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鳳》印象散文

來源:才華庫 5.49K

利用一天半的時間,躺在病床上,看完馮大姐的《巧鳳》,於我來說,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甚至比馮大姐出書更值得慶賀。

《巧鳳》印象散文

說實在話,我已經很長時間不願意讀書了,更別說長篇,因此,我的知識面很狹窄,也是情理之中了。記憶中,閱讀歷史上,有過三天一本書的閱讀速度,那是九年級階段,快畢業了,老師管的不是那麼緊,我便從同學那裡借了一本《林海雪原》,也許是少女情竇初開的緣故,我喜歡那“萬馬軍中一小丫”的愛情故事,因此,我不分上課下課,不分白天黑夜,以驚人的速度三天閱完全書,以至於那次考試名次靠了後。

話說回來,這次本縣四位作家出書,是我縣文學界一大喜事,雖沒有親臨售書現場購買,也沒有直接向幾位大家討要,但,書還是弄到手了。也許是“書,非借不足以及時閱讀”的原故,儘管身體目前欠佳,但還是抓緊時間開始了閱讀,因為馮大姐是女性,我便第一個開始了《巧鳳》的閱讀。

我有一個壞的讀書習慣,只要翻開書後,5—10分鐘,讀不進去的話,我便不再勉強自己了。可馮大姐的書,竟然一下子吸引了我,我一口氣讀到42頁,然後一發不可收拾,草草吃飯,草草洗漱,忍著身上多處疼痛,不斷變換著讀書姿勢,終於在20日晚上23時完成了20多萬字的小說,興奮之餘,還給好友打去電話報捷,朋友讓我寫書評,我說沒那個水平,深層次的東西不敢妄評。但是,看完之後,也實實在在有一些感受與想法,現在寫出來,也算是讀後感吧,如果與馮大姐的思想出入太遠,或者褻瀆了馮大姐的文字,就當是我胡言亂語,務請馮大姐莫要怪罪。

第一,讀完《巧鳳》,總體感覺是:

一、非常真實,貼近生活。

書中提到的大批判、鬧饑荒、大鍊鋼鐵等等,很多是50、60年代出生的人都經歷過的,比如我就參加過批鬥會的,也寫過大字報的,野菜雖然很少吃,但山芋幹卻是吃了不少,至於鍊鋼鐵,則是聽母親講過N次的,而且聽說父親險些在伐樹的時候被壓死。

二、文字樸實,可讀性強。

書是寫給別人看的,因此,好壞必須讀者說了算。我一向來不喜歡或者說沒有水平讀高深的東西,引經注典雖能凸顯作者豐富的知識面,但讀起來很費力,因為一般的(普通的)讀者並沒有想著要在讀一本書時,給自己增加多少知識,獵奇或者消磨時光的因子佔的成分也許會更大,當然,閱讀的同時,能順便領悟到一些真理性的東西,那便是收穫了。馮大姐的書,通篇沒有多少引號,也就是說,沒有多少是黏貼的,多半是自己的語言,文辭也很樸素,我猜想與馮大姐的為人差不多。有幾個地方也用了一些經典句子,但那是社會流傳的`、婦孺皆知的,而且欽到她的文字裡,有自然去雕琢之感。

三、熟練老到,娓娓道來。

馮大姐的文字,就像是陳年老酒,讀後餘味無窮。這與馮大姐見多識廣的生活閱歷應該有關。“夫妻之間可以不崇拜,甚至也可以不愛,但彼此之間只要有最起碼的尊重,也能過日子。但若一方對另一方產生了鄙視的心理,甚至是極度的鄙視,那日子可就沒法過了。”這是馮大姐書中的一段話,是對生活的總結?是對人生的感悟?我看的時候很有同感,這也許就是共鳴吧。還有,作為女性,馮大姐的文字裡,也不乏對性的描寫,但卻看不出一點耍流氓的因子,比如說雪鵝與大寶的婚姻,是一場悲劇,那種需要長輩介入指導的夫妻生活,其實算不得夫妻生活,充其量是一種動物本能的誘導,連這種本能都不知道,你說這還叫夫妻生活麼?可現實中就是有這樣的情形,我們在做姑娘時就聽大人說起過,只是我們卻沒有馮大姐這種坦然入文的勇氣與從容。還有,在過去的農村,“扒灰佬”之說也是比比皆是,男人霸道,佔有媳婦不算什麼,喪偶女人卻必須守住貞操。

