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隴西鸚鵡到江東翻譯賞析

來源:才華庫 2.62W

《鸚鵡·隴西鸚鵡到江東》作者為唐朝詩人白居易。其古詩全文如下:

鸚鵡隴西鸚鵡到江東翻譯賞析

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嘴漸紅。

常恐思歸先剪翅,每因餵食暫開籠。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

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房中。

【前言】

《鸚鵡》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看似寫鸚鵡,實際上寫的是那些被達官貴人養在家裡的歌姬。詩中通過描寫鸚鵡的被困籠中,表達了對受壓抑的歌妓的同情,並寫出她們要求自由解放的願望,表現了詩人的偉大人道主義精神。

【註釋】

①鸚鵡:也叫“鸚哥”,羽毛顏色美麗,嘴彎似鷹,舌圓而柔軟,能模仿人說話的.聲音。古時官宦權貴之家多有飼養。

②隴西:泛指甘肅一帶。隴西盛產鸚鵡,唐皮日休《哀隴民》詩云:“隴山千萬仞,鸚鵡巢其巔。”隴,即隴山,橫亙於陝西甘肅交界處。江東:即江南。

③經年:一年以後,或多年以後。嘴漸紅:鸚鵡小的時候嘴不紅,長大後,逐漸變成紅色。

④憐:愛惜。巧語:指學會人說話。

⑤鳥:指鸚鵡。意:心思,志向。

⑥朱門:指富貴人家。因這些人家的大門都是用朱漆塗飾的,故稱朱門。歌舞妓:指富貴人家蓄養的歌伎舞女。

⑦牢:束縛。

【翻譯】

隴西的鸚鵡被帶到江東,養了幾年後嘴漸漸變紅了。怕它飛走先剪短它的翅膀,每次給它餵食時才暫時開一下籠門。人愛惜它嘴巧感情雖重,鳥卻想高飛與人的想法不同。它很像那富貴人家的歌女舞女,總是被深藏禁閉在後房中。

【鑑賞】

“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多年嘴漸紅。”“隴西”盛產鸚鵡,唐皮日休《哀隴民》詩云: “隴山千萬仞,鸚鵡巢其巔。”鸚鵡從“隴西”被帶到了“江東”,離家萬里,“多年”二字,又寓示了它已離家多年。野生的鸚鵡被人工餵養多年,“嘴漸紅”,貌似更加鮮紅豔麗,實暗示著已是悄悄地人老珠黃,個性泯滅,“嘴漸紅”又有什麼用處,只不過更為主人寵愛罷了。

“常恐思歸先剪翅,每因餵食暫開籠。”“思歸”呼應首句。一個“常”字,暗寓了鸚鵡經常思鄉念家,每欲展翅飛去,無奈被殘忍的主人先把翅膀給剪短了,欲飛不得。每天鳥籠也會開啟一下,得以自由一會兒,但那只是由於主人餵食的需要,並不是出於讓鸚鵡自由的考慮,且“開籠”的時間非常短暫,形如“放風”。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主人憐愛鸚鵡巧言善辯,對其百般寵愛,情義深重,但是這籠中之鳥懷念的卻是在“隴西”的“高飛”歲月,心意與主人並不相同。這裡“高飛”與前“剪翅”不僅是“意不同”,更是極端對立,水火不容。可見主人的憐愛情重,實是虛情假意,明知其“思歸”、“憶高飛”,卻“先剪翅”,陰險狠毒。

“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房中。”這兩句可謂一語道穿“朱門”主人的心思:鸚鵡不過和“歌舞妓”一樣,都只不過是權貴們的玩物而已,應該老老實實地呆在後房中,需要的時候,再出來歌舞幾下,“巧語”幾句。最後一句,在“房”字之前用了“深”、“藏”、“牢”、“閉”、“後”五個限制定語,層層限制,可以想見朱門權貴們對於鸚鵡是何等的層層摧殘、扼殺,一針見血,人木三分,詩人的激憤之情,溢於言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