的恐懼,記得我們眾志成城最終戰勝了困難,可又有誰記住了他們?在歷史的洪流前,我們被推動著前進,似乎總處在被動的局面,但不要忘了:我們創造了歷史。同樣的,對於北京奧運,我們除了看到那盛況空前的開幕式,中國健兒將一枚又一枚的金牌收入囊中,我們還看到些什麼,又記住了什麼?而本書,講到了“中國人民永遠的好朋友”埃蒙斯,講到了那個在奪冠後親吻自己已逝妻子照片的德國舉重選手施泰納等等。事物的表象往往會讓人迷失,其實並不需要你站在一個仲裁者的立場上,把是非善惡分得一清二楚,流於表面的輕易只會讓你迷失了方向,將心比心,不要忘了人性的複雜之處。

我想對於本書的作者——柴靜大家並不陌生,作為央視的一名主持人,有成千上萬人觀看過她的節目。這本書以作者從進入央視開始到不斷成長的過程為線索,看似簡單平實的話語,卻將這浩浩蕩蕩的十年,躍然紙上。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一名公眾人士,講求公正客觀往往是最基本的,因為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著人們。可另一方面,我們並不是一臺毫無感情的思想機器,面對開心的事我們會笑,面對悲傷的事我們會哭。我想,在這方面,作者做到了。我們能感受到作者對那群處於花一般的年紀卻一個接一個地自殺的心痛,對自己家鄉山西汙染日益嚴重的無奈,對社會上的邊緣人群被孤立的同情……我們並不能要求人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而是應當捂著自己的良心,至少不把人引入歧途。有人問:你又如何能知道自己的觀點一定正確呢?我想:“看見”,透過事物的表象,探求人的內心深處,你會找到答案。

書名為《看見》,正如作者想表達的那樣,我們不應被矇蔽,要撥開迷霧,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我們欣賞有批判精神的人,往往是自己並不能做到,處於現行體制之下,在似經濟蓬勃發展,國家不斷富強的表面,那些隱藏在暗處的盲點,並不是沒有發現,而是又有多少人講出來。對於現行耕地減少,城市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的情況,作者通過採訪現行土地制度的制定者之一的陳錫文,讓我們明白制度才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我想:在制定農村土地屬於個人,國家有權向農民徵用土地這一規定時,他們也不會想到,現今地方政府以低價從農民手中購買土地搞建設,最終卻樹立起了一座座“爛尾樓”、“鬼城”的後果。只有揭發,才不會深埋於黑暗處,不斷腐朽,越來越嚴重。

“看見”,不要求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俯瞰眾生,不要求如仲裁者一般判斷一切是非黑白,你所看見的,也許並不符合標準答案,但請站在人的立場上,感受到隱藏在事物表象下,那些觸動人深處靈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