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

來源:才華庫 1.26W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1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是一部震動人心的影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過唐山大地震的洗禮,卻能感受到汶川大地震的傷痛。印象裡也只有媽媽當年給我講的那些點點滴滴。我帶著記憶,懷著一顆堅強的心來到了多媒體教室觀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當年的情形為背景,細緻的描寫了唐山一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訴我們:生與死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裡,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那一聲聲歇斯底里的吶喊,無不刺痛著我們每一顆心靈。夫妻之間的愛,生與死的相守;母子之間的愛如涓涓溪流、源遠流長。就在妻子在丈夫身邊不知所措那一剎那,突然聽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訊息,母親像看到了希望那樣跑去救孩子,當救援隊發問“想好了沒呀,到底救哪個”時,那就像一隻可惡的惡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親的肉,母親在無奈之下選擇了弟弟。也就是這一刻,女兒從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誤以為被母親放棄,不敢認真去愛,不敢相信愛,殊不知,她們的內心其實是最飽滿、最真實的、生命可斷,情卻難了。追尋失去的,才彌足珍貴。因為生命,不應該在回憶裡感嘆,應該真誠觸碰情感,彼此珍愛,認真的生活!而母親也因此為女兒歉疚一輩子。當若干年後再一次救援地震災區時,他們奇蹟般

的再次相遇,看著眼前的一幕幕畫面,彷彿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兒理解了母親的心痛,最終還是原諒了母親。

每一個觀看過這部影片的人,無不湧起情感的波瀾,無不感到心靈的悸動,從唐山到汶川地震,無論是影片還是我們的現實生活,都讓我們感動於華夏子孫的大愛無私。“唐山大地震”帶給我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衝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鬥!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勝利!地震只是一個載體,它引領著我們追憶過去,呼喚情感的迴歸。驚天動地,生死離別,告訴我們,地震是苦難的。但是,它又在歲月流逝之時,喚醒我們迷離脆弱的情感:活著,是一種幸福,愛,無可匹敵!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2

一個母親在帶著自己的孩子如何經歷這次災難,如何在最困難最無奈的時候面臨著人生最痛苦的抉擇。在只能選擇放棄一個自己的骨肉的時候那種無奈,那種悲劇,太讓人感動了。有時候想一想,人類的確是很渺小的。對於災難我們只能選擇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著自己的親人離去而什麼都做不了。

在災難面前我們只能選擇我們能做到的,只能把災難減到最低。災難就是一個催淚彈,從一開始,它來得就是那麼強烈,那麼震動人心。生與死的抉擇,猶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 電影講述的一個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發生時,女主角李元妮(徐帆)一個渺小的家庭,卻演繹著人生情感的百態。

丈夫在危機關頭的冒死,母親對骨肉的割捨,對丈夫的感恩和忠貞,失去了丈夫的她,而又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抉擇。當時看到她在廢墟上絕望的哭泣,不停地喊著:“都救,兩個都救。”的時候,難道你不會心碎嗎?作為一個母親,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捨棄不下的東西。俗話說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最終,她做了一個決定,救弟弟方達(李晨)。

但是上天還是眷顧著姐姐方登(張靜初),讓姐姐奇蹟般生還了下來,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 輾轉間,32年過去了,2008年,正趕上汶川地震,當姐弟倆看到這場地震正在吞噬著人們的生命時,都被震撼了。他們回想到自己所經歷的唐山大地震,於是毅然趕赴災區,挽救正在水深火熱裡的人們。就在這時,姐弟倆終於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終於原諒了母親,最終,一家人終於團圓……最後,母女重逢又給人心裡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同時,我也終於覺得——活著真好。這時正如徐帆說的,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字,卻讓我終身難忘。

32年的雨雪風霜終於換得了母女重逢。如果,他們當初沒有活下來,也許就不會有重逢的一天。災難,是不能打垮人們的,它只會讓人們變得更堅強,更加有勇氣去面對以後的生活!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人間有愛。劇中還有一點也是值得讚歎的,也是最重要的——親情。

劇裡方達對女友說了一句話:“我媽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來;第二次是我在三歲時的了肺炎,大夫說沒救了,可是我媽堅持讓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聽了這話,我忽然覺得心頭一陣酸澀。親情,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情感。親情如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最後,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裡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3

今天我看了一場電影,名字是《唐山大地震》,電影向我們講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元妮一家的遭遇。

