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走進詩歌作文3篇

來源:才華庫 2.95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詩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詩歌飽含豐富的感情和想象。詩歌的型別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走進詩歌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走進詩歌作文3篇

走進詩歌作文 篇1

翻開古典詩詞,我被祖國壯美的山河所吸引。

隨陶淵明走進南山,當時的他遠離黑暗的官場,來到淳樸和諧的農村。“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即使不會耕作,辛辛苦苦卻草盛豆苗稀,但他的內心是快樂的,否則怎麼會籬下種菊,“悠然見南山”呢?

我想他悠然採菊凝望南山,定會回想從前的人生,想起官場小人的嘴臉,想起官場諂媚的聲音,想起農耕的辛勞,慶幸此時的悠閒。所以他一定不會後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心中的感情早已寄情於那南山了。

王維走進皓月當空的山間。明月相照,山泉流洩於石縫之間。在如水的月光下,波光粼粼,獨坐幽篁裡,不但沒感到孤寂,反而悠然彈琴。琴絃玩轉,清泉叮咚,相交成一曲動人的樂章,是什麼樣的人才有“詩中有畫”的才情呢?也只有王維!

隨孟浩然,走進青山環抱的田舍。映入眼中的便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綠意,與友人把酒桑麻,閒話家常,一份閒適,油然而生!“骨貌淑清,風神散郎”,閒適之餘正是孟浩然。

走進詩中山水,那裡山美水秀,畫美景麗,但我始終不能領略深刻。直到來到長江,我才真正明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來到泰山,領略五嶽之首的風采,我才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來到人生的某個路口,這句話脫口而出。在當今被網路覆蓋的快速時代,中華的瑰寶古詩並沒有過時,反而滲透到我們生活的一點一滴中,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詩意。

品讀古詩詞,走遍祖國山水,我為這山河壯麗而自豪。

走進詩歌作文 篇2

唐詩是甘美的清泉,宋詞是飄香的落花。捧一杯清泉,拾幾片落花,沏一杯香茗,於是芳香四溢。在詩詞的.芳香中,我讀懂了人生的哲理。

陶淵明淡泊名利,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寫下了《飲酒》,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成為千古名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出了陶淵明一天的農耕生活,甚是辛苦,但他並不抱怨,因為那是自己的意願。我從陶淵明身上悟出了做人要遵從本心,潔身自好。

李白天性灑脫,一首《嚇蠻書》嚇走了南蠻十萬精兵。在官場上失意,李白於是拿起寶劍,遊山玩水,浪跡天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道出了李白因懷才不遇而惆悵,“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展現了李白的對未來的信心與展望。從李白身上,我悟出了做人要豁達自在!

文天祥一生抗元,不畏懼強敵,“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即使環境險惡,他依然堅定志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勢已去,文天祥以死報國,忠貞不屈,大義凜然。錚錚氣節,令人讚歎。他用生命為後人詮釋了司馬遷的“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從文天祥身上,我悟出了做人要有氣節。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暢達,“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樂觀,“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壯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幽深僻靜,“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悠閒忘情……我從詩詞中感悟到了許多人生真諦,讓我受益頗深。

走進詩詞,也就走進了詩意生活。在這種生活中,我感受著人生,汲取著成長的甘霖。走進詩詞,真好!

走進詩歌作文 篇3

詩歌是什麼?詩歌是空中的一輪明月,是手中的一杯清酒,是胸中的萬丈豪情,也是心中的濃濃愁緒。

讓我們慢慢走進詩歌深處……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離開了渾濁的官場,在南山自食其力,也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是他的志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他的情趣;“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他的氣節。他將生活的靈感融入了詩歌創作,以詩歌為舟,在歷史的長河上且行且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為友,美酒為伴,孤影相隨。李白雖是寂寞,卻也活得灑脫。國家內憂外患,皇上卻沉迷美色,聽信讒言。也罷,“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然而“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不如遊遍神州,“且放白鹿青崖間”。然而失望中又不乏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仰天長嘯東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做夢都期待有一天有明君識才,“忽復乘舟夢日邊”在學而優則士的封建社會裡,他也有著“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南唐後主李煜,出生在錯誤的時代,那優柔寡斷的性格,註定使他承受亡國之痛。政治上的失敗,並不能掩蓋他詩歌上的天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可也正是這天賦,造就了他的悲劇。一個弱小沒落的國家容不得風花雪月的才情。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外敵不斷來犯,岳飛用自己的滿腔熱血抒發了人民的不滿。“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鮮血都不能洗刷的仇恨,用詩歌表現得淋漓盡致。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主席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他用慷慨的情感,蒼勁的文字重新整理了歷史上對英雄人物的評價,歌頌了為了革命解放事業奮鬥廣大的中華兒女,胸懷寬廣,意境開闊,令人擊節而嘆。

中國詩歌源遠流長,濫觴於《詩經》,成熟於盛唐,如璀璨的銀河,群星閃耀。古人以詩讚物,以詩懷古,以詩言志,以詩抒懷。幸運如我等,能享受詩歌,品味詩歌,走進詩歌的深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