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原文及翻譯

來源:才華庫 8.68K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原文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原文及翻譯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作者:唐·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

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時須。

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戰,三城守邊卻可圖。

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聖旨恩宜殊。

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

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

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註釋

1、寶應元年(762)在成都作。人奏:人朝奏事。檢察使:唐史諸書無檢察使。浦起龍《讀杜心解》謂“此必非常設之官,時西川有備蕃軍務,特命檢察,即謂之檢察使耳”。侍御:唐代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皆稱侍御,見趙璘《因話錄》。

2、驥子、風雛:皆比喻年輕而優異的人才。北齊時,人稱裴景鸞為“驥子”,見《北史·裴延俊傳》。西晉陸雲幼時,人稱“鳳雛”,見《晉書》本傳。

3、骨鯁:喻正直。《史記·陳丞相世家》:‘’彼項王骨鯁之臣。”

4、迎風、露寒:漢二館名。《漢書·武帝紀》載:元封二年,因秦林光宮,復增通天、迎風、儲胥、露寒。露寒,原作“寒露”,校雲:“一作露寒。”據改。玉壺:玉製的壺,喻高潔。鮑照《代白頭吟》:“清如玉壺冰。”

5、蔗漿:甘蔗汁。金碗:天子所用的碗。

6、君:指代宗李豫。

7、政:全詩校:“一作整。”典則:典章法則。

8、戚聯豪貴:指與大家貴族聯姻為親戚。唐高祖、睿宗皇后為竇氏,竇侍御與其同族。

9、兵革未息:指安史之亂未平。

10、西南隅:西南邊境。指蜀地,與吐蕃相鄰,時有邊患。

11、憑陵:侵凌,進逼。

12、應時須:全詩校:“一作才能俱。”

13、繩橋:竹索橋。《元和郡縣誌》劍南道茂州墳川縣:“繩橋,在縣西北三裡。架大江水,蔑笮四條,以葛藤緯絡,布板其上,雖從風動,而牢固有餘。”

14、火井:即天然氣井,用以煮鹽。《元和郡縣誌》劍南道邛州臨邛縣:“火井,廣五尺,深三丈,在臨邛縣南一百里。”窮:全詩校:“一作寒。”

15、八州:《舊唐書·地理志》:“劍南節度使,西抗吐蕃,南撫蠻獠,統團結營及鬆、維、蓬、恭、雅、黎、姚、悉等八州兵馬。”

16、三城:指鬆、維、保三城。即今四川松潘縣、理縣、理縣新保關。

17、宜:全詩校:“一作應。”

18、春:返京時節。春當:全詩校:“一作飄飄。”霄漢:喻朝廷。

19、日向:全詩校:“一作粲粲。”庭闈:父母所居,後指父母。全詩校:“一本此下有開濟人所仰,飛騰正時須。”

20、省郎:尚書省的郎官。京尹:指成都尹。時成都號南京,故亦稱京尹。俯拾:俯身拾取,喻容易得到。全詩校:“一作相付。”

21、江花未落:夏去秋來之際。江花,指荷花。

22、全詩校:“一本無此疊句,一作還成都多暇。”

23、全詩校:“一作公來肯訪浣花老。”浣花老翁:杜甫自稱。

24、酤:買酒。全詩校:“一作酣。”蜀人以竹筒盛酒,筒上有穿繩洞眼,以便手提。滿眼酤,言酒滿到洞眼處。全詩校:“二句一雲攜酒肯訪浣花老,為君著衫持髭鬚。”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可可詩詞頻道”的杜甫的詩全集欄目。()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因為在杜甫所作的詩多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裡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著作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絕句》、《望嶽》等等。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繁體對照

《全唐詩》卷219_20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禦杜甫

竇侍禦,驥之子,鳳之雛。

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壹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甯君軀。

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時須。

嘸Z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

八州刺史思壹戰,三城守邊卻可圖。

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聖旨恩宜殊。

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

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

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