在突如其來的地震面前,所有樓房在23秒內都變成了廢墟。元妮有幸逃了出來,可她的丈夫卻為了救她而掉進了地震形成的裂縫裡,再也沒出來。元妮瘋了般地尋找她的一對龍鳳胎兒女——八歲的方達和方登,終於她在廢墟下面發現了他們。當救援人員趕來時發現這對姐弟不幸地被壓在同一塊預製板的兩端,如果救其中的一個,另一個就得被壓死。元妮發出了絕望的哭嚎:“都得救呀!都得救呀!”救援人員發出了最後通碟,如不盡快做出決定將去別處救援,萬般無奈下元妮做出了救兒子的決定。聽到“救兒子”這三個字,她的女兒方登頓時心如死灰,眼淚衝出眼框,並喃喃著:“媽媽,救我!媽媽,救我!”很快方達、方登被挖出,元妮抱著方登嚎啕大哭,感覺對不起女兒,方登被放入屍體擺放處。因為方達受傷,她很快就隨兒子到醫院救治,最終方達失掉了一隻胳膊。

一場大雨過後,奇蹟出現了,方登被雨水衝醒了,她很快被解放軍救起,並送到安置處等待家人認領。由於家裡人都以為她死了,所以等了好久也沒人來認領她,這時,一對參加救災的解放軍夫妻領養了她,並給予她良好的教育,成為一名大學生。方登心中始終忘不了媽媽救弟弟的選擇,並對媽媽充滿了仇恨。

32年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大地震,方登想起了當年的唐山地震,所以她決定去當醫護人員拯救他人。方達也前往汶川當志願者,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方登遇到了弟弟方達,並互相知道了對方的身份,她決定跟隨弟弟回家。

到家後,方登發現自己和父親的遺像正掛在牆上,再看看下面,是洗好了、泡好了的西紅柿,想起了在唐山地震那天晚上的事:方達和方登都要吃那唯一一個西紅柿,元妮說:“方登,你大,把這個西紅柿讓給弟弟,明天媽媽再給你買。”結果那天晚上大地震,方登再也沒吃到媽媽買的西紅柿,媽媽遺憾終生。看看遺像,再看看盆中的西紅柿,她知道媽媽沒忘記她,心中的恨頓時無影無蹤了。

看電影時,我多次被電影中的畫面感動,多次淚流滿面,深深地融入於電影情節之中。雖說是部災難片,但電影中充滿了愛,有祖國對受災地區的關愛;有志願者、解放軍對受災群眾的愛;有親人間血濃於水的真愛。

愛是亙古不變的主題,我們要懂得愛,體會愛,釋放愛,讓愛充滿世界!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4

前幾日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感慨頗多:以假亂真的場面,撕心裂肺的哭喊,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現場感染力,足以賺足觀眾的眼淚。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還原的是人間的真情。

影片一開始,就是關於救姐姐還是救弟弟的艱難抉擇,無疑母親是悲痛欲絕的,也就是這個生死抉擇,折磨了親情32年。姐姐竟然在雨水的沖刷下,奇蹟般的復活了,那孤零零無助的身影,多少讓人有些傷感。上帝對於姐姐是不公平的,包括那個小小的西紅柿分配,這興許是當時那種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在做怪吧,好在最後作了交代,那幾顆火紅的西紅柿,不正是代表著團團圓圓的一家人嗎?

知恩圖報的姐弟倆,在汶川地震的救災現場相逢,可以說是本片的最大看點。巧妙的構思令人讚歎。母親那發自肺腑的“對不起”,那心靈深處無法彌補的創傷,揪心的選擇,痛苦的煎熬,一瞬間就此癒合。也許是機緣巧合,龍鳳胎姐弟竟然給他們的孩子都起名叫點點,是不是寓意著我們每個人就是生活中的一點點,也就是這些小小的一點點,匯聚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呢。

一個女人,生活中要承受多大的壓力,何況是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是多麼地痛苦和煎熬。32年,無法挽回的人間真情;32年,難以彌補的心靈創傷。婆婆那句責備:“我兒子要不是為了你才不會留在唐山”,言外之意也不會失去生命。“你一個女人家怎樣才能帶好我的孫子”,意即你沒有那個資本和能耐。這些話語,無疑是在她悲痛的傷口上撒鹽。一個女人,是無比堅強的,她寧願孤守清寡,一輩子也不離開唐山。因為,她是丈夫用自己的生命換回的,沒有一個人像他一樣用生命來愛她。就是搬了家,也要在祭日的時候,向遠在天堂的丈夫告白,不要走錯了路,呼喚著丈夫回來。

社會是個大舞臺,影片裡中國元素和符號的運用,走進新時代主旋律的暢想,每逢春節的無盡思念,都布排的不露痕跡,相得益彰。弟弟由一個蹬三輪的野導遊發展為開著寶馬車的旅遊公司老闆,姐姐也在被解放軍收養後幾經艱辛旅居國外,可以說這些情節都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真實的縮影,記錄了時代的步伐。

關於地震的刻畫,無論是震前那飛舞的蜻蜓、從浴缸裡蹦出的小魚兒的這些前兆,還是那唐山地震悽慘的景象、汶川地震悲壯的場面,“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的專家級斷言,人民解放軍聲勢浩大的救災場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影片中都表現地淋漓盡致,折射了人間真情的難能可貴。

