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

來源:才華庫 3.23W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1

「原文」

越調·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註釋」

枯藤老樹昏鴉:纏繞著枯藤的老樹上落著幾隻在黃昏中棲息的烏鴉。昏鴉,黃昏時的烏鴉。烏鴉是黑色的,黃昏時天光昏暗,從遠處看,看不清烏鴉的頭腦,所以稱昏鴉。

「賞析」

本曲描寫秋原旅人的情懷。開頭三句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個沒有動詞的並列詞把九種不同的景物有機地連綴在一起,構成一幅蕭瑟蒼涼的秋景,並從中帶出奔波在他鄉的遊子,在景物中又透露出遊子的身世。作者並沒有寫出在古道中騎馬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但用“瘦馬”兩字便表現出這是一個家境寒微的人,否則他就不會孤單一個人騎一匹瘦馬在西風古道中賓士。妙在用一個“瘦”字。“夕陽西下”指出遊子賓士在古道上的時間,也給整個畫面更塗上一層暮色蒼涼的色調。最後一句用“斷腸”二字表達出遊子愁思的激烈,用“天涯”二字提示出遊子離鄉的遙遠。這首曲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句二十八字,但卻雕繪出一幅深有詩情的畫面和感動人心的意境。

「題解」

這是馬致遠的一首名曲。寫一個飄零異鄉的遊子在秋日的黃昏思念家鄉的情懷。

越調·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2

馬說

唐代: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祗 同:衹)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馬者 通:飼馬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詞典釋義

(釋義為系統自動檢索,難免有誤,僅供參考。)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3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秋風引》

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長相思》

滿·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人日思歸》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4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解析】王冕是元代著名詩人,他幼年喪父,在人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上就到寺院的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善於寫詩,他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

這首詩是王冕的一首託物言志詩,意思是說,白梅生長在有冰有雪的樹林之中,並不與桃花李花混在一起,不甘淪落在世俗的塵埃之中。就在一夜之間,清新的香味散發出來,竟散作了天地間的萬里新春。

在封建時代,王冕是一個品格高潔的文人。他出身農家,以力學成名,因鄙薄汙濁的上層社會,不求仕進,以布衣終老。在他的筆下,潔白的梅花在冰雪中凌寒開放,不與紅塵中的桃李為伍。

這首詩裡,王冕以梅花的高潔,來表達自己堅守情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格遠志。梅花冰清玉潔,傲霜鬥雪,不與眾芳爭豔的品格,正是寫出了王冕的志趣、理想與抱負。這首詩看似寫梅花,其實是寫王冕在惡劣的環境下也能保持品高兼志大的人格。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5

泛彩舟,攜紅袖[一],一曲新聲按伊州[二]。樽前更有忘機友[三]:波上鷗,花底鳩,湖畔柳。

估國心[四],拿雲手[五],命裡無時莫強求。隨緣過得休生受[六]。幾葉錦,幾氏綢,暖時候。

祿萬種[七],家千口,父子為官弟封候。畫堂不管銅壺漏[八],休費心,休過求,攧破頭[九]。

【註釋】

[一]紅袖:代指穿著豔色衣裳的美女。

[二]伊州:曲調的名稱。唐天寶以後,樂曲常以地方為名,如涼州,甘州、伊州之類。

[三]忘機友:沒有機心的朋友。如下文的鷗、鳩、柳。

[四]佐國心:輔佐君主治國安邦之心。

[五]拿雲手:喻志向遠大,本領高強。李賀《致酒行》: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鳴呃。

[六]休生受:不要作難,不要吃苦。《竹葉舟》:天涯倦客空生受,憑著短劍長琴,遊遍七國春秋。

[七]祿萬鍾:優厚的俸祿。祿,俸錢,薪金。鍾,古代以六斛四鬥為一鍾。

[八]畫堂:華麗的房子。銅壺滴漏:古代的計時器。此句言時光過得快,歲月不饒人。

[九]攧(dian)破頭:碰破頭。攧,跌倒,碰著。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6

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註釋]

1.浪淘沙:唐代一種曲子的名稱。

2.浪淘風簸:黃河卷著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天涯:天邊。

3.銀河:古人以為黃河和銀河相通。

4.牽牛:即傳說中的牛郎。他和織女因觸怒天帝,被分隔在銀河兩岸,每年只許他們在農曆七月初七相會一次。

[今譯]

最新的國小生古詩詞鑑賞《浪淘沙》: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

現在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解說]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女,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7

《夏日絕句》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意思:

生時應當作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東。

夏日絕句的賞析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詩的開頭兩句破空而起,勢如千鈞,先聲奪人地將那種生死都無愧為英雄豪傑的氣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肅然起敬。

