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節目呼喚真教育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7.41K

女兒拉著我一起看"非誠勿擾"。安田一出場讓我特別反感——側臥扭頭,吐著舌頭,坐著出場…簡直就是譁眾取寵!但接著看下去,我就被他吸引了,因為我漸漸發現,他的手舞足蹈、上扭下襬,他的開懷大笑,包括時不時神經質一般的怪笑和尖叫等等所謂譁眾取寵的誇張表情,都源於他沒有被束縛的個性和沒有被扭曲的天性。越看我越覺得他甚至像嬰兒一般純真可愛!

娛樂節目呼喚真教育觀後感

不過,即使如此,電視機前(包括現場觀眾)誰都沒有料到他有一個令人震撼的結局等待著我們。這個結局的確讓我震撼,同時也讓我和許多教育者羞愧——

當安田進入男生權利,面對兩位女孩——其中一個正是他選的"心動女生"時,他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明天你中了1000萬美元,你會怎麼去花它呢?"安田自己的答案是:"這不是筆小數目,必須要好好考慮它的用處,我可以用它建一個基金來照顧孤兒或救助社會貧困的人,或者捐獻給學校用做獎學金。你必須有那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你有這個機會上那麼好的大學了,你必須要好好用這個機會回報社會,幫社會。在哈佛,我們都是這樣的,就是說…"說到這裡,他改用英語說:"入學是為了知識的增長,畢業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國家和人民!"

在說這一段話的時候,安田態度認真,神情莊重,完全沒有一絲調侃的味道。每一句話都是從他心底流淌出來的。

這位可愛而高尚的美國小夥子不只是感動了我。他很快成了"紅人"——第二天就有朋友跟我感慨:"美國小夥子太讓人感動了!"幾天來,在網路上,無數的人向安田表達著敬意。但是,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另類聲音"——

"安田這樣做有點殘忍,他讓兩位女嘉賓的臉面怎麼放?太不厚道了!""以突然襲擊的方式,以偽命題的方式傷害他人,抬高自己實在不值得提倡。""他那麼有錢,當然可以獻愛心了!我們沒那麼多錢,還是先給自己獻愛心吧!""這個美國人用那麼高的道德水準去要求別人,實在是無聊透頂!"…

面對同一個人出現不同的聲音是好事,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但是,正如這些人有對安田表示不屑的自由一樣,我也有對這些"另類觀點"表達我迷惑的自由,更有表達不同意的權利。

我不懂,一個人表達愛心還得看別人的臉色嗎?因為別人愛心不夠,他就不應該表達自己的愛心嗎?為什麼真誠地表達愛心就"不厚道了"——而且還"太"?

我不懂,安田表達愛心憑什麼就是"偽命題"了?他說的不過是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怎麼就成"佔據道德高地"了?所謂"突然襲擊""傷害他人""抬高自己"云云,觀點倒是新穎,也貌似深刻,可惜和安田無關!我只驚歎這樣說的人想象力之豐富!所謂"他什麼都沒做就被戴上高尚的桂冠",此言差矣!高尚與否總是相對的,他本人並不認為自己高尚,他只是說出了質樸的話,但這些話在當今中國太稀罕了,於是我們當然認為他高尚!所謂"這個問題和人生觀價值觀無關",如果這都與人生觀價值觀無關,那麼什麼才和它有關呢?

我不懂,難道愛心是有錢人的專利嗎?我看不是。已經有許多事實證明,有人身纏萬貫卻一毛不拔,有人只有一塊餅子卻願意分一半給別人。面對需要捐助的人,億萬富翁捐一百萬,工薪人士捐一百元,二者的愛心是等值的!所謂"我們沒那麼多錢,還是先給自己獻愛心吧",不過是自私者的託詞。自私當然不高尚,但似乎也談不上有多麼可恥,用自私去嘲笑傳遞愛心的人:"他那麼有錢,當然可以獻愛心了!"如此雄辯,這般理直氣壯,真所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我不懂,從哪裡可以看出他"用那麼高的道德水準去要求別人"?先不討論得了一筆意外之財後將其捐助社會是否就是"那麼高的道德水準",我只想說,安田的表達真誠、自然、坦蕩、陽光,而且沒有一絲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任何人的意思。他不過是沒有選擇他曾經的心動女生而已,沒有選擇她就是以自己的道德水準強加於人嗎?請注意安田的後臺感言:"真愛是一種無條件的愛,你愛上了一個人,你不應該去改變她,要她成為你理想的女生…"這裡有一絲強加於人的意思嗎?沒有。相反,他對那位女生說:"我真的很對不起你,你以後肯定會找到一個比較適合你的男生,我不太配你了…"安田之所以放棄了她,是因為他認為既然兩個人要一起生活一輩子,那麼精神世界應該儘可能契合,特別是在價值觀方面應該儘可能合拍,小愛和大愛應該統一。這是他選擇愛人的標準,他的標準同樣無可指責。儘管他因這個標準去衡量"心動女生"有些失望,但他自始至終沒有一句責備她的話,相反,他認為是自己"不配",他感到"很對不起你",這就是民主社會所擁有的寬容。自己堅守內心的道德準則,但絕不強加於別人。這就是對人的尊重!

說真話,我也不認為那位"心動女生"應該受到譴責。第一,她說的是真話;第二,她的話沒有傷害任何人;第三,她的選擇也應該受到尊重;第四,她的境界並不算低,至少她沒有因意外鉅富而失去理智,相反她能夠平靜地生活,這無論如何不能算境界低。不過,我同樣坦率地說,和安田相比,"心動女生"的境界又差了一截,這是不爭的事實。和安田一樣,我不願意居高臨下地去指責"心動女生"——我真不敢說我的境界就會比她高,所以我也沒那個資格。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為什麼美國能夠培養出安田這樣的思想境界?

