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師教育心得體會模板六篇

來源:才華庫 5.77K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教育心得體會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教師教育心得體會模板六篇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教師專業是動態發展的、終身持續的過程,現代教學應是建立在教師學習基礎上的。必須在加強和發展教師教育,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同時,加快教師專業化程序,以適應學習化社會、終身化學習的需要。由此通過對教師專業觀發展歷程的回顧,通過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時代內涵以及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改革原則的論證和闡述,探討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創新的機制,明確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教學的發展性是一種不斷演進、不斷超越的創造發展歷程。因此,努力實施繼續教育工程,加強中國小師資隊伍的建設,開展面向21世紀的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面臨新形勢的需要,是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綜合實力的需要,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教育夯實了基礎,教育的發展必將迎來一個美好的春天。

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通過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著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後,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覆翻閱新課標,領會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積極參加。 “教師應有一種苦讀,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應該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的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控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研究會考題體會其中蘊涵著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我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終極目標。總之,繼續教育學習的收穫是非常豐富,它引發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然而,憧憬未來,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最後用一句話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2

最近認真閱讀學習了《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一書,通過學習我瞭解新課改倡導的基本理念,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對自己的今後工作有著極大幫助,現在就摘錄本書部分章節的部分內容,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自己的認識“(一)我對“教學與課程”的認識在新課改中,教學與課程的關係是我們首先必須擺正和處理好的一對關係。我們知道“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實體或內容,它規定‘教什麼’;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過程或手段,它規定學校‘怎麼做’;課程是教學的方向或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之前和教學情境之外預先規定的,教學的過程就是忠實而有效地傳遞課程的過程,而不應當對課程做出任何變革。”針對這一點,再對照自己的教學,以往我在教學中,總是把教材作為教學的中心,因此常常出現教學過程和學生實際相脫離的現象,有時還為此想不通。現在我認識到我們的教學過程不僅是使用教材,同時也要注重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特別是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更要注重交際課程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注重交際課程的開發,這樣教學就不只是忠實的實施課程計劃,教學與課程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地融為一體,教學改革才能真正進入教育的核心,成為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能動力量,成為教師與學生追尋主體性、獲得解放與自由的過程。

(二)我對“互動的師生關係”的認知我們知道“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就是師生,生生的交往。據此,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該書指出“交往是活動的最基本的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靜態的社會關係的總和,而是動態地表現出來的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交往中,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在教學中,交往存在著師生間的交往和生生間的交往之分,而且是多邊的整體的交往。”這一點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交往能力,對於國小低年級來說,我們就必須重視學生的聽說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師生關係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係”“在師生關係中,學生會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和建議,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以上這些內容都告誡我們教育工作者,特別是一線教師,要充分重視師生之間的交往,要站在民主平等的角度去和學生交流,要充分體現師生之間的親情,尊重他們,信任他們,把他們作為知心朋友,去關心愛護,這樣交往才會真實而富有情趣,才會很好的和學生溝通,才會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我們知道“交往的基本屬性是互動性和互惠性”通過師生間、學生間動態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這是教學相長的真諦。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充分的放手給學生交往的空間,充分的給他們交往的自由,讓他們多方位,全身心的投入到交際之中,從而達到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三)我對“構建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目標體系”的認識我們總在強調素質教育,那麼什麼是素質教育,怎麼進行素質教育,在讀這本書前,我的認識並不是那麼深刻,例如我們問‘學習為了什麼’的時候,無論學生、家長還是教師,很少有人把發現和尋找新知識、解決問題作為學習的歸宿。在我們的教育概念中,學習就是教師傳授已有的知識,學生掌握確定無疑的知識;教材對學生來說,成了權威知識釋出的載體,導致了我們所諷刺的“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新課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我們進行教學的目標。改革課堂教學必須由過去以知識為本位轉向以發展為本位,真正體現知識、能力、態度的有機整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由此我們想到我們現在的.國小語文教學,特別是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很多教師仍然以學生的抄寫為教學中主要手段,忽視學生的實際水平,不願意讓學生從被動的亦或是盲動的接受和服從中解放出來,不願意去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自我探究能力,以學生考試中得到多少分來衡量學習的好壞,卻不願意和學生去溝通和交往,不願意考慮學生是否學會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是否願意去傾聽別人的表白,是否願意去理解體悟別人的感受,一句話學生的素質是不是得到培養和發展,卻沒有很好的去研究。