我是含著眼淚看完這部片子的。當年用茅草搭建的防震棚、拼命奔跑、近乎絕望的人群,還有樓體坍塌駭人的瞬間都深深印在了腦海裡。“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仔細想想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呢?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5

這幾天,我看了一部《唐山大地震》電影,它是一部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非常讓人感動。 主要講的是唐山地震前的一戶人家回去的時候,看見了一些反常的情況;很多蝗蟲。到了晚上,家裡的孩子睡覺,大人幹活,幹著幹著聽見幾聲雷響,下起雨來,然後天空慢慢發紫,緊接著有房子大面積塌陷,轟!轟!正在幹活的爸爸恍然大悟,說:“是地震!快跑!”爸爸帶著媽媽小心翼翼在陣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孩子們的媽媽要進去,孩子爸爸說:“危險!”說著把自己妻子一拉,自己進去救孩子了,剛一進去那棟房子就嘩啦一聲塌了,孩子也被壓在下面。

過了一會兒,地震停了,一片淒涼。死的死,傷的傷,那一戶人家的爸爸被先找到了,可是已經死了,之後找到了兩個奄奄一息的孩子(自己的),但是隻能救一個小孩,因為水泥板只能撬一邊,媽媽正在猶豫不決,人們要救別人去了,媽媽著急地說:“救弟弟!”弟弟被據掉了一隻胳膊,而姐姐死了(其實還活著)。之後媽媽帶著弟弟去治療,而剛剛在拉屍車上醒來的姐姐北一個解放軍救援隊的叔叔救走並領回了自己的家。一晃二十年過去了,他(她)們各有所成,弟弟當了經理,姐姐當了醫生,最後姐弟在一次成都大地震是遇見,姐弟相認,最後姐姐跟隨弟弟找到了媽媽,然後去看了看死去的爸爸,並且在看了看死去的爸爸,再看了看你幾堵唐山大地震死去人名字的牆,流出了傷心的眼淚。

當看到姐姐跟媽媽相逢時,當看到記載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萬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紀念牆的時候,我的淚不斷流下。雖然唐山大地震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但是堅強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雙手,從廢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園。

這部電影是帶有傷感的,讓我們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名師點評:這篇作文,是小作者在觀看完《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之後的感想。小作者在文中,詳細地為讀者描述了電影的內容,讓讀者對這部電影,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小作者從這部電影當中,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的道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收穫。不過,作為讀(觀)後感型別的作文,“感”是作文的題眼,是作文應該重點描述的部分。而對作品的介紹,只是為描述感想作為鋪墊之筆的。小作者的作文,顯然在內容上是喧賓奪主了。希望小作者能夠重溫一下寫讀(觀)後感應該注意的事項,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作品。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6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為我們再次呈現了 9 年唐山那場可怕的大地震,描寫了當時災害的無情,人們的無助,親人的難捨,以及痛苦的創傷。淋漓盡致地表演讓我們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籠罩的城市,讓我們瞭解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

故事發生在一個“重男輕女”觀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災後救人的時候,這一觀念還刻畫在人物的語言、行動裡。當時的情景讓那位母親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龍鳳胎),因為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個,這讓那位母親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麼辦法呀!最後,她選擇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親一直認為姐姐死了。這讓慶幸活下來的姐姐一直對她媽媽憎恨不已。就這樣,時間無聲無息地過去了 年,姐姐對媽媽的憎恨持續了 年,媽媽對“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維持了 年,直到 年後的一天他們相認之後,一切的誤會與慚愧才終於解開了。

我看完電影后深受感觸,非常驚訝,也非常感動。驚訝的是僅僅 秒就讓唐山這個大城市淪陷成一片廢墟,一片血跡斑斑的廢墟,一片死亡人數高達二十四萬人的廢墟。感動的是一位母親,就因為救人時沒有救她的女兒而慚愧,而傷心,而開始討厭自己,這種情感竟持續了 年。 年裡,每年女兒的祭日,母親都會向女兒懺悔,訴說心中的內疚,無論兒子如何勸說,母親都仍然執著的為女兒祭奠, 年堅持不懈。這正是偉大的母愛啊!

有一句話說得好:天災無情人有情。大地震後的幾天,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姐姐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了,他們辛辛苦苦地養育了姐姐十年,待她如親生女兒一般,視她為掌上明珠。雖然她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是我可以看出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這一點足以證明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同情心是無處不在的!從這對夫婦的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有一顆金子般的心!親情也好,友情也好,都足以證明大愛無疆,人間處處有真愛!

