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螃蟹呈浙西從事原文、翻譯及賞析

來源:才華庫 9.64K

詠螃蟹呈浙西從事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詠螃蟹呈浙西從事原文、翻譯及賞析

未遊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

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

翻譯

還沒有遊歷滄海就知道蟹的名聲,

它的肉上長著骨頭(殼)。

不要說它沒有心腸,它哪裡怕什麼雷電,

大海龍王那裡也是橫行無忌。

賞析

螃蟹,素被視為橫行無忌、為非作歹的反面典型形象,詩中,詩人熱情地讚揚了蟹的錚錚之骨、無畏之心和不懼強權、敢於“犯上”的壯舉,寄託了他對無私無畏、敢於“橫行”、衝撞人間“龍庭”的反抗精神的熱烈讚美和大聲呼喚。

詩的首句帶出蟹在海洋中的名聲,下句指它的肉上生骨,長相奇特(因蟹屬甲殼動物,其胸、背、腳均為硬殼,如骨頭般)。餘二句詠蟹本無心腸,故無所顧忌,渾身是膽,在海龍王處橫行。既突出橫行無忌的性格,又與首句互相呼應。蟹的橫行本為人所鄙,但此詩的蟹敢於海龍王處橫行,則屬敢作敢為的精神。

這首詩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態寫得活靈活現,全詩不作一個蟹字,對蟹的寫照可謂極致。在藝術表現技巧上很有值得稱道之處。

首先,是多側面的形象描寫。首句“未遊滄海早知名”,是通過詩人久聞螃蟹大名,從遠處來極寫蟹在詩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一個“早”字,既顯示了螃蟹所負盛名時間之久,又表現了詩人對螃蟹品格愛慕之日深。次句“有骨還從肉上生”,重在描寫蟹的外形。“有骨”有甲殼,是蟹與無骨軟體動物的重要區別,也是它賴以生存的手段。“有骨”二字暗寓了詩人對螃蟹身有傲骨的讚美之情。三、四兩句“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是從心靈世界的角度為蟹敷彩。傳說天帝是宇宙的最高統治者,海龍王是水族的主宰,雷電是天帝怒氣的產物。螃蟹不僅不怕天帝雷電,而且更不懼龍王的強權,即使在龍王的龍庭中,它也敢於“橫行”。正是由於這多方面的鏤刻,從而使螃蟹不畏強權的.叛逆性格具有了立體感。

其次,把深厚的思想感情含蓄地寄寓在妙趣橫生的形象中,也是此詩的顯著藝術特色。封建秩序不容許叛逆思想的公開表達,詩歌的藝術規律也要求作者的思想傾向要盡力融入藝術形象中,這些都是詩人以“橫行”之蟹的形象寄寓反抗意識的原因。詩中,詩人頌揚蟹的叛逆性格,並未流於直露,而是從“名”、“骨”、“心”、“橫行”等側面逐層對蟹的形象賦之於人的品格、加以刻畫、讓讀者從蟹那具有立體感的形象中自行品味蘊含其中的主旨思想。

詠螃蟹呈浙西從事原文、翻譯及賞析2

未遊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

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

翻譯

還沒有遊歷滄海就知道蟹的名聲,它的肉上長著骨頭,長相奇特無比。

不要說它沒有心腸,它哪裡怕什麼雷電,大海龍王那裡也是橫行無忌。

註釋

滄海:指大海。

骨:螃蟹身上堅硬的外殼是一種特殊的骨頭,叫外骨骼。

莫道:休說,不要說。

海龍王:傳說海中的龍神。

橫行:橫著行走。喻肆行無忌。

賞析

螃蟹,一般被視為橫行無忌、為非作歹的反面典型形象,皮日休在這首詩中所吟詠的螃蟹可以有不同的詮釋。有人認為此詩賦以螃蟹不畏強權的叛逆性格。按照這種說法,在這首詩中,詩人熱情地讚揚了螃蟹的錚錚之骨、無畏之心和不懼強權、敢於“犯上”的壯舉,寄託了他對無私無畏、敢於“橫行”、衝撞人間“龍庭”的反抗精神的熱烈讚美和大聲呼喚。尤其是三四兩句,說螃蟹不僅不怕天帝雷電,而且更不怕海龍王的強權,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螃蟹不畏強橫的叛逆性格的頌揚之情。但也有人認為此詩對螃蟹形象的刻畫,是塑造了一個橫行無忌、為非作歹的反面典型形象,入木三分地諷刺了社會上一些橫行霸道之人。所謂詩無達詁,兩種理解都不無道理。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技巧上很有值得稱道之處。首先,是多側面的形象描寫。首句“未遊滄海早知名”,是通過詩人久聞螃蟹大名,從遠處來極寫蟹在詩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一個“早”字,既顯示了螃蟹所負盛名時間之久,又表現了詩人對螃蟹品格愛慕之日深。次句“有骨還從肉上生”,重在描寫螃蟹的外形。“有骨”,有甲殼,是螃蟹與無骨軟體動物的重要區別,也是它賴以生存的手段。“有骨”二字暗寓了詩人對螃蟹身有傲骨的讚美之情。三、四兩句“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是從心靈世界的角度為螃蟹敷彩。傳說天帝是宇宙的最高統治者,海龍王是水族的主宰,雷電是天帝怒氣的產物。螃蟹不僅不怕天帝雷電,而且更不懼龍王的強權,即使在龍王的龍庭中,它也敢於“橫行”。正是由於這多方面的鏤刻,從而使螃蟹不畏強權的叛逆性格具有了立體感。

其次,把深厚的思想感情含蓄地寄寓在妙趣橫生的形象中,也是此詩的顯著藝術特色。封建秩序不容許叛逆思想的公開表達,詩歌的藝術規律也要求作者的思想傾向要盡力融入藝術形象中,這些都是詩人以“橫行”之蟹的形象寄寓反抗意識的原因。詩中,詩人頌揚螃蟹的叛逆性格,並未流於直露,而是從“名”“骨”“心”“橫行”等側面逐層對蟹的形象賦之於人的品格、加以刻畫、讓讀者從蟹那具有立體感的形象中自行品味蘊含其中的主旨思想。

此詩語言形象、幽默、傳神,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態寫得活靈活現,全詩不著一個“蟹”字,對蟹的寫照可謂極致。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末動亂時期。當時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作者本人曾參加黃巢起義軍,做過黃巢政權的“翰林學士”。據題意,此詩是呈給浙西從事的,浙西從事不詳何人,此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也難以考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