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詩歌賞析

來源:才華庫 3.36W

[德國]戴默爾

故鄉詩歌賞析

即使是在父母的舊居,

在黃昏時也沒有安靜?

我憧憬地傾聽室外

白楊高樹呼嘯的聲音。

我聽到門戶輕輕地響,

母親拿著燈走進房中;

哦,母親,我的一切憧憬

全消沉在你的光輝之中。

【賞析】

1890年前後,德國文壇上出現了新的氣象,這就是印象主義和象徵主義的興起。它們的出現與尼采和柏格森的哲學思想存在著密切的聯絡。可以說,20世紀初相繼出現的印象主義和象徵主義是包容在現代派中的兩個重要流派,它們都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構成了當時文壇的重要力量。在德國文藝界,從1890年開始使用“印象主義”這一術語,一批年輕的作家、詩人很快成為印象主義的鼓吹者和實踐者,如戴默爾、格奧爾格、霍夫曼斯塔爾、里爾克等。而在德國印象主義詩人中當首推李利恩克隆與裡夏德·戴默爾。

戴默爾的創作受到法國象徵派詩歌和美國詩人惠特曼的影響,但他又像阿爾諾·霍爾茨等許多德國詩人一樣,有意識地去擺脫古典派和浪漫派的傳統,尋求新的藝術道路。戴默爾以自己的主觀認識去觀察和理解世界,在創作中力圖抓住瞬息間獲得的印象和偶然產生的感覺。他在詩歌中追求音調和諧,詩歌具有很強的節奏感。這首《故鄉》是戴默爾詩歌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印象主義詩歌和印象主義的繪畫一樣,注重抓住區域性特徵和一些精微的細節,使得詩歌在描述情感和情緒上富有層次和色彩。它並且注重寫人對事物情境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分析,突出主觀的印象。這種心理感受和心理分析其實不是別的,就是瞬間所捕捉的印象和直覺體驗。所以印象主義的'這種創作特性也決定了它比較適合一些微小的題材,如短詩、短劇、速寫等。戴默爾的這首《故鄉》就是一首短詩,全詩共兩節,由八行組成,結構簡單整飭。

接下來,我們來看戴默爾是如何描繪他的“故鄉”的。詩人開篇寫道:“即使是在父母的舊居,/在黃昏時也沒有安靜?”“黃昏”是印象派詩人和畫家最為喜愛的描摹物件,因為黃昏的色彩、光感效果令人神迷,容易突出主體內心的心理感受。此刻,面對黃昏的背景,“我”憧憬地傾聽室外,靜靜地傾聽白楊高樹呼嘯的聲音。這一切顯得靜謐而又略帶幾分神祕。詩人的心理活動隨著這個傾聽的姿態,向外部世界開啟。在這個傾聽大自然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天空已經暗淡下來,而“我”還渾然不覺。緊接著下一節,隨著房門的輕輕敲響,母親拿著燈走進房中。我們注意到此時詩人所用到的一個感嘆詞“哦”。它把詩人此刻驚歎和詫異的心理特徵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哦,母親,我的一切憧憬/全消沉在你的光輝之中。”最後這兩句是整首詩作的點睛之筆,母親的出現突然打斷了詩人對於外部世界的憧憬思緒和一種傾聽的姿態。一切憧憬隨之全部消沉在她的光輝之中。詩人以極為細膩的筆觸刻畫了“我”一剎那的微妙心理變化,並把對故鄉的這一瞬間的主觀體驗化作心理情緒的變化。

印象主義詩歌所追求的就是把“我”與外部世界的關係精神化,致力於揭示靈魂中隱蔽起來的激動和最祕密的情感經歷,使創作主體成為傳達外界刺激與本能反應之間的中介,反對對所描寫事物之間的聯絡進行合乎邏輯或理性的提煉加工。格奧爾格曾對印象主義有過精彩的表述:“我們不是去發現故事,而是去再現情緒,不是去觀察,而是去描述,不是去談論,而是表達印象。”因此,印象主義就是著力去把握主觀對於客觀世界的直覺體驗,在詩歌的整體上努力營造一種印象和氛圍,傳達一種情緒,如實記錄事物給主體的感覺經驗。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這些特徵來。

在該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並沒有晦澀高深的哲理思想,也沒有繁複駁雜的意象。整首詩歌就是描繪了詩人對故鄉的一次思想歷險,詩人以一種淡淡的抒情風格,抓住和再現了他思維和情緒發展的整個過程,使整首詩歌充滿一種智趣與回味無窮的意味。詩作在語言方面也帶有明顯的印象主義詩歌的特色,簡潔清晰,明白曉暢。詩人在一種平靜的敘述中描繪一些可以意會可以感覺的印象,力求從瞬間的印象裡尋找最有力的那一剎那,去發現外部具體事物與內心情感的重合。德語詩歌的代表人物霍夫曼斯塔爾在《關於詩的談話》一文中,對印象主義詩歌這樣說道:“難道不是情感、半情感、我們內心中所有最祕密和最深沉的狀態以一種少有的方式與一種自然風景、與一種季節、與空氣的一種特性、與一種氣息在交織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