詩的後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點出其原因所在。項羽最壯烈的舉動當屬因“無顏見江東父老”,放棄暫避江東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殺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來這種失敗中表現出來的異乎尋常的英雄氣概在宋廷南渡時尤顯可貴。詩人盛讚“不肯過江東”的精神,實因感慨時事,借史實來抒寫滿腔愛國熱情。

夏日絕句作者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爛宋王朝的瓊樓玉苑,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後來,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裡,城中爆發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於項羽的悲壯,創作《夏日絕句》,同時也有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8

洗妝真態,不作鉛花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黃昏院落,無處著清香。

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

月邊疏影,夢到消魂處。

梅子欲黃時,又須作,廉纖細雨。

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

消瘦損,東陽也,試問花知否?

【解析】曹組是北宋詞人,平時接觸他的詞作較少。他曾經擔任過睿思殿應制,因才思敏捷,會對對子,深得宋徽宗寵幸。

這首詩寫的是梅花。彷彿洗去鉛粉的美人,天生麗質,無須修飾。在竹叢外橫斜一枝,宛如一個美女,在天寒日暮時分孤芳自賞。黃昏時的院落裡,清清的幽香何人懂得。何況在村外江邊的路上,寒風吹過,飛雪茫茫,景緻難以言狀。月光下疏影輕如夢,猶如美人在深深沉入夢境。當梅花將要結子時,又是連綿一片的煙雨。梅花孤芳自傲,只令人產生無窮的愁和情。我深情地詢問梅花,你可知道,我全都是為了你,日日夜夜惟悴消瘦。

這是一首詠物詩,梅花從翠竹中斜伸出一枝來,就像一位幽獨的佳人在天寒日暮時分,倚靠在修竹旁邊。把一幅梅風雪景圖,展示在人們面前。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9

1、《新月》

唐·徐寅

雲際嬋娟出又藏,美人腸斷拜金方。

嫦娥一隻眉先掃,織女三分鏡未光。

珠箔寄鉤懸杳靄,白龍遺爪印穹蒼。

更期十五圓明夜,與破陰霾照八荒。

2、《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3、《秋月》

唐·白居易

夜初色蒼然,夜深光浩然。

稍轉西廊下,漸滿南窗前。

況是綠蕪地,復茲清露天。

落葉聲策策,驚鳥影翩翩。

棲禽尚不穩,愁人安可眠?

4、《月下喜邢校書至自洛》

唐·李益

天河夜未央,漫漫復蒼蒼。

重君遠行至,及此明月光。

華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

客心定何似,餘歡方自長。

5、《望漢月》

宋·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

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7、《玉階怨》

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10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宋代:趙鼎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雲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譯文及註釋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身在異地,哪裡知道時光節序轉換得如此之快,忽然驚喜地發現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花蕊。如今我雖被貶到這偏遠淒涼之地,但還記得當年繁華盛世時的汴京風光。

建康:即今南京市。上元:指元宵節。那:也寫作“哪”。歲序:歲時的順序,歲月。小桃:初春開花的一種桃樹。悲涼地:指建康(今南京市)。

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雲飛。分明一覺華胥(xū)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月夜下繁花舞弄著清影,月光流瀉出瓊玉般的銀輝,月色下的宮殿如水晶般晶瑩,飛雲絢麗美好。分明是做了一場繁華美夢,回首東風淚滿衣衫。

水晶宮殿:用水晶裝飾的宮殿,形容極其豪華輝煌,泛指宋汴京宮殿。五雲:王色瑞雲,多指吉祥徵兆,代指皇帝所在地。華胥夢:指夢境。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11

[題目形式]

(1)詩歌中的“某”字或詞有什麼表達效果?

(2)“某”個字或詞用得好,好在哪裡?

(3)“某”字能否改為“某”字?

(4)你最欣賞哪個字或詞?請賞析。

[應對策略]

這類題主要考查我們對精煉詞語的感悟能力。解答時要抓住詩歌中關鍵詞語來點評,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內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時要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談這個詞的作用。

[題型示例]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後面的問題。

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問題:首句中的“斷”字有什麼表達效果?