有人說,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復原。所以生命很可貴,一定要珍惜不能讓它浪費。《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經典的話語: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是啊!真的沒有了,玻璃撞碎了,誰又能重修與好呢?生命的破碎,誰又來替你平復呢?僅僅 秒的時間,也許就是你一個轉身、你一句話的時間,就可以讓二十四萬人喪失生命,從此永安於地下!人們卻用了漫長的 年的歲月,重建家園,重新撫平心靈的創傷! 秒的毀滅, 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愛護!這兩句話讓我這個影片觀後者,銘記於心!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7

電影一開篇,螢幕上湧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難者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個生命從這個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趕緊向某人要了兩張手紙,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幾分鍾,我感覺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張著嘴在喘氣,心在嗓子眼,感覺下一口就提不上來了。樓房倒塌的那些鏡頭我感覺很有內涵:“偉大”、“高舉”、“萬歲”、“戰無不勝”,多麼崇高的神聖詞彙,多麼偉大的革命理想,在災難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裡,人就像蟲子一樣被上帝抹平,然後當大地平靜之後,無數扭曲的屍體被留在了這個世界上,身上還帶著血跡,就像我剛剛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對命運,甚至連反抗的時間都沒有。

1976年解放軍在唐山抗震救災的那段我很喜歡,流淚了,但是並不滿意。我對這些展示國家力量的鏡頭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據家裡老人們講,當時解放軍救援的效率並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災區人民自己從廢墟下面挖出來的,比如電影裡面的方達。解放軍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當時很急,於是成了一生的殘廢。但是他們當時看見解放軍,看見一車車連綿不斷的解放軍,他們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來了。唐山人民對於解放軍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電影裡面卻用簡單的特技一遍遍的迴圈播放車流、人流、飛機空投的救災物資。那些戰鬥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普通士兵,他們為了毛主席的指示,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為了這座城市的重生,他們獻出了汗水、鮮血、甚至生命。然而這一切都被這部電影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對善良的軍隊幹部夫婦領養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兒,這名孤兒據說以後可以做文藝工作。這是真實的,但是這是對解放軍抗震救災偉大精神的抹殺,也是對這對夫婦善良初衷的抹殺,更是對那個充滿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殺。

好了,到此本電影的災難片部分結束,進入倫理苦情電視劇階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麼一點點過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覺像是在話劇舞臺上。也許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壓得住火,我想我會哭的很厲害。她送方達的那段戲應當是整部戲裡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車停下了,方達回到了她的身邊。鏡頭一轉,汽車裡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達帶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強母親的心卻早已死了。看著徐帆佝僂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親也經常顯露出佝僂的老態,眼淚刷的一下就下來了。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8

小小的屋子裡擠著幸福的一家子,一對兄妹和他們的爸爸媽媽,有說有笑的。此時,夜是如此的平靜,平靜的令人有些恐慌,它似乎在醞釀著什麼,等待著爆發的最佳時機。“媽媽我想吃西紅柿。”弟弟突然嚷道。“我也想吃”。姐姐也插了一句。媽媽連忙轉向廚房,撈起浸在水中的最後一個西紅柿,遞給了弟弟。“登,媽媽明天給你買啊!”姐姐顯然不開心了,但是還是睡了下去。

爸爸媽媽悄悄地出了門,在大樓底下乘涼。夫妻間濃密的情話還沒有說完,之看見天空瞬間變成一片紫紅色,醞釀了許久了災難終於爆發了,頃刻間地動山搖,面前的這座大樓在紫光的籠罩下搖搖欲墜。人們的臉上一臉的驚恐與茫然,遲鈍幾秒,才知道一場大地震在唐山席捲而來。媽媽發了瘋似的往樓裡跑,爸爸見樓馬上要塌了一把拉出了媽媽,自己被壓在了廢墟下,隨著紫光漸漸的退去,他的呼吸漸漸變弱、心跳漸漸停止。當天空恢復了原來的色彩,黑夜也就帶他去了遠方……丟下了妻子、兒女。獨自一人去了遠方!!

之後,媽媽在別人的幫助下就出了弟弟——這是她用姐姐的命換來的。姐姐和爸爸棄在了丟屍車上。沒想到之後一場大雨使姐姐醒了過來,她奇蹟般的活了過來,想必是與死神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搏鬥。之後,她被一對軍人夫妻收養了。一養便是32年。這32年中她不敢回去找自己的親人。因為她恨這個狠心的媽媽,當初選擇救弟弟而不是自己。她恨她,她真的很恨她!但是這種恨中,還是包含著愛的……

2008年到了,又是一次大地震。學醫的姐姐和當了老闆的弟弟都趕赴災區搶險。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聽到了他與別人的談話,講起1976年唐山的經歷,講起了一個母親艱難的抉擇,講起一個母親對父親和姐姐的愛。她哭了……認了他。認了那個“狠心”的媽!

