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詩歌

來源:才華庫 2.85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詩歌吧,詩歌飽含豐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什麼樣的詩歌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穆旦詩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穆旦詩歌

流浪人

餓——

我底好友,

它老是纏著我

在這流浪的街頭。

軟軟地,

是流浪人底兩隻沉重的腿,

一步,一步,一步……

天涯的什麼地方?

沒有目的。可老是

疲倦的兩隻腳運動著,

一步,一步……流浪人。

彷彿眼睛開了花

飛過了千萬顆星點,像烏鴉。

昏沉著的頭,苦的心;

火熱般的身子,熔化了——

棉花似地堆成一團

可仍是帶著軟的腿

一步,一步,一步……

(1933年)4月15日晚

神祕

朋友,宇宙間本沒有什麼神祕,

要記住最祕的還是你自己。

你偏要編派那是什麼高超玄妙,

這樣真要使你想得發痴!

世界不過是人類的大賭場,朋友

好好的立住你的腳跟吧,什麼都別想,

那麼你會看到一片欺狂和愚痴,一個平常的把戲,

但這卻儘夠耍弄你半輩子。

或許一生都跳不出這裡。

你要說,這世界太奇怪,

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子的安排?

我只好沉默,和微笑,

等世界完全毀滅的一天,那才是一個結果,

暫時誰也不會想得開。

1933年

兩個世界

看她裝得像一隻美麗的孔雀——

五色羽毛鑲著白邊,

粉紅紗裙拖在人群裡面,

她快樂的心飄蕩在半天。

美麗可以使她樣子歡喜和發狂,

博得了喝彩,那是她的渴望;

“高貴,榮耀,體面砌成了她們的世界!

管它什麼,那堆在四面的傷亡?”……

隱隱的一陣哭聲,卻不在這裡;

孩子需要慈愛,哭嚷著,什麼,“娘?”

但這聲音誰都不知道,“太偏僻!”

哪知卻驚碎了孩子的母親的心腸?

三歲孩子也捨得離開,叫他嚎,

女人狠著心,“好孩子,不要哭——

媽去做工,回來給你吃個飽!”

絲缸裡,女人的手泡了一整天,

腫的臂,昏的頭,帶著疲倦的身體,

摸黑回了家,便吐出一口長氣……

生活?簡直把人磨成了爛泥!

美的世界仍在跳躍,眩目,

但她卻驚呼,什麼汙跡染在那絲衣?

同時遠處更迸出了孩子的哭——

“媽,怕啊,你的手上怎麼滿鋪了血跡?”

1933年

夏夜

黑暗,寂靜,

這是一切;

天上的幾點稀星,

狗,更夫,都在遠處響了。

前階的青草彷彿在搖擺,

青蛙跳進泥塘的水中,

傳出一個洪亮的響,

“夜風好!”

1933年6月24日

一個老木匠

我見到那麼一個老木匠

從街上一條破板門。

那老人,迅速地工作著,

全然彎曲而蒼老了;

看他揮動沉重的板斧

像是不勝其疲勞。

孤獨的,寂寞的

老人只是一個老人。

伴著木頭,鐵釘,和板斧

春,夏,秋,冬……一年地,兩年地,

老人的一生過去了;

牛馬般的飢勞與苦辛,

像是沒有教給他怎樣去表情。

也會見:老人偶而吸著一支旱菸,

對著漆黑的屋角,默默地想

那是在感傷吧?但有誰

知道。也許這就是老人最舒適的一剎那

看著噴著的青煙縷縷往上飄。

沉夜,擺出一條漆黑的街

振出老人的工作聲音更為洪響。

從街頭處吹過一陣嚴肅的夜風

捲起沙土。但卻不曾搖曳過

那門板隙中透出來的微弱的燭影。

9月,29日,1934年

前夕

希望像一團熱火,

儘量地燒

個不停。既然

世界上不需要一具殭屍,

一盆冷水,一把

死灰的餘燼;

