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傳節選原文及翻譯

來源:才華庫 3.35W

宗澤傳出自《宋史·卷三百六十·列傳第一百一十九》宗澤,宋朝名將。剛直豪爽,沉毅知兵。進士出身,歷任縣、州文官,頗有政績。下面是關於宗澤傳節選的原文翻譯,歡迎借鑑!

宗澤傳節選原文

宗澤。字汝霖,婺州義烏人。母劉,夢天大雷電,光燭其身,翌日而澤生。澤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進士第。廷對極陳時弊,考官惡直,置末甲。……

朝廷遣使由登州結女真,盟海上,謀夾攻契丹,澤語所親曰:“天下自是多事矣。”退居東陽,結廬山谷間。靖康元年,中丞陳過庭等列薦,假宗正少卿,充和議使。澤曰:“是行不生還矣。”或問之,澤曰:“敵能悔過退師固善,否則安能屈節北庭以辱君命乎。”議者謂澤剛方不屈,恐害和議,上不遣,命知磁州。

時太原失守,官兩河者率託故不行。澤曰:“食祿而避難,不可也。”即日單騎就道,從嬴卒十餘人。磁經敵騎蹂躪之餘,人民逃徙,帑廩枵然。澤至,繕城壁,浚湟池,治器械,募義勇,始為固守不移之計。上言:“邢、洺、磁、趙、相五州各蓄精兵二萬人,敵攻一郡則四郡皆應,是一郡之兵常有十萬人。”上嘉之,除河北義兵都總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慶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澤兵躡其後,遣數千騎直扣磁州城。澤擐甲登城,令壯士以神臂弓射走之,開門縱擊,斬首數百級。所獲羊馬金帛,悉以賞軍士。……

澤前後請上還京二十餘奏,每為潛善等所抑,憂憤成疾,疽發於背。諸將入問疾,澤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塵,積憤至此。汝等能殲敵,則我死無恨。”眾皆流涕曰:“敢不盡力!”諸將出,澤嘆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翌日,風雨晝晦。澤無一語及家事,但連呼“過河”者三而薨。都人號慟。……

澤質直好義,親故貧者多依以為活,而自奉甚薄。常曰:“君父側身嘗膽,臣子乃安居美食邪!”始,澤詔叢集盜,聚兵儲糧,結諸路義兵,連燕、趙豪傑,自謂渡河克復可指日冀。有志弗就,識者恨之。

――《宋史》

參考譯文:

宗澤,字汝霖,婺州義鳥人,宗澤從小就豪爽有大志,無佑六年考中進士,在朝廷應對時極力指陳時弊,考官討厭他的耿直,把他放在第三甲採取.

宗澤調任大名府館陶縣尉.呂惠卿統管鄜延,下公文要宗澤與縣令巡視黃河堤防.公文到達時,正碰上宗澤長子喪亡,但宗澤還是拿上公文立即動身.呂惠卿得知此事,說:“他可說是個為國而忘家的人.”不久,朝廷正在大規模疏浚御河,當時正是隆冬時節,不少服役的人凍僵了倒在路旁,可宮廷派出的使者仍然緊急催督.宋澤認為疏浚御河是個小事,於是向上級統帥呈遞文書說:“現時正值嚴寒,這樣做只會讓百姓受苦卻不容易見到功效,還是稍微等待一段時間,到了開春,就可以不受嚴寒干擾而繼續施工了,”上級統帥把他的意見稟奏皇上,最終被採納.呂惠卿徵召他為屬官,他推辭了。

靖康元年,中丞陳過庭等聯名舉薦,擔任和議使,宗澤說:“這次出行不能活著回來了.”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金人能悔過撤軍當然好,不然的.話,我怎麼能夠在敵營屈節而有辱君命呢!”參與商議的大臣們認為宗澤剛正不屈,擔心會妨害和議之事,因此皇上沒有派他出使.而任命他為磁州知州。

當時太原失守,在兩河地區任職的官員全都藉故推委不肯前往.宗澤說:“食國家俸祿卻躲避困難,這不行啊.”當天就獨自騎馬赴任,只帶了十多個瘦弱的士兵.到達選後,修繕城牆.疏浚城河,整治兵城,招募義勇,開始作固守不動的打算.皇上嘉獎他,任命他為河北義兵都總管.金兵攻破真定,率軍南取慶源,從李固渡渡黃河,由於擔心宗澤帶兵從後面追蹤,就調遣幾千騎兵直奔磁州城,索澤披甲登上城樓,命令將士用神臂弓射箭,使金兵逃跑,又開啟城門:追擊敵軍,殺敵數百人.所繳獲的羊馬金帛,全部犒賞士兵.

靖康二年正月,索澤到達開德.他準備憑藉孤軍進兵救援京城,都統陳淬說敵軍氣勢正盛,不可輕舉妄動.宗澤大怒,準備殺了他,諸將請求寬恕陳淬,讓他能在陣前以死效命.索澤命令陳淬進軍,遇到金兵,陳淬戰勝了敵人.

宗澤領兵到達衛南,考慮到將孤兵寡,不深入敵營不能成功.先頭部隊回報說前面有敵人軍營,宗澤就率軍向前直奔敵營,與敵戰鬥,打敗了敵人.宗澤領兵轉戰東進.可是敵人增援的生力軍到了,王孝忠戰死,前後都是敵人的營盤,索澤下令說:“今天進與退同樣都是死,我們不能不從死中求生.”士兵知道總是一死,無不以一當百,殺敵幾千人.金兵大敗,潰退幾十裡.宗澤考慮到敵軍十多倍於已,現在這一戰出其不意,敵軍勢必再來,假使他們出動全部騎兵在夜聞偷襲我軍,就危險了,於是就連夜轉移了自己的軍隊.金兵當晚到達,只得到一座空營.非常驚恐,從此害怕宗澤,不敢再出兵.宗澤出其不意,又派兵過黃河襲擊敵軍,打敗了他們.

《宗澤傳》閱讀答案

18、寫出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命知磁州(2)官兩河者率託故不行(3)恐澤兵躡其後(4)識者恨之

19、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澤語所親曰;/若屬皆且為所虜

B、或問之,澤曰;/或三行五行

C、憂憤成疾,疽發於背;/多於南畝之農夫

D、但連呼“過河”者三而薨;/無他,但手熟爾

20、用現代漢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