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少年觀後感(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3.04W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英雄少年觀後感(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英雄少年觀後感(通用5篇)

英雄少年觀後感1

今天中午,我們看了英雄少年的介紹,由一位阿姨和一位叔叔支援。

事情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下午,同學們都在教師上課,汙染,房子搖了一下,老師大叫一聲:“不好了,要地震可,大家快跑!”話音剛落,房子倒塌了,大家都被壓在了廢墟中,其中有一個同學叫陳浩,只有九歲的他非茶館勇敢,用自己的雙手救出了四未同學,還盡全力把他們背到安全的地方。為了救自己的同學,他卻受傷了。

何翠青同樣為了救出其他的同學,自己的右腳卻被壓傷了。張春玲剛想逃,房子已經塌下來了。雖然她的腿被壓傷了,但她還是堅強的爬了出來,當聽到不遠處的哭聲,他忍著傷痛爬了過去,用自己的雙手吧磚塊搬掉,救出了小女孩。

地震中的還有很多老師為救學生,自己卻失去了生命。他們面對災難,表現出了堅強。勇敢的一面,讓人敬佩。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面對。

英雄少年觀後感2

當我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當我們在溫馨幸福的家裡休息,當我們在美麗的公園裡玩耍,可能我們都認為這些是理所當然,絲毫沒有感覺到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可是當我觀看了電影《少年英雄王二小》以後,我的想法有了一些變化。

王二小生活在戰爭年代,家境貧困,總是沒吃沒穿的,挨餓受凍,但是他小小的年齡就愛憎分明,還積極地參加抗戰,並擔任西柏坡地區南滾龍溝村的兒童團團長。在鬼子的掃蕩中,二小的家園被毀,親人被害 。悲傷痛苦的二小在核桃等朋友的關心鼓勵下重新振作起來。 想想二小,想想我們,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困難就躲,或者停滯不前,萎靡不振,與二小相比,不免有些羞愧。我們要學習二小堅韌,敢於面對困難的精神,不斷地克服困難,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王二小機靈聰慧,勇敢果斷。平山團指揮部得到鬼子要掃蕩西柏坡村的訊息,二小主動請纓報信。在送信回來的路上遇到了在山裡迷路轉悠的鬼子兵。聰慧的二小帶著鬼子兵在山裡兜圈子。把鬼子折騰的丟盔棄甲,狼狽不堪。看到這時,我心裡既高興又擔心,高興二小把鬼子耍的團團轉,擔心的是二小的處境太危險。但聰明的二小用平時遊戲時的口技方法與兒童團團員聯絡,成功地逃離鬼子的視線。我被二小的機敏勇敢深深地折服了。

王二小熱愛祖國,堅強有擔當。二小為了不讓鬼子懷疑,又回到鬼子身邊,從容地把鬼子帶進埋伏圈,一路上用柳笛吹著悠揚的旋律,向他熱愛的家鄉山河告別,向他深愛的親朋告別。 看到二小被刺的瞬間,我想:王二小才13歲,本應享有幸福的童年,讀書的樂趣,父母的關愛,可他卻要面對殘酷的戰爭,甚至是失去自己的生命。我被他的愛國熱情和勇敢擔當深深地震撼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深為我的同齡人中能有這樣一位小英雄感到自豪,也深為自己以前自私懦弱的行為感到羞愧。今後我一定向王二國小習,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會承擔其自己本該擔當的責任,堅強勇敢地面對並想辦法解決,用實際行動去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英雄少年觀後感3

汶川大地震,在這場毀滅的災難中,災區那些稚嫩的生命牽動著人們的心。誰會想到,在巨大的災難面前,他們竟然挺起了幼小的脊樑。他們的英雄氣概,他們的臨危不懼,他們的堅強樂觀,令人肅然起敬。他們就是英勇非凡、不畏艱險的“抗震小英雄”。

地震發生時,正在宿舍裡午休的張春玲和同學們被劇烈的搖晃驚醒,張春玲很快跑到了200米外的麥田裡。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宿舍樓坍塌在地。“救命啊,救命啊……”發現同學蘇小琴正被磚石重重地壓住,喘息未定的張春玲循聲望去,。,張春玲踩著晃動的大地,毫不猶豫地向蘇小琴奔去。對於右手只剩下兩根關節的張春玲來說,壓在夥伴身上的石塊像有千金重,倔強的小春玲就跪在地上用肩頭頂開石塊。隨後,張春玲又咬緊牙關背起蘇小琴,跑回麥田。救人心切的張春玲,又奮不顧身的衝向廢墟救出2名同學。

