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錫寶,字鴻書,一字劍亭”原文及翻譯

來源:才華庫 1.5W

曹錫寶,字鴻書,一字劍亭,江南上海人。乾隆初,以舉人考授內閣中書,充軍機處章京。資深當擢侍讀,錫寶辭。大學士傅恆知其欲以甲科進,乃不為請遷,二十二年,成進士,改庶吉士。口母憂歸,病瘍,數年乃愈。三十一年,散館①,改刑部主事。再遷郎中。授山東糧道。上巡山東召見命來京以部屬用以大學士阿桂奏令入四庫全書館自效書成以國子監司業升用。

居三年,上以錫寶補司業無期,特授陝西道監察御史。時協辦大學士和珅執政,其奴劉全恃勢營私,衣服、車馬、居室皆逾制。錫寶將論劾,侍郎南匯吳省欽與錫寶同鄉裡,聞其事,和坤方從上熱河行在,馳以告和珅,令全毀其室,衣服、車馬有逾制,皆匿無跡。錫寶疏至,上詰和珅。和珅言平時戒約嚴,或扈從日久漸生事,乞嚴察重懲。乃命留京辦事王大臣召錫寶問狀,又令步軍統領遣官從錫寶至全家察視,無跡,錫寶自承冒昧。上召錫寶詣行在面詰,錫寶奏全倚勢營私,未有實跡,第為和坤“杜漸防微”,乃有此奏。復諭軍機大臣,大學士樑國治等覆詢,錫寶又承“杜漸防微”語失當,請治罪。下部議,當左遷。上手詔略言:“平時用人行政,不肯存逆詐億不信之見。若委用臣工不能推誠佈公,口猜疑防範,據一時無根之談,遽入人以罪,使天下重足而立、側目而視,斷無此政體。錫寶未察虛實,以書生拘迂之見,託為正言陳奏.姑寬其罰,改革職留任。”五十七年,卒。

仁宗親政,誅和坤,並籍全家,乃追思錫寶直言,諭曰:“故御史曹錫寶,嘗劾和坤奴劉全倚勢營私,家貲豐厚。彼時和珅聲勢薰灼,舉朝無一人敢口糾劾,而錫寶獨能抗辭執奏,不愧諍臣。今和珅治罪後,並籍全家,貲產至二十餘萬。是錫寶所劾不虛,宜加優獎,以旌直言。錫寶贈副都御史,其子江視贈官予蔭。”錫寶,一士從子,再世居臺省,敢言名。家有甕,焚諫草,江嘗乞諸能文者為詩歌,傳一時雲。

(《清史稿》)

注:①散館:明清時期庶吉士學習期滿稱“散館”。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乃命留京辦事王大臣召錫寶問狀狀:情況B.第為和珅“杜漸防微” 第:住宅

C.不肯存逆詐億不信之見億:預料D.並籍全家 籍:沒收入官府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① 口母憂歸,病瘍,數年乃愈。

② 若委用臣工不能推誠佈公,口猜疑防範,據一時無根之談。

③ 舉朝無一人敢口糾劾,而錫寶獨能抗辭執奏,不愧諍臣。

A.①其 ②乃 ③於B.①其 ②乃 ③為C.①以 ②而 ③於D.①以 ②而 ③為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上巡山東/召見/命來京以部屬用以/大學士阿桂奏/令入四庫全書館自效/書成/以國子監司業升用。

B.上巡山東/召見/命來京以部屬用以/大學士阿桂奏/令入四庫全書館/自效書成/以國子監司業升用。

C.上巡山東/召見/命來京以部屬用/以大學士阿桂奏/令入四庫全書館/自效書成/以國子監司業升用。

D.上巡山東/召見/命來京以部屬用/以大學士阿桂奏/令入四庫全書館自效/書成/以國子監司業升用。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曹錫寶在乾隆初年就憑藉舉人的考試獲得朝廷的任命,並因為資歷較深而被提拔為侍讀,後來因為大學士傅恆的阻撓,沒能繼續晉升。

B.乾隆認為,因為曹錫寶對和珅的彈劾只是沒有查清事情的虛實,加上只是一介書生,見解迂腐,因此免除了對他的懲罰。

C.嘉慶皇帝在剷除了和珅之後,想起來了曹錫寶當年的直言進諫,下令追贈曹錫寶副都御使的官位,曹錫寶的兒子也因此受到蔭庇,被贈與官職。

D.曹錫寶是曹一士的兒子,他們父子兩人都官居臺省,以敢於直言而聞名。

9.根據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7分)

①是錫寶所劾不虛,宜加優獎,以旌直言。(3分)

②家有甕,焚諫草,江嘗乞諸能文者為詩歌,傳一時雲。(4分)

(2)曹錫寶彈劾和珅為什麼不能成功,請結合文章內容概括說明。(3分)

參考答案

5.B 6.C 7.D 8.C

9(1)①這樣(看來),曹錫寶所彈劾的內容沒有虛假,應該加以優待獎賞,來表彰他的敢於直言。(3分, “是”、“旌”的解釋各1分;句意1分。)

【評分細則】①“是”字做代詞,譯為“這樣(看來)”,也可譯為“這說明”“從這件事中(看來)”,只要能解釋為指示代詞,都應該予以1分:②“旌”譯為“表彰”,也可翻譯為意義相近的'詞,如“表揚”“褒揚”等,但不可譯為“獎勵”“獎賞”;③1分的句意可落實到“所劾”和“以”字上,“所劾”屬於所字結構,翻譯時應譯為名詞性短語,如“所彈劾的內容”“所彈劾的情況”等;“以”,連詞,表目的,譯為“來”、“用來”。(句意“所劾”與“以”譯出一個即給分)

