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石塘灣-議論文

來源:才華庫 2.4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外婆的石塘灣-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外婆的石塘灣-議論文

榮,一面勝利的旗幟,插上人生價值認同感的`高地。

辱,一艘苦難的航船,載著全部苦難沉重駛向何方?

——題記

一直以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榮和辱涇渭分明,於是榮辱拉著手站在楚河漢界的兩邊。從小就被灌輸“勞動光榮,懶惰恥辱”的思想,“榮”與“辱”這兩個本身不帶任何色彩的漢字在中國人心裡便有了不同的份量。人們追逐“光榮”“榮譽”“榮耀”,迴避“恥辱”談“辱”色變。似乎前人已經把“榮”與“辱”界定得很清楚,後人也就沒必要非把“榮”與“辱”調個了。可是,人們談論這二者真的是隻談論這二者,連怎樣區分,如何對待都不曾思考便呼呼睡去,醒後倒也忘得一乾二淨。

在我們眼中,劉翔振臂一呼“亞洲有我,中國有我”是榮;女排姑娘用金牌喚回曾經的光榮,用勝利開啟嶄新的夢想是榮;潘剛用一個品牌帶給一個民族營養是榮。那麼什麼是辱呢?是韓信的胯下之辱還是司馬遷的極刑?是洪戰輝的貧窮還是街角的乞討?

其實我們根本無法清晰地界定什麼是“榮”何為“辱”,為何還要早早給許多複雜的事情簡單劃一地貼上大標籤呢?

界定是困難的,但面對是簡單的。一句“勝不驕敗不餒”是最淺顯卻又最深刻的回答。為什麼韓信受了胯下之辱卻成了歷史上高大顯赫,舉足輕重的人物?為什麼司馬遷受極刑後還能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當然,也要問為什麼名振一時的高guan,名人轉眼間成為階下囚?

或許用巴金這一生能給出一個可能的答案,從《家》到《隨想錄》,在封建迷霧籠罩時,他呼喚青年人衝破“家”的束縛,成就了他的榮耀;經歷過那場文化浩劫,他退而總結。在創作的頂峰,他沒有驕傲自大,只是默默在創作的土地上耕耘;在文ge期間,他用帶著憂鬱的思想堅持,沒有像老舍一樣選擇立在太平湖中;在經歷了苦難屈辱後,他沒有跳出苦難開懷大笑,而是緊鎖眉頭,拿起世界上最沉重的武器——筆。他不寬恕文ge,也不寬恕自己。

在人生的榮辱之間,在人生的高潮與低谷間,能做到坦然面對是多麼不易。或者巴老的經歷是榮辱觀的最好做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