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能清醒地作出選擇散文

來源:才華庫 2W

人的一生裡,總該有一種高貴的心靈和姿態,對權力,對金錢,對地位,都應該這樣。當滿世界都趨之若鶩時,你應該對它淡淡一笑。因為,所謂的"自在",就是不為念頭和現象所困,也不要刻意去束縛和壓抑自己的心。

有多少人能清醒地作出選擇散文

有一天,我跟一個年輕的朋友聊天,談到死亡的啟示,我告訴他,我的弟弟二十七歲的時候就死去了,他的死帶給我極大的震撼和感悟。至今,我在武威的家裡仍藏有一個警枕,是個死人頭骨,它一直提醒著我,死亡隨時都可能降臨。朋友聽後談到大前年的一些想法,他說那段時間他身體不好,就覺得健康的時候一定要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我問他,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他說,就像現在這樣,開著車在街上跑,時不時出去旅遊幾天。他還說,其實他對現在的生活已經比較滿意了,但總是免不了感到痛苦,有時還會對未來感到莫名的恐懼,對別人的誤解和傷害也會感到憤怒與傷心。我告訴他,他需要的是自由,但不是他現在的那種自由。他現在僅僅達到了一種身體上的自在,這種自在雖然也不錯,但還是被動的,因為它需要物質保障。如果有一天,經濟危機影響了他的公司,他的自在就會馬上大打折扣。何況,既然他經常會感到恐懼、憤怒、傷心,就說明一定的物質基礎並沒有帶給他心靈的自由。

現實生活中,許多朋友都想賺很多錢,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就可以生活得自由自在。但事實往往並非如此。因為,他們擁有的更多,看到的就更多,不想失去的也更多。他們擁有和憧憬的更多,就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維持和追求,這樣的心境之下,他們很難實現一種心靈的自由,有時連身體的自由都無法保障。

我的學生們有過許多這樣的經歷,比如,一個學生告訴我,為了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她不斷努力著,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工作與應酬當中,從來沒有耐心地聽孩子說過話,也沒有好好地給家人做過一頓飯。她的孩子從小就缺乏母愛與關懷,變得敏感而自卑,無法自如地跟別人交流。長大之後,她的個性當中就形成了難以修補的缺陷。

現代社會中,這樣的故事非常多。好多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忙於上各種補習班,沒時間玩遊戲,沒時間親近大自然,小小的他們總是包著碩大的書包,一個人在街上徘徊。每次看見這種情景,我就覺得非常心酸。我不知道,是否有一天,社會上的父母們都能明白,孩子們最需要的,並不是越來越好的物質條件,而是愛、關懷與正確的教導。而父母的諸多欲望,社會上不斷異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總在汙染和傷害著孩子們水晶般純淨的心靈,無情地打碎了他們的夢想與嚮往,讓他們像父母一樣,在社會的擠壓中煩惱地生活,無法品嚐一種真正的快樂與自由。

其實,自由並不像好多人想象中的那麼複雜,它非常質樸,非常簡單,也非常純淨。而且,它跟物質是沒有絕對關係的。陳亦新的媽媽說過一句非常好的話:"揀垃圾也能吃上飯的.。"她的意思是,一個人要活下去並不難。只要一個人能活下去,他就有主動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所以說,剝奪你的自由的,好多時候並不是命運,而是你那顆充滿了慾望的心。舉個例子,假如你覺得一定要有小車,有樓房,一定要每年出國旅行一次,才叫過得好,那麼你就給自己套上了一個無形的枷鎖,因為你要為得到這些物質而捨去好多東西,包括寶貴的生命時間,有時候還包括你的善良與道德底線。再者,命由心造,如果沒有自由的心靈,又怎麼能活出自由的命運?

我活得非常自由,非常快樂,就是因為我捨去了好多東西。好多年前,在我還沒有成功的時候,我曾經開過一個書店,那個書店能為我掙很多錢,但是它浪費了我大量的生命時間,所以我毫不猶豫地把它給關掉了。跟我一起做圖書生意的人,現在有好多都成了千萬富翁,但他們都羨慕我,因為我出了好幾本書,更因為我留下了一些歲月毀不了的東西。如果我想要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還想開小車,那麼我就不得不去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所以我常說,人的一生裡,總該有一種高貴的心靈和姿態,對權力,對金錢,對地位,都應該這樣。當滿世界都趨之若鶩時,你應該對它淡淡一笑。只要你有了這樣一顆不被慾望所縛的心靈,你就自然能活得自由自在。因為,所謂的"自在",就是不為念頭和現象所困,也不要刻意去束縛和壓抑自己的心。

佛家所追求的解脫,便是一種絕對的自由,我們也稱之為自在。它跟許多人理解的"自由"不太一樣。人們通常認為,外界制約了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所以他們才感到不自由;但佛家認為,自由應該是完完全全的自主,是一種"縱橫盡得"的境界。而且,佛家提倡的自主,是一種心靈的自主,是不被虛幻的現象所迷惑的清醒,是一種主動且堅定地做出選擇的勇氣,而不是一種盲目的固執,更不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放縱。不過,人們心中的"自由"與佛家所說的"自由"之間,還是有相通之處的,那便是兩者都強調要"擺脫束縛"。僅僅因為佛家對"束縛"的理解與社會共識不太一樣,才造成了兩者在解讀"自由"時出現的許多分歧。人們總是認為,束縛是外部世界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東西,所以他們習慣於要求外部世界發生改變;而佛家則認為,束縛是人們認假成真後生起的諸多執著,是自己施加給自己的東西。所以,真正的佛家行者嚮往且追求的,永遠都是自心的改變,而不是外部世界的改變。在他們的眼中,真正的"擺脫束縛",應該是放下一切執著。

不同的觀點催生了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催生了不同的追索之路,這本是非常正常的。我也常說,太陽有太陽的軌跡,行星有行星的軌跡,正是許許多多的不同,構成了世界的豐富。不過,這世上,到底有多少人能清醒地做出選擇,又有多少人甘願承擔選擇帶來的一切後果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