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歡樂好聲音電影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41W

《歡樂好聲音》在北美是主打聖誕節檔期,現在登陸內地可能更受限制,你不能指望很多中國家長有多麼熟悉去年的美國熱門單曲,儘管電影賣點放到了暖心勵志之上,票房收成也是不夠理想。

2017年歡樂好聲音電影觀後感

2017年歡樂好聲音電影觀後感一:

其實看完電影就會發現為啥大家都拿它跟《瘋狂動物城》相比了。首先,影片中也有很多動物,光是最後進入“終極訓練營”(其實也就一輪海選)的選手就有5名。而且這5名角色也分別代表不同型別的群體。比如,猩猩強尼顯然是年輕群體的代表,他的爸爸是黑幫,望子成龍,結果強尼喜歡唱歌;而豪豬艾希則是獨自打拼的年輕人;老鼠Mike自認為自己很清高,其實是被社會拋棄的失敗者;家庭主婦的豬媽媽為了重拾音樂夢想;小象米娜則是很自卑,但也有夢想要實現。

所以劇情確實老套,男主角考拉月伯樂為了振興衰敗的劇院,重振昔日榮光,決定舉辦一場歌唱比賽的故事,其中也參入了黑幫,最後在露天的劇場中,六位選手相互鼓勵,成功站在舞臺上舉辦了一場演唱會,所以劇情就是有關勵志、夢想和成長的正能量。

2017年歡樂好聲音電影觀後感二:

單看劇情是想不通為什麼《歡樂好聲音》的口碑打分會在7分以上的,正是因為片中集中呈現的大量歐美流行金曲,從豬媽媽在超市中起舞,以及最後30分鐘的演唱會場面,都非常令人驚豔。

片中跨世紀的歐美金曲串燒,從上世紀傳唱一時的經典老歌到當下大火的熱門金曲,流行、搖滾、爵士、鄉村、古典……各種型別音樂應有盡有,只要影廳的音響效果好,觀眾在後半程絕對會跟著節奏抖腿。這其中,會聽到凱蒂·佩裡的《Firework》,泰勒·斯威夫特的《Shake It Off》,還有Lady Gaga的《Bad Romance》等。

這些歐美流行金曲經常在商場、餐廳或者電臺裡播放,不少觀眾可能會比較熟悉,就算不熟悉,影片選取的每首歌也都朗朗上口,非常好聽。而且這些流行單曲還可以讓影片的節奏加快,活躍氣氛,創作者在這些熱門單曲的編排上下了功夫,讓歌曲和角色性格之間也產生了些化學反應。所以有觀眾就評價:“電影劇情什麼的都不重要了,只是一下子聽到這麼多好歌就賺到了。”

因此同樣的小人物不放棄夢想,追夢並且實現的故事,與《瘋狂動物城》相比,《歡樂好聲音》中大量的音樂更能帶動觀眾情緒,這也是為什麼《歡樂好聲音》儘管在劇情上顯得薄弱,角色龐雜又缺乏深度的情況下,能夠讓影院裡的'觀眾在最後的演出之後心滿意足,彷彿走出影院的腳步都帶著節拍。

2017年歡樂好聲音電影觀後感三:

這部電影不僅能夠從大眾娛樂熱點音樂選秀中汲取靈感,還再一次展示了出品公司——製作了《小黃人》系列的好萊塢動畫新貴照明娛樂——的制勝法則:新鮮點子+動物角色+套路故事+歡樂主調=動畫王道。

新鮮點子和動物角色都是很明顯,不再贅述。套路故事,可以說是照明娛樂的動畫的特徵,這也造成了照明娛樂動畫的最大短板——劇情。這個問題在之前的《小黃人》中格外明顯。這一次,《歡樂好聲音》並未能給照明娛樂正名。說實話,它的劇本的圓熟程度,與照明娛樂上一部動畫《愛寵大機密》都有不小的距離。

比如電影一開篇,便毫無鋪墊地強行帶出幾位主角,有驕傲的失意歌手,有與男友鬧彆扭的搖滾少女,有被家庭生活磨損掉夢想的普通主婦,有希望白若擺脫犯罪家庭的少年,還有天賦驚人卻又畏懼公開登臺的少女。這些角色的涉及面不窄,但略顯臉譜化,而且限於電影時長,每個角色的故事無法展開太多,故事的走向基本都在預料之中。

套路故事之外,“歡樂”二字是照明娛樂的喜劇動畫作品的核心要素,儘管有時候這難免被批評為“傻”。照明娛樂的作品並不追求深度,不會過多涉及社會話題,涉及的話也是點到為止,比如黑猩猩犯罪家庭的故事線,容易讓人想到表現黑人故事的作品。

儘管有些套路,又有些“傻”,然而,照明娛樂的動畫就是勵志暖心,而人類偏偏就吃這一套,能夠擺脫現實中的負擔,在電影織造的大約兩小時光影幻夢中放鬆一番。即便是挑剔的影評人,看到這場普通人為了實現夢想奮鬥的勵志故事,也難免會一邊感動一邊開心。

所以,套路並不是罪過,就看你用得怎麼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