解析:“斷”字面上是“斷絕、隔絕”的意思,結合“音書”一詞,可以理解為詩人與親朋音訊隔絕的含義,再聯絡詩歌的寫作背景,這首詩是作者從被貶之地嶺南逃回洛陽途經漢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蠻荒之地的孤寂、苦悶及對家裡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應為:寫出了

詩人與親朋音訊隔絕的境況,更突出了詩人的思家之情。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12

古詩原文

魯恭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刑罰。袁安聞之,疑其不實,陰使人往視之。隨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旁,旁有兒童。其人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雛,不得捕。其人訝而起,與恭決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績也。今蝗不犯境,此一異也;愛及鳥獸,此二異也;童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吾將速反,以狀白安。”

譯文翻譯

魯恭擔任中牟縣令,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罰的方式。朝中大官袁安聽說這件事,懷疑它不是真的,暗地裡(私下)派人到中牟縣去視察。那人與魯恭走在田間小路上,一起坐在桑樹下。有一隻野雞經過,在他們旁邊停下,旁邊有一個小孩。那個人說:“你為什麼不把它抓住?”那個小孩說野雞還是幼雞,不能抓。那人很驚訝,對魯恭辭別說:“我此次前來,是要檢查你的政績的。蝗蟲不犯縣境,這是我看到的第一個現象;愛護鳥獸,這是第二個現象;小孩也懷有仁愛之心,這是第三個現象。我久留只會打擾賢者。我將快速返回,把情況報告袁安。”

註釋解釋

為:擔任

中牟令:中牟縣的縣官

雉:俗稱野雞

德化:用道德感化

任:用

陰:暗中

使:派

阡陌:田間小路

止:停止

方:才

得:能夠

訝:驚訝

今:現今

犯:侵犯

境:邊境

及:關聯

徒:只,只會

耳:罷了

將:將要

反:通“返”,返回

狀:情況

白:告訴

異:過人之處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13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詩詞賞析:

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雲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種滄桑之感湧上心頭。這裡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雲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黃叔燦《唐詩箋註》說:“‘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這神。”正因為畫不成,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為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

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末日。 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14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的詩意:月宮影移,只聽得夜漏單調嘀嗒;捲起水晶簾來,我似乎靠近銀河。

出自顧況《宮詞》

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精簾卷近秋河。

全詩的意思是,高大華麗的宮殿裡,響起了悅耳的笙歌,清風不時送來得寵的宮嬪們的歡聲笑語;而在另一處,失寵的宮嬪則過著悽寂的生活,在朦朧的月光下,靜聽更漏之聲,她把水晶簾高高捲起,獨自凝望迢迢銀河,來度過這不眠的秋夜。兩種境界,對比強烈。抒情細膩,無一怨字,而怨情卻見於字行間,委婉含蓄,耐人尋味。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宮怨的詩,前兩句描寫受寵者的歡樂情景,笙歌四起,月光如水,和風習習,一陣陣歡聲笑語。後兩句則寫失寵者的遭遇,室內悄無聲息,這些失寵的宮妃們惟有與冷寂的滴漏聲和簾外的秋日星河相依為伴。

“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高入雲天的玉樓,奏起了一陣陣笙歌;宮女妃嬪們的歡聲笑語,隨風飄來。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明月的銀輝灑向宮殿,隨著月影移動,只聽得漏斗計時的嘀嗒聲;捲起水晶簾來,遙望窗外的銀河正橫在秋夜的上空,牛郎與織女被無情地隔在銀河的兩邊。

這首宮怨詩的優點在於含蓄蘊藉,引而不發,通過歡樂與冷寂的對比,從側面展示了失寵宮女的痛苦心理。玉樓中的笙歌笑語越發反襯出被冷落者的孤苦伶仃,反襯出失寵者的幽怨哀婉之情,即使不明言怨情,而怨情早已顯露。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原文賞析15

題目一:守歲

蘇軾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題目二:賣痴呆詞

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題目三:拜年

作者: 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題目四:新年作

作者: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題目五:春節看花市

作者: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佇列,草株木本鬥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題目六:迎春歌

作者: 袁巨集道

東風吹暖婁江樹,三衢九陌凝煙霧。

白馬如龍破雪飛,犢車輾水穿香度。

繞吹拍拍走煙塵,炫服靚裝十萬人。

額羅鮮明扮綵勝,社歌繚繞簇芒神。

緋衣金帶衣如鬥,前列長宮後太守。

烏紗新縷漢宮花,青奴跪進屠蘇酒。

採蓮盤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雙雙。

梨園舊樂三千部,蘇州新譜十三腔。

假面胡頭跳如虎,窄衫繡褲槌大鼓。

金蟒纊身神鬼妝,白衣合掌觀音舞。

觀者如山錦相屬,雜沓誰分絲與肉。

一路香風吹笑聲,千里紅紗遮醉玉。

青蓮衫子藕荷裳,透額裳髻淡淡妝。

拾得青條誇姊妹,袖來瓜子擲兒郎。

急管繁弦又一時,千門楊柳破青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