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片《走向海洋》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83W

失去了海洋,也就失去了家鄉;失去了海洋,更將失去整個世界! 下面是語文網整理的《走向海洋》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央視紀錄片《走向海洋》觀後感

第1篇:《走向海洋》觀後感

看了《走向海洋》,讓我認識到海洋是我們全人類共同的財富,而中國則是擁有海洋麵積最多的國家,曾經,祖先們害怕大海,於是便毅然而然的選擇了陸地生活,而今天我們為了海洋的所屬權可以跟其他國家大動干戈,不惜一切代價奪回曾經屬於我們的大海。

《走向海洋》中講到,1817年被囚禁在獄中的拿破崙向與中國通商未果的英國使臣說了這樣一句話?“在今天看來,獅子睡著了,連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 就在清朝,中國與海洋大國和海洋強國失之交臂,鄭和下西洋只能是我們拿來安慰自己的一劑良藥,從中國近代時開始,中國的海洋領土通過各種不平等條約被世界列強瓜分,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國的海洋事業才慢慢起步,我們建立了一支支雄健的海軍,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開始在海洋服役,時至今日,我國已有核潛艇,航母等世界一流武器裝備,世界各國已經不敢小視中國,我們現在已有了足夠的力量守衛我們的國土,保衛我們的海洋,我們不僅要捍衛我們的權利,更要奪回曾經屬於我們的財富,中國這頭雄獅已經醒了,但此時的世界以不同以往,我們要想成為海洋強國,還必須依靠國家領導和人民共同努力。現在,世界各國仍對中國虎視眈眈,所以我們要想成長,還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我們知道挫折是成長的代價,失敗是前進的動力,在歷史的汪洋中?沒有哪一種文明能夠永遠保持一帆風順。今日的中國正在崛起,海洋強國不再是夢。

回到當今,我們看到那釣魚島爭端愈演愈烈,菲律賓挑起黃巖島事件,越南不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南海油氣資源被周邊國家瘋狂盜採,大片藍色國土正被鄰國蠶食,這一切都是海洋又出給我們的難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針已經無法生存,中國雄起已是刻不容緩,為了維護海外權益,捍衛海上通道,我國必須發展海上力量,包括海軍建設,加強發展海洋經濟,維護海洋權益,把中國建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洋強國!我們對外應該持有“不忘國恥,誓死衛國”的態度。我認為,海洋強國之路不是重蹈歷史上海洋強國崛起的武力稱霸之路,而是通過提升海洋軟實力?實現和平崛起?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目的。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世紀?中國必須重視對海洋的開發與利用,重塑國人的海洋意識,大力培育、提高我國海洋軟實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海洋強國之路。綜觀世界海洋強國?無不具有強大的海洋科學技術支撐和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海洋經濟。可以說,只有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和空間,才能實現海權強化,保衛藍色疆土。那麼如何充分利用呢?這必須得靠國人的努力,尤其是當代我們這些大學生,更應該“丟掉幻想,準備打仗”,同時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和創新能力,像印度那樣,靠大量進口別國武器自然是不行的,這樣只能永遠跟在別國後面,永遠無法自強。

《走向海洋》使我深受教育,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未來海洋事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為一名海南大學的學生,我將不斷強化海洋意識,提高專業素養,用科學手段認知海洋,服務社會。為中國成為世界海洋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2篇:《走向海洋》觀後感

不知從何時起,開始不再用所謂批判的眼光看歷史類的片子,包括很多人視為“應景”的紀錄片。尤其是近一年多的經歷,讓我意識到與其忙著批判、不如抓緊學習,因為任何片子中都有值得我學習的東西。最初時,之所以想看《走向海洋》,就是因為我知道不管它拍得好壞與否,片中肯定會有我需要的一些東西。只是沒想到,這次我真的又逮著了。

這部片子,從某種角度來看,無疑是一部通史,不過應該是專門史意義上的通史,即一部中華民族與海洋的關係史。

全片共八集。第一集名曰“海陸鉤沉”,講述的先秦秦漢時期。看完第一集,我的第一感覺是,我這個學歷史的,當年的書算是白唸了,很多事當年竟然都沒學明白,汗顏。片中提到的商代與海洋的緊密聯絡是我直到現在才意識到的。是啊,一個擅長航海與經商的民族怎麼可能沒有海洋意識?對於秦始皇登琅琊而東望,片中亦給出了新的假設。單單第一集,我已清楚地知道這是一部不僅會讓我學到些東西,而且會學到很多東西的紀錄片。

