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詩歌鑑賞:牧羊人

來源:才華庫 2.35W

牧羊人

經典詩歌鑑賞:牧羊人

[義大利]鄧南遮

又是九月,

我禁不住神遊故里。

該是羊群換場的時光。

此刻,在柯布魯齊大地[1]

我的牧羊人們

離開牲口圈朝海邊轉移,

走向如山區牧場一般荒蠻

青翠的亞德里亞海濱。

他們暢飲山泉,

好讓甘露的溫馨

驅除背井離鄉人旅程的千渴,

久久滋潤他們的心。

他們折斷楱樹做成一根根柺杖。

他們沿著古老的草徑走向平塬,

幾乎像是跋涉靜靜的綠色小?,

一路踏著父輩們的足跡。

啊,那發現洶湧的大海的第一人

發出怎樣的歡唿!

此刻羊群沿著海邊蹣跚前行。

空氣依然是那麼清明。

太陽把羊兒的絨毛

塗上一重黃沙般的金色。

海濤,踏青,一派溫柔的喧囂。

啊,我為什麼不跟我的牧羊人廝守在一起?

(呂同六譯)

【註釋】

[1]阿布魯齊是詩人的故鄉,當時為貧困、落後的農牧區。

【賞析】

加布裡耶萊·鄧南遮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多產作家,一生寫下了大量體裁不一、主題各異的作品,而主要成就在詩歌方面。他雖然大量地吸收同時代作者的思想與藝術,但依舊儲存著其特有的精彩和他的阿爾帕斯南的拉丁民族的特色。鄧南遮的故鄉在阿布魯齊的一個鄉村,那是亞德里亞海邊上一片貧窮、落後的農牧區。《牧羊人》就是詩人懷念家鄉的一篇詩作。在詩人的故鄉,九月是牧羊人趕著羊群從山地向海邊遷徙的一個季節,詩中通過對牧羊人動作行為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儘管是背井離鄉,但那些牧羊人並不悲傷,他們滿懷希望,心裡湧動著對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的憧憬。

又是九月,褐色的秋草仍在遠處鋪展、綿延,這一片,那一片,在秋風裡浩浩蕩蕩搖曳,大地開始盡顯蒼涼、肅穆……此時,叄五成群的牛羊或低頭吃草,或悠閒踱步,或出神凝思,來來回回為人們傳遞秋塬上的幽趣。此情此景,使詩人回想起家鄉阿布魯齊的牧羊人們,正開始著一年一度的秋季轉場,走向“青翠的.亞德里亞海濱”。牧羊人渴了掏起故鄉的甘泉,累了折斷楱樹做成一根根柺杖,“沿著古老的草徑走向平塬,名人故事,/幾乎像是跋涉靜靜的綠色小溪,/一路踏著父輩們的足跡”。古樸淳厚的牧民,在金色的陽光下蹣跚前行的羊群,碧空的浮雲,和蔚藍的海浪、青翠的草地一起構成了一幅唯美的田園風情,令詩人心醉神馳,於是他由衷感嘆:“啊,我為什麼不跟我的牧羊人廝守在一起?”詩人以自然、樸實的手法描寫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和牧羊人對生活的執著追求,表達了他迴歸大自然的強烈渴望和對自然無上的愛戀。他試圖以棲身大自然來躲避現實生活,忘卻心中的倦怠和憂傷。從此詩中,我們既可以窺見詩人那熱情奔放、追求新奇和不願規行矩步的性格,又能捕捉到他的靈感和生氣,以及他與自然神會時感官上的歡悅之情。

鄧南遮感情豐富,變化無常,他的創作風格也變化多端。早期模仿自然主義和真實主義的寫作風格,詩歌以抒情詩為主;後期,他吸收了象徵派的寫作特色,風格上逐漸獨樹一幟。雖然他在以後的詩歌中轉而寫病態頹廢的主題,但仍可以找到特有的靈氣和更新的表現形式。他認為詩歌是至高無上的宇宙的和諧,是聲音和色彩的交響樂。(黃曉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