身殘,志不殘,勇敢的她,用自己殘疾的身體,不顧生命危險奮力搶救同伴。她的這種忘我奮不顧生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跟她比起來實在是太渺小了,我們要從點滴做起,幫助父母分擔憂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還有許多像張春玲一樣堅強勇敢的同學,有的在廢墟里讀書;有的用“團結就是力量”的歌聲鼓舞同學……感人事蹟,令人潸然淚下。他們本是被保護者,一場地震,他們長大了,站出來衝了上去,令人為之一振。還有遠在天堂的孩子,他們為了挽留住其他同學的生命,在返回教室的路程中,離我們而去,他們也是那麼可親可敬。

“自古英雄出少年”,讓我們向小英雄們致敬;讓我們向小英雄們學習,學習他們的`無私,學習他們的勇敢!

英雄少年觀後感4

今天,我和同學們在教師裡觀看了“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事蹟錄影,那裡面的英雄少年在五一二大地震中所表現出來的捨己為人、沉著冷靜以及在困難面前樂觀向上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

林浩是這些英雄少年中最讓我佩服的一位,他的腳在地震中受傷了,但是他沒有跑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而是去倒塌的樓房中尋找生存的人。他是一個只有九歲的國小生,小小年紀就不顧自己的生死,從廢墟中足足背出了兩名學生,他的勇敢、他的堅強值得我學習。

張春玲是這些英雄少年中最讓我感動的一位,她本身就是一位殘疾人,她的臉部因為小時候的一場意外被毀容,一條手臂也被截肢了,但是她卻用她僅有的一隻手,三次冒著餘震的危險進入廢墟,營救同學。當時,她的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堅持著,我一定要把壓在廢墟下的同學救出來,她的不放棄讓她的同學獲救了。張春玲的容貌雖然有殘缺,但她的心靈是最美的,她對同學的情誼值得我學習。

像這樣的英雄少年還有很多,有的英雄少年我已經記不起他們的名字了,但是他們在危險時刻表現出來的臨危不懼、捨己為人的精神讓我感動,英雄少年的團結友愛、堅強勇敢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頌歌。

我流著淚看完了“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錄影,我明白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有沉著冷靜、堅強勇敢、臨危不懼、團結合作的精神。

英雄少年觀後感5

這周星期四我們觀看了《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飛》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岳飛小時候的故事。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勤奮好學、智慧過人的岳飛,其中的許多情節讓我難以忘懷。別的不說,單說岳飛活捉史文恭就令我欽佩不已,岳飛此時年紀雖小,卻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小夥伴們毫髮未損地擒拿了史文恭。

這些情節在令我驚訝的同時我又感到羞愧。

在岳飛一開始考試時,他說以前母親每晚要紡20個花梭子,現在每晚紡24個花梭子,這看出他對母親的關心與體貼。在現實中我們又有誰會注意到過父母為我們付出的點點滴滴,平時我們只顧自己吃喝玩樂關心過我們日夜操勞的母親嗎?更令我慚愧的是岳飛說:“去年母親的頭上有3根白頭髮今年增到15根”時我驚呆了。他關心她的母親甚至到有幾根白頭髮他都知道。可再看看我們,生活在蜜罐中又是怎麼做的呢?母親整日勞作之後還要被我們吆來喝去,不但不覺得羞恥反而覺得理所當然,吝嗇到連一句簡單的問候都懶得說,更別說是留心母親日益衰老的容顏了。小岳飛放學一回到家就幫助母親幹家務,可是我們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是嫌棄衣服不時髦,就是叫嚷飯菜不好吃。從來都沒有想過幫著母親乾點力所能及的家務。

同時,小岳飛的勇敢機智、勤奮好學也令我羨慕不已。

小岳飛平日裡就愛動腦子,老師教導的東西他也認真學習,還用智慧團結小夥伴生擒了史文恭。他不但認真學習還善於思考,他幫母親納鞋底時母親講到要轉動針、用巧勁,後來在與史文恭對決時他由此聯想到槍法從而轉敗為勝,為百姓除了害並逐步創出了“岳家槍”。

小岳飛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那顆感恩之心、勤奮之心、聰慧之心、勇敢之心以及善思創新之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