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市粵韻莞邑情散文

來源:才華庫 3.36W

澳大利亞是一個只有100多年曆史由100多個國家、地區民族移民組成的國家。由於移民來自世界各地,所以在這裡就形成了,一個由多個國家民族,不同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多元文化。

墨市粵韻莞邑情散文

據不完全統計,華人只佔全澳人口的3.5%,在華人中,以廣東人居多。廣東人對粵劇之愛好,十分深厚,幾乎凡有廣東人居住之處,就有廣東粵劇曲藝。約在1959年至1960年間,在悉尼致公堂,當地華人組織了粵劇曲藝演唱班。當時,由於移民條例是白澳政策,華人無帶家眷之權利,所以全是男班,花旦只好由男角反串扮演.由於華僑生活單調,全無正常娛樂,因此,粵劇曲藝就成了唯一的寄託。儘管大家都是門外漢,無一人是科班出身,不過在故鄉多年,耳聞目染,

今日到了異國他鄉,也就斗膽粉墨登場。而觀眾全是來自故鄉的同仁、鄉里,所以,無論其唱腔、演技如何,一曲粵韻,就引起強烈的反響。很快就得到了廣大華僑的認同,紛紛解囊資助.熱情參與。購置戲服制作佈景道具、使粵劇曲藝之花,在異國開放起來。

後來,來澳華僑日益增多,流動性廣。墨爾本市的華僑在悉尼華僑的幫助下,亦鳴鑼開場,開始了粵劇曲藝的排演。至今墨爾本已有粵劇曲社約8個。以岡州粵劇曲藝社為最先,人數最多,服裝、道具、佈景配備最齊全。經常上演的劇目有“胡不歸”、“碧容探監”、“帝女花”、“仕九戲人心”、“王寶釧”、“一把存忠劍”等。平時排練,多是跟錄音帶或錄影帶學,如有外地或從大陸來的行家.就請教。有時也赴大陸觀摩學習,在墨爾本的8個粵劇曲藝社中,有不少是東莞

籍華人,如許彩屏女士,原祖籍東莞石龍,自幼隨父跟戲班學藝,10歲入門學掌板,多者一打三,即連鑼、鼓、?一起打,有時也唱平喉,來墨市已40多年。袁興信先生,原祖籍東莞麻湧,自稱是袁崇煥第27代傳人,小提琴拉得很好,在粵劇中拉頭架高胡。陳玉堂先生,原祖籍東莞厚街,現年80多歲,仍掌板。周慶華女士原祖籍東莞石龍,唱平喉,反串文武生。譚玉晶先生,東莞太平人,司揚琴。以及僑友社主席,醫學教授盧濟新,原籍東莞常平馮漢傑先生,原籍東莞牛墩等,都是墨爾本市的粵劇中堅分子。在澳洲的粵劇愛好者,對粵劇曲藝的痴情與傾心,全靠無私的奉獻。首先,他們參與粵劇曲藝的`排練演出都是無任伺報酬的,所用的服裝,頭飾、道具、器樂全部由個人自己購置。而每個參與者的工作,居住地,離排練場均在數十公里以外。每到集中排練的時候,他們就放下手中的工作。自己駕車,或乘火車,甚至搭飛機,前來集中排練。每次演出活動,都是無報酬的慈善義演。

今年三月是澳大利亞岡州同鄉會成立l60的週年,暨岡州粵劇曲藝社成立40週年紀念,該社排練了大型鑼鼓粵劇“再世紅梅記”上演。這是墨爾本市開埠以來,華人首次上演的大型長劇。而劇中的主要演員,正印花旦胡慶元女士,原祖箱就是東莞人。她在劇中飾李慧娘,盧昭容兩角色,她本人雖未進過科班,全憑自學,但在劇中,把兩個不同性格的角色,塑造得誰妙推肖,無論唱腔、扮相、身段均表演得恰到火候,在同行與觀眾中獲得好評。

我此次來到墨市,就是應邀前往協助演出的。當他們知道我是來自東莞時,就格外親切起來,他們中有不少人離鄉多年了,但依然清楚地記得東莞人出門搭的渡船,太平的泥濘馬路,道滘的粽,大朗的荔枝等等。我向他們介紹了道滘、麻湧最近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曲藝之鄉”,及粵劇曲藝在東莞開展話動的情況,他們表示了莫大的欣慰。並表示有機會一定回家鄉來,聽一聽、看一看正宗地道的廣東粵劇。我代表“中國曲藝之鄉”的父老鄉親,對他們身在異國,還為巨集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粵劇曲藝的發揚光大,數十年來所作的無私奉獻,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感謝。他們說:“我們都是龍的傳人”,讓廣東粵劇曲藝之花,在一個多元化的國土上,占上一席之地,與異國文化同放異彩,是他們應盡的責任。我再次祝願他們,在澳大利亞,讓粵劇曲藝之花放出更璀璨的光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