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晷字文度吳國富春人原文及譯文賞析

來源:才華庫 1.44W

孫晷,字文度,吳國富春人,昊伏波將軍秀之曾孫也。晷為兒童,未嘗被呵怒。顧榮見而稱之,謂其外祖薛兼曰:“此兒神明清審,志氣貞立,非常童工也。”及長,恭孝表約,學識有理義,每獨幽暗之中,容止瞻望未嘗傾邪。雖侯家豐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親壟畝,誦詠不廢,欣然獨得。父母愍其如此,欲加優饒,而夙興夜寐,無暫懈也。父母起居嘗饌,雖諸史親饋,而晷不離左右。富春車道既少,動經江川,父難於風波,每行乘籃輿,晷躬自扶侍,所詣之處,則於門樹下籓屏之間隱息,初不令人知之。兄嘗篤疾經年,晷躬自持侍,藥石甘苦,必經心目,跋涉山水,祈求懇至。而聞人之善,欣若有得;聞人之惡,慘若有失,見人飢寒,並周贍之,鄉里贈遺,一無所受。親故有窮老者數人,恆往來告索,人多厭慢之,而晷見之,欣敬逾甚,寒則與同衾,食則與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時年飢谷貴,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見而避之,須去而出,既而自刈送與之。鄉鄰感愧,莫敢侵犯。

會稽虞喜隱居海嵎,有高世之風。晷欽其德,聘喜弟預女為妻。喜戒女棄華尚素,與晷同志。時人號為梁鴻夫婦。濟陽江淳少有高操,聞晷學行過人,自東陽往候之,始面,便終日譚宴,結歡而別。

司空何充為揚州,檄晷為主簿,司徒蔡謨闢為掾屬,並不就。尚書經國明,州土之望,表薦晷,公車徑徵。會卒,時年三十八,朝野嗟痛之。晷未及在、大斂,有一老父縵袍草屨,不通姓名,徑入撫柩而哭,哀聲慷慨,感於左右。哭止便出,容貌甚清,眼瞳又方,門者告之喪主,怪而追焉。直去不顧。同郡顧和等百餘人嘆其神貌有異,而莫之測也。

6.對下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父母愍其如此 愍:擔心,憂慮

B.聞人之惡,慘若有失 慘:悲傷

C.見人飢寒,並周贍之 贍:供給

D.徑入撫柩而哭 徑:小路

7.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孫晷恭孝的一組是( )

①父母起居嘗饌,雖諸兄親饋,百晷不離左右

②父難於風波,每行乘籃輿,晷躬自扶侍

③聞晷學行過人 ④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見而避之

⑤而晷見之,欣敬逾甚 ⑥聞人之善,欣若有得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D.③④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孫晷家裡雖然很富裕,但他仍親自處田,生活儉樸

B.孫晷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對有困難的鄉鄰竭盡全力幫助

C.孫晷經常告誡妻子不要羨慕奢華,要節儉樸素地生活

D.孫晷品德高尚,才學出眾,贏得了普通百姓與朝廷官員的一致敬仰

9.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雖侯家豐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親壟田,誦詠不廢,欣然獨得。

(2)欣敬逾甚,寒同與同衾,食則與同器,或角衣推被以恤之。

參考答案

6.D

7.C

8.C

9.(1)孫晷雖然家業豐厚,但常常穿布衣吃素食,親自在田間耕種,攻讀不輟,欣欣然獨享其樂。(關鍵詞:“布衣”,名詞作動語詞“蔬食”,以粗米、草菜為食;“躬親”,親自)

(2)(孫晷)高興敬重有加,天氣寒冷就(與他們)同床而臥,吃飯時也(與他們)同吃一鍋,有時脫下衣服贈送被子來救濟他們。(關鍵詞:“恤”,顧念,體恤,引申為周

濟,救荒作物濟:“與”後省略了“之”)

【參考譯文】

孫晷,字文度,吳國富春人,是伏波將軍孫秀的曾孫。孫晷很小時候,從未被呵斥過。顧榮看到後先讚揚他,對他的外祖父薛兼說:“這個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氣,不是一般的小孩。”等到長大後,(孫晷)恭敬孝順,清廉節儉,學識符合公理道義,每當獨處暗室時,容貌舉止顧盼之間也未曾有所偏離。雖然自己家業豐厚,但孫晷常常穿布衣吃素食,親自在田間耕種,功讀不輟,欣欣然獨享其樂。父母擔心他(怕他用功過分),想讓他輕鬆一些,但他早起晚睡,沒有一點鬆懈之意。父母日常的飲食,即使是兄弟們親自送來,他也從不離半步(照顧父母起居)。富春一帶通車的道路很少,動不動就要從江河間通過,父親不習慣水路,每出行乘坐輿,孫晷親自扶侍,到達以後,就藏在門外樹或能遮當身體的地方,不讓主人知道。兄長曾長期臥病,孫晷親自照顧,嘗藥送水,精心料理,遠涉山水,祈求誠懇備至。聽說別人的優點,高興得像是自己有所得;聽說別人的缺點,難過得像是自己有所失。看見別人忍飢挨餓受凍,就賙濟供養他,鄉人的饋贈,一點都不接受。親朋故交中有幾個窮困潦倒年老的,常常前來計要東西,人們大厭煩慢待他們,而孫晷看到他們,非常愉快恭敬,天冷就同臥,吃飯也同鍋,有時脫下衣服贈送被子來救濟他們。當時收成不好穀物昂貴,有人偷割他家未成熟的稻子,孫晷看到後躲避起來,一定在人家離開後才出來,不久親自割下稻子送給他。鄉鄰感動慚愧,沒有人再敢去侵擾他。

會稽人虞喜在海邊隱居,有高於民有風範。孫晷欽佩他的.品德娶他的弟弟虞預的女兒為妻。虞喜勸誡侄女拋棄浮華崇尚樸素,與孫晷志同道貌岸然合,當時的人稱他們為“梁鴻夫婦”。濟陽人江淳很小就有高尚的品行,聽說孫晷才學品行超越常人,從東陽前往看望,剛見面,就整天歡宴,盡興而去。

司空何做揚州刺史,表奏孫晷為主簿,司徒蔡謨徵召他為屬下,(孫晷)都不應召。尚書經國明,是當地德高望重的人,上表舉薦他,官府直接徵召。他正好去世,時年三十八歲,朝野上下嗟嘆痛惜,沒來得及為孫晷舉行盛殮,有一位老人穿著破衣草鞋,不通報姓名,直接進來撫著靈柩大哭,哀聲悲苦左右之人無不感動。哭完出門徑直離去,他容貌清朗,眼孔方正,守門人告訴辦喪事的人,)—辦喪事的人感到奇怪就去追他。他徑直而去也不回頭。同郡的顧和等一百多人為其精神面貌異於常人而慨嘆不已,但不能推知是怎麼一回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