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春歌原文、譯文及賞析

來源:才華庫 1.98W

《子夜四時歌》為南朝樂府民歌,收錄在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中,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子夜四時歌:春歌原文、譯文及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子夜四時歌:春歌原文、譯文及賞析 篇1

【原作】

子夜四時歌·春歌——《南北朝樂府民歌》

春風動春心,流目矚山林。山林多奇採,陽鳥吐清音。

【註釋】

春心:欣賞春色的心情。

流目:意為轉動目光,即放眼隨意觀看。

矚:有“注視”之意。

採:此處當通“彩”。

陽鳥:此處泛指陽春三月的鳥,指候鳥。

【古詩今譯】

春風和煦,百花盛開,令人胸中湧起濃濃的春意,流轉的目光,凝望著遠處色彩絢爛的山林,久久不忍離去。在那色彩絢爛的山林深處,從南方飛回的小鳥,在明媚的陽光下歡快地鳴囀啼叫,清脆,明快,悅耳,悠揚。

【簡析】

這首詩出自於《南北朝樂府民歌》之《子夜四時歌》,屬南朝民歌。南朝民歌是由樂府機關採集而存的,現大部分收入宋代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清商曲辭》類。其語言清新秀麗,基調婉約纏綿,表現出南方人細膩微妙的情感。

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細膩的筆法,為讀者描繪了一幅百花盛開,山林色彩絢爛,從南方飛回的候鳥,在陽光下歡快地鳴叫的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象,流露了詩人喜愛春天,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懷。可謂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

“春風動春心,流目矚山林”,詩人首先從感官入手,從春風著筆,渲染充溢於心中陶然的情懷。詩人漫步於永珍更新的春山上,沐浴著融融的煦暖的春風,情湧動了,心陶醉了,不知不覺之中,目光被多彩的山林吸引了,於是一種難以抑制的欣賞春天的情懷。

“山林多奇採,陽鳥吐清音”,在這兩句中,作品承接上文,首先從視覺的角度寫其“流目矚山林”所看到的奇光異彩,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山花爛漫,芳香四溢的神奇的空山幽谷之中;繼而又從聽覺落筆,描繪了一個“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佳境,詩人就此收筆,令讀者不勝追尋與嚮往。

這首小詩,咋讀起來似乎覺得很平淡,然而反覆讀之,便覺其中別有洞天。它能流傳至今,不在於詞句的華麗,也不在於格律的嚴整,更不在於藝術手法的高超,而在於它獨有的韻味,在於它的平淡無奇。整首詩讀來如行雲流水一般,樸素,自然,渾厚,清新,同時又不乏幽遠。

子夜四時歌:春歌原文、譯文及賞析 篇2

原文: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譯文

秦地有位叫羅敷的女子,在綠水邊上採摘桑葉。

白皙的'纖纖手指攀在青枝上,嫩紅的面容在陽光下特別鮮亮。

蠶兒已經餓了,我該趕快回去了,達官貴人莫在此耽擱您寶貴的時間了。

註釋

子夜吳歌:《子夜歌》屬樂府的吳聲曲辭,又名《子夜四時歌》,分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唐書·樂志》說:“《子夜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因起於吳地,所以又名《子夜吳歌》。

“秦地”句:秦地,指今陝西省關中地區。

羅敷女,樂府詩《陌上桑》有“日出東南隅,歸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採桑城南隅”的詩句

素:白色。

“紅妝”句:指女子盛妝後非常豔麗。

妾:古代女子自稱的謙詞。

“五馬”句:意思是,貴人莫要在此留連。五馬,《漢官儀》記載:“四馬載車,此常禮也,惟太守出,則增一馬。”故稱五馬。這裡指達官貴人。

賞析:

《漢官儀》:四馬載車,此常禮也,惟太守出,則增一馬,故稱五馬。

子夜四時歌:春歌原文、譯文及賞析 篇3

子夜吳歌·春歌

李白〔唐代〕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賞析

這首詩吟詠了漢樂府《陌上桑》詩中美女秦羅敷的故事。秦羅敷不僅有美貌,更有美麗的心靈。詩人讚揚她不為富貴動心、拒絕達官貴人挑逗引誘的高尚品質。而且,詩中還突出了秦羅敷的勤勞品質,這在“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闡述。這是“春歌”,所以用採桑起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