為此該書也為我們指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1.我們要重視結論與過程的統一。文章指出“對一門學科而言,過程表徵該學科的探究過程和探究方法,結論表徵該學科的探究結果,兩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係。什麼樣的探究過程和方法論必然對應著什麼樣的探究結論或結果,概念原理體系的獲得依賴於特定的探究過程與方法論。任何學科原理體系,不論暫時看起來多麼完備,它總是一種過程性、生成性、開放性的存在,總是一種需要進一步檢驗的假設體系,總是需要進一步發展為更完善、合理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探究過程和方法論又內在於概念原理體系之中,並隨著概念原理體系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從教學角度講,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只是一種形式上走捷徑的教學,把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刻板的條文背誦,它從源頭上剝離了知識與智力的內在聯絡。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排斥了學生的思考和個性,把教學過程庸俗化到無需智慧努力只需聽講和記憶就能掌握知識的那種程度,於是便有了掌握知識卻不思考知識、詰問知識、評判知識、創新知識的所謂好學生。這實際上是對學生智慧的扼殺和個性的摧殘。”以上理論告訴我們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重視學生探究的結論,讓學生掌握概念理論,更要重視研究的過程,讓學生理解概念的真正內涵,從而達到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共同發展和提高。

2.強調認識與情意的統一。該書指出:“學習過程是以人的整體的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和情意活動相統一的過程。認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學習過程中是同時發生、互動作用的,它們共同組成學生學習心理的兩個不同方面,從不同角度對學習活動施予重大影響。如果沒有認知因素的參與,學習任務不可能完成;同樣如果沒有情意因素的參與,學習活動既不能發生也不能維持。”我們知道“新課程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要素,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的價值,更強調人的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從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該書還指出“任何學科的教學都必須以人為教育物件,致力於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情感、態度、價值觀必須有機地滲透到課堂教學內容中去,並有意識地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使其成為課程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由此我們的國小語文教學,必須做到認知和情感的和諧統一,必須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有機結合,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學生的口語交際中必須體現學生的情感取向,認知態度和正確上網價值觀。這樣我們的國小教學,特別口語教學才會體現出新課標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思想。

(四)我對“構建充滿生命力的開放的課堂立體體系”的理解該書指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學教育與生活教育的融合。”,“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尊重‘兒童文化’,發掘‘童心’、‘童趣’的課程價值”。我認為這一點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牢牢記住和把握的原則,我們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人是開放性的、創造性的存在,教育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於人,否則就會限定和束縛人的自由發展”。在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懂得“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導人全面、自由、積極地生成。”由以上各點我們必須充分的認識到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我們絕對不可以把學生看作教師上課的配角,要充分認識到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做到師生互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當然要全面的推進素質教育,就要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讚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以上的各點,我們必將培養出符合21實世紀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

以上是我通過學習《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一書後體會,他使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看到了自己現代教育理論的缺失,也學到了更多的理論,我今後一定會更加深入學習,並用這些理論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上心得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3

這幾天一直在看程紅兵老師的《好教師就是好教育》這一書,十分受益。雖是關於語文教學思考與研究的,卻對我的課堂指導大有裨益!

程老師通過他自身的工作經歷和對教育的思考讓我對教師、課堂、教育有了新思考。

對於教師,他首先提到了教師的職業修養:“理想的教師應該是具有專業知識,包括背景知識、本體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具體技能,即課程資源開發、整合、實施、評價的能力。具有職業情意,包括專業理想、專業情操、專業品質的教師。”這樣的教師無疑是理想化的,但又是每一個老師應努力追求的。

有的教師一輩子都在積澱,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構造自己的知識背景。本體知識即學科知識,是一個教師所基本必備的;條件性知識即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實踐性知識指實際操縱課堂時的方法和手段;特殊技能指對課堂目標的設定、課程的實施與評價。

教學是一個過程,教師應超越對知識的單向傳授,用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對世事的洞見,用飽滿的激情,活躍的靈魂影響學生。

