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幼吾幼散文

來源:才華庫 1.23W

1995年,許鞍華導演拍攝電影《女人四十》,流光溢彩,轟動華人影壇。該影片獲得第32屆臺灣金馬大獎,第15屆香港金像大獎,同時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等諸多獎項。

老吾老,幼吾幼散文

原以為《女人四十》會是一部純女性電影,不外乎講些女人徐娘半老年老色衰卻依舊作嗲裝柔糾纏風花雪月,骨頭裡又死死揪住男人錢袋與腰帶的作嘔故事。我很偏激。但不可否認,確有一些“婆婆媽媽”、“得得瑟瑟”的電影電視劇導致了我這種偏激。我所鍾愛的中性知性、強大有力,且溫和悲憫的大導演許鞍華,她的電影《女人四十》敘事語調舒緩、情感表現細膩而富有張力,在沉重酸楚的選擇取材上,卻採用了活潑生動的彈奏方式來表達樂觀、寬和、進取的意境,她是一部用一種輕喜劇的形式講述大道理,讓人觀看後微笑著落淚的正劇。感謝許鞍華和她的《女人四十》,賜予了我一百分鐘溫和愉悅的好時光。

孫太阿娥當然是影片《女人四十》當仁不讓的女主角,她由實力派演員蕭芳芳擔綱主演,並藉此影壇封后。其實,這部影片,演得到位的演員很多。患有老年痴呆症活在舊時光裡的阿公;一腔溫潤愛心操持託老所的霞姐;人到中年,善良懦弱,家業兩頭難顧有點狼狽的老公;青春英俊又很乖很懂事的兒子阿一;有點自私大驚小怪但到底躲不過親情千里牽掛的姑姑阿蘭……喬巨集、羅家英、丁子峻、羅冠蘭等一批鮮豔綠葉,將《女人四十》這部優秀的人文影片之花,襯托得格外清秀可人。

根據故事主軸,影片《女人四十》看似並沒有過於龐大的主題。孫太阿娥家裡家外操持,又要在外上班賺錢,又要擔當家裡的頂樑柱照顧失去老伴患了老年痴呆症的阿公。她善良、能幹,人間煙火歲月的種種瑣碎操勞令她不勝其累。她偶爾也衝無甚用處的.老公大罵發洩,偶爾又對著婆婆寬厚溫和的遺像默默落淚。面對身高力壯,卻痴若頑童、屢屢闖禍的阿公,她身為長房長媳,丟不掉,放不下。責任是很大的道理,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是履行道理艱辛之途的暢通綠卡。若沒有真情投入,一切責任的擔負,將不堪忍受。

我很少看到過以公媳之間的故事開啟畫面的電影或小說,在中國,這裡有一個不需要明講,但導演和作者,都會不自覺隱隱去規避的潛規則。真情頌揚母子、母女、父子、父女、婆媳之間的電影小說,都有好多,但許鞍華卻選擇了公媳。不討巧,但是,自然,博大,悲憫更深一層。阿公老年痴呆,不認得自己兒子、孫子、女兒,他只認得大嫂(香港人把長媳稱作“大嫂”,若生的兒多,接下去便是“二嫂”、“三嫂”……眾多“嫂”)。痴呆症使他變得象個懵懂的孩子,而給他洗臉餵飯陪他在他的世界裡講話遊戲的大嫂,其實就是孩子的孃親_——再傻的孩子,都會認得孃親。沒想到,許鞍華關於“反哺”的親情闡述,描畫得象工筆,這麼細膩,這麼深情,這麼好。再進一步延伸開去,兒媳婦對阿公的悉心照料,除了飽含類似父女親情之外,更大地拓展了提讀空間,那便是——一箇中年女子,千辛萬苦,對家庭責任的肩挑,對社會道義的擔當,對民族倫理的續寫和弘揚!

她很累。她很弱小。她很善良。她也需要安慰和被傳遞力量。力量來自於哪裡呢?不是丈夫或兒子煽情地表白,“你辛苦了……”也不是鄰居誇張的讚揚,“嘖嘖孫家媳婦真是少有好樣……”是鞠躬盡瘁參與社會工作突然天上掉餡餅獲得了兩個月大假,便一邊啃著雞翅一邊趕到丈夫工作場地,等他一起下班歸家燒夜飯的溫馨;是兒子為了幫媽媽照顧痴呆爺爺沒空陪女友遭遇被晾晒的命運,留下少年傷心淚,母親安撫他女崽會自動返來,結果女崽三天後真的自動返來的驚喜;是因為上班無法脫身萬般無奈將阿公送去託老所,卻發現仙逝的阿婆未雨綢繆早已在託老所給阿公報了名的酸楚;是託老所霞姐自己身患癌症,卻對她諄諄開導,對所有失眷老人全心照料,將人間大愛播散的豁達與寬廣!

託老所那一張張倦鳥空巢失落的老人臉相,老公禿著頂,哈著腰,咧著笑,在偕老中秋聯歡會上搞笑承歡,“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會來……”阿公臨終前意識迴歸,他在田野裡採來一束花獻給大嫂,表達他對她傾力眷顧斜陽晚照的誠摯謝意。紛紛揚揚的花雨,如雪花漫天飛舞,芳香、潔淨、感人。

“休涕淚,莫愁煩,人生如朝露……”婉轉悠揚的粵語唱腔,在片尾觸筆點睛,人性,何其善,何其蒼涼。人皆有情並非難,難得無私兼笑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夫妻齊心,力當主流,是影片《女人四十》跨越性別束縛之後的又一個至高至美昇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