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回鄉偶書》閱讀及賞析

來源:才華庫 1.91W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賀知章《回鄉偶書》閱讀及賞析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註釋

⑴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⑵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時已年逾八十。

⑶鄉音:家鄉的口音。無改:沒什麼變化。一作“難改”。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髮。一作“面毛”。衰(shuāi):疏落,衰敗。鬢毛衰:老年人鬚髮稀疏變白。

⑷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⑸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簡析這首詩的表達技巧。

3、錢鍾書先生在《談中國詩》一文裡說:“中國詩人要使你從‘易見’裡望見了‘無垠’。”請就下面一首詩對此加以說明。(4分)

4、詩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鄉的事實的?

參考答案:

1、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思想感情,既有離鄉背井的傷感,也有老大回鄉的喜悅。

2、這首詩用了比對的手法,首句用“少小離家”與“老大回”的句中自對,概括寫出數十年久客他鄉的事實,暗寓自傷“老大”之情。

3、提示要點:三四句寫富於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在詩人,卻是重重的一擊,引出了無窮感慨,久客傷老,反主為賓的悲哀都包含在這一“問”中。並且,兒童天真活潑、淳樸無邪的笑貌,與詩人鬢毛疏落、老邁衰頹的滄桑形象呼之欲出,又強化了這種感慨傷懷。全詩在這有問有答處悄然作結,給讀者無窮的想象與回味。

4、第一句“少小離家”與“老大回”在句中自對;第二句以“鬢毛衰”具體寫出了“老大”之態,並以不變的鄉音映襯,這樣就寫出了作者久客他鄉的事實,也為下兩句作了鋪墊。

賞析:

《回鄉偶書二首》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雖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滿生活情趣。第一首詩在抒發作者久客他鄉的傷感的同時,也寫出了久別回鄉的親切感;第二首詩抓住了家鄉的變與不變的對比,流露出作者對生活變遷、歲月滄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與無奈之情。

第一首是久客異鄉、緬懷故里的感懷詩。寫於初來乍到之時,抒寫久客傷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詩人置身於故鄉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之中,一路迤邐行來,心情頗不平靜:當年離家,風華正茂;今日返歸,鬢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離家”與“老大回”的句中自對,概括寫出數十年久客他鄉的事實,暗寓自傷“老大”之情。次句以“鬢毛衰”頂承上句,具體寫出自己的“老大”之態,並以不變的“鄉音”映襯變化了的“鬢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鄉,故鄉可還認得我嗎”之意,從而為喚起下兩句兒童不相識而發問作好鋪墊。

三四句從充滿感慨的一幅自畫像,轉而為富於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這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全詩就在這有問無答處悄然作結,而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至,久久不絕。

就全詩來看,一二句尚屬平平,三四句卻似峰迴路轉,別有境界。後兩句的妙處在於背面敷粉,了無痕跡:雖寫哀情,卻借歡樂場面表現;雖為寫己,卻從兒童一面翻出。而所寫兒童問話的場面又極富於生活的情趣,即使讀者不為詩人久客傷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這一饒有趣味的生活場景所打動。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其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