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隨筆散文

來源:才華庫 1.25W

家,是一個溫馨的話題,人的太多幸福也多源於此。生兒肓女,傳宗接代,代代相傳,家家如此。而一個家庭要向子女傳承什麼?這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傳家隨筆散文

是財富嗎?否也。在當今拜金主義嚴重、物慾橫行的現實狀況下,許多中國父母省吃儉用,把一生拼命積累的財富傳給兒女,似乎很能體現父輩的富有和偉大精神。其實,當一個家庭只能給兒女傳承房、車、錢時,才是這個家庭最大的貧窮和渺小。好的家庭教育應該傳承給子女高貴的品德和涵養。

一個家庭,在追求物質優越的同時,還要追求精神上的高貴。任祥的'《傳家一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從春、夏、秋、冬寫起,把中國人的節日、民俗、飲食、禮儀、文化等中國特色包攬。菸酒糖茶、雞鴨魚肉都是表觀現象,作者其實真正想表達地是:好的家庭教育給孩子以好的涵養,以家庭為單位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文明發揚光大,傳承下去。

現實社會中有錢人不少,但是貴族卻不多,俗話說“三代出一個貴族”。“貴族”之貴,貴在氣質、貴在涵養、貴在文化,而不是貴在有錢。當人的物質與精神不相匹配時,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一些有了錢而沒有走向文明的中國人,遊遍國內,把環境破壞的差不多了,又開始走出國門,讓人屢屢暴光亂扔亂棄的醜聞,把國人的顏面丟盡。

歷史上有多少名門旺族修建的豪宅府邸是傳承給了子孫後代?又有多少皇親國戚陪葬的金銀珠寶不被挖掘一空?商人靠自己的打拼掙得財富留給兒女無可厚非,但是我不明白那些貪官汙吏要那麼多黑錢幹什麼?孔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陋室銘》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家庭要把子女的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盯緊分數和榮譽,不顧一切只為培養名牌大學學生。一個人學習再多的知識,如果沒有高貴的涵養和社會公德,也不能夠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人民,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在李天一母親的眼裡,兒子是那麼善良、陽光,可是我們卻看到了他身上所缺乏的道德。

一次同一外省土豪共進晚餐,剛走進高檔的餐廳包間,就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尚未進餐,滿桌狼藉,十歲和八歲的女兒分坐主賓主陪位置,把碗筷當成了玩具玩耍。進餐中,遇到喜歡吃的菜,就端下來佔為己吃。這讓我質疑他們的富有,可能富的只有錢了。

一次宴請縣原教育局某副局長夫婦,局長退休後隻身一人在北京打工,老婆在一縣私企打工,兩人皆六十多歲。局長很有成就感地說:“我在縣裡有一套複式別墅和一套三居,還給兒子在上海買了輛車和一套三居,再打拼幾年去上海買套兩居給自己養老用”。夫人很知足地說:“我每天早上一個雞蛋一碗麵條……”我愕然,難道您覺得自己還沒老?難道您覺得每一個人都有七老八十嗎?難道兒子就那麼沒出息?老子為你備足了一切,你連套兩居都買不了。退了休不安享晚年,老夫妻還兩地分居拼命掙錢,叫我說這種不會享受生活的方式是最不應該傳給兒女的。

身為父母者,要注重修身養性,給兒女以更多的陪伴,將良好的家風家教、健康的生活方式、道德品質傳給兒女,培養孩子的貴氣。當這個社會充滿“貴氣”的人越來越多時,這個社會才能越來越文明,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真正的貴國,我們的國民才能讓各國都尊重的高素質公民。

傳家,傳什麼?傳承文明、誠信、忠孝、善良、勤勞、節儉、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