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通用29篇)

來源:才華庫 1.99W

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尤其作為作文裡的重要分類的議論文,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文章體裁。這型別的作文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通用2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1

路的兩旁氤氳著乳白色的霧氣,前面是一條悠長悠長的古道,迷離神奇。我準備沿著這條充滿神祕的古道去尋找自己的幸福人生,一束極細的光芒從遙遠的天際投射過來,撫摸著那歷經悠悠歲月的古道刻痕,它閃耀著奪目的光芒。一串串腳印散落在歲月的路途中,我要去尋找那決定人一生的那一步,用心去發現一個刻滿幸福的出口。我漸行漸遠,我漸進漸遠……終於,我發現路在此時分成了兩個岔口,兩扇高大的門擺在面前,它們的上面鐫刻著“一步與一生”,蒼勁的字型中流淌著充滿理性的溪流。我開啟其中一扇門,發現上面雕刻著許許多多的小字,我仔細凝視,彷彿時光在這裡輪迴翻轉……

“曾經的莊子從這裡走過,為了擺脫一個屈從權勢的社會,他推開了這扇門,然後決絕地跨了過去,做了一棵在夜裡獨自守望月亮的樹。”“曾經的五柳先生從這裡走過,為了摒棄官場的醜惡,他駕著破舊的馬車從這扇門駛過,然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曾經的東坡先生從這裡走過,為了遺忘痛苦的失意,他穿粗衣淡定地走了過去,在荒涼的黃州‘倚杖聽江聲’,任憑人生的失意而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

我品讀著這曾經的故事,路旁的竹林也在歌唱,我要把它譜寫成一曲滄桑而美麗的歌謠。我又走到另外一個路口仰望另一扇門,它上面同樣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西楚霸王項羽面對劉邦的追兵從這裡逃走,憶起昔日的鴻門宴,不禁哀嘆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殘忍陰險的秦檜從這裡步入罪惡的深淵,殺岳飛,貶忠良,他的一生必定是一個讓人唾棄的一生,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居心叵測的從這裡走上了分裂國家的道路,嘴角邪惡的笑容乾枯了他醜惡的靈魂。”

我不想再讀下去,撫摸眼前的這扇門,滄桑而厚重。歷史本沒有錯!錯的是他們洞開了本不應該洞開的大門,跨出了他們本不應該跨出的一步!楓竹林飄蕩著幸福的歌謠,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門,它閃著幽藍幽藍的光,我毫不猶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黃金般的人生!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2

我們常常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卻常常無心去探究那些問題的根源。誰提出的對這個現象的疑問?誰,憑藉什麼方式,得出這個結論?這一定是真的嗎?縱使現行課程標準倡導探究,在教學活動中也往往流於形式……

“錢學森之問”至今還回蕩在教育者的耳邊,我們的學生是怎麼了,怎麼一個個都不去質疑書本。老師說的話,從來都是奉為圭臬。馮驥才先生有次在美國某高等學府聽課,那是堂哲學課,老師先提出的書本上的觀點,最後卻被學生駁倒。馮驥才大惑不解,他問老師:“您不覺得丟臉麼?”老師卻說:“我認為學生給我上了堂課,我承認他們說的是對的,我準備致函給書的作者與他討論。”流於形式的探究,往往是重複一遍書上的實驗,最後才得出符合書本上的結論。學生們很少去問:“明明我的實驗無法印證書上的結論啊,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們往往沉默地接受現成的結論。

如果探究成為一段難忘的學習經歷,那麼學生必定經過了好像科學家那樣摸索著前進,經歷著從無到有的過程,最終得到真理。這個時候,真理是什麼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了解了“怎麼得來的”這個過程,學會了質疑、猜想等。然而現今尷尬的是,“探究”往往演變成“驗證”,學生們知道,如果實驗得出的結果與書本吻合,那麼實驗就是成功的,如果不符,那麼實驗就失敗了。這樣索然無味、沒有新鮮刺激感的探究,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更別說成為輔助他們的工具。

我們倡導探究,是因為它們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未來可能有所建樹。但是限制我們的過多:器材的缺乏、應試教育的壓力……在《開講啦》青年公開課上,一位中學老師對北京第十一中學的校長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舉了個例子:在國外,一個對數的概念老師講了一節課,從它的誕生的來源,使用的歷史意義,推動了什麼領域的發展……而在國內,一堂課要研究對數的概念、運算、應用、引申……這同樣是很多教育工作的困惑,條件不允許,探究也就無意義。

讓學生多問“怎麼得來的”,老師想法幫助解決“怎麼得來的”,探究才能夠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形式,成為學習的助力。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3

時間,可以帶走一切,從來沒有什麼能夠永垂不朽。

古往今來,多少樓臺煙雨中,而今剩下幾座?昔日的古羅馬,是何等的強大與輝煌?而今只是歷史上一朵比較大的浪花。再看看身邊的人還跟往昔一樣嗎?不朽,看上去不過是個笑話。樓臺在時間中湮滅,什麼都沒留下。古羅馬也抵不過時間的侵蝕,輝煌過後,只剩下一片荒涼。而我們身邊的人終有一天都會離我們而去,那時我們便要承受孤獨。

我從來沒有想過不朽,因為我深知那是不可能的。作為億萬平凡人中的一員,不朽對我們來說太過遙不可及。終有一天,青春的熱血將會冷卻,曾經的夢想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就好像這向東流逝的水一樣,不可抗拒,無法逃離。

西方的龐貝古城,中國的樓蘭古國,哪一個不曾在歷史上叱吒風雲過?秦國的始皇帝,漢代的漢武帝,哪一個沒有追求過長生術?他們想要不朽,可現實是殘酷的,他們都不能掙脫自然的法則,最終只成為一抔黃土。

想要不朽的人,請醒醒吧。歲月不饒人,更不必說其他東西了。但正是因為我們不能不朽,所以我們才更要珍惜當下,過好屬於自己的每一分鐘。

活在當下,不去考慮自己能否不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這才是生活的真諦。一個只想自己不朽的人,是不會享受生活的,也不會真正不朽的。

抗日戰爭時期,多少人的青春的葬送在那段黑暗的歲月裡。那時的他們風華正茂,正值青春年華。望著滿目蒼涼的大地,毅然決定參軍,去抵抗瘋狂的日軍。青春的熱血揮灑在生他、養他、哺育他的祖國大地上,曾經的少年不是倒在了抗日前線,就是已成為一名成熟的軍人了。青春已經離他們遠去,而他們則被冠上了人們英雄的頭銜。青春雖然遠去,但是他們還有一腔熱血,不朽的信念支撐著他們,陪他們度過黑暗,迎接光明。

到如今,英雄們早已離去,可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卻是不朽的。因為他們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春少年,教會他們青春很短暫,唯有做出於自己、於國家、於社會有意義的事,正能量才會被傳遞下去,一個民族才會不朽。

青春就好像東逝水,水最終不會回頭,會一往無前地走下去。青春也是如此,但是你別忘了,流水經過的地方,樹木叢生,綠草如茵,而樹木和綠草會在這片有水的地方生生不息。青春的生命是充滿生機的,他們長在青春的河畔,汲取養分,壯大己身,或許有一天他們會凋零,但他們的根不會死,根會積蓄力量,重新開出青春的光芒。

青春者,縱萬難,亦不懼。鏽蝕肉體,不朽靈魂。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4

尼采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巴黎大學的圍牆也刷著“生活在別處”的字樣。我曾經長久地喜歡這些閃光的句子,它們無不闡述著一個道理:生活需要樂觀,需要微笑。

悲觀者愁眉苦臉,認為他們從天空飛過,天空卻沒有留下他們的痕跡,他們看到的只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樂觀者微笑生活,認為天空沒有留下他們的痕跡,但是他們已經飛過,他們看到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打來,在它的身上,腳下碎開”,在那段紅色動亂的文化大動盪中,艾青被扣上反動的帽子,受盡折磨,但是他卻始終微笑著。在大興安嶺,你常常可以看到正在勞動卻依舊哼著歌的他。即使前路是無盡的黑暗,但是他始終追尋著心中的光明。他說:“人間沒有永恆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恆的冬天。”所以,縱然他被困在窗臺,卻依舊能構想著海洋。他說:“生活需要微笑,我便微笑。”

是的,生活需要微笑。亞歷山大市的海蒂在實驗室裡度過了她23歲的生日。這個女孩,從一出生就待著科學家為她製造的無菌室裡,因為她有一種奇怪的病,她的面板對外部環境過敏。她從出生開始,母親沒抱過她一次,她也不能哭泣,因為鹹鹹的淚水會腐蝕她的面板。多麼孤獨的人啊,但她笑著說:“我喜歡上網,那裡有我喜歡的天堂。”