②曹錫寶的家裡有個甕,(用來)焚燒諫書的草稿,曹江曾經向那些能夠寫文章的人請求(給曹錫寶)寫詩歌,(這些詩歌)被傳誦一時。(4分,“嘗”、“諸”各1分,後面補充出省略的主語1分,句意1分。

【評分細則】①“嘗”,譯為“曾經”,1分;②“諸”,兼詞,相當於“之於”,此處屬於狀語後置,翻譯時需要倒裝,1分;③後一句省略句,需補充出主語“這些詩歌”,1分;④句意可落實到“草”和“傳”字上,“草”,可譯為“草稿“、“稿子”、“稿件”等,“傳”,可譯為“流傳”、“傳誦”等。

(2)①侍郎吳省欽得知曹錫寶要彈劾和珅,暗中告知和珅;②和珅讓家奴劉全銷燬和藏匿罪證,使皇帝查無實據。(一點2分,兩點3分)【補充】③“朝中無人彈劾”,也可,但需譯出,不能照抄原文。

【評分細則】①題目要求“概括說明”,因此凡是直接摘抄原文語句的不給分;②如學生僅對原文進行翻譯,不能概括,可酌情給1分。

附【參考譯文】

曾錫寶,表字鴻書,另一個表字劍亭,上海人。乾隆初年,憑藉舉人身份考取功名,被授予內閣中書,擔任軍機處章京一職.資歷深了以後,應當提拔為侍讀,錫寶推辭沒有就任,乾隆二十二年改任庶吉士,因為母親的喪事回家,又生了潰爛之病,幾年後才好轉。乾隆三十一年,曹錫寶在庶常館學習期滿,改任刑部主事,再次升官擔任郎中。被授予山東糧道一職。皇上到山東巡視,召見曾錫寶,讓他到京城當做部屬任用。因為大學士阿桂的奏舉推薦,皇上讓他進入四庫全書館貢獻自己的力量。《四庫全書》編成以後,朝廷以國子監司業一職來提拔任用他。

過了三年,皇上因為曹錫寶補任司業沒有期限,特意授予他陝西道監察御史一職。當時協辦大學士和珅掌握大權,他的奴僕劉全依仗權勢謀求私利,衣服、車馬、居室都超出了規格。曹錫寶打算論告彈劾,侍郎上海南匯人吳省欽與曹錫寶是同鄉,聽說了這件事,(當時)和珅正跟隨皇上在熱河,吳省欽飛馬把這件事告訴了和珅,和珅命令劉全拆掉超出規格的房屋,衣服、車馬只要是超出規格的,都隱藏得沒有蹤跡。曹錫寶的奏章到了皇上那裡,皇上責問和珅。和珅回奏說自己平時對屬下警戒約束很嚴格,但是或許自己隨從護駕在外,奴僕無人管束,逐漸惹是生非,請求嚴格查辦加重懲罰。皇上就命令留在京城處理事務的親王大臣召見曹錫寶詢問情況,又命令步軍統領派遣官員跟著曹錫寶到劉全家去檢察檢視,沒有發現證據,曹錫寶自己承認魯莽輕率。皇上下詔命令曹錫寶到熱河當面責問,曹錫寶上奏說劉全依仗權勢謀求私利,但是沒有實際證據,自己只是為了幫助和珅“杜漸防微”,才有這次上奏。皇上又讓軍機大臣、大學士樑國治等人審察詢問,曹錫寶又承認“杜漸防微”的話不恰當,請求給自己治罪。交給相關部門議罪,應當降官貶職。皇帝親手寫了詔書,大意是說:“朕平時任用人才,處理政事,從來沒有事先猜疑別人心存欺詐懷疑別人不誠信的想法,如果委任群臣百官卻不能示人以誠,公正無私,而猜疑防範,根據一時沒有根據的談論,倉促地給別人罪名,使得全天下人重疊著腳站立,斜著眼睛看人,十分恐懼,絕對沒有這樣為政的。曹錫寶沒有查清實際情況,僅拿書生拘泥迂腐的見解,假託是合於正道的話來向君王進言,姑且寬恕他的罪行,改為革職留任。”乾隆五十七年,曹錫寶去世。

仁宗親理朝政,誅殺了和珅,一併抄沒了劉全的家產,才回想起曹錫寶的直言進諫,下詔說:“先前的御史曹錫寶,曾經彈劾和珅的奴僕劉全依仗權勢謀求私利,家財豐厚。那時和珅氣焰囂張、聲勢凌人,整個朝廷沒有一個人敢於舉發彈劾,而惟獨曾錫寶能夠嚴辭上奏皇上,不愧是一個諫諍之臣。現在和珅被治罪後,一併抄沒了劉全的家產,發現財產達到二十多萬。這樣看來,曹錫寶所彈劾的沒有虛假,應該加以優待獎賞,以表彰他的敢於直言,追授曹錫寶為副都御史,他的兒子曹江也照此封官職。”曹錫寶,是曾一士的侄子,兩代人都官居臺省,以敢於直言進諫而聞名。家裡有個甕,用來焚燬諫書的草稿。曹江曾經向擅長寫文章的人請求就曹錫寶的事蹟寫詩歌,(這些詩歌)被傳誦一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