回到唐山,一間斑駁的小屋,兩鬢似霜的母親在廚房裡準備著。一雙已經老花的眼睛露出了久違的驚喜,但其中夾雜著一絲悔恨……她走進母親的房間,爸爸與自己的遺照掛在了最醒目的一睹牆上。38歲的她,看著父親的黑白容顏,一陣心酸。目光移至下邊,驚訝的發現——一個鐵盆裡裝了幾個西紅柿,也是浸在水中。不禁愣住了,思緒又回到了1979年的那個夏天……母親在這個時候跑了進來,跪在門口,聲嘶力竭的說道:“登啊!媽媽沒有騙你,西紅柿都給你準備好了……!”她走過去攙扶起了母親,淚光閃閃……

這時,一個母親的承諾,真正體現出了它的價值!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9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它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靜。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強死了。孩子方登和方達都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達就會被壓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達就會被壓到。周圍餘震不斷,若再不下決定,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在萬不得已的情景下,母親做出了決定:“救弟弟吧……”兩個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聽到了媽媽的話。震後,李元妮堅強地獨自撫養著失去一隻胳膊的兒子,而劫後餘生的方登卻被軍人王德清收養,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後的汶川地震,他們才重新相逢。最終姐弟倆一同回家看母親。老母親洗好了西紅柿,告訴女兒:西紅柿洗好了,我沒忘。老母親給女兒跪下時候,我淚如滂沱。電影的最終,女兒最終寬恕了媽媽。

母親李元妮在應對救援人員的問題:“到底救哪一個”的時候,泣不成聲地說:“都救”。可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兩個都會失去。女兒年紀雖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負了,身為姐姐的要保護他;弟弟和自我都喜歡吃西紅柿,只剩一個西紅柿的時候,姐姐也要讓給他吃。當方登聽到“救弟弟”這三個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絕望,但自我卻活了下來,於是她再也不要認這個救弟弟捨棄自我的媽媽。

母親和父親在災難發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無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絲絲入扣,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後,應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最終做出的痛苦抉擇過程,被徐帆演繹得真實、感人!那是多麼痛苦的選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震後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母親一向都沒有再嫁,是因為她的心裡一向放不下方大強。她也沒有離開唐山,因為她怕方大強和方登回家,會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講一次家的地址,講了整整32年。母親心裡憋了32年的是對方登的愧疚,她這32年來,一向都在忍受著折磨。

養父母給予方登真實真摯的愛。陳道明、陳瑾飾演的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對待方登視如己出,把她當做自我親生的孩子,培養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表達了人性的關懷,拍得十分真實,十分震撼人心。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10

幾天前晚上,我在網上看了關於76年的《唐山大地震》,真情的演繹了當時的情景。以為只是單純的危害片,看了才知不僅僅是表現大地震給唐山造成的破壞,更是著眼於這場浩劫在經歷者內心深處造成的強烈餘震,影片以質樸的畫面和語言傳達出主人公對家庭、親情的永恆依戀。。這部電影是講述女主角方登在她5、6歲的時候,突如襲來的大地震讓她的父親過世,母親在只能救一個孩子的時候,毅然選擇了弟弟,放棄了方登方,所有人都認為登方死了,但是,奇蹟就是這麼不尋常,登方在死人堆裡爬了起來。後來被解放軍救了,在一對解放軍的撫養下長大。幾十年後,在汶川大地震就在現場,弟弟與姐姐相認了,母親見到了自己以為死去的女兒,下跪懺悔。

對於一個人來說,在災難中生存下來是一種幸運,但不可否認的是,地震所帶來的後遺症,不僅僅是震後的生存問題,更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電影《唐山大地震》表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脆弱,同時也關注了災後人們如何釋懷並擺脫心靈的枷鎖。

愈是時間的長久,愈能磨礪人的意志愈能看出愛的偉大,電影中的母親亦是這樣。

現在的我,想起我的母親,她是多麼慈祥,多麼善良。在我中學的時候我看過以篇文章:主人公小時候,總埋怨父母愛我太少,。總以為他們在外面就忘記了對他的關心。每過幾天,就只能在電話裡傾訴,卻不知道他們為他付出多少。兩歲的時候,主人公的鼻子大出血,跑遍了烏魯木齊所有的大醫院,醫生的不願接受像他一樣的病人,但是他的爸爸揹他著,***媽陪著他連夜乘飛機回到杭州。他得救了,卻又讓父母新生了白髮,卻又讓父母為他擔驚受怕。雖然我沒有和他一樣的經歷,但是我卻領悟了許多,就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寫了篇文章,竟然在全校評比,成為十佳作文。

現在的我明白了,長大了,也明白了,父母的愛是平平淡淡的,不是轟轟烈烈的。而他們希望的只不過也希望我們對他們有平平淡淡的愛,比如倒一杯水,洗一次腳,拿一塊毛巾,這些都是我們孝敬父母的機會,他們其實也在等待,等待我們的愛,等待我們對別人的愛,總有一天,我會讓他們過上好的生活,讓存摺越來越多,讓親情佔據它們。我相信最終,父母的守望會乘火車離開,越來越遠,越來越遠……慢慢的離開我……

《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一部反映了中國人情感的動人影片,也是一部呼喚親情的影片。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11