因為不可以哭泣,海蒂選擇了微笑。然後,那個寫下“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的顧城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卻因為不會微笑而走上了極端的自殺道路。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看見什麼取決於你的心態。同樣是半杯水,悲觀者說:“只剩下了半杯水。”而樂觀者則會說:“還剩半杯水。”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人生的際遇也許會因此而不同。

樂觀,就好像是寒冷季節的一絲陽光,就好像是炎熱夏日的一縷清風,給予你的永遠是希望、信心和勇氣。生活需要微笑,那麼便微笑面對生活,懷揣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即使遇到空谷,你面對的不再是懸崖峭壁,而是棧道橋樑——越過空谷,通向新生活的途徑。

微笑是一塊磁鐵,吸引並感染他人;微笑是一把號角,使你振作起來勇敢面對生活。我很想告訴米蘭?昆德拉,我見過一種微笑,比上帝本人還要美。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5

探究,本事一種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重要學習方法,卻總因各類條件不足而流於形式,成為“痴人說夢”。

著名教育家熊炳奇在他的部落格中曾寫到:“探究應成為學習的主要方法,不應該被忽視!”誠然,探究讓同學們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讓同學們體會到了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喜悅感,你能不說探究給了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對學習更有興趣了嗎?相反,如果將探究逐於課外,老師們只是一味地“滿堂灌”,那麼,就算學生理解了又怎樣,他們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完全感受不到自己探究的樂趣。久而久之,學習只會成為負擔。

就拿自己的經歷來說吧,在我們的新課程標準生物、物理書中,就有非常多的探究實驗。而在這三年中,進入實驗室的機會不超過兩次。在那兩次試驗中,我體會到了非常大的樂趣,不但對實驗步驟、流程瞭如指掌,而且對誤差分析的把握也十分到位。而在那兩次範圍外的其他實驗,我們只能聽著老師講怎麼做,看著課本“教”我怎麼做,然後將實驗流程死記住,如此一來,不免感覺非常吃力。

探究不僅教給同學們知識,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團結意識。在探究中,各小組不但要分工明確,而且也要密切合作,將探究所得結果彙總整理,共同提高。

很有名氣的小說家池莉教育女兒的方式常惹爭議,有人對她幫助女兒探究的做法非常贊同,也有人表示否定。殊不知,正是這樣的教法讓她的女兒錄取了國外著名大學。但是,現階段的的學校探究活動大都流於形式。如此,不僅挫傷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還會讓同學們被動地接受知識,對待學習甚至變得呆滯。

綜上所述,探究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另一方面,對於提升協作意識也大有益處。

所以,真的不要讓探究成為“痴人說夢”!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6

是一條小溪,那麼就要奔騰不止,流入大海,成就波瀾壯闊之勢;是一棵小樹,那麼就要努力生長,向上挺進,成就參天大材之志;是一隻雛鷹,那麼就要奮力搏擊,展翅高飛,成就天空王者之名。對於一個真正的攀登者來說,就應該不斷挑戰,攀上人生高峰,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成就壯闊之美。生命因執著而不同,因執著而美麗。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生於史學之家,受父親影響,從小就確立了為後世修史的巨集偉志向。他天資聰穎,博覽群書,在史學方面展現出傑出才華,他在史學之峰上不斷向前攀登。然而意外橫禍飛來,為李陵之降的辯護,讓他付出慘重代價,他被漢武帝下獄治罪,最後竟被施以宮刑。在那個“刑不上大夫”的時代,這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司馬遷飽受心靈和肉體的巨大痛苦,他曾想到一死以求解脫,但作為史學家的使命在召喚著他,“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的不甘,讓他選擇了勇敢的活。他含垢忍辱,窮畢生之精力,蘸著生命的鮮血,為後世奉獻了被稱為“史學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鉅著《史記》。是執著的信念讓司馬遷到達史學的巔峰,成為千古人傑,令後世敬仰。如果司馬遷因為人生的變故而就此停下來,放棄攀爬的勇氣,那麼他可能被後世銘記嗎?恐怕早就被淹沒於滾滾歷史洪流之中了吧。

司馬遷在困厄之中依然向上挺進,世界文豪托爾斯泰在功成名就之時,也沒有停止向上攀登的步伐,沒有陶醉在自己的輝煌之中,而是不斷解剖自己,思考社會,筆耕不輟。在晚年之時,依然寫出了《復活》這樣的不朽作品。是執著的力量推動著託翁讓自己的文學創作達到了另一個高峰。

反觀當今社會,一些所謂的名家學者,在取得一點點成就之後,就飄飄然,沾沾自喜,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停滯不前,陶然忘我,不願意再向上攀登,難有更大的作為,最終只能落到平庸者的行列,泯然眾人矣。

執著是一種奮鬥不止的精神,執著是一種推動進步的力量,執著是一種永不放棄的信念。無論是個人的進步,還是歷史的發展離不開執著的精神。讓我們執著攀登,邁上生命之峰吧。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7

最美鄉鎮幹部用心血與汗水澆灌了一方土地,將窮鄉僻壤建設成了美麗的鄉村。凡事貴在用心,只要有了堅定的信念,我們就能創造出一片絢麗的風景,讓我們用堅定的信念去開拓進取,以夢為馬,養就心中一段春。

記得《荒島餘生》中的查克,在時機與風向中苦苦地等待而終於到來之時,他依然沒能逃出荒島,原因就在於信念不夠堅定,而《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主人公,在經歷了重重困難後依然沒有放棄希望,信念之歌在他心中迴盪,於是,他終於擺脫了一切束縛,重獲自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不帶著堅定的信念去努力拼搏,還有誰會來幫你?有了堅定的信念就有了“雄雞一叫天下白,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魄力,有了堅定的信念,就有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有了堅定的信念,我們必能養就心中一段春,養出屬於自己的風景!

曾經,黃永玉受盡迫害,可他絲毫沒有向厄運屈服,只因心中有一個信念:苦難的生活終會撥雲見日,走向光明。於是,這個無愁河邊的浪蕩漢子每天只是靜靜地做好本分的工作,沒有一絲懈怠地地等待,終於等來了苦盡甘來的時候,等來了他與叔父沈從文平反的時候。經年之後,有人問他:“在當時的環境中何以如此從容?”他笑著答道:“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守住內心的信念,處事亦帶來春風,這是黃老的人生哲學,我們也應用堅定的信念去堅守心中的理想,養就心中一段春。

不由得想起了創刊30週年的《南方週末》,始終恪守著以真實展現當代中國風貌的信念,彰顯當代媒體的報格。它時而巨集大敘事,時而犀利評論,但是絕不只是冷冰冰的記錄者,而是真實地講述著大時代裡的一個個小人物大人物的命運,講述著當代中國發展的眼淚與歡笑。真實是它孜孜不倦的追求,而這份辦報的信念也讓它在報業獨樹一幟,給其他媒體樹立了榜樣!有信念的報社才能夠辦出讓人鼓舞的報紙,而這種對於信念30年如一日地堅守也是當今中國發展所必不可少的!

生活如海,信念作舟,行舟於海,方知海之遼闊;生活如山,信念為引,尋路攀山,方知山之奇偉;生活如歌,信念為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優雅!

讓我們帶著堅定的信念,養就心中一段春,走進天涯,洗盡鉛華,揀盡寒枝,歌盡桃花。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8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學大師發自肺腑的吶喊,它曾在勾心鬥爭、爾虞我詐中變得不名一錢。它曾是無數飽學之士終生恪守的行為規範,它曾是陰險狡詐之輩賴以飛黃騰達的外衣。它太簡單,簡單得連伢伢(牙牙)學語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複雜,複雜得讓有些人將它遺失得無怨無悔,無影無蹤。

它,就是誠信。

有了它,才有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承諾;才有了五關之前“赤兔胭脂獸”的一騎絕塵,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豐功偉績。因為誠信“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服)眾”的宋江才能坐上聚義廳的頭把交椅,將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風飄揚。因為誠信,平遙小城誕生出來的“日開(升)昌”,才將分號開遍大江南北,將半個中國的財富會(匯)集一堂。同樣是因為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誠信之約,嘉興南湖的微波,井崗(岡)山頭的星火終於匯成滔天巨浪,熊熊烈火。席捲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一個年青政黨走過了八十載的漫漫征程。

然而,歷史不會忘記,在一次次烈火硝煙中,在一場場血雨腥風下,誠信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無可奈何……