當然不是說在美國人人都無私,而中國個個都冷漠——實際上,任何一個社會都會有天使也有魔鬼,我還不至於因個別案例而以偏概全,我還不至於這麼膚淺,觀後感《娛樂節目觀後感:呼喚真教育》。但是,儘管我無法用統計學的資料得出精確的結論,可我還是能夠以我所佔有的資料和擁有的視野做出判斷:從總體上說,已開發國家的文明程度——具體表現在國民的教養與精神境界——顯然高於中國。

我想到了前不久日本大地震後核危機中自願留在死亡區域的50勇士,當時我就想:他們這種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品格是怎樣培養起來的?

我實在不願意貶低我親愛的祖國,我更不願意滅我之威風以長他人之志氣,但是,幾乎每天都耳聞目睹著種種令人髮指讓我窒息的社會現象——世故譏諷著淳樸,庸俗踐踏著高尚,虛偽欺凌著真誠,假冒驅逐著信義,利己嘲笑著奉獻…我正生活在一個道德淪喪的時代!

那年大地震,某教師拋下學生先跑並且事後理直氣壯為自己辯護,居然被相當多的人肯定:"不能用一個英雄的標準來要求普通人,人應該擁有不高尚、不勇敢的權利;如果認為他可以這樣做而不能這樣說,這樣的道德只是虛偽!"不少飽學之士還引經據典地剖析"國民的劣根性",抨擊"道德綁架"。而那位臨陣失職的教師儼然成了"英雄"。

十年前,湖南某教師在課堂上公開給學生說:"讀書就是為了掙大錢娶美女!"也贏得了不少喝彩:"說真話有什麼錯!"

是呀,以"真話"為由而宣揚渺小甚至讚美卑鄙,是我們這個時代獨特的景觀。

我還想舉幾件我身邊的小事——

一對七十歲的老夫妻攙扶著在街頭賣唱乞討,一瞎一瘸。有孩子給可憐的老爺爺老奶奶腳邊小盒投硬幣,馬上被"英明"的媽媽制止:"傻孩子,那是騙子!"

去某大學講學,課間休息和教授們談起論文抄襲,教授對我說:"李老師,現在寫論文哪有不抄的?"

國小老師告訴我,在辦公室,有老師發牢騷:"憑什麼要為學校幹?學校給我什麼好處了?還不如和家長搞好關係,隨便收個紅包,都比學校發的錢多!"

也是某國小,孩子犯錯誤被罰站,老師要求家長來學校"配合教育",家長來了暗中塞給老師一個信封,於是一切搞定,"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從少先隊員"時刻準備著"嘹亮的呼號,到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莊嚴的宣誓,我們不是經歷了那麼多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德育嗎?——一個又一個的英雄模範,一場又一場的英模報告,還有班會比賽、徵文比賽、演講比賽、板報比賽、歌詠比賽,更不說千人宣誓、萬人簽名等轟轟烈烈的德育活動了!我不知道安田是否也經歷了這些,我只知道虛假的教育必然培養出虛假的人。

安田沒有提到他的.國家如何教育他的,但他提到這樣一句話:"入學是為了知識的增長,畢業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國家和人民!"其實,類似格言在中國的學校多得很,關鍵是我們是把這些格言僅僅當作口號呢,還是化作學生日常生活的自然行為?

還有"評三好"之類,讓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本身就是我們教育應該達到的,某些學生達到了"三好",與其說是這些學生的光榮,不如說是我們教育的理所當然;可現在,明明沒有讓大多數學生"三好",卻把百分之幾的三好生當作先進模範來大肆宣揚。宣揚者沒有意識到,對三好生的宣揚,同時也是在宣揚我們教育的失敗——我們沒有能讓絕大多數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做到了應該做到的,就成了英雄。於是教育的尷尬出現了。

教育的虛假也出現了!

美國沒有"評三好"一說,也沒有全國人民學一個英雄的事,更沒有什麼什麼"影響了幾代人"的說法——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事。可是,他們培養了許多有高尚人格的公民——誰說只有自私利己才是"人性"?我注意到,安田在最後說到"為人民服務",說到對1000萬美元的使用時,完全沒有了幽默與調侃,而是非常嚴肅非常鄭重。看著他那孩子般純真的表情,我突然想,如果是一箇中國人在辦公室說出同樣的話,周圍的人對他多半隻有兩種判斷:"假正經",或"病得不輕"!

去年美國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來中國,邀請中國的富豪們午餐,儘管他們一再宣告不會強迫捐贈,但依然有相當多的中國"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不敢前去吃那頓飯。誰都知道這些中國富豪們怕什麼。當眾多中國富豪缺席的時候,整個中國在丟臉!中國曾引以為豪的傳統道德再次陷入尷尬。

當資本主義的哈佛大學等美國名校把培養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作為教育理念的時候,社會主義中國的許多中國小實際上正"以分數論一切"——雖然沒有一所學校不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黨的教育方針寫在學校公文中甚至教學大樓牆上;但是,我們培養的一些學生(當然不是全部)卻越來越自私,甚至邪惡——當藥家鑫向被撞傷的農婦連捅八刀之前,所有認識他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乖孩子",即"優生"!

安田的出現,的確是這期節目的最大懸念。懸念之後是我心靈的震撼,心靈震撼之後是教育的沉思,教育沉思之後,我得出一個也許是膚淺的結論——

培養真實高尚的"人",取決於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