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謊言的議論文

來源:才華庫 1.32W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的型別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謊言的議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謊言的議論文

關於謊言的議論文1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善意的謊言,正是有這些小精靈才使我們的世界充滿溫暖與愛。每個人的成長不僅需要食物與水,還需要精神上的滋潤,這使得我們變得有情感。這其中,善意的謊言時常在我們身邊。

在我上幼兒園時,我對畫畫非常有興趣,認為自己畫的很好,於是爸爸給我報了一個幼兒園的蠟筆畫。我不是塗色太重就是亂塗亂抹,這時老師都會拿著我的手勾勒出一個又一個活靈活現的小動物。每次我都會有一半的畫都是老師給我畫的,每天放學我都會驕傲地捧給父母看,而他們每次都會誇獎我並把畫貼到臥室牆上。現在,我長大了,再看看那些畫,真是哭笑不得,但心裡總是湧上一股暖流,覺得很溫暖又充滿愛。

有一次,媽媽的同事從雲南給媽媽帶來一盒玫瑰餅,味道好極了,香味沁人心脾。一盒一共只有六塊,不到幾天,吃的就剩一塊了。我想到了媽媽,想讓他吃,可他卻說:“你吃吧,再等到吃玫瑰餅不知道猴年馬月呢!再說我也不愛吃。”我心裡明白媽媽是愛吃的,可不想違抗媽媽,默默地吃了下去。此刻,那玫瑰餅的濃郁花香淡了,愛卻更濃了。

善意的謊言無處不在,它充斥著滿滿的愛。之所以這種謊言是善意的,是因為它善良的本質。也正是因為有善意的謊言,才讓這個世界和諧、快樂。

關於謊言的議論文2

窗外的雨還在下著,在電閃雷鳴中劃過落到窗前,一滴一滴打落在臉龐,被狂風吹亂的頭髮如思緒般纏繞在指尖,那段情我放不下,在友情面前他選擇了謊言,雨滴順著眼角滑落,誰是誰非,只想說一句“你現在還好嗎?”

總會在下雨天產生恐懼,可能是陰暗的天空,可能是無情的'狂風,可能是冰冷的雨點,也可能是少了他的陪伴。

“嘿,怎麼還不回家,都放學好久了。”“我,唉,下這麼大雨又沒帶傘,等它小點再走吧,你怎麼還不走,剛才不是下去了麼,怎麼又上來了?”“哦,我剛才忘帶作業了,就上來拿唄,對了,這把傘借你,我媽來接我的,我先走啦,快點回家,別讓你爸媽擔心,拜!”“喂,謝謝啊!”寂靜的課室中迴盪我倆的對白,顯得有點冷清,望著他離開的背影,握著他遞給我的雨傘,是我在這個雨季感到如沐春風般的溫暖。

走出課室,向校門外看,外面的行人來去匆匆似乎不願在室外停留一秒,下了樓梯,撐開雨傘,屋外的風很大,但這傘卻令我不受到一點風雨的侵蝕。

來到車站,眼前的一幕使我怔住了,是他嗎?是他嗎?是他嗎?內心早已風起雲湧,車,來了,我按耐住好奇的心緒上了車,但卻控制不住自己不停地往車窗外看,被雨淋溼的褲子緊貼在腿上,卻依然頂著風向前走,一直消失在這條路的盡頭。我知道這條路是他回家之路,難道真的是他嗎,耳畔又迴盪著他剛對我說的“我媽來接我的,我先走啦。”一遍又一遍,“我相信他不會騙我的,他從來不對我說謊的,一定是我看錯了,對,沒錯,就是這樣。”我小聲嘟囔著。車在馬路上飛速行駛著濺起的水花灑向路邊凹凸不平的水塘,泛起一圈一圈的漣漪。雨越下越大了。那晚我徹夜難眠,那把雨傘靜靜地掛在角落,訴寫著雨的協奏曲。