接下來的第二集“海上明月”、第三集“潮起潮落”、讓我看得如痴如醉。我無法想象,南宋時中國海上貿易的所得竟佔到國家收入的20%、元代時羅馬壁畫上的基督聖袍竟完全採用了蒙古人的習慣、鄭和下西洋時中國的海上軍事力量竟勝於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第四集“倉皇海防”,主要講述了清末的事,該集以丁汝昌的自殺殉國結束。如果說整個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聲長長的嘆息,看到此處,我已經無力嘆息了。正如片中所言,歷史沒有假如,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第五集“雲帆初揚”,講述了從民國直至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事。讓我難以置信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國家收入只有22個億的情況下,竟拿出3個多億來建海軍。第六集“長風大浪”,講述了中蘇交惡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直至核潛艇研製成功等事件。樁樁件件,讓人倍感振奮。第七集“走向大海”,講述了為研製洲際導彈而開展的海洋科考、我國海上石油最初的勘探開發、南極的開發等事。上個世紀末以及本世紀初人民海軍在世界各地的訪問,讓人由衷地自豪。第八集“經略海洋”,講述了近十年發生的一些事。看到此處,我才明白了報上不斷出現的“蛟龍號”下海的意義。

這是一部不斷觸動人內心的紀錄片,片中有太多讓人感慨的情節。康熙為鄭成功提的輓聯“……敢向東南爭半壁;……方知海外有孤忠”,讓人唏噓。1937年8月“淞滬會戰”,中國海軍和日本在江陰進行的血戰,其慘烈讓我不忍。而1974年,蔣介石默許中國海軍通過臺灣海峽以解救南越對西沙造成的危機,則是整部片子中讓人最感溫暖的情節。

老實說,看這樣一個紀錄片,尤其是看最後的幾集,總有種這些年算是白活了的感覺。作為一個在青島生活了十多年,身邊不乏轉業海軍、海監家屬以及類似海洋研究所這類機構的家屬的人,我的海洋意識竟如此淡薄,很多知識對於我,都幾乎是空白的。雖然,我希望發生在我身上的只是個體現象,但越來越多的事實(尤其是通過與身邊的人溝通後),讓我不得不難過地發現,好像發生在我身上的是一種普遍現象。

昨天同老媽通話。老媽對釣魚島和航母等事的關心,讓我忍不住將從《走向海洋》中剛剛學到的東西“賣弄”了一番。電話那頭不斷傳來的.驚訝聲,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媽這一代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種樸素的愛國情懷。放下電話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無法高興起來。因為我知道,老媽的“無知”不是她的“錯”,而是我們宣傳教育的失策。《走向海洋》片中,有一個情節給我很深的印象,即日本人從國小時就接受著這樣的國情教育:“我們沒有土地、沒有資源。只有陽光、空氣和海洋。”相比之下,我們中國人卻很少有人知道中國還有約300萬平方公里的主張管轄海域。

這樣說來,與其忙著責備祖先的保守和計較他人的冷眼,還不如抓緊為全民族補上海洋戰略意識這一課。海運興,則國運興。一個沒有海洋戰略意識的民族,註定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如今,當我們驚喜地發現融海陸為一體中國不再只是雄雞,而是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當我們發現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是奔騰不息的火苗、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是火炬的托盤和手柄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華民族不僅已經“走向海洋”,而且將因對海洋的越來越深刻地認識而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第3篇:《走向海洋》觀後感

《走向海洋》沒有帶我們去觀覽海洋生態奇觀,而是在典籍的閱覽中,引領人們沿著歷史走廊,從地理髮現、文化心理、經濟生存的角度,詮釋中華民族與海洋的關係,步步深入地把我們帶向戰略高地,提供了歷史厚重、角度新穎、觀點鮮明的海洋觀。

《走向海洋》揭示了新中國海洋事業起步、發展與進步的種種軼聞祕事,展示了人民海軍雖舉步維艱卻步步雄健的歷史步伐,如海風浩蕩展開壯麗畫卷,使人不能不為領袖們的智慧膽識而擊掌叫絕,不能不為先驅者的獻身勇氣而感懷動容。

他說,《走向海洋》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各國爭奪海上權益,強國維護海上霸權的現世狀況,看得讓人驚心動魄;用資料調查反映國人麻木的狀況,讓人扼腕沉痛;講到我們有關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釣魚島問題中,“主權屬我”的前提被長期忽略甚至有意刪去,更讓人賁張而坐不住了。《走向海洋》重點分析了國家迅速發展對海洋資源越來越高的依存度及窘迫狀態,把海上安全嚴峻的問題尖銳地挑了出來,這種警策在當下娛樂成風的中國熒屏上實在難得!

主創者以“一名駐守南沙的戰士驚奇地發現”來結尾,讓在全片中一直內斂的激情迸發出來,說“中國的疆域不是一隻雄雞,更像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是奔騰不息的火焰,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是火炬的托盤和手柄。”其實,這不是結尾!這是對我們走向海洋熱情的激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