宋襄公追求誠信,可在群雄逐鹿,弱肉強食的戰國,靠誠信他屢戰屢敗,在失利與孤獨中無力迴天,憂憤而死;宋江追求誠信,為了它,他率領108名好漢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直到長江水盪滌著張順的碧血,蓼兒窪埋下李逵的冤魂,這份忠貞,至死不渝,留下的只是無數仁人志士的扼腕嘆息。終於,蘇州才子金聖嘆背棄了這條路,一個大手筆,腰折了宣揚忠孝節義的教科書,也許從那時起,誠信開始擺脫了封建枷索(鎖)的桎梏,一種嶄新的人文精神開始悠然自立。

當一場春風吹遍大江兩岸,中國開始敞開胸懷,迎接八面來風,我們驀然發現,時代已經賦予了誠信以新的內涵,它變得獨立了,堅實了。在它的指引下,萊茵河畔,蕩起了滾滾的“海爾”潮,聯合國的講壇,開始有了中國人字正腔圓的“吶喊”,就在昨天中國“入世”問題取得重大進展,站在世紀潮頭,我堅信,新世紀的中國將以誠信、務實的形象,傲然挺立於太平洋的兩岸。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9

有一個幸福的小家,爸爸媽媽很愛我,我也愛他們。至於他們兩個之間的愛,直到那一次,我才幸福地發現,原來愛在我家中默默地傳遞著。

到了高三,爸爸媽媽對我更是寵愛,無論多貴,只要對我有好處,買!我開始喜歡上吃一種蘋果,只有在大超市才買得到,且價格不菲,但蘋果好啊,所以爸爸還是有空就買給我。爸爸愛我.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爸爸每次買蘋果回來總會被媽媽罵,原因是十個裡面總有四五個是碰壞了的,這麼貴的東西還不買好一點兒的,媽媽當然生氣。好的由我吃壞的我媽吃,每次都這樣,因為媽媽愛我。

慢慢地我開始疑惑,爸爸又不笨,為什麼每一次都買幾個不好的蘋果回來呢?那一次一個不小心,被我知道了,那一天我先是發現原來爸爸真的聰明瞭,每一個蘋果都很好,肯定不會被媽媽罵,但當媽媽回家後還是又罵了爸爸,我才看到原本媽媽的蘋果又有幾個碰壞了。當爸爸正在“碰壞”另一個蘋果時,我才知道原來是他故意的,偷偷站在門外的我看到了爸爸臉上甜蜜的笑容。這了一會兒,媽媽來拿“壞蘋果”吃。

靜靜地看著這一切,我有些不知所措,心裡又酸又甜,原來爸爸是這樣愛媽媽,我是這樣被愛的。我明白了,徹底明白了。貴蘋果當然好吃,如果都是好的,全都由我吃,壞的蘋果出現了,媽媽就會吃。原來這才是爸爸的真正用意,爸爸媽媽之間的愛,我看到了。

有些感動,又有些自責,於是決定以後有好東西,一家人一起分享,蘋果一分為二,我不能永遠被愛,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我也要學會去愛,愛我的爸爸、媽媽,愛所有愛我的人。

就這樣,這樣一份靜悄悄的,沉甸甸的愛在我家傳遞著,以前、現在、將來,綿延不已,生生不息。

那天我作了一個夢,夢到不止是我的小家中每個人手中有一個蘋果,全中國,全世界每一個人手中都有一個蘋果。

原來愛到了大家中傳遞,一個和諧社會。

醒來發現夢中很美好,真的希望那樣一份愛能在每一個小家中傳,更在一個大家中傳。

愛在家中傳!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10

我們沒有選擇地降臨人世,時間、環境、親人,都不是我們能左右的。如果人生是一場沙漠之旅,是一次必須要完成的旅行,雖然我們無法迴避沙漠,但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如何走下去,我的人生我做主。

黃沙漫漫,駝鈴聲聲,滿目蕭瑟的荒原上,沙駝追逐著夕陽。當別人爭相退步時,當別人嫉妒她的美貌時,王昭君卻選擇了無悔的奉獻。沙海何懼,朔風何懼,再大的風沙也阻擋不了昭君的腳步,因為她的內心再也沒有任何懼怕與負擔,她的心早已迎向大漠。大漠的沙石聆聽過她對國家不捨的琴音,塞北的寒風見證過她對民族與諧的期盼。“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歷史成就了昭君的忠誠剛烈,她的心靈飛向了人性的至高點。

是什麼維持了漢匈五十年的與平與安定?是昭君的選擇,昭君的愛。

東晉名士陶淵明也曾熱衷於官場,渴望施展抱負與才華,“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但是黑暗的官場始終沒有他的用武之地。陶淵明從田園中找到了心靈的寄託,“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最終在彭澤任上他發出了“安能為五斗米折腰示鄉里小兒”的感嘆,選擇辭官歸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的生活樸素自然,詩情畫意。

是什麼成就了田園詩的開創?是灑脫無羈的田園生活,是陶淵明的選擇。

因為父親病痛的疾苦,魯迅來到日本仙台學醫。那時,他信奉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青年必勝於老年。一次課間時播放日俄戰爭時的幻燈片,給了魯迅非常大的震動,自那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與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他認為首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應首推文藝,於是就倡導文藝運動了。從此,中國多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

是什麼成就了魯迅的棄醫從文?是魯迅的責任感,魯迅的選擇。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正在人生的道路上奮勇搏擊,前方的路並非坦途,遭遇荊棘與坎坷時,要迎難而上,時刻以前人為榜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我的人生我做主!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11

生活不是一場戲,它確定不了生命的盡頭是完美還是缺憾。生活往往就是如此,沒有片頭和片尾,有的只是那些情絮飄零的日子,那些——隨波逐去的年華。

小浪花就像連綿不斷的雨,經久不息,不曾斷絕。生活不是靜止不動的站臺,而是長鳴而去的列車。如果把生活比作天堂,這天堂裡卻沒有陽光;如果把生活比作地獄,生活卻還不至於如此絕望。時間就像被撒旦的魔杖一帶而過,回首往事。才發現——流動奔湧的才是生活。

有些人匆匆地走了,留下的只是秋季裡一個灰濛濛的背影。汽笛響了,列車開了,站臺上悽悽涼涼,只剩下離別的悲傷。徐志摩說:“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淡淡的悲傷,淡淡的愁,我才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有那些——情緒飄零的日子。

情緒飄零的日子,天,是灰色的。漂灑著點點滴滴的憂傷。每個人都有失意的日子,但生活還是繼續著。所以在那些日子裡,我們告訴自己:“沒有離別的憂傷,又怎會有重逢的喜悅。”輕輕的把一片落葉拾起,輕輕地不留下一絲嘆息。每個人都會有那個——心靈中的天堂。

最真實的東西,往往離生活最近;最美麗的東西,往往離自然最近;最想要的東西,往往離夢想最近;而最樸實的東西,卻只記在孩子的心裡。無奈是生活的必需品。每個人面對無奈時,都會做出無奈的選擇。有些人他選擇了墜落。在人世沉浮中,他們將純真如泥沙般埋入心靈的湖底,在人生的旅途中,他們將自私裝進了那即將帶走的行囊。可我總相信這個世界告訴我,昏暗的天地中總有一放淨土,一片碧海藍天,不信——你聽,淚滴的聲音。

聽到心跳的聲音,你感覺到生命的存在;而聽到淚滴落的聲音,天使說,那裡心靈最緊處的震撼,可悲的人沒有任何情感而言。天使說,那就是他們生命的——尾聲。

生活不是一場戲,生活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生活既像一首詩,又像一首歌,它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放飛的風箏離開那條線就不會飛得太久;生活走出那個圈卻走不到盡頭。牽著你還是那條線,圍繞的還是那個圈,生活就是這樣的生活,那就讓我們幸福的期待,期待著幸福生活的來臨吧!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12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時,上帝便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播了一顆叫做夢想的種子,而我們的任務便是通過不懈的努力來使它生根發芽,讓它開出最絢爛的花朵。

興許命運給我們的逆境大於幸運,但是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那樣:生命的洪水奔流,不遇見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有一位孤獨的年輕畫家,除了理想,他一無所有,為了理想,他毅然出門遠行,來到堪薩斯城謀生,他將他的作品拿給編輯部,但主編認為他的作品缺乏新意而不予錄用。他和所有出門打天下的年輕人一樣,他初嚐了失敗的滋味,但他不忘初心,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再一次去嘗試,雖然他又失敗了,但他還是沒有放棄,秉著對理想的執著追求,他最終成為了美國最負盛名的人物之一一一才華橫溢的沃爾特迪斯尼。他遭到那麼多的'困難,但他仍不忘初心,在創作中他得到了永生。

