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文6篇

來源:才華庫 3.33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文6篇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文1

揚中華美德,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它就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今天我就拿尊老愛幼來說吧,論一論咱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弟子規》中說長者先,幼者後;偉大的思想家孟子告訴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些古代先賢都在教導我們要懂得尊老愛幼!然而,我卻對我們身邊的一些現象感到痛心:每到上學、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擠滿了來接送我們的家長,有白髮蒼蒼的爺爺奶奶、有工作辛苦疲憊不堪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擔心我們路途的安全,長期風雨無阻的出現在擁擠的學校門口接送我們上下學,他們從來沒有怨言,無論再忙再累再不舒服,為了我們安全還是會放下所有的事來接送我們,可我們很多同學不知體諒長輩們的關愛,經常對著他們任性撒嬌、耍脾氣,有的甚至於張口亂罵,這些都是嚴重的不尊老的表現。對自己的長輩都不尊重的同學當然也不會愛幼,我們中的很多同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被驕寵慣了,都很自私,只知道理所當然的接受別人的關愛,卻從不懂得把愛心傳遞下去。在學校裡,原本高年級的同學應該主動愛護幫助低年級的同學,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高年級的同學憑藉身體上的優勢欺負低年級的同學,這些,都是我們身邊不懂得愛幼的現象。

當然,也有一些同學表現的非常棒,小小年紀就知道尊老愛幼,比如說《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讓給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這就是中華美德之一尊老愛幼。

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也經常會看到一些尊老愛幼的事情,我們經常坐公交車時,會看到有時老人或小孩子上車沒有座位,有的同學會毫不猶豫地讓出自己的座位,無論自己多麼累多麼擁擠,都會讓這些更需要照顧的人去坐,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我們身邊,尊老愛幼有很多種體現,比如說:在家時幫家長倒一次水、幫家長洗一次腳、陪弟弟妹妹玩……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同學們,我們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對不良行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以後不再讓爺爺奶奶替我背書包;不再在爸爸媽媽面前任性撒嬌;遇到長輩主動問好;坐公交車時見到老人和比自己小的同學主動讓座;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主動攙扶;回家為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洗一次腳、捶一次背;和弟弟妹妹玩耍時懂得謙讓;主動關心幫助低年級的同學,成為一個真正尊老愛幼的好少年,把我們的中華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文2

華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傳,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泱泱國風。沒有傳統的延續,便沒有如今的燦爛文化之光,而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與靈魂,所以我們華夏兒女要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

文化是民族的根,對於文化,漢字是它的根。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精粹,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書法的筆墨古韻流香,它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發展。中國人對書法的審美其實是長在骨子裡,溶在血液中的。字如其人,相由心生,所以書法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對中國人的國民性格、審美情趣產生了恆久而深刻的影響。中華傳統文化之根——書法。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可百善孝為先,“孝道”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尊老敬老之風淳厚而深遠。古人云:“孝道,德之本。”孔子也說:“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這些都是說,孝是一切社會道德的根本、做人的根本。千百年來,孝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流淌不息,永不停歇。“孝德”這股文脈給中華民族注入生命活力。孝深深地紮根於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裡,根深蒂固,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力量。中華傳統文化之根——孝。

書法乃中華藝術文化之魂,孝乃中華道德文化之根。

我們要守住中華傳統文化的根,留住中華傳統文化的魂。沒有根就不會長出參天大樹,沒有文化的根就不會有社會的文明。它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文明的根,也是世界文化的根。只有當我國觀察人類文化的進展時,就能用人文精神來教化天下。“亂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所以我們在傳承文化與弘揚美德的同時,也應觀乎人文,方以化成天下。

是什麼支撐著我們強大的祖國能在五千年的歲月裡熠熠生輝?我想,應該是中華民族傳承了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文化的根深深地扎進土裡,深深地烙印在每個炎黃子孫的心裡,因為這是我們的信仰,是我們心底湧動的力量。中華傳統美德為我們的`靈魂注入人文精神,使我們的國家向著世界的文化之巔邁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為每個華人注入到心靈。

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也許,我們還在平凡的視窗上舞動青春;也許,我們還在題海戰術裡挑戰困苦;也許,我們還在一堆堆文字材料中敲打歲月……但莫忘初心,觀乎人文,化成天下。我們要秉持傳承中華文化的信念,攜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譜寫歷史新篇!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文3

在這個寒假裡,我讀了許多書,他豐富了我的知識。在這些富有人生哲理的書裡,我感觸最深的是《老外買瓜》這本書。它不僅賦予了我豐富的知識而且給了我力量,讓我悟出了許多道理,更感悟到了中國人的高尚品德。

說有個老外到中國觀光旅遊,來到瓜地要買個最甜的西瓜。他連比帶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說明白他想要的那種瓜。老爺爺耐心的聽完後,去瓜地裡千挑萬選了一個最好的拿給了他,老外滿意地說:“瓜ok,瓜ok……”走時給老爺爺一疊錢,老爺爺只拿了十元,又找給他多餘的錢,老外很驚訝,之後又很激動的說:“中國人ok,中國人ok……”

我讀完這本書,心想:“這老爺爺真傻……要是我就都要了……反正是他自願給的……”想著想著,忽然間我的臉好熱,不知不覺,慚愧的低下了頭:“我也是中國人,怎麼會……”