那麼何不爽性就多詛咒一下,

讓乾柴樹枝繼續地

燒,用全身的熱血

鼓舞起風的力量。

頂多,也不過就燒了

你的手,你的頭,

即使是你的心,

要知道你已算放出了

燎野中一絲的光明;

如果人生比你的

理想更為嚴重,

苦痛是應該;

一點的放肆只不過

完成了你一點的責任。

不要想,

黑暗中會有什麼平坦,

什麼融合;腳下荊棘

扎得你還不夠痛?——

我只記著那一把火,

那無盡處的一盞燈,

就是飄搖的野火也好;

這時,我將

永遠凝視著目標

追尋,前進——

拿生命鋪平這無邊的路途,

我知道,雖然總有一天

血會幹,身體要累倒!

1934年10月31日

冬夜

更聲彷彿帶來了夜的嚴肅,

寂寞籠罩在牆上凝靜著的影子,

默然對著面前的一本書,疲倦了

樹,也許正在凜風中瑟縮,

夜,不知在什麼時候現出了死靜,

風沙在院子裡捲起來了;

腦中模糊地映過一片陰暗的往事,

遠處,有悽惻而尖銳的叫賣聲。

(1934年)11月3日偶作

文學常識積累:穆旦和九葉詩派

由於穆旦和九葉詩派的作品都具有很突出的現代派特點,閱讀和理解起來都有一定的困難。雖然,《穆旦詩集》在2000年被人民文學出版社評選為“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之一,但是,他的作品大家平時讀得仍不多(個別特別喜歡穆旦的同學除外)。因此,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好能多讀一些他的詩,除了讀教材中摘錄的作品外,最起碼還應讀一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選的《讚美》等三首完整的作品。

一、學習常識提示

1.關於穆旦生平

(1)簡歷。生於1918年農曆二月廿四日,(比曹禺小8歲,比張愛玲大2歲),卒於1977年(終年59歲)。生於天津,原籍浙江寧海,原名查良錚,另有“樑真”等筆名。

(2)早期創作。從小就表現出“不但早慧,而且早熟”的特點,1929年9月(11歲)考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時開始詩歌創作,並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5年(16歲)考入北平清華大學地質系,半年後改讀外文系。

(3)輾轉流徙。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校長途跋涉到長沙,又隨校遠赴雲南昆明,進入西南聯大,同當時許多著名作家一樣,也經歷了一個“輾轉流徙”的階段。1940年(22歲)由西南聯大畢業,留校任助教。當時,在昆明雲集著一大批著名的詩人,如聞一多、朱自清、冰心、馮至、卞之琳等,而穆旦與鄭敏、杜運燮、袁可嘉、王佐良等青年詩人則跟著當時在聯大教書的英國青年詩人燕卜遜,讀艾略特,讀奧登……開始找到了“當代的敏感”與現實的密切結合,形成了一個被自己人稱為“昆明的現代派”的詩歌小團體。而在這個團體中,穆旦的詩歌才華是大家所公認的。在這期間,穆旦開始系統地接觸英國現代詩歌和詩歌理論,創作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並走向成熟,創作了《合唱》、《防空洞裡的抒情詩》、《從空虛到充實》、《讚美》等具有代表的作品,成為了當時有名的青年詩人。他這時的作品主要發表在香港的《大公報》文藝副刊和昆明的《文聚》上。

(4)投筆從戎。1942年2月(24歲),參加“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抗日戰場。5月到9月,親歷了與日軍的戰鬥及隨後的滇緬大撤退,死裡逃生,過了幾年顛簸不安的生活。

(5)加盟“九葉”。1945年到瀋陽,創辦《新報》,任主編。這年,昆明文聚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詩集《探險隊》。1947年5月,自印出版第二部詩集《穆旦詩集》(1939-1945),1948年2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第三部詩集《旗》。他的這三部詩集均很快在香港再版。在抗戰勝利前後,他創作了20餘首“抗戰詩錄”不同於卞之琳這時期創作的以現實主義寫抗戰的“十四行詩”《慰勞信集》,而是把戰爭和戰爭中的人放在人類、文化及歷史的高度予以思考,同奧登1939年創作的“十四行詩”《在戰時》較接近。這時,他的作品大多發表於上海的《詩創造》和《中國新詩》雜誌,正式成為“九葉詩派”中的一員。