我們處在激情飛揚的青春年華。青春,一個美好的字眼,一個夢想成真的最好時機。興許在追逐夢想的途中,有很多人都與我們背道而馳,逆境重重。但泰戈爾說過: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場對種種困難無盡無休的鬥爭,一場以寡敵眾的戰鬥。青春,不是我們拿來揮霍的資本,而是我們拿來拼搏的基礎。也許很瘋狂,但那又怎樣,不忘初心,堅定地一步步地走下去。也許,青春早已逝去,但是卻仍堅持自己的初心,這也是一種成功。

保羅說:有些人到了老年才第一次體驗自己的青春,他一生都在碌碌無為中度過。他5歲時父親便去世,14歲時他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涯,他在農場幹過雜活,但一點都不開心,18歲時,他的太太懷孕的同時,他又被解僱了。他後來什麼都試過了,但什麼都失敗了。時光飛逝,眼看一輩子都過去了,而他卻一無所有。若不是有一天郵遞員給他送來了他的第一份保險支票,他還不會意識到自己老了。隨之他身上的一點東西憤怒了,覺醒了,爆發了,他開始拿著自己的退休金支票,並用它開創了新的事業。今天,他的事業欣欣向榮,而他,也終於在88歲高齡大獲成功,這個到該結束時才開始的人就是哈蘭德·桑德斯,而他所創的便是肯德基。青春易逝,但是那又如何,堅持自己的初心向著成功而努力,也會邂逅永生。

堅持自己的初心,我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不忘初心,在不朽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13

理性與浪漫常作為兩種基本的打量世界的方法論,充當我們價值觀的梁木,支起人生的蒼穹。

理性的求真與思辨本就是人之本性,無論是對浩瀚星辰、物理準則的追問,還是對人作為個體應處之位置的拷問,都是理性在人的精神中閃耀的憑證。無理性,十八世紀的啟蒙家們無法為歐洲解除封建王權的束縛;無理性,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無法建造如此偉大的科學王國。可信的是,由人猿進化到當代,理性始終是人紮根的土壤。

而浪漫的審美與詩意則更關注人的情感,行事處世適心隨意,最終“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熊培雲“在時間的溪水邊垂釣”,周國平“煮豆撒鹽”的恬然淡泊,和東坡“朝嬉黃泥之白雲,暮宿雪堂之青煙”,未嘗不是中國士大夫對浪漫二字最生動的註腳。浪漫大抵可為川端康成所傾心的生命的海棠,於無聲處沁香。

諸如以上,二者立場看似對立,實則不然。便是如濠水之畔的那場傳世辯論,惠施的理性邏輯,與莊生的人情宇畝,又何必分個高下,爭個勝負?

理性不是美杜莎的眼睛,流雲與霓虹不會因其存在而石化僵化;浪漫亦不是伊甸園的蛇,破壞世間的規則與秩序。恰恰相反,無理性,浪漫成為“馳於虛聲、騖於空想”的不切實際;無浪漫,理性成為一板一眼、功利至上的不合時宜。因而最理想的方法論是糅此二者合一——於理性土壤之上,海棠花開!

盧梭想必是極有發言權的,他在推崇政治理性的同時,也重視生於浪漫的寬容與和諧。若說莊子不重理性只重浪漫,似乎也有失偏頗,其對“逍遙”的拷問與沉思不也綻放著理性的沉靜的光輝。愛因斯坦在物理理性上的造詣可以說無人能及,但其秉持著一顆浪漫且搏愛的心,以實際行為述說人性的尚尚與和平的輝芒。

世界並不是偏狹的,它容許和諧與包容,為理性與浪漫都預留各自的位置。這也並不是二者必擇其一的抉擇,而是如何將其統一貫徹的思考。

或許我們只需在紙上寫下一個函式,再仰首望一輪明月。在理性的土壤上耕耘,靜待海棠花開。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14

面朝黃土,他扛起了一個家,而今花白了發,他依然健朗,只因拄著心靈的柺杖。

——題記

黑色的外殼,機身寬而稍薄,超大的矩形螢幕,約莫指甲蓋大小的按鍵。

這是一臺手機,一臺“老人機”。此刻的它正被老人握在手裡,粗糙的指腹輕輕摩挲著機身,溫柔而纏綿。老人在等待著什麼,在這等待的過程中,他可以慢慢地,回憶些什麼。

那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那年頭,別說手機了,連電話都沒有。唯一的通訊方式便是寫信。一筆一劃的思念,一字一句的關心,被裝進一個簡易的信封裡,貼上八分的郵票,寄往未知的遠方。

信是寄出了,卻不一定到得了遊子手中,有那麼幾年,與在外打工的女兒失去了聯絡,也不知多少次含了淚,怔怔地望著被退回的信。寄不出,只能等女兒寄來。白日裡總有幹不完的農活,便時常趁夜往村頭跑,只盼得女兒的信已經送到了村長家。山裡不比平原,家家戶戶都散落在大山裡,一個來回,少說也得兩個小時。去時傍著夕陽,心中急切,三步並作兩步,可臨近村頭,望著村長屋裡的燈光,又躑躅起來。去得多了,村長早曉得他的來意,看著他三天兩頭跑,信卻沒有訊息,心裡也不是個滋味。村裡的年輕人外出打工是常事,這樣的擔憂,村長也深有體會,看他這般,竟是連安慰的話都說不出口。而他一見村長的神色,便知道希望再次落空。回時步子明顯慢了下來,幾步一回頭,明知夜裡不可能有郵遞員送信,卻還是忍不住期待。漸漸遠了人家,獨行於寂寂山林中,看一輪殘月鎖一汪憂愁思念在渾濁的眼中。

可縱是又的失望,他也不曾想過放棄。只要有那個盼頭在,只要拄著心靈的柺杖,多走幾趟夜路又何妨?只是那心裡的思念與牽掛,支撐著他,也折磨著他。

後來終於有了電話。紅色的固定電話,被放在那臺老舊的黑白電視機旁,正對著窗,訊號時有時無。沒有來電顯示,白天外出幹活的他們,也不知孩子們究竟有沒有來過電話,有沒有什麼急事。便只好在夜裡等。他和老伴怕因為耳朵不好使,漏聽了鈴聲,索性端了飯菜在房裡吃。一抬頭,便看見那電話安安靜靜蜷在那一隅。吃完飯,兩人便守在電視機旁,說是看電視,心卻系在那紅色物什上。有時這一等,便是幾個鐘頭。他們習慣早睡,卻也非等到熬不住了,才想著自己給孩子打去。一再起身,胡亂換了幾次頻道,才終於拿起了話筒。剛按下幾個鍵,又猶豫了,放下聽筒,回頭與昏昏欲睡的老伴商量著要再等一會兒。雖說孩子們說是不會妨礙,他卻始終擔心會打擾他們工作。直至熟悉的鈴聲響起,精神一震,忙接起電話。如此,這一夜才睡得安穩。

也就是三年前吧,女兒給他買了一臺諾基亞手機。初時不會使用,眼見著有電話打進,不是忘了按接聽,就是錯按了結束通話,對著手機說了半天,也不見得那頭有反應。好不容易學會了,便天天手機不離身。去山裡幹活也帶著,卻又怕摔了,小心翼翼地揣在上衣口袋裡,時不時掏出來瞅一眼。天熱,小心地將外套往樹枝上掛著。正幹著活,忽覺鈴聲響起,可手中或砍或鋸,不好立刻放下,只得一邊加快了手中動作,一邊側目往樹枝那邊望去,留心聽著,只盼得它響得久一點。那鈴聲卻偏不如人願,時斷時續,若有若無。待放下活計,胡亂在衣服上抹淨了手,徑直往樹下去。取了外套掏出手機,一看,哪有什麼未接來電?原是太過緊張,聽差了。其實孩子們也忙,不可能天天打電話,可他是生怕了錯過哪怕一通電話。

老人機則是今年換上的。他無意間向女兒提起過手機螢幕太小,看不清楚,怎想女兒回家時便給他帶了一臺老人機。寬大的螢幕,大號的字型,操作簡單,還有語音簡訊。這樣一個什物握在手裡,總覺得有一股子暖意。

這樣一個小東西,竟能傳來千里之外的聲音,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它真真實實地為他支撐起一片天,支撐起思念,讓他能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享受到天倫之樂……

灰暗的螢幕忽然亮了起來,熟悉的鈴聲響起。老人機震動著,喚回老人飄遠的思緒。略一低頭,他清楚的看見螢幕上顯示著“孫女”的字樣,熟練地按下了接聽鍵。

那頭,歡快的聲音傳來:

“爺爺,我們回來過中秋,給您和奶奶帶了月餅……”

……

老人悠閒地躺在老藤椅上,嘴角上翹,月光灑下,照亮了他眼中那溢滿了的幸福和滿足。

再過得兩日,月,就圓了……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15

法國作家讓季奧諾寫過一篇著名的小說《植樹的人》,講的是一個離群索居的牧羊人,通過近半個世紀堅持不懈地植樹,證實了“孤獨者能夠找到幸福”。

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戰爭,也不知道1939年的戰爭,他天天和樹打交道,和樹相依為命,他用心靈的語言和樹談心,默默地交流,過的是“淡泊生活”。他通過親身經歷證實了孤獨者“找到了過得美滿幸福的好辦法——愛讓生活多份陽光”。

這位牧羊人幾十年置身於荒無人煙的地域,他每種下一棵樹,就感到在人世間就又多了一個親人。他的事業是“堪與上帝比美的事業”。由於充滿了改造現實世界的強烈願望和對樹的極度熱愛,這位牧羊人在實踐中逐漸發現人與土地、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係,他深深意識到人生的價值在於為他人、為後人造福。

幸福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心態。人生充滿忙碌,但人們依然可以選擇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瑣而艱辛,但寧靜的心靈和滿腔熱忱會彈奏出精彩的樂章!