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學校,課室裡空無一人,趴在桌子上回想起昨天的畫面,早讀課他沒有來,第一節課還是沒有來,第二節課他還是沒有來。終於我按耐不住了,一下課就跑到老師辦公室急切的文明原因。老師說他昨天淋了雨,生病請假一天。我愣住了,走出辦公室,回到座位,第三節課的內容完全聽不進去,他騙了我,他竟然騙了我,在友情面前他選擇了謊言,淚水順著眼角劃落,哽咽住了。那是我們經歷過最後一個雨季,後來他因為一些原因轉學了,我們也斷了聯絡,他走時的背影卻成了我最大的傷痛,他的那次謊言現在回想起還是會隱隱作痛。

雨還在下著,他現在還好嗎,是不是還是經常說謊,為了朋友兩肋插刀,而不顧自己。風吹散了我的思緒,窗前似乎出現了他的微笑,很淺很淡但卻是那麼的燦爛。

關於謊言的議論文3

“謊言”之所以稱為“謊言”,是因為它是虛假的、不真實的、騙人的話語。但如果在“謊言”前加上“善意的”,那麼謊言的本質也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善意的謊言”是人們對事物寄託的美好願望,是人們彼此之間相互安慰的一絲暖意,……誰也不會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聽到善意謊言的人明知道是謊言,也一樣會去努力相信,不會覺得說謊者的虛偽,有時還要從心裡感激呢! 當貧窮的母親把僅有的飯菜留給兒女,同時隱瞞了自己還餓著肚子的事實,難道您還要指責善良崇高的母愛“不誠信”嗎? 當一個身患絕症的病人的親友總是用善意的謊言將他的病情說的很輕,鼓勵他配合醫生治療,難道這樣的話也有礙於誠信嗎? 所以,我堅持認為,善意的謊言不僅無礙於誠信,而且還會極大地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和感情,對社會穩定有不可磨滅的作用。

關於謊言的議論文4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都變了,變得不那麼真實了。而謊言,儼然成為我們的另一種面具。不知道我們對於真實是變得麻木,還是沒有勇氣?

謊言,似乎成了一種保護的工具。而更多的人選擇了保護自己。

或許是出於本能的對自己的保護。

他們不願把自己的真心敞露,因為那心已經經不起風吹雨打,否則,又會揭開以往的傷疤。他們從一次次的傷害中懂得了保護,他們終於明白,心一定要用面具保護——哪怕自己融入進虛偽的人群,但他們再也不願意,一廂情願地用真心換取背叛。

他們開始適應這面具之下的生活。起初的壓抑,苦悶逐漸成了習慣。他們習慣了看不到對方的真實,因為他們有著自己對這一切的美好幻想,不願這些被現實和真實所打破。於是,人與人,就此有了兩張面具的距離,開始遠了,遠了。

或許是出於來自名利的自私的保護。

有的人明白,真話往往並不好聽。他們更加明白,什麼時候的真話或者謊言更有價值。沒錯,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傑出人才",因為他們最懂得如何在這個時代的潮流中順流而行。他們的輝煌人生基本上就是建立在他們的一番口才上,當然,那是源於他們有著"先進的世界觀"。他們對於真話和謊言運用得恰到好處,這還真讓人擔心他們是否會在虛擬和真實中迷失自己。

但這又如何呢?僅憑一番謊話編織的童話,再美麗也終究被看穿。那後果恐怕是他們都來不及設想的吧。當他們從自己編造的世界裡掉落到現實,他們就會可悲地發現,原來自己花大半輩子去編織的這些謊言,只要一句真話就可以毀滅。

當然,或許有人是用謊言來保護別人呢?

他給自己帶上這面具,是為了不想讓他們看到自己面具下的臉,面具內的心,他怕他們為此而擔心,他不想讓自己的痛苦變成對他們的傷害,他不想將這痛苦蔓延開來。他只想給他們一個最好的自己——就算那只是面具。可就算是面具又怎樣呢?他們始終會信。

其實,我們本沒必要這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