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春意濃散文

來源:才華庫 8.95K

3月1日。今天絕對是好天。天空湛藍,藍的讓人心碎心醉。風,柔柔的軟軟的。日光,明媚但絕不刺眼。這種天氣,實在是應該出門,享受這大自然的恩賜。

春日春意濃散文

蟄伏一個冬天,連思緒帶心情都很不爽。難得有如此天氣,放飛身心。

其實,今天是帶著任務出門的。每年正月初六去幹孃家。今年一推再推,推到不能再推,今天天氣又好,正好串親戚去。

出縣城往西走,一路白楊樹萌動出絲絲綠意。“草色遙看近卻無。”豈止是草色、樹色,世間萬物皆是如此。那種若有若無,給人一種迷離的感覺。放眼望去,麥苗返青,空氣中瀰漫的是縷縷溫馨的氣息。田疇間,有農民開始勞作了。那幾個,揮鍬翻土;這幾個,放水澆園。清亮亮的井水,在歡唱,在高歌。渠頭,水沫四濺,映著日光,襯著藍天,如銀似玉,一幅絕美的天上人間圖畫啊!

75歲的老人家,在巷頭迎接我們。乾孃耳不聾眼不花,只是頭髮全白了。那天,我打電話,她給人家說媒去了,所以推到今天我才來。院中一頭羊,一直在“咩咩”地叫。乾孃走路還是那麼輕快,待人還是那麼熱情。自從乾爹過世後,她本應和兒孫輩同住,可她說自己一個人住慣了。一個人,一座院,一頭羊,是她的家。

我的乾孃,大概是在我四歲時認下的。小時候的我,體弱多病,用我孃的話說,不能有三天不吃藥。找人看看,說得認一門乾親,破破災星。乾孃沒有女兒,卻認了十幾個幹閨女,她的熱情好客,三裡五鄉是都知道的。我還能依稀記得認親的場景。前一天,娘就蒸下一鍋饅頭,這不是普通的饅頭。八個魚饅頭,八個帶紅點的圓饅頭。魚饅頭,先把面揉成條,切成小塊,再撮成手掌長短,前面用刀橫切,是魚嘴;再按上兩顆煮熟的紅豆,是魚眼;尾部佔整個魚的三分之一,立刀切,分開;身子彎一彎,上面用洗乾淨的梳子橫壓再豎壓,是魚鱗。蒸熟就行了。紅點圓饅頭是撮成圓錐狀,頂部要稍圓,不能太尖,蒸熟後,點上一點胭脂即可。十六個饅頭碼好在篾條編成的籃子裡,一直冒出籃簷,頂住籃系。外面包一塊漂亮的花洋布。初六這天,兩根長竹竿,四個抬籃子的,抬到乾孃家。記得當時是伯伯,小叔叔還有大伯家的大哥哥、二哥哥抬籃子的。我被按住給乾爹乾孃各叩三個頭,兩個大抓髻被梳成麻花辮,並且綁上紅頭繩。

也許是心誠則靈,也許是其他別的原因,都無從考證了。這之後,我竟然奇蹟般地好了起來,而每一年的正月初六,就成為固定的走乾孃日子。這一走,眨眼間,就快四十年了。

我的生活軌跡很簡單,能走入我生命中的人不多。所以說,每一個留下一筆濃墨重彩的人,必然是對我來說給予我生命中春天一般的人。

烏鴉反哺,羊羔跪奶,動物尚且懂得感恩,何況人呢?

春日裡春意濃濃濃幾許,親情中情意深深深幾多!

害怕給老人家增加負擔,我們11點就離開了。出村北,就是南水北調大運河,河水碧綠澄澈,橫貫南北。“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那酒一樣的長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余光中的《鄉愁四韻》迴響在耳邊。做夢也沒有想到長江水會從家門口流過,誰不說自己家鄉美,生我養我的家鄉在這春日中,更增添一些風韻和色彩。

從碧瑩瑩的長江水再往西走是一座山。地圖上標為“井下山”,現在開發為“神巖山”公墓,我們習慣叫“趙同山”。隸屬太行山系。再往西,就是連綿不斷,高低起伏的群山了。其實,早在我師專畢業那年,我就在日記中暢想過此山有朝一日可以修建公墓。那是1997年的事了。當時還想,此地都好,唯獨缺水。如今,運河的開通,使唯一缺憾彌補。“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這裡可算是寶地。有識之士把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所以對此山此水情有獨鍾!

登高才會望遠。登上山,遠望。運河猶如大飄帶,泛著光。東面是麥田,麥苗青綠,隨風起伏。遠處,是高樓林立,頂天立地。高鐵飛架,偶爾還可以看到火車急馳而過。這裡,既喧囂又寧靜。近處,層層梯田,松柏成行。向陽坡,迎春花已開。怒放的,黃燦燦,象小喇叭一樣播報:春來了;含苞的,花蕾紅中帶紫,彷彿一觸即發。

西面,起伏的連山宛如一座座屏障又如大靠背。北面、南面各有村落。村落,綠樹成蔭,房屋參差,不時傳出雞啼、狗吠之聲。

春風拂面,春光融融。在這春日裡,春意濃濃春常駐,春山春水暖春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