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端午節作文

來源:才華庫 2.14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1

每年家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2

今天,我和爸爸、我的媽媽一起去奶奶家過端午節。

我們來到家和超市,爸爸、我的媽媽去買東西了,我看見了我們班的同學季官清,我們兩個在超市門口說著話,忽然發現旁邊大樹上的鳥窩裡掉下來一個鳥蛋,但是鳥蛋已經破碎,我們心裡挺難過的。

我們來到了東營奶奶家,一看奶奶正在包粽子,我也去幫忙。我先把竹葉捲成圓筒形的,再往裡面裝上各種各樣的餡兒,然後把粽子包成四個角,再用線把粽子捆好,放在鍋裡煮了一個小時,我們就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了。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3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屈原投江後,人們冒著風雨划船撈救。後來又擔心魚蝦吃掉他的身體,將米團投入江中餵食魚蝦。漸漸演變成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我很喜歡包粽子。有一次包粽子時,糯米粘得滿手都是,像一條條毛毛蟲。粽子是先拿葦葉或竹葉包成一個錐形,再往裡面放上糯米和餡,拿繩子繫上,就包好了。

外公小時候,看見大人們在波濤滾滾的長江裡賽龍舟,爸爸也曾在香港赤柱參加過龍舟比賽,我多想有一天也能成為龍舟隊的一員。中國古老的傳統應該生生不息。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4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為可以上好吃的棕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棕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我最喜歡吃棕子了,我最敬佩屈原了。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5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都要划船到江裡把米飯給魚兒吃,免得魚兒吃了屈原的屍體,可是擔心米飯太小了魚兒看不見,人們就用葉子把米飯包成了粽子,人們把粽子扔進江裡,魚兒大口地吃了起來。直到現在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船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我最喜歡吃粽子了,粽子有綠豆味、紅豆味、豆沙味等口味的,但是我最喜歡吃奶奶親手做的桂花粽子,吃一口真是好吃啊!

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這樣我就能天天吃粽子,天天和小朋友玩了。

端午節真像一個快樂而美味的節日啊!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邀請到了我們陽光小隊的隊員們一起和我觀看隆重的龍舟大賽,大家都很開心!

划龍舟聽大人們說是為了紀念我國有名的詩人屈原才有的活動,現在已成為一項體育健身的專案活動了。同學們個個都很興奮,有的喊加油,有的和划船的叔叔打招呼,有的邊喊自己也比劃著。有男孩子還說等長大了他們也要去劃。總之大家都在為那些划船的叔叔們喊加油,那些叔叔也好象聽見似的,劃的更帶勁了,甚至在船上跳了起來。把我們都看呆了。經過一個小時的陽光浴,我們陽光小隊才依依不捨地和龍舟道別。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7

家自己包粽子,媽媽對我說:包粽子先要把糯米和竹葉在水裡泡一天,才好包又好吃。所以媽媽昨天就泡了糯米和竹葉,並備好了一些配料。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粽子葉,把一頭一卷,就形成了甜筒狀,然後把糯米裝進去,再放進一塊淹好的五花肉,把粽子葉摺好捆緊,一個肉粽就包好了。接著媽媽一邊包一邊示範給我看,我仔細看著,學著她的樣子慢慢的包著,終於包好了一個,雖然形狀還不太好,看著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我高興極了。後來我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好棒!媽媽笑著說。

粽子煮熟了。我聞著清香解開粽子,一邊吃著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故事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兒歌了。因為端午有許多習俗都跟五有關,所以端午又叫“重五”。

端午節的時候在家門口要插五端。這五端有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據說可以驅蟲、辟邪。

在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他們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雄黃酒和黃豆包的粽子。

賽龍舟、吃粽子也是端午節的習俗。相傳吃粽子賽龍舟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這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節日,也是全中國每一個人的節日!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9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我我的媽媽叫我早早的起了床,讓我跟她一起包粽子,我高興的答應了。

我在廚房裡看到了菠蘿,就問我的媽媽:“我的媽媽,我可以把菠蘿抱在粽子裡嗎?”我的媽媽回答說:“當然可以了。”

我學著我的媽媽的樣子,把竹葉捲成圓筒形的,放上糯米、紅棗、菠蘿,然後用竹葉包起來,纏上線。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和我的媽媽一會兒就把粽子包完了,我的媽媽開始煮粽子。

開飯了,我們一家吃著自己包的粽子,高興極了!

中午,二姑媽來到我家,請我和姐姐、哥哥一起去東營吃了肯德基、冰激凌。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真高興啊!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10

今天是端午節,放假不上課。為什麼端午節放假不上課呢?因為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古時候有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愛人民,人民也很愛他。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在汩羅江去世,為了讓魚不要吃愛國詩人屈原,人們就在江裡拋許多粽子。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到五月初五那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還在江裡、湖裡舉行龍舟賽。這個風俗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傳下來,就成了端午節。

我們這裡的端午節還要在門上掛艾葉,插菖蒲劍……

端午節真有意思!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11

轉眼間,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年是我國把端午節首次例為國家法定假日,以此來發揚傳承此節日,端午節一是紀念屈原,二是通過通過包粽子,插艾葉來驅毒消災,現在商家也準備打一場“粽子戰”。

端午,一開始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時因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義卻遭排擠、流放,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擔憂,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擔,所以在江邊,憤然抱起大石頭跳江了,江邊的漁夫們看見了,立刻劃著船去打撈,為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屍體,將包著竹葉的米團拋入江中,所以演變到今天有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1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據說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吃粽子去踏青。

天剛矇矇亮,我睡得正香,爸爸媽媽叫我起來。我們一家人去山上踏青。大道上、半山腰、山頂上全部都是去踏青的人。

山好陡啊,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了的`,累得我氣喘吁吁。啊,山上真熱鬧啊!到處都是人,媽媽教我用露水洗臉,並告訴我這樣做可以是我的眼睛更加明亮。

洗完臉,我媽媽採來艾蒿和鮮花,我們一家人一邊吃一邊玩,真開心啊!

太陽出來了,放射出萬丈光芒,人們陸續下了上。

今年的端午節真快樂啊!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的習俗總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著一層層竹葉,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

說到粽子,我還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以前,也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聽到這個訊息家家戶戶包粽子,來到江邊把粽子都扔進了江裡,用這種方法來保護屈原的屍體。

粽子分為兩種,有圓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種是三角形的叫竹葉粽。家人還給孩子戴五絲線,頭上畫“王”字,在家門上插艾草……端午節的風俗還真不少。

我喜歡端午節!

傳統的端午節作文14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當地最隆重,最有特色的節日。

當然,在端午節這一天,我的媽媽要給孩子戴上五絲線,五絲線飽含著母親對孩子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命百歲。我的我的媽媽也給我戴上了五絲線的長命縷。

在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兩千多年以前的五月初五,人們站在汨羅江便往江裡扔食物,是為了不讓魚蝦等海底動物把屈原的屍體吃掉。

今天中午我們吃飽了飯以後,我的媽媽帶著我一起去了超市,我的媽媽給我買了香包作為端午節的禮物送給了我。

我今天過得非常開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