(6)繼續漂泊。1948年8月(30歲)赴美留學,進入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系學習,195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在這期間,聞一多於1948年編造的《現代詩鈔》選入了他的四首作品,在數量上僅次於徐志摩。1952年紐約出版的英文《世界詩選(公元前2600-公元1950)》選入了他的兩首作品。

(7)慘遭迫害。1952年底攜妻子周與良一同回國,1953年5月,任南開大學外文系副教授。1954年,因曾參加過“中國遠征軍”而被列為“審查物件”,1957年在《詩刊》上發表他回國的第一首詩《葬歌》。1958年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九九家爭鳴記》後,被打成“歷史反革命”,降職降薪,甚至逐出課堂,強迫在南開大學圖書館接受管制,監督勞動。“文章”中,又因他曾參加過“中國遠征軍”而被判定為“歷史反革命”,被抄家,他被關進“牛棚”勞動改造,他和他的家人都遭到審訊。在這期間,他雖然停止了詩歌創作,但一直堅持詩歌翻譯,用他的本名“查良錚”和筆名“樑真”出版了普希金、拜倫、雪萊、濟慈、布萊克、朗費羅、艾略特等著名詩人的詩集十餘種,由一個著名詩人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

(8)最後輝煌。1975年,在“文章”結束前夕,他突然又重新開始了詩歌創作,寫出了《智慧之歌》、《停電以後》、《冬》等著名作品,特別是他的《神的變形》以“詩劇”的形式,通過“神、魔、權、人”這四個人物的戲劇性衝突,展示了一個寓言式的人類悲喜劇,充滿苦澀的智慧。但穆旦的最後輝煌時間太短,由於長期以來身心受到的摧殘和折磨,剛過了59歲生日後,1977年2月26日不幸病逝。好在他還是看到了“文章”的結束。

2.穆旦的創作簡況。

(1)詩歌作品:

穆旦生前只出版了3部詩集,即《探險隊》(1945,昆明文聚)、《穆旦詩集(1939-1945)》(1947,自印)、《旗》(1948,上海文化生活)。其中,《穆旦詩集(1939-1945)》是他創作成熟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集,2000年被人民文學出版社選為“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1900-2000)”之一。

穆旦的詩歌創作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一、早期(1934-1937),大致從他在南開中學開始創作到他隨清華南遷,這是他創作的初試期,主要作品有《流浪人》、《古牆》等;二、中期(1937-1948),大致從他南遷到去國,這是他創作的高峰期和成熟期,主要作品有《合唱》、《讚美》、《詩八首》等;三、後期(1948-1957),大致從他去美國到回國後中斷創作,這是他創作的衰退期,主要作品有《葬歌》、《九九家爭鳴記》等;四、晚期(1975-1977),大致從他重新創作到去世,這是他創作的重振期,主要作品有《智慧之歌》、《神的變形》、《冬》等。

(2)翻譯作品:

普希金的詩集7部:《青銅騎士》(1954,上海平明)、《波爾塔瓦》(1954,上海平明)、《加甫裡頌》(1955,上海平明)、《普希金抒情詩集》(1957,上海新文藝)、《普希金抒情詩二集》(1957,上海新文藝)、《歐根奧涅金》(1957,上海新文藝)、《高加索的俘虜》(1958,上海新文藝)。(“文章”中重新修訂《普希金抒情詩集》,上下冊,上海譯文)。

英國詩人的詩集5部:《拜倫抒情詩選》(1957,上海新文藝)、《雪萊抒情詩選》(1958,人民文學)、《濟慈詩選》(1958,人民文學)、《雲雀》(雪萊,1958,人民文學)、《唐璜》(1980,四川人民)、《英國現代詩選》(1985)。(“文章”中重新修訂《拜倫詩選》,上海譯文)。

其他詩集2部:《布萊克詩選》(1957,人民文學)、《艾略特和奧登詩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