第二,馮大姐小說中的人物眾多,但卻安排得井井有條,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鮮明,看不出誇張與做作的成分。以主人翁巧鳳來說,其個性特點可以歸納為:

一、勤勞樸實,勇敢能幹。

巧鳳出生在農家,童養媳時也是農村大戶,因此巧鳳練就了一身能幹的本領,無論童年、少年、成年,巧鳳都是做活的好把式,也無論在小鎮,還是農村,巧鳳都能憑著自己的一雙巧手,把一大家人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帖貼,也無論是好光景,還是壞年成,生活總能給巧鳳讓開一條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巧鳳有一顆玲瓏剔透心,小寶看一下自己的手,再看一下母親的笸籮,巧鳳便遞上剪刀;小寶看書時喊了一下母親,巧鳳便不聲不響地點上蚊煙送過去,這些細小的情節,充分反映了巧鳳的過人之處,就在她有極高的領悟能力,這是一個當家女人最難得的的素質與造化。

二、寬容大度,與人為善。

整個小說裡,我們沒有看到巧鳳與誰有過磕磕跘跘,有過新仇舊恨。巧鳳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做童養媳時,婆婆對她刁難,她不計較,大嫂對她的好,她銘記在心;嫁給馬站長後,對前妻的孩子,視同已出,馬站長的母親對她心存芥蒂,她用真情感化,當妯娌出事後,她又把他們的孩子攏到一塊,要知道,那是一個多麼艱難的歲月,帶著那麼多孩子,那是何等的艱辛哦。因為她的寬容,她的友善,巧鳳成了最受歡迎的最有人氣的當家女人。

三、臨危不懼,自立自強。

巧鳳的一生可謂命運多舛,但是巧鳳一一面對,鎮定自若。如果說幼年時當童養媳是厄運的開始,那麼後來的生活更是連連受挫,頻頻遭難。可是,巧鳳有一股韌勁,總是在苦中求樂,童養媳時,她比較利害得失,甘願留在張家,哪怕再苦再累;被小寶休了回家後,她主動找到張桂芝,要求做保姆,尋求一條生活出路,也為家裡減輕了負擔;嫁給馬站長後,她挑起娘婆兩家10餘人的生活重擔;馬站長死後,她不拋棄,不放棄,帶著孩子們繼續討生活;得知自己腦瘤的真相,她不慌不忙,從好壞兩處著眼,安頓好孩子們,一人前去省城就醫,終是好人好報,作者安排巧鳳能平安歸來。

四、追求美好,人之常情。

巧鳳是一個農村婦女,又超脫於農村婦女。(對於讀書)巧鳳做童養媳時,一心想著能讓小寶送她去讀書,想做個知識女性,沒有如願。後來做保姆時,她便積極爭取讀夜校。嫁人的時候,她把讓她讀書作為條件與砝碼,不能說不是明智之舉。(對於婚姻)巧鳳處在那個年代,婚姻自己很難做主,但是她多少還是摻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看到馬站長的老實,她也曾動搖過,特別是小寶被打成右派回鄉後,她也激動過,但最終還是聽了母親“過日子”的忠告,馬站長死後,劉主任對她的火熱追求,也曾讓她心動,甚至感悟自己的前半生婚姻生活有很多缺失,但是當她嚮往即將到來的美好生活時,她的身體給了她又一次打擊,她沒有怨劉主任,而是很坦然地放下了這曇花一現的愛情。(對於工作)那個年代,有一份工作就是高人一等,巧鳳千真萬確意識到這一點,她渴望一份工作,無論臨時的還是正式的,到手後,她總是兢兢業業,乾的比別人出色。可是當面臨一家人生活遇到兩難選擇時,她卻果斷地放棄了得來不易的工作,毅然帶著一大班孩子回老家謀生活,得失之間,巧鳳追求的不是一己私利,而是整個家庭。

以上乃是我閱讀《巧鳳》後一點淺顯的感覺,水平有限,無法上升到理性高度,只好讓朋友們見笑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