作為一個老師,心中要有夢,有愛。如果說學校是一個文化磁場的話,教師就是磁,只有具備足夠的人格魅力自覺或不自覺的吸引學生這些鐵靠近。在他們的心中建立高尚的靈魂和完善的人格。用真誠、民主、正直的待人原則與學生相處,是教師再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激發學生對人生的追求的對知識的渴求,是學生有一種親切感、仰慕感、敬愛感,有意或無意的效仿教師,甚至追隨教師。在新課堂日益成為教師課堂評價的新標準的今天,管教式的管理學生是不得提倡的,只在學生面前樹立威嚴和敬畏是學生感到陌生和害怕的教師是失敗的,即使管得了一時,也影響不了學生一輩子。因此,教師不僅要樹立責任還應培養自己的人格魅力。

對於課堂,程老師的課堂是新穎活躍的。通過幾堂精彩的課堂實錄,讓我改變了傳統的課堂講演模式和觀念。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學習的主體。應把課堂歸還給學生,教師退到幕後。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學生都能自我掌控課堂,老師在課前加以指導,課後加以點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然會大大提高。程老師上課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方法和步驟都一一備好課,教學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學生的全程參與,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死氣沉悶的課堂只會打消了學生對學科的興致,在課堂上昏昏欲睡。

由此可見,何為好教師呢?好教師。就是那些愛崗敬業者,雖提煉不出什麼教育思想,但在教學上能盡心盡力,苦累不計。他愛學生的心是無比赤誠的、火辣辣的;每當他走進課堂時就會全身心地投入,付出多少辛苦和多少汗水也心甘情願。這樣的教師在才智上未必傑出,但他們的人格是有一定魅力的,在主觀上和客觀上都有益於學生,對學生也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程老師對於教育的思考是極深的,站的角度也高,“為文以真,待人以誠”是他的格言,在作文和做人上他都努力做到真誠,把教育看作是生命的靈魂去塑造,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去奮鬥。作為一個教師,他追求的不僅是“桃李天下”更是“愛滿天下”,作為一個校長,他以謙虛、嚴謹、負責之心辦學,作為一個教育家,他全身心投身於教育事業。《好教師就是好教育》讓我受益匪淺,給我啟迪。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4

  在區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的統一部署下,我校全面開展了教師教育科研專題培訓,以期進一步更新廣大國小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以適應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我校的教科研培訓工作本著“有序、紮實、注重實效”的原則,按照局要求和學校校本培訓計劃有條不紊的開展,現將一個多學期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1、領導重視,組織落實

在接到教育局檔案後,校領導班子立即進行了共同學習,明確了進行此次培訓的目的,結合我校的教科研實際,大家更深刻認識到了此次培訓的必要性。學校即時成立了由校長親自掛帥,教導主任、教科研負責人和骨幹教師組成的培訓領導小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在全體教師會上,校長將檔案和計劃作了專門傳達,強調了此次培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體教師也一致認為,進行這樣的科研基本技能培訓,對於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提高我校教育科研的整體水平很有必要,也很及時。全體教師參與科研培訓的積極性高漲,統一了認識,培訓工作的逐項活動也就順利鋪開了。

2、狠抓理論學習,彌補先天不足

學校教師重教學實踐,輕理論學習是長期以來由諸多因素形成的頑疾。教育理論學習不足,理論水平低下,無法將自己寶貴的實踐經驗與先進的教育理論想結合,使之成為一線教師自己的科研成果。這也成為制約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的一個瓶頸。我校的圖書室有較豐富的教育理論書籍,藉著此次培訓的東風,在集體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以教研組活動為載體,由全校各個教研組自由選定了一本理論專集作為教研組內集體學習資料,統一組織學習。教師個人的理論自學則以學校和教師個人訂閱的教育教學類雜誌為主要學習資料,要求教師邊自學邊摘錄,強化學習效果。《中國小教師培訓》、《教師博覽》、《課改縱橫》等雜誌成為教師們爭相閱讀的精神食糧。我校掀起了一次次理論學習的高潮,教師的教育、科研理論水平有了明顯的進步,極大的彌補了學校教師理論水平低下的先天不足,學理論、參科研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3、接軌新課程,迎接新挑戰

今年9月,我們利用週三教師例會和教研組活動時間,組織學習了《新課程標準》,並就《新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異同,《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等問題開展了專題討論,使全體教師對新課程的要求和新變革有了初步的認識,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增強了教師投身新課程改革,迎接新挑戰的熱情。

