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奘》 觀後感

來源:才華庫 2.54W

五四青年節那天,我趕上末班車,邀友人到電影院看大唐玄奘。

《大唐玄奘》 觀後感

走進電影院,空曠的大廳,除了我們一行4人,其他觀影人寥寥無幾。我想一部與宗教有關的電影,在缺乏信仰的社會裡,問津者少是不足為奇的。但作為一個對佛學越來越感興趣的人,我卻是帶著無比景仰的心態走進電影院的,期待一代偉大僧人的生平事蹟,去頂禮他的光輝人格,並增進對佛學的領悟力。

影片用平鋪直敘的方式,講述了玄奘法師,西出長安歷經艱難險阻到達天竺國,取回真經,並帶回長安翻譯傳播的故事。在長達兩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我沒有激情澎湃,更沒有被點燃智慧思緒紛飛的情況,連準備好的紙巾也未派上用場。走出電影院,我有一種落寞的感覺。為什麼如此好的題材卻拍不出我心目中的味道?

我不是專業的影評人,沒有資格對電影製作提出專業意見。但作為普通觀眾,我應該有資格問問導演這部電影到底想要表現什麼?突出什麼?既然是一部人物傳記型別的電影,刻畫人物的個性品質就應該是這部電影重中之重。歷史上的玄奘法師,不畏艱難險阻,跨越千山萬水求取真經。毫無疑問,他除了是一個意志堅強、堅韌不拔之人,更應該是一個有堅定信仰,心懷天下大慈大悲之人。

在創作的時候,我想導演必定也應思考諸如以下的問題:法師他獨自一路西行,都遭遇了哪些困難?他是如何化解?內心又有什麼樣的情感變化?他遇見了哪些人,他們各自的命運是否因為這樣的交集而產生過影響?他可曾遇到過意志動搖之時?又是什麼支撐著他繼續前行?這樣的經歷對他關於佛學、人生的'理解又有什麼樣的幫助?一個好的導演,電影就是他內心世界在幕布上的投射。他一定會精心挑選素材,努力向觀眾傳達他對一些問題的思考與見地。

可縱觀全片,說實在的,《大唐玄奘》的導演讓我十分懷疑它的立意和取材能力。導演花了很多時長交代法師經過的路線,並用許多筆墨描繪法師在途中遇見的形形色色的人們.透過這些表層的故事線索,我理解到取經確實不易,不易來自於人為的阻撓。而法師如何感化這些阻撓的人們放他西行,影片處理得有些含糊不清,前後對照變化有些更是生硬突兀。對於人物設定方面,除了一個戌衛將軍以及小國國王,我看不出其它人物對突顯主角的個性有什麼助益。

再比如穿越沙漠這一幕,本應該是全片的亮點,而導演的處理卻令人大失所望。乾裂的嘴脣——抱著拋灑的水袋無聲哭泣——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恍惚中見到母親,昏迷——被馬兒叫醒——馱到飲馬泉。導演這樣的取材,真是讓我啼笑皆非。儘管演員極力表現,但我也只讀到 了人類在對大自然時的無助與悲傷,沒有其它。似乎這場穿越生死的考驗與信仰的力量無關,無夢想無關,只是一場僥倖。

終於到達了天竺,玄奘法師在這裡渡過了人生最重要的十幾年光陰——在那爛陀寺的佛教經論學習,成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遊歷印度各國,訪師參學,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曲女城的佛學辯論中,任人問難,無人能詰難,從而名震五印;無遮大會成為歸國前的謝幕演出。可以說,玄奘法師在天竺的學習與遊歷,不僅將他推向了人生的巔峰,也深遠地影響了之後中國佛學的發展。

可是再回頭來看看電影的處理,如此豐富的人生經歷,導演處理起來有些輕描淡寫。如果表現法師努力鑽研用了幾組與僧人討論的畫面還算差強人意的話,對於訪師參學這一部分,只想通過解釋一個名詞“剎那”就來闡述深邃的佛學,製作人也太小兒科了。另外,對於巔峰對決的曲女城佛式辯論,它之於法師與印度的深遠影響,基於影片的基礎,我想一個對佛學不瞭解的人大約也是沒有多大感觸的吧!

也許我的觀點對於電影人而言會覺得有些委屈。但是影片的好壞也是不以我的個人意見所左右的,票房從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人們對一部電影的認可程度。對於擁有龐大數量的佛教徒而言,這部電影定是他們無論如何都會抽空去看的一部。除去這一部分人群,還有多少人真得會為這部電影點贊呢?我只期待我們中國電影人有一天也能生產出一部有真正文化內涵,能反映中華佛學的好電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