上個星期回家了,這次還是一樣的“忙碌”,一樣在不停的趕場。很累!但不管怎樣,我還是擠出了一點時間去看電影。

電影《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同時也是一部我看了那麼多大片最有感觸的一部!看這部片子時,帶給我的感覺是震撼的同時也是悲傷的。震撼著地震所帶來的後遺症是那麼的大,同時悲傷著地震後的災區不僅僅是震後的生存問題,以及可能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看這部電影我不禁淚流滿面,為那死去的同胞也為影片中人物所演繹出來的故事。

在這兩個多小時裡,我即害怕又感動,害怕地震時片中人們慘死的情景、小女孩在死人堆清醒的情景,畫面的灰暗讓我不禁想如果我在的地方也發生同樣的事情的話,我會怎麼樣?影片剛開始時給我帶來了很多負面的情緒,我的神經是緊張的。但與此同時我也受到很大的衝擊,在發生地震後,搶救被埋在地下的傷員時親人們所做的決定,是那麼的無奈和心痛!我想我會有段時間都忘不了當方登聽到媽媽說:“救弟弟”時那絕望的眼神;忘不了李元妮揹著兒子去醫院時那麻木的眼神;忘不了小女孩從雨中廢墟中醒來,周圍一片傷亡景象,哭著被人抱走的鏡頭,忘不了……

影片中的幾句臺詞也讓我久久不能釋懷,在李元妮吃飯時說:“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那時元妮的表情是迷茫的,她在追憶也在回憶。我到現在還沒有能夠很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但是依然覺得這句話很讓人心痛,這裡面蘊含的是怎樣的含義和情感?!是怎樣的情感讓她說出這句話?內疚?還是思念?我不知道,但從她話語中我能再次體會到:人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在王登在和大師兄談墮胎時說:“犧牲,你哪知道什麼叫犧牲”——在裡面包含了多少對母親元妮的嫉恨和自己受到的委屈,那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體會到的情感;在方登回到唐山老家與分別三十年的母親見面時,元妮跪著說:“你是從哪冒出來的,怎麼不給我個信兒呢?!”——老母親的意外和感動以及她內心情感的釋放是那麼讓人揪心和高興。還有很多經典的臺詞我忘記了,在看這部影片時,我想到了最近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我突然覺得自己很……,很多事情我太過於執著!很多機會我放棄了!很多時候我錯過了!所以我造就了現在的自己,讓自己走進了一個衚衕裡,自己把自己困死!

電影《唐山大地震》在網上有褒也有貶,但我個人覺得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麼,影片中所演繹出來的情感是讓人尋味的,是讓人深思的!沒看過的朋友們可以去看下,這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這也是我看了那麼多的電影最想推薦的一部影片。

  《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12

一個星期五的晚上,康澤建約我去全球通電影城去看《唐山大地震》吃完了晚飯我和爸爸去了商廈超市買了一些吃的零食和飲料。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可以邊吃邊看。

康澤建他媽和康澤建開著車來接我了,我告別了爸爸坐上了康澤建家的車,康澤建在車上用手機玩著遊戲,一會兒的功夫我們就在銀座的地下停車場放下了車,我們倆拿著食品袋進入了全球通電影城的標準廳,康澤建的媽媽給我們倆選擇了一個比較靠後在中間的位置,坐在康澤建左邊的是他媽媽單位的同事。整個電影大概要放2個多小時,這一次電影是張店交警大隊組織的一次,我和康澤建的這兩張電影票是康澤建的媽媽單位發的。我帶了一個手錶好看時間。我拿出了一個飲料給康澤建,康澤建在沒放電影之前就已經喝得差不多了。電影準備放了,上來是一些張店交警大隊開會的情景。

電影開始了,主人公是:方登、方達、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在唐山1976年的晚上方達方登的爸爸媽媽在汽車上睡覺,方達和方登則在樓房上睡覺,在他們都睡著的時候忽然樓房和地面都震動了起來。方達方登的爸爸媽媽還以為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沒過一會兒就覺得這是一次地震,方達方登在樓上睡得很香但一會兒也被震起來了,方達方登的爸爸去救方登方達,可是在救的時候因為被高空掉下來的建築物砸死了方達和方登埋在了建築物底下。救人的師傅們對方達方登的媽媽說:“孩子只能救一個,翹起方登的那一邊放大就得死。”可是他們的媽媽卻說兩個都得救。最後他們的媽媽決定了就弟弟方達。方達救出來了可是斷了一隻胳膊,方達的媽媽認為他的姐姐方登已經死了。人民解放軍的抗震救災隊來了,一對軍人夫婦看見了方登還活著就把方登帶回了自己的家。因為那對夫婦給她起名叫王登,把方登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對待供她讀書上學,在方達上高中的時候他老是曠課跟同學打架,老師經常找他的媽媽。方達沒有考上大學。但是,後來他安上了假肢當了一名企業家,方登考上了一所當醫生的大學,後來當了醫生。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方達跟著抗震救災隊到了汶川抗震救災。方達在唐山找了一個女朋友結婚了,剩下了孩子。再一次偶然的機會,方登聽到一個人在說他自己的經歷,方登聽見了很符合他們家的情況就和方達見了面跟著回了老家唐山,最後方登也剩下了孩子,方達和方登的孩子名字一樣。方登找了一個外國人。23秒的災難,32的悲痛。我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幾乎把所有的零食全部吃光了。