愛是人生之源,一個人的心中倘若沒有愛的泉水,那也就不會有人生的綠蔭。有了愛,縱然是滿眼陰雲、遍地荊棘,你都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無限的迷戀和神往。愛造就人成為獨一無二的動物,物質的貧缺只會導致人生的艱難,而愛的匱缺則會使人生空虛和靈魂孤獨。

令人心痛的是,在這個越來越崇拜物質的年代,一些人變得急功近利和急於求成,物質左右著他們的心靈,其心靈世界猶如干涸的沙漠。心不乏則身不累,有人說,像螞蟻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這樣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陽光般燦爛炫美。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可以造成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即積極的心態還是消極的心態,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16

為什麼我們非要片刻不息,馬不停蹄地登頂呢?難道最終的結果就那麼重要,山頂也不過“雲海茫茫,群山隱約”罷了。

其實,人生很多時候不妨淡然一些,淡然是一種恬適的心態、一種忘懷的境界、一種優雅的姿態。人生因為淡然而美麗,因為淡然而從容。

蘇東坡才高八斗,文采出眾,很早就名滿京師,可謂少年得志。那時的他意氣洋洋,前途無量。但仕途的傾軋、官場的黑暗,打斷了他的功名之路。烏臺詩案後,他被一貶再貶謫,從繁華京都到蠻荒之地,從眾人仰望的大才子到待罪的犯人,這其中的落差該有多大。所幸,蘇東坡沒有沉淪,他在命運的浮沉之中感悟到了山水之美,人生大道。憂患離亂讓他學會從容平淡,“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他的天賦才情在命運的急劇轉彎中得以盡情釋放,“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淡然之間,蘇東坡得到了人生最美的收穫。如果他在仕途受挫後,心有不甘,也許歷史就少了一位如此可愛,如此偉大的文學家吧。

處世淡然,能夠讓人正確看待成敗得失,擁有從容、理性的姿態,讓生命之花芬芳美麗。

李斯,原本是楚國一小吏,他才高齊天謀深如海,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不朽功勳,可謂功業有成。但他卻為了目的不擇手段,貪圖名利,不懂進退之道,結果為趙高所忌,被腰斬於咸陽鬧市,可謂悲矣!如果他能夠對名利看得淡一些,透一些,也許就能避開腥風血雨的政治鬥爭,得以善終吧。

當世社會也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處處鑽營,削尖腦袋往上爬,一心想要成為人上人,為此,他們無心顧及自己的家庭,沒有時間陪伴自己的父母,疏遠與朋友的聯絡,他們表門面風光,其實內心滄桑。甚至為了目的不擇手段,踩踏了道德法律底線,受到法律的懲罰。等到後悔之時,已經悔之晚矣。哎!要想今日,何必當初呢。凡是看得開一點,看得淡一些,這樣才能心平氣和,不為外物所惑。

人生在世,名利如過眼雲煙,如其匆匆趕路,錯過太陽,錯過星星,不如緩步徐行,感悟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喜悅與幸福。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淡然上路,我們才能且行且歌,看遍風景萬千。

人生最美是淡然。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17

好吧,又得談到令許多人感到頭疼的成績問題。

這次半期考試成績下來,大家幾乎都是搶著看成績。一些尖子生盯著成績單上前幾名的位置,一些中等生則在中間努力尋找自己的位置……好吧,這關乎著我們的升學甚至一生髮展,但過於強調分數也不是一個好的意識。

我的成績就單科來看,並不是班裡的佼佼者——語文,作文一般般,也還能得個四十七、八分吧。數學,按陳老的話說就是計算太臭。英語,也還能跟得上老師的節奏。語文比不過馬欣雨,數學遇到文海州那隻得甘拜下風,英語拉出來跟馬越一對比,算了。副科,雖然算自己的長項,但始終也不能達到全滿分,這也印證了“人無完人”這個詞。不過,也就是因為三科實力都平均,自己竟然擠進了全班前五。又因為大部分同學對副科不是特別感興趣,也就導致我的七科成績比較優秀。

下面該談一談我為什麼說——成功不是你想象的那麼難。老師們經常說上課四十分鐘認真了,回家家庭作業認真做了,及時複習了,正確對待改錯了……那麼取得一個理想成績沒什麼大問題。

課堂紀律是所有老師都頭疼的問題,無論哪個老師都希望擁有一個好的上課環境。可見好的上課環境的重要性,舉一個最經典的例子——數學陳老師的課堂,那我幾乎是無時不刻都得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想不聽都難。一些同學認為數學課很枯燥,每天不是上新課、評講試卷就是做題。不過每一個成功的人都需要耐住一段及其乏味的學習生活才會收穫成績,我相信這次數學考149的那位同學一定做過無數題,瞭解很多種方法,才使得他能一見題就能找到它的解法,也才能取得令許多人望塵莫及的的成績。但每當上副科課時,我們班的紀律就不是特別好了,我想這就是導致每次考試我們班上的平均成績在若干個實驗班裡的地位不高的主要原因了。

課堂說完,那麼就該講一講作業了。很多同學認為作業太多,每天晚上都要做到十點多甚至是十一點。那麼這個方面不妨看一看馬欣雨等下課埋頭苦寫作業的人群。見縫插針地寫作業,這樣能提供更多的家中休息時間,效果也很不錯。這樣做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不會的題能請教班裡的數學能人。作業少的時候甚至在學校都能把作業完成,但有些人並不希望本來就少的下課時間再用來完成作業,這我可就無能為力了。

改錯,這個環節對於一個優秀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自己做錯了,說明這方面自己沒完全掌握,那麼就需要進一步深化。我們不能保證在練習過程中萬無一失,但經過改錯,記住教訓,完全可以保證實戰時不會出現太大差錯。

如果你發現你做到了這上面的所有,你一定對自己這次成績比較滿意。如果你沒有做到這裡面的任何一點,但你又擁有很好的成績,只有兩種可能:第一,你是天才。第二,假設是這樣,我一定不會站在這裡,而是你在這裡。

不知道這對你有沒有幫助,反正我把我的經驗已經告訴你了,剩下的就看你的行動了。哦,在提醒一句:不要太追求優秀的分數,做好自己就行,相信那時你一定會感到——成功不是我想的那麼難。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18

丹麥有這樣一句話廣為流傳,“就算我們失去一切,我們仍有一個安徒生。”雖然安徒生已長眠地下,但他創造的偉大的孩提王國連同他的精神一起永不坍塌。也正是這個王國,讓所有孩子沉浸在歡樂的海洋,甚至那些大人,也不必再戴上嚴肅的面具,像個孩子一樣,獲得清涼的慰藉;雖然我們不在丹麥,但卻可以分享他們的信仰,喚醒心中的安徒生。

大人與小孩究竟相隔多遠?或許只有一粒塵埃,而那塵埃之中卻容納了萬水千山。隨著孩子的長大,懵懂的褪去,必然要接觸許多的教條,也正是這些教條壓抑了個性,如一條條無形的枷鎖,鐐銬了曾經的夢,封閉了心中的安徒生。所有的好奇、幻想都被斥責為幼稚,所有的堅守都被理解為固執,大人已經失去了單純的童真,難道要把孩子唯一的樂趣也扼殺了嗎?