從小西瓜顯示出不凡人品。我決定要向老爺爺學習他的善良、有耐心、樂於助人、不貪戀別人財物的好品德。讓更多的外國人知道:“中國的瓜甜,中國的景好,中國的人更好!”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文4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身為中國人不僅應該學習優秀文化,還要傳承傳統美德。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被羅馬帝國所佔領,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基本民族歷史的文字記載早已喪失殆盡;古巴比倫,也早已被波斯帝國所消滅,其文化也被迫中斷。人類文明的四大發源地,有三個都分別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許多國家,唯獨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經久不衰,至今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這是什麼原因?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國不僅有著共同祖先遺傳下來的血統,而且有著共同的優秀文化和美德傳統。就是這些血統與傳統,培育、造就了我們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使得中華民族的文化與美德代代相傳。

我國是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吃苦耐勞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人類。古往今來,湧現出多少勤勞向上的名人,成為世人學習的楷模。

但據調查,現在的中國小生,愛勞動、有較好勞動習慣的約佔1/3,另外的2/3是不愛勞動或不太愛勞動的。有些孩子,懶得疊被子,懶得洗襪子、洗衣服,懶得收拾書包、收拾書桌,甚至於懶得洗臉、洗腳,連喝水也懶得自己倒。

事實上,家長並不太重視對孩子從小培養熱愛勞動的品質。 現在,我國幾千萬個獨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獨生子女視為“小皇帝”,凡事都圍著獨生子女轉。現在的青少年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處於優越的生活環境,祖輩父輩們過多的溺愛、寵愛和放縱,使得獨生子女們從小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產生了父母寵愛自己是天經地義的錯誤思想。而一些學校只顧傳授知識和能力,卻嚴重地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與民族道德素質的培養。結果,成績上去了,道德下來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質開始出現問題,見利忘義、騙財害人,不講人格、自私自利、損害公德、不講孝敬的現象時有發生。要扼制和消除這些社會的非文明、非道德現象,必須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而傳統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學校的教導以外,更需要整個社會的配合。

無論是什麼中華文化,我們都應該傳承下去,從現在開始,"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境界。努力學習中華文化,傳承傳統美德。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文5

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有的財富。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承載著、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作為青年學生,更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告訴我們做事要有規則,懂規矩,守紀律。規則對於我們的生活,就如同空氣對於小草、水對於魚兒一樣,須臾不可分離。我們要做的,首先就是要遵紀守法。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後,在玉樹執行抗震救災的解放軍醫務人員,他們在進村入戶過程中,官兵嚴格執行民族政策、法規,尊重當地的民族風俗習慣。中午吃飯時,有一名醫生帶了魚罐頭,還沒來得及開啟就被領導人吳永勝沒收,並當場規定,在藏族地區吃飯一律不許吃魚。吳永勝嚴守紀律,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公德。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必須有一顆公德心,一顆關愛他人的心。有一個人,他未想過出名,但他的行為註定與眾不同,受助者說他是活菩薩,同事們說他是“活雷鋒”,更多不瞭解他的人,則說他是一個“不開竅的傻子”。他54次獻血,累計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全部血量的十倍。他很清貧,但他卻在16年中捐出工資總額的一半給希望工程,累計為貧困學生和災區群眾捐款超過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貧困兒童。他是一個好人,他的名字叫郭明義。

尊重。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尊重社會和尊重知識,我們青少年需要牢牢把握這五把金鑰匙。著名作家蕭伯納有一次到蘇聯訪問,他在莫斯科街頭散步時見到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蕭伯納和這個女孩玩了很久,在分手時,她對小女孩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和偉大的蕭伯納一起玩了。”小女孩也學著他的口氣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你今天和蘇聯女孩安妮娜一起玩了。”蕭伯納很吃驚,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傲慢,並向小女孩道歉。所以,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懂得尊重,不然,別人會看不起我們的。

禮儀。我國曆史上,孔融就是一位十分講究禮儀的人,他剛四歲就知道遜讓之禮。每次與哥哥們吃梨子的時候,孔融總是讓哥哥們先選梨。拔大個兒的給哥哥們吃,人們無不稱讚。東漢時,有個人叫黃香,他九歲的時候就懂得冬天時給父親暖被褥。人家九歲就這樣孝順,何況我們,我們十多歲了,可還有些同學不懂事。

讓我們從平常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傳承中華文明,一起踐行傳統美德吧。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文6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身為中國人不僅應該學習優秀文化,還要傳承傳統美德。

中華上下五千年,通過這五千年的延續和發展,我國形成了泱泱大國的民族精神。我們也要學習這種民族精神。

我們中華文化亦稱華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化。

中國神話,中華文化與歷史的瑰寶,通過口耳相傳或書面文字記載等各種形式流傳在寓言,小說,宗教,舞蹈,戲曲中。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話會被假定是歷史真實的一部分。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也是作為中華民族信奉的圖騰,龍身上寄予了美好的品質和神奇的傳說。在龍的身上集中了人們美好的願望,也常把世間的傑出人物稱為人中之龍。

無論是什麼中華文化,我們都應傳承下去,從現在開始,"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境界。努力學習優秀文化,傳承傳統美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