看完電影 康澤建的爸爸媽媽來接我們倆,把我送回了家。這一部《唐山大地震》讓我記憶憂心!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13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為我們再次呈現了1976年唐山那場可怕的大地震,描寫了當時災害的無情,人們的無助,親人的難捨,以及痛苦的創傷。淋漓盡致地表演讓我們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籠罩的城市,讓我們瞭解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

故事發生在一個“重男輕女”觀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災後救人的時候,這一觀念還刻畫在人物的語言、行動裡。當時的情景讓那位母親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龍鳳胎),因為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個,這讓那位母親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麼辦法呀!最後,她選擇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親一直認為姐姐死了。這讓慶幸活下來的姐姐一直對她媽媽憎恨不已。就這樣,時間無聲無息地過去了32年,姐姐對媽媽的憎恨持續了32年,媽媽對“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維持了32年,直到32年後的一天他們相認之後,一切的誤會與慚愧才終於解開了。

我看完電影后深受感觸,非常驚訝,也非常感動。驚訝的是僅僅23秒就讓唐山這個大城市淪陷成一片廢墟,一片血跡斑斑的廢墟,一片死亡人數高達二十四萬人的廢墟。感動的是一位母親,就因為救人時沒有救她的女兒而慚愧,而傷心,而開始討厭自己,這種情感竟持續了32年。32年裡,每年女兒的祭日,母親都會向女兒懺悔,訴說心中的內疚,無論兒子如何勸說,母親都仍然執著的為女兒祭奠,32年堅持不懈。這正是偉大的母愛啊!

有一句話說得好:天災無情人有情。大地震後的幾天,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姐姐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了,他們辛辛苦苦地養育了姐姐十年,待她如親生女兒一般,視她為掌上明珠。雖然她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是我可以看出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這一點足以證明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同情心是無處不在的!從這對夫婦的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有一顆金子般的心!親情也好,友情也好,都足以證明大愛無疆,人間處處有真愛!

有人說,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復原。所以生命很可貴,一定要珍惜不能讓它浪費。《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經典的話語: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是啊!真的沒有了,玻璃撞碎了,誰又能重修與好呢?生命的破碎,誰又來替你平復呢?僅僅23秒的時間,也許就是你一個轉身、你一句話的時間,就可以讓二十四萬人喪失生命,從此永安於地下!人們卻用了漫長的32年的歲月,重建家園,重新撫平心靈的創傷!23秒的毀滅,32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愛護!這兩句話讓我這個影片觀後者,銘記於心。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14

時間飛逝,34年前的那場殘酷的大地震曾牽動了無數人的心,懷著崇敬的心情,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它看上去是一部災難片,實際上卻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後倖存者治癒心靈創傷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災難發生的23秒間,動搖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慘叫的吶喊聲,強烈的視覺衝擊……震撼人的心靈,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震後的廢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壓著龍鳳胎的姐姐,另一端壓著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這位年輕的母親,將如何抉擇?這是這部電影留給人性的一個難題。在“只能救一個”的萬難抉擇下,徐帆扮演的母親無助而絕望的喊出“救弟弟”三個字時,壓在鋼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淚,呢喃著喊出最後一句“媽媽”,同樣也在黑暗中陷入了無助和絕望。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23秒的地震災難,帶來的是一個家庭32年的生離死別啊!對他們三個人來說,活下來只是這個故事的開始。這注定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母親難以逃脫自責的負罪感,女兒也無法面對母親放棄自己的心靈創傷。這裡的無解,並不是故事的無解,而是人性的無解!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流下了淚水,很多年沒有這種觀影的感覺了。這部電影真的好感人,好感人,這種大災大難面前的親情,不放棄生命,敬畏生命的品質,不都值得我們敬佩嗎?劇中的王登在經歷了無數災難與離別後,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並得到了幸福,這幸福來之不易,細細品味才明白,這美好結局的建造者,應該是那對普普通通的解放軍夫婦——登的養父養母。他們用真愛喚醒了登的希望,對登就像親生女兒一樣,是他們使登在經歷了人生最低谷後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無價的生命!記得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元妮就對著丈夫的屍體喊著,“老天爺,你這個王八蛋!”用一句主旋律的話來說,“災難無情人有情”,只是我想等到要經過一次災難和沉痛才能看清情,是不是太悲哀?悲情?感動?承重?……