現實總是那麼殘酷,生活也並非總是那麼美好,大人為孩子做的事或許並非不能諒解。但是沉悶的社會,缺少了童真,孩子般的心態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呢?或許我們可以這樣思考,大人就是迷路的“孩子”,在前方的道路上迷茫、孤單地行走著,但實際上他們與如今本質意義上的“孩子”只隔了一道門,這道門無論歷經多少滄桑,也願意為那些迷路的“孩子”敞開,幫助他們喚醒心中永恆的安徒生。

其實生活需要的就是這些“孩子”,他們樂觀頑強,從不頹唐,更不會沮喪,那些社會上漂浮著的虛假、背叛與勾心鬥角也從來不捨得傷害他們。我不禁想到了聖埃克蘇佩裡,這個被世界寵愛著的孩子,不喜歡大人們眼中充斥的利益,更害怕有朝一日會變成他們,於是和小王子一起離開,追求生命的意義。他,喚醒了心中的安徒生,像個孩子一樣幸福地過著,最科留給人們的,是無限的遐想與嚮往。

孩子,就是這個世界現形的天使,肩負著淨化人們心靈的偉大使命,他讓我思考:人世匆匆,為什麼總是在奔跑?朋友在前,為什麼臉上掛著的意是虛假?為什麼就不可以撕去偽裝的面具,洋溢笑容地面對生活?

豐子愷曾說過:孩子的眼光是直的,不會轉彎,孩子是單純的,從不會虛情假意,故作姿態,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變成孩子,只要你願意喚起心中的安徒生。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19

合適的標準猶如一面旗幟,在人生旅途上引領著我們前行;因此,給自己一個合適的標準,我們才能贏得人生。

合適的標準就是做事的準則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瞭解自己,也瞭解他人,不虛妄,不菲薄。

人們把蛋白質含量極其豐富而又十分廉價的大豆,用鹽滷點制豆漿的標準發明了豆腐,豆腐的誕生,徹底改變了大豆的命運。豆腐有利於人體對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並適應了不同地區人們的口味和喜好。有了這樣的標準,普通的大豆就得到了昇華。

可見,合適的標準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重慶鳳凰山古聖寺創辦了一所育才學校,收容抗戰烽火下的難童。為了不受敵對黨的控制,他不要政府的經費,組織師生四處募捐。他宣佈一條紀律,募捐所得點滴歸公,任何人不得藉故暫借或挪用。一次,他到很遠的地方募捐,收穫頗豐,此時他已經飢腸軲轆、體力不支,但他也不肯動用一分公款,而是連夜趕回了古寺。面對責任,他一點也不含糊,堅持踐行自己的準則,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教育理想。也正因如此,他贏得了後人的景仰。

合適的標準是正確定位人生的尺度。一個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當他攀到8000米時就返回了。下山後,很多人非常惋惜地對他說:“你應該繼續攀登,因為你離頂峰只有800多米的距離,這樣放棄真是遺憾!”但這個運動員說:“我知道我自己,我的能力只能達到8000米。”8000米,就是這個運動員的標準啊!試想,若他繼續攀登,面臨的結果有兩種:一是突破極限,到達山頂;二是在低溫低壓下永埋冰雪之中,前功盡棄。成功的標準有很多種,但試想,如果離開了生命的存在來談標準,意義何在?我們不得不對這位運動員肅然起敬,“我知道我自己”“只能達到8000米”,他用適合自己的標準來定位人生,最終找到自我價值,同樣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合適的標準是找到快樂幸福的路標。愛因斯坦一生過得極為快樂,祕訣在於他有一個生活標準,即“四不”:不求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掌聲。他還表示,“四不”使他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從事科學研究,生活充實了,就有一種被幸福包圍的感覺。大豆命運的改變,正在於它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標準,讓生命價值得到了昇華。讓我們放下工作的重擔,拾起生活的平淡,原來幸福就在身邊,合適的標準讓我們每天都能快樂盈懷。

面對責任,面對困境,面對生活,給自己定一個合適的標準吧,我們將迎來嶄新的人生。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20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與厭惡之情,然而,當這種好惡之情摻入對真理的認識時,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也許臘梅討厭冬風的肆虐與無忌,卻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許魚兒討厭巨浪的洶湧與猙獰,卻依然與巨浪為伴,成全生命的真諱;也許落葉對這個天地無比依戀,然而,當秋風吹來時,它毅然地飄落,告別那個美好的世界,成全來年萌發的草芽……

勿以好惡論斷之,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境界!這是一種何等的明智選擇!

當一個人可以將對事物的判斷遊離於感情的親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帶鉤,自是對其痛恨無比。然而,當他認識到管仲的才識時,放下心裡的厭惡,重用管仲,終成一代霸主。劉邦不喜韓信的出言無忌,卻委其以重任,讓韓信統兵作戰,征討四方,終於滅了西楚霸王,成為天之驕子。

房玄齡曾為李建成出謀害李世民,李世民又豈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計前嫌,重用房玄齡為臣,遂有"貞觀之治"之盛世,感情的親疏可以矇蔽你的雙眼,讓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礙你對真理的認識,成為你求知路上的絆腳石。勿以好惡論斷之,楚王不聽信鄭袖之辭而疏遠屈原,自不會為秦國所吞併。勿以好惡論斷之,李存勖不寵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談國事,自不會因1人之亂而七廟隳,為天下蒼生所笑。勿以好惡論斷之,諸葛亮不聽信馬謖的信誓旦且,自不會痛失街亭,1敗千里,死不螟目。舉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傑因內心之好惡而慘遭滑鐵盧?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許,將來也如此。對真理的探求是獨立的,對事物的認識也不能摻雜上感情,“做學問就是做學問”,陳景潤的話也許揭示了這個真理。自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不必苛求,不過,不可不求。勿以好惡論斷之,也許你會發現,狗尾草也會開出美麗的花。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2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此意為在追求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是我百折不撓,不遺憾餘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與探索,人生路上多坎坷,成功路上多曲折,狂風暴雨,陰晴無常,有多少人在風雨中被歲月蠶食人生,但是又有多少人在暴風雨中辛苦奮鬥,然而,往往會有些人,當心中美好的憧憬與願望同現實的殘酷無情發生猛烈的碰撞時,身心就會變得那般無力,那般脆弱,那般不堪一擊,無善的x謗落在你身上時,為什麼就不能坦直地去接受它,於是就顯得悲觀,苦悶,壓抑,怨天尤人。總之,那曾經擁有的夢想與信念變得無影無蹤。

人生在世,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嘆人世之多變,問天地之蒼茫,曾經的我,自暴自棄,覺得很迷惘,也覺得很無助,面對時光的流逝,面對世事的紛紜,面對成績的衰退,感慨壯志的難酬,思緒萬千,再也沒有對生活的激情,就在這已經逝去與將逝去的日子裡迷失了自己的信念與方向,後來,我才發現還沒有取到通向成功的通行證,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失敗了就不要氣餒,跌倒可就堅強地站起,成功了就不要狂妄,要有屢戰屢勝的決心去迎接暴風雨帶來新的羈絆,不要害怕暴風雨而在此步止,撐起一把傘漫步風行,等風雨過後必有陽光,你就擁有了希望。

人活著累一點不是問題,但是一個人活著對生活的消極厭世,徘徊在無味的日子裡那就有問題了。人生路上多坎坷,成功路上多曲折,一時的壓抑又算得了什麼,只要你還有夢,只要你還有一顆堅不可摧的心,只要你還對生活的激情,心中便綻放出充滿陽光,充滿希望,充滿信念的焰火,激勵著我們在艱難的路途中前進,戰勝挫折,打倒困難,走向成功,永不放棄,抓住夢想的信念,去創造無悔的人生。

不要相信命運的安排,只要你艱苦奮鬥,不畏辛苦,不畏困難,命運就靠你主宰,有藍天的呼喚,怎能讓奮飛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遠方的呼喚,怎能讓尋覓的信念在苦悶中消沉,有成功的呼喚,怎能讓追求的信念在前卻止,人生路上多坎坷,成功路上多曲折,頂天立地的背影是我們之刺蒼穹的堅強之箭。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22

漸漸的,我長大了。

從呱呱墜地的第一聲哭泣,到懂事無知的孩子;從年少瘋狂的昨天,到理智果段的今朝。而我的父母卻在不知不覺中老去,他們辛勤的工作著,過著簡樸的生活,換來了我蓬勃的生機;他們那滄桑的面容,斑白的雙鬢,是無情歲月殘留下來的痕跡。

