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青春散文

來源:才華庫 1.32W

相比年輪,青春是一種心境,承載了無數希望與年輕的夢。比起桃面丹紅,更顯得意志深沉,釋放著經年裡狂熱的激情。做季節裡的主人,將所有青春的信念啟程。在歲月斑斕的記憶中,有你,有我,飄過的痕。

寫意青春散文

——題記

青春是一首歌,譜寫歡快和憧憬;青春是一盞燈,照亮希望和光明;青春是一幅畫,勾勒信仰和激情;青春是一首詩,蘊含斑斕和年輕。

伴著暖暖的初夏,校園裡的櫻花散發出淡淡的香。我與兩三個朋友相約櫻花樹下閒聊。遠處,三三兩兩的身影,人手一本詩經,暢談著泛黃的書本里文人的夢。的確,在和熙的陽光下,她們是夏日裡一道道靚麗的風景。坐在我身旁的朋友喃喃道:“這就是青春,舞動著年輕的朝氣。”是啊,這就是青春。

可是青春真的是這樣嗎?幾張泛黃的書籤,幾顆悸動的心。我不禁問問自己:“什麼是青春?”然而對於這一回答,似乎真的沒有幾個人追問過。那麼青春又意味著什麼?是花一樣年輕的季節,還是漫漫人生中的一個過程?伴著一曲動聽的交響樂,我陷入了一陣深深的沉思……

接著,腦海裡浮現出八個大字:心境、信念、希望、年輕。

所謂青春,華麗而短暫。但它並不單單只是人生的某個階段,而是一種心境。一種白駒過境,歲月如荼的努力與寧靜。正如法國作家司湯達所說:“一個人只要他有純潔的心靈,無愁無恨,他的青春時期,定能因此而延長。”

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些磕磕碰碰。青春時期的我們,或許暴躁,或許冷靜。當我們面臨挫折與失意,又是如何譜寫青春的旋律?四川,一個年僅10歲的農村孩子,顏玉巨集,在他未滿1歲時,因一次高燒導致病情加重而讓他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從此他再也無法正常走路。為了求學讀書,他選擇倒立著用手走、爬著走、拄著柺杖走。每天咬牙堅持6個多小時,才能“走”完上學往返的路程。

在所有看來,走路是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上學是每一個孩子應該經歷的過程,然而,這兩件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對於來說卻有些遙不可及。但他從未選擇放棄,而是以一種樂觀積極的心境堅持著走下去。他用堅持詮釋了生命,他用頑強書寫著青春,以一種執著而積極的`心境歌頌青春。

所謂青春,就是磕磕絆絆之後依舊永葆活力。正如盛夏的花開,絢爛而充滿朝氣。但它並不僅僅是桃面丹紅的年輕,更多是一種意志深沉。它賦予了我們無限的憧憬和熱情,如同黃河流水一般洶湧浩蕩;它賦予了我們年輕的生命,如同春天裡的新芽,在陽光的普照下茁壯成長;它賦予了我們滿腔的自信,如同海容納百川的廣闊。

當然,青春或多或少會有些苦澀,但苦澀的同時也收穫著,成長著,快樂著。《願望樹》是一個由殘障孩子本色參演的公益話劇,反映了殘障孩子們的快樂生活以及特教工作者的職業堅守。同時還融入了殘障孩子雙簧、歌舞串燒等表演。這一幕幕精彩的畫面無一不演繹著青春的朝氣與激情。他們用活力和自信描繪青春;他們用意志和信念塗寫生命;他們用堅強和笑容詮釋青春。

所謂青春,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它如初升的太陽,緩緩前行;它如展翅的飛燕,自由翱翔;它如春日裡的新芽,張揚著綻放。而夢想是青春裡一個巨集偉的藍圖。它如遠處的燈塔一般,指引著黑暗中迷途的路人;它是雨後的一抹斜陽,溫暖著每一顆流浪的心;它是午後的一杯清茶,消逝經久的疲倦;更是每個人執守的信念,與追求的目標,是青春時期的我們的代名號。

朱啟平和新一屆支教隊員懷著一個讓山裡孩子擁有美好明天的夢,斷感染著身邊學生。白天,他們上課談心。晚上,就著昏黃的燈光備課,睡在臨時拼成的木板床上,渾身被跳蚤咬得腫痛,卻沉浸在被人需要、給人希望的幸福中,毫不言苦。他們有著山一樣雄偉的信仰和夢想,更讓大多數山裡的孩子看到了希望和光芒。在這片荒涼的山區,他們用夢想和希望書寫年輕,用堅定的信仰演繹出青春的華麗。他們讓青春不再荒廢,讓夢想不再沉睡,用知識的雙翼譜寫青春的樂曲。這不正是青春的象徵嗎?一種強烈的使命與責任感,和一顆敢於追逐的心。

太陽終於要落山了,夕陽的餘暉照射在一個個青年學子的臉上,在湖面的反射下,我看到了一顆顆年輕跳躍的心。我不禁問問旁邊的朋友,畢業後你準備幹嘛?朋友笑笑回答:“年輕就要放縱,青春就是資本。要把每一個夢想裝在心中,用行動奏演屬於自己的曲譜。把握夢想,不讓青春虛度,不要時間定格在未來悔恨的那一刻。”

是啊,青春是一種信仰,它如早上的露水,晶瑩明亮;青春是一種心態,不因失意而意志消沉;青春是一種激情,正如夏日裡的火焰,燃燒著每個青年學子的活力與熱情;青春是一首悠揚的曲,每一根跳動的琴絃上都是一個年輕的夢;青春是一首意味深長的詩,詮釋著生命中最美麗的故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