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作文

來源:才華庫 5.98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作文

四年級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作文1

今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就是相同的。端午節就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大家家就開始包粽子,準備好餵我肚子裡的“蛔蟲”了。說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節的知識,就讓我這個大博士來告訴你們有關端午節的知識吧!

說起端午,大家還得請出一位詩人讓他來幫大家先開頭說起他吧,可此人到底就是何方神聖?他就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屈原呀!屈原就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就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訊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划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裡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還就是再來說說端午節賽龍舟的故事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就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就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怎麼樣這就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識,現在大家對端午節有一定的認識了吧,現在大家就是不就是該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就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還會給大家帶來許多不朽的詩篇,可就是屈原的縱身跳入洗乾淨了人們的心,他留下來的不僅就是悲壯的詩歌還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我相信偉大的愛國詩人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四年級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作文2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四年級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作文3

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裡也;怒而飛……

——莊子

你因怒而飛,你的精魂飛入湘水。

你的靈魂順隨你的信仰漂流,讓人們看到你的正義與氣節、你的哀麗與豪壯。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於江畔,剛毅的臉上寫滿了無畏,大風吹開了你的三千愁絲,你騰舞飛揚的衣衫宛若一面堅韌不拔的旗幟。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腳下翻滾,你握緊了手中的青銅劍,萬千感慨澎湃胸頭。

曾經,你在一首詩中把風、雨、雪、電、雲、月作為自己的侍從,讓鳳凰和龍為你拉車,在太空中任意馳騁,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的一切夢想全都已破滅,冥冥之中,哪裡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許自己本不該踏出茅廬;或許平靜穩定的生活才最適合自己,而自己也應該守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為人們、為歷史創作精華,繁衍文化。

賊兵的呼喊聲由遠及近,是該做出選擇的時候了。一江烏水折射出了生命最後時刻的空虛與充實、骯髒與華麗。

你的思想定格:如果真理和信念需要流血犧牲,那麼我願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實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子,裡面卻裹滿了蝨子。

於是,你就把自己作為一個高潔的化身呈現給世人:無論遇到了怎樣的狀況,正義與氣節是最神聖的,是最值得去維護的。

賊兵的呼喊聲到了近前,你回頭望了最後一眼國破下的山河,而後高呼:“長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縱身跳入了為你而憤怒的江水中,瞬間,一江烏水空明澄澈……

湘水悠悠,無數的水鬼,冤纏荇藻怎能洗滌得清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淨你,而是你淨湘水。你奮身一躍,所有的`波濤濺起,汀芷蒲蘭流芳到現今。

我想,你本來就是一條魚,一條心胸寬闊、志向無邊的鯤魚,後來化為大鵬鳥,你的心胸、志向、理想依舊巨集偉無邊。而現在你又回到了水中,回到了原來就屬於你的位置上去,成為靈臺空明澄澈的真神,默默地為人們指引著前進的方向,為人們樹立高尚的信仰。

於是到了後世,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活在歌裡、風裡、水裡。

四年級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作文4

比賽雖然結束了,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眼前的那一幕一幕在我的腦海裡迴盪。

農曆五月初五,粽香四溢。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茶雞蛋,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端午節熱鬧非凡,有著獨特的民俗。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吧!

端午節的來歷: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為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裡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