長大,是一種責任。長大,就意味著我要獨自去面對、去承擔身邊的一切的一切,無論是酸、甜、苦,辣的,我都會經歷的!因為我已經懂事了,已不再是那個曾經賴在父母懷中撒嬌的淘氣小女孩。小的時侯,假如我遇到了傷心的事,我可以在父母面前哭個痛快,然後轉身將它輕輕忘記,不留痕跡。而今,有了心事卻只能埋在心底,強作笑顏,不露出丁點的蛛絲馬跡,因為怕他們知道後比我還焦急或為了我而添一份多餘的擔心。小時侯,我為了吸引身邊小朋友羨慕的眼光,我總是哭喊著纏著父母要買這買那,以滿足我心中的那小小的慾望與虛榮心。而今,每次用完了身上的錢,總是開不了口,不知該怎樣啟齒跟家裡面要錢;胡亂花錢的時候,總有一種負罪的感覺。何曾想過,我們手中的點滴要通過父母多少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動才能換取?小時侯,我從不知天高地厚,從來不懂得關心與否,總是閒父母說話過於羅嗦嘮叨,不耐其煩,總是聽不進勸告的隻字片語,我行我素。而今,才發現嘮叨是一種關懷、一份愛,他們總是默默為我驅趕了身邊的一切逆流。

小時候,我總是在內心埋怨,束縛了我太多的自由,總是努力張開翅膀,想衝破身上的樊籠,飛翔外面自由精彩的天地。而今,我終於明白,家才是我心靈停泊的唯一港灣。那裡只有無盡的親情與愛,與生俱來,割捨不斷。

從小到大,在我身上承載了父母太多的愛與汗水,濃縮了無數的擔心與淚水。現在,我已有責任與能力去獨自面對一切的挫折困境,不能再讓他來為我分憂解愁,為我擔驚受怕。

因為,他們都已在時光的腳步中逐漸蒼老,經不起更多的風雨!

而我還要走完我以後的路!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23

現實世界申,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沒,那麼,怎樣才能駕馭住自己的情感呢?——題記

理智,是一朵花,盛開於智慧的春風申;情感,是一陣雨,常常將這一朵花摧殘。情與理,對立而又共生於現實世界。

渴望真情

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滿滿灑灑,坦坦蕩蕩,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高呼"亦餘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在眾人面前,不矯飾,不造作,終於,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李白,面對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侍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從此寄情山水,便有無數華彩奇章流傳於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說:雨後的青山,像淚水洗過的良心。她告訴我們:惟有真實的情感,才是一生無悔的追求。倘若將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超越感情

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令人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終至亡國。

唐玄宗寵幸楊貴妃誤國,終遺恨千古。

這些,都是沒有超越感情的結果"理智是一座堤壩,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會造成堤壩的坍塌,行為的迷茫,以至釀成大禍。

人們常說:三思而後行,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駕馭感情

感情猶如一匹野馬,需要你去馴服。理智則是它的韁繩。以理智面對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達。

范仲淹遭貶,然而他仍舊胸懷天下,以理智的大腦,平靜的眼光向人們昭示了一個智者的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何等寬廣的胸懷啊!

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情與理相伴相生,互為兩極。理智需要情感的潤澤,人生才顯靈動,情感需要理智的依託,人生才顯智慧,願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澆灌理智之花。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24

這一則漫畫是一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對比。先拿滿分後拿98分的孩子先後收穫了香吻和一個耳光,而先拿55分後拿61分的孩子則先後得到了一個耳光和一個香吻。從這兩個孩子境遇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人有意無意抱有的一種心態:追求卓越,積極進取,否認失誤和退步,哪怕這個“失誤”僅僅兩分。

努力進步當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畫中的第二個孩子,他從不及格到達到及格,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質變與成就。攀登雖艱辛,而在山頂上“一覽眾山小”的壯闊是徘徊在山腳下的人無法享受的。然而,從100分到98分就是應當受到指責的墮落嗎?並不是。93分依然是一個令人豔羨的好成績,98分和100分同屬於優秀水準。從100分到55分才是應當警醒的墮落。

依然優秀的第一個孩子被對待的態度落差如此之大,連我也不禁感到委屈。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許多人奉行苛求完美地極端精英教育,嚮往著“高處不勝寒”。從虎媽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橫掃千人”的大學聯考標語,人人的神經成了一張繃緊的弓,生怕遭受橫飛而來的一記耳光。

可是,有一句亙古樸實的真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心心念念“直掛雲帆濟滄海”,卻忘了挫折與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態。“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這起伏之間。寬廣的大海永不會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靜,清淺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穩,但是也失去了承載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沒有後退,沒有低谷,就沒有前進的動力和空間,也就沒有厚積薄發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極冰海的企鵝,想要躍到岸上,並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掙扎,而是猛地扎進深水,憑著一股衝勁兒再躍出水面,華麗地落在岸上。第二個孩子就像這隻企鵝,在不及格的深潛後獲得騰躍的力量。

而我們,當然應該給第一個孩子以鼓勵和支援,不是必須得到滿分才是優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洶湧起伏能淹沒一切的波浪。我也相信,他可以在這兩分的差距中彌補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滿分”。

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獲前進的勇氣和動力。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25

三月叩響了春的大門,百花綻放,嬌豔無比。引得路邊的行人都停下腳步,嗅著空氣中陣陣芳香,心情格外舒暢。可是,在這和諧的美景中,一棵枯樹破壞了它們的整體美,讓沉浸在美景中的人們總感覺有些礙眼。

萬物吐綠時,它沒有抽芽,因為它的生命已經終結了。它不能再繼續它的使命了,因此在燦爛的三月,它是孤獨的,沒有人青睞它,除了鄙視的目光。

和它一樣被冷落的還有一棵牽牛花,它已在冬的懷抱中醒來。準備迎接新的春天。可它無處生長,因為它要藉助別人的肩膀來支撐自己柔弱的身軀。它四處求助,但那些怒放的鮮花、碧綠的樹都只是昂著它們高傲的頭,嘲諷地說:“什麼,借人依靠?這不等於是貶低了我們?你還是別做夢了!”牽牛花被它們譏諷得垂下了頭,眼中滿是晶瑩的淚花,不知如何才能找到歸宿。

在絕望時,冥冥中傳來一陣聲音:“到這兒來吧,我願意和你一起生活。”牽牛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一根救命草,它帶著贏弱、顫抖的身軀攀上枯樹。

清晨,當太陽未露出它的笑臉時,露珠在枯樹上跳躍著。輕輕地將牽牛花從夢中喚醒。把天下最純的水給它飲下。當太陽的溫暖灑滿大地時,枯樹和牽牛花一起聊天、談心。夜幕降臨,它倆在皎潔的月光的陪伴下安然入眠,夢中還帶著甜甜的笑。

朝朝暮暮,春在悄悄中離去,昔日嬌豔動人的鮮花也凋零了它們最後一片花瓣,那光禿禿的花枝在微風中搖曳,分外孤寂。花兒們不停地詛咒著,惡罵著時光的無情飛逝。但它倆卻沒有一絲怨言,相互扶持,忍受著炎熱的曝晒,不停地相互安慰。同時,它們也是高興的,因為牽牛藤的葉子已經很茂盛了,並有了花骨朵。它們企盼著牽牛花綻放的那一天。

一天早晨,枯樹被一陣幽香喚醒,睜開眼睛——驚住了。

牽牛花開了,那白色夾雜粉紅的花開滿了整個藤蔓,也開滿了整棵枯樹,它們相視一笑,彼此的眼中注滿了真情。

當人們和往常一樣路過此地時,不經意間就發現了世間的最美,讚歎中的是對那種合作精神的欽佩。每一個過路人都不由得對這幅美景肅然起敬。

枯樹支撐著牽牛藤,牽牛花點綴著枯樹——這便是奇蹟。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26

班會按程式進行著,教室後面坐著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同學們都安靜地聽著老師和各位同學的發言,沒有任何同學說笑,開始氣氛很沉。

當葉老師發言時,同學們收回了自己沒有焦點的發散的眼神,直直地望著葉老微笑地拿著包走到講臺,當葉老師從包裡拿出兩個蘋果放在漂亮的底座上時,同學們的好奇都寫在了臉上。誰也沒想到,葉老師會讓我們去搶那都想得到的蘋果。我是離講臺最近的,一開始我就做好了準備,但由於猶豫而讓位置較偏的王海波和位置靠後的胡欽搶到了。這也正是葉老師要給我們闡釋的道理。其實,每個同學都對蘋果充滿了想法,但只有幾位同學敢去搶,這和我們的學習一樣,目標可以是我們的動力,但有的同學會因競爭激烈和目標遙而失去行動,這就是隔在成功與失敗中的一道門檻。只有敢於行勸的人才能越過它,要知道拼了不一定會贏,但沒拼一定不會贏。