4、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

通過充分的理論學習,教師自然的意識到投身教育科研並不像想象中那樣神祕,可怕,自己完全有能力參與教科研實踐。在每月一篇的教學反思中,我們可喜的看到,教師已逐步嘗試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對自己的教學例項的分析中。

通過半年多來的教科研全員培訓,全體教師瞭解和掌握了教育科研的一般過程和方法,能夠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選擇研究課題,較規範地開展教育科學研究;通過培訓,全體教師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瞭解了當前教育發展動態和課堂教學改革趨勢,更新了教育理念,自覺地對教育教學實際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敢於探究創新,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通過培訓,全體教師進一步認識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增強了參與教科研的自覺性,教育科研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意識逐步樹立起來;通過培訓,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可喜局面。我們認為,這極大的得益於此次教科研培訓。我們將繼續把此次活動深入開展下去,不斷完善,不斷創新,使我校教師的教科研水平不斷提升,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不斷髮展,日趨完善、成熟。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5

作為現代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強化師德教育上,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人的艱鉅繁重的任務,教師用知識的力量去激勵學生求知的慾望,以嚴愛之心架起師生之間友誼的橋樑。我國規範現時期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有以下幾方面: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廉潔從教;為人師表。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要熱愛教育事業

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的,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

第二、要熱愛學生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朱小曼曾說:“離開感情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了“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達到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因此,教師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

第三、要學無止境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條河。要有終學習的理念,學海無涯,處於“知識爆炸”時代的學生們,無論在知識的來源渠道,知識的種類範圍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尋常。這就要求教師在不斷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的前提下,不斷學習,使自己具有“一條”源源不斷的“活水”。明代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之過矣。”因此,教師應當勤奮學習,走在時代和學生髮展的前頭。

第四、要為人師表

孔子書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視孩子的行為習慣,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業,先樹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著無聲無息的作用,就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模範作用,為學生樹起前進的旗幟,指明前進的方向,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種。教師不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況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

第五、要樂於合作,善於合作

現代教育是一種集體協調性很強的職業勞動,教師的工作需要競爭,更需要合作。競爭促進了教育發展的繁榮,為教育增添了活力。但教師又要樂於合作,善於合作。

教師的工作就是奉獻,讓我們牢記學無止境,為人師表,讓我們用行動去播撒愛,讓我們用愛去培育心靈,讓我們站的新的歷史高度,在教育、教學的工作實踐中,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範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讓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6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更新換代異常迅速。作為教師就必須善於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得心應手;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願地接受教育和指導。通過這次參加海西教育網的教師專題培訓,我受益匪淺,不但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從而在教學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現把學習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通過學習,使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責任,樹立了科學的教育觀。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他還要為培養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貢獻。由此可見,教師的職業特徵具有未來性,管仲說:“百年樹人。”我國未來能否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就要靠我們這一代教師培養的祖國的下一代。因此,我們要認清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為祖國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石。為此,我們應為祖國培養出全面素質的創新人材。對於我們的學生我們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成績把他們分為三六九等,也不能由於好惡而疏遠或親近誰,我們應給予他們同等的發揮創造的機會,讓他們在我們創造的氣氛中健康成長。

二、通過對《教學的生成性》的學習,使我進一步瞭解了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

理解了如何把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同時,也讓我認識到當前教育需要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

第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

第二,認識自我的角色定位,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做勤於學習,樂於教學的教師。

在今後的教學實施過程中,相信通過實踐也真正的感悟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所產生的效應。這是以前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

三、通過對《教學關係》的學習,讓我更加正確的認識到自身的力量和價值,同時也給我的職業道德方面上了精彩一課,使我再一次重溫“高尚師德”的形象,並以此為自身的追求。

眾所周知,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四、通過對《教學情境》的學習,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教學的藝術與技巧,同時也解決了我以前在課堂教學當中存在的很多困惑,讓我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彷彿一下子見到了光明和希望,對我的教學實踐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五、通過業務學習,使我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過這次繼續教育的學習,收穫是非常豐富的,它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師修養有了深一層次的提高。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總之,通過此次繼續教育學習,我深切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崇高的奉獻精神、高標準的師德,也需有先進完備的教學策略與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