23秒的死,32年的生……生死就是這麼僅僅的嵌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我們會在片中責怪老天的無情,會在片中感嘆人生,但是我想,過去了就過去了,而我們也該看看身邊的這些人,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想:“人的生命是多麼的脆弱。地震是多麼的無情。我現在生活是多麼的美好,所以,我以後要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15

電影《唐山大地震》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為背景,以一個普通家庭為縮影,23秒、32年,毀滅和重生,講述大地震對一座城市的摧毀,對個人命運的深刻影響。在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之後,這部回憶三十四年前中國災難的影片,顯得更加震動人心。

其實,對於地震以及震後的搶險救災的描寫,並不是本片的重點。而在震後,倖存的母親與一對兒女的成長經歷才是本片要向我們講述的故事。

一兒一女,只能救一個。

這對於任何一個母親來說,都是一個無法做出的選擇。

而對於一個女兒,當聽到媽媽要放棄自己時候,無疑都是一個無法原諒的選擇。

“救弟弟”,三個字,改變了一對龍鳳胎的人生,讓姐姐方登在夢魘中生活了32年,也讓媽媽被愧疚的心靈糾纏了一輩子。

母親,女兒,兒子。

這三個人,三個身份,實際上代表了地震之後三種人物的命運。

母親,為了自己當初的決定,一直懊悔難過。32年,她一直受到良心譴責,無法走出地震帶給她的陰影;她沒有搬家,一直守在唐山過著清貧的生活,說是等著丈夫和女兒的魂回來。直到女兒再次出現,她自我救贖一般的重重一跪,才真正將自己心中的重壓放下。而這也是本片最感人的一個片斷:母親給女兒跪下,懇求女兒的原諒。此時此刻,母女的心都被揉碎了。像母親一樣的人,在唐山、汶川、玉樹,還有很多,他們雖然依舊堅強的活著,但實際上內心已被那場地震摧毀的支離破碎。對於他們,我們應給予更多的關愛與理解。

女兒,為了母親當初的決定,一直怨恨拒絕。32年,她未曾回過唐山尋找親人,她對那段痛苦的回憶有複雜特殊的情感,她忘不了唐山、更無法忘記她母親當年的選擇,痛苦的記憶讓她一次又一次從夢魘中驚醒!她總是不自覺地去逃避,就像她不告而別離開養父,就像她遠嫁海外、與世隔絕。因為與其被別人拋棄,不如主動地離開。這種叛逆和決絕也代表了一部分震後倖存者的心態。但是落葉總要歸根,鳥兒飛的再遠,也有歸巢的那一天。當她與弟弟相認,當她回到唐山,當她原諒母親,當她跪在父親的墳前放聲痛哭的時候,觀者的心情才真正的平復,餘震也才真的平息。

兒子,雖然地震給他帶來身體的殘疾,但相比於母親與女兒,他是幸運的,因為他的內心是健全的、光明的。雖然未能順從母親的心願考上大學,但他深知,他身上揹負著一種無法推卸得責任,這個責任中有死去父親的期望,有給他第二次生命的母親的熱盼,還有為他“犧牲”的姐姐無形之中給他的“重壓”。他不能白活這第二次,他要為了那些死去的人、活著的人奮鬥下去,最終他憑藉自己辛勤的勞動,從無到有,打拼出了一片天地。這也代表了震後年輕一代的狀態,他們在經歷重創之後,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拼搏向上;他們是新生力量,是新生活的開拓者和建設者。

23秒,讓一個城市頃刻間淪為廢墟,令二十四萬同胞失去生命,使無數家庭變得殘缺!32年,重建了的城市越發散發著現代化的氣息,但當年的倖存者卻難忘那場災難,大地震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和人生,也讓更多的人對生命有重新的思考和感悟。而本片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地震雖然可怕,但遠遠不如震後給人們生活以及內心世界帶來的震動更加具有摧毀性;但是即便這種震動令人畏懼,但是寬容、理解、堅強與人們之間的真愛,卻能化解所有的傷痛。時間過去,抹不掉是親情,是想念。愛讓仇恨消亡,愛讓親情永聚!

片尾,一位華髮老者對著地震紀念牆自語:“過兩天我再來看你。”之後騎上自行車,慢慢離去,字幕:“宋守述,65歲,冶金礦山機械廠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親、妹妹和兒子,兒子宋永傑年僅5歲。”這個鏡頭使我震撼,也令我反思。在災難面前,人類永遠是卑微而渺小的,自然界一點小小的變動,上帝一個小小的玩笑,都會讓我們失去很多,往往這時,我們才知道失去事物的珍貴,因為沒了,我們才知道什麼叫沒了。所以當你還擁有的時候,感激這份擁有,珍惜這份擁有,用心呵護這份擁有——珍惜我們的生命,珍惜我們的家庭,珍惜我們的親人……

最後,我想說出影片結尾的字幕: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難的二十四萬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