拿走蘋果後遺留在桌上的底座無人理會,直到葉老師開啟,同學們才發現,裡面藏著更為貴重的瑪瑙,葉老師又讓我們去搶。這次,我毫不猶豫地衝上了講臺,近水樓臺先得月,我順利地搶到了瑪瑙。回到座位上時,我緊握著它,內心極有感慨。

想起以前,每當我失敗時,淚水便注滿我向前望的雙眼,遠方的景漸漸模糊。那時我只會噙著淚水在迷茫中碰壁。現在我明白了,只要我眨一下眼睛,淚水便會墜落,風乾,遠方的景色再次清晰,失敗的淚水潤洗過的雙眼會更明亮,我不再為自己的失敗而茫茫無措,我會再次振作,下次還會再有機會,就像那天我失去了蘋果,還可以去搶瑪瑙。

我們面對蘋果的態度就像我們在人生中面對的一次次機會,只有主動去爭取,才有可能得到它。我們的機會均等,且人生的機會不只一次,也不會無窮。因此,我們不要為失去的機會耿耿於懷,也不要讓機會白白地從你手中溜走。

現在,我把瑪瑙掛在了胸前,每當想到目標和實現目標的困難時,我會低頭凝視它,並對自己說:“沒拼怎麼知道不會贏!”每當因失敗而鬱鬱寡歡時,我也會得到它的提醒:“抓住下次機會才是最重要的。”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27

風若遙遠的迴音,追著夢的翅膀,在亙古不變的神話裡尋找一個金碧輝煌的王朝。她是史冊裡深藏的墨跡,帶給人無法言說的美麗和憂愁;她是雲彩裡鐫刻的記憶,留給世間難以忘卻的厚重和大氣。宛若寶劍上鑲刻的星辰,恍若皇冠上烘托的太陽,一襲輕紗下的曼妙舞蹈,搖醒了一個盛世的傳說。古老的風鈴開始變奏,渾厚如黃鐘大呂的音符直貫蒼穹。是你嗎,唐朝?

我用想象觸控你詩的輪廓,我手心的雪花含苞欲放,我夢想的枝頭綴滿星光。沒有比楓橋更波瀾的心情,搖盪清秋的月亮;沒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腸,張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商隱的秋池澆開紫丁香的惆悵,渭城的朝雨沾溼王維的衣裳。在一個民族精神疆域裡呈現出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巨集廣。唐朝啊,你的美麗竟是這麼多生命的拓荒,怎能不令人陶醉?怎能使人遺忘?

我的腳步驚醒了你繁華的美夢了嗎?那根透明的琴絃還在你修長的十指下震顫,震落了美人臉上凝香的露華,是誰的眼淚這樣甘之如泉?面對銀燭秋光冷畫屏,你嘆息了嗎?獨步瑤臺的風采,高處不勝寒的無奈,切莫亂了音律,不然古淡清醇的山水恨你,恨你彈指驚春去。而今,你竟融成一盞鐵觀音,散發著在滄桑中冶煉過的從容風味,讓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來品評你如盛絢的過往,一個泱泱大氣的傳說!

你仍然莊嚴地站在中華五千年的青史中,以博大的文化情懷和豐繁的藝術成就笑傲同儕。用星子引火燃燒人們心中那泓不老的渴望,以月光為酒盛滿一杯又一杯飄逸和逍遙。夜光杯裡的葡萄紅閃閃發亮,醉了一個又一個世紀,以及那些堅守歲月的人,朝霞從此耀眼,殘陽從此燦爛,中國從此芳醇神奇,永久蘊香迷人。是這樣嗎,唐朝?你陶醉和震響了整個生命的世界!

把滿紙才子的情高遐想摺好,我願枕琴聲做一場崇古清夢,醉於此間,永不醒來。

縱使時間流淌,時光飛逝,美麗的唐朝不老,永恆的記憶不褪。

點評:如果說大唐盛世能給千年後的炎黃子孫更多的驕傲和豪情,那麼與之相應的,則是本文的文氣中也透露出了一種莫名的大氣。本文用詩一般的語言抒寫了一個大氣的唐朝,感情熱烈而豪放,評議精粹而有力。連用一系列優美的意象,引入那個偉大時代的歷史精英,高歌了時光風化不了的泱泱盛唐!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28

由於近幾年很多類似於“小悅悅”事件的荒涼人心的事情發生,人們開始提出關於人心的疑問。或者是因為人們在長期忙碌的情況下,對現實看淡、看透的情況下變得麻木,或者是因為害怕惹上麻煩,或者是因為怕損失了自己的利益。然而,這種社會情況繼而延續真的好嗎?

因為憤怒,而使我喪失了那份仁心。那是一次難得的假期,一連一個星期的學習終於可以停歇。我和好友騎車去超市打算好好放鬆一下。琳琅滿目的商品使疲憊不堪的兩人變得興致勃勃的。雖然買的東西不多,但那種心情才是最重要的。一番愉快過後,不幸的事來了,當我們提著東西滿臉笑容走出門口時,遠遠望去不見我車子的身影,我圍著轉了一圈,最後真的發現不見了。一陣恐懼感湧上心頭,頭腦一下子清醒了許多。我們找遍了整個停車場,可是還是沒能找到,我慌了,真的不見了。開學以來,這是我丟的第二輛自行車了,這種現象使我心都涼了。

當我無助地徘徊在停車場時,一位坐在麵包車裡的男子探出頭來問我藉手機打個電話,我不屑地看了一看便轉過身去,並不打算理會,他彷彿看到了我的擔憂,隨著解釋說:“我就是想打個電話催促一下我的朋友,我有急事,你要是不相信,我可以把號碼讀出來然後你打過去的……"我不知道我自己是怎麼的,被憤怒衝昏了腦袋吧,還是不再相信人心,我竟一點兒也不相信他說的話,那時一心想著我的車子不見了,我心慌,我失望,沒有心情再顧及到別人。我想,仁心就是這樣喪失的。

不一會兒,我好友指著男子所在那邊方向對我說:“他的朋友真的回來了。”我頓時就後悔了,腦海裡浮現起他那張失落無助的臉,一陣悔恨感湧上心頭。

我想仁心就是這樣在生活中喪失的,我對那個男子感到深深的愧疚,為自己感到羞愧。我的行為或許會給那個男子帶來負面的影響,我在此深深地懺悔,同時也希望大家不要和我犯一樣的錯誤,我們要讓溫暖的人心有“仁”的陪伴。

大學聯考滿分議論文 篇29

說“不”,在輕浮者那裡,是一種無知淺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裡,則是一種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絕。說“不”,在意氣用事者那裡,是一種狂妄的表現和無謂的犧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裡,則是一種大義凜然的堅守和毫不怯懦的抗爭。

所以,請不要輕易說“不”。它不是逞強的工具,也不是逃避的藉口,然而生活中的我們,卻從不吝嗇說“不”。推選班長,為逃避重擔,以“‘不’敢天下先”標榜自我而無人毛遂自薦。上學遲到,卻以強悍的姿態拒絕讓門衛登記姓名,來表現自己的勇敢。殊不知,老子當時說出“吾有三寶:一曰慈,一曰儉,一曰不敢為天下先”,是在一個諸侯爭霸、天下大亂的時刻,他的“勇於不敢”,是勸誡人們不要為爭名逐利蜂擁而上,以致兵戈相見,生靈塗炭,這是智者渴望人們和睦的呼喊,而不是逃避職責的理由。而勇敢,不是蠻橫不講理,孔子說過“知恥近乎勇”,對自己的錯誤檢點省察翻然知恥,那才是勇敢。

不要輕易說“不”,在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練達的時候,在沒有深刻理解什麼是“不”之前,理智地運用“不”。

不要輕易說“不”,還因為它需要我們付出代價,有時候,甚至是血的代價,生命的代價。兵敗垓下的項羽對烏江亭長說“不”,放棄東山再起的機會,自刎烏江,從此霸王別姬成為一曲絕唱。而韓信,不對漂母說“不”,不拒絕她的幫助,忍辱負重,終成一代名將。究其原因,項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氣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韓信。假如項羽不輕易說“不”,那歷史恐怕就要改寫,項羽或許就不僅僅是一個悲劇英雄了。

說“不”,有時是一個生死攸關的選擇,請慎重考慮,請三思而行。

當然,在邪惡勢力面前說“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唱。在混濁世事面前說“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潛歸隱。在挫折困難面前說“不”,如貝多芬“扼住命運咽喉”的吶喊……這些,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對心靈裡一方淨土的堅守,對人間邪惡勢力、殘酷現實、不公命運的有力抗爭。他們,才是真正的勇者。所以,請不要輕易說“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