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五首之登高》的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61W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唐詩五首之登高》的教學設計

剛剛過了中秋節,不知道大家是怎樣過中秋的?(吃月餅)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除了中秋還有那些?(春節、端午、重陽等)在這些節日我們中國人分別以什么方式來慶祝?(明確:重陽節有登高的習慣。詩歌的題目就叫《登高》)大家曾學過一首詩是與重陽節有關的,還記得嗎?請大家背誦一遍。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它是一個登高祈福賞菊、家人團聚的日子。作者將詩歌的題目定為登高,那么這首詩和重陽節有關嗎?作者是和家人一起登高祈福嗎?讓我們一同來學習這首古詩。

說明: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由詩歌的題目匯入新課,使課堂氣氛親切,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絡,為後面在學習過程中領悟詩人的情懷打下基礎。

二、介紹作者的基本知識以及本詩的創作背景。

明確:杜甫(712—770),晚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世稱杜工部。詩歌以古體、律詩見長。由於他經歷的是唐由盛轉衰的動盪時期因此所創作的詩歌,風格多樣,而以沉鬱頓挫為主。被稱為“詩史”,也被稱為“詩聖”。有《杜工部集》 。

說明:通過介紹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文學知識,瞭解作者生活的大的歷史背景的同時也瞭解作者創作的基本風格。

三、聽錄音或老師範讀,初步感受詩歌。

明確:七言律詩以及首、頷、頸、尾四聯的劃分。

說明:通過聲音讓學生受到感染。引導學生進入學習詩歌的氛圍。劃分好首、頷、頸、尾四聯為下文的分析做準備。

四、從詩歌的首聯出發,分析首聯。

1、設定環環相扣的小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

①首聯共寫了幾種景物?(六種)

②十四字寫六種景物所體現出來的古代詩歌的語言的特點是什么?(凝練)

③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鳥,分別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明確:風急:秋天的蕭剎身冷心更涼

天高:因天空空曠的而渺小、孤獨

猿嘯哀:聲音淒厲,讓人倍感悲涼

渚清、沙白:冷色調、畫面慘淡悽清

鳥飛回:無家可歸

2、合作探究,主動表達。

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鳥可以構成一幅怎樣的畫面?請你將你心中所想像的畫面描述出來。

注意:在勾勒畫面時空間上的有序變化以及視覺角度的變化。(仰視——俯視)

說明: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學會尋找詩句中關鍵的字詞。體會和總結古代詩歌凝練的特點。化整為零,以分解的方式感受構成畫面的景物。讓學生體會詩歌以意象營造意境的方式,初步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為下面的活動打下基礎。將前面所感知的整合起來,設定一個小的表達交流的環節,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去發揮想像和聯想。並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附:有背景圖為參照

誦讀1:有了這樣的體會你覺得應該怎樣誦讀?請示範。

齊讀,做首聯的誦讀練習。

讓學生自己根據作者情感找到誦讀的方法。適當做一些誦讀技巧的指導。

五、進一步分析頷聯。

1、頷聯中寫了幾種景物?(兩種)

2、。能否將“落木”換成“落葉”?兩者有什么不同?這兩個詞用在這首詩中哪個詞更好?為什么?

明確:落木更好。“木”字更有質感,有枯木乾燥的感覺。

3、這句詩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誇張)

4、誇張手法以及兩組疊詞運用烘托出怎樣的場景?

明確:蕭蕭:茫無邊際 滾滾:奔流不息

場面巨集大但詩人的思緒浩茫而紛亂

5、整句詩中作者心中的想法如何?說說你的體會。

①愁緒就象無邊的木葉和不盡的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

②韶華易逝、人生短暫。

說明:設定一個小的辯論環節,允許學生以自己的理由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通過比較讓學生領會詩詞煉字的巧妙。從修辭入手,利用頷聯中的疊詞來分析作者想表達的內容,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情感。

誦讀2:結合對首聯和頷聯的分析,將兩者聯絡起來作為一個整體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提倡學生當場背誦。

明確:詩文的特點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感情基調為沉鬱、悽清、悲愴。

說明:趁熱打鐵,將對詩文的理解和背誦結合起來,進一步強調詩文的特點: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六、最後分析頸聯。

1、比較首聯、頷聯和頸聯、尾聯,如果說側重的話哪一部分側重於寫景?哪一部分更側重於抒情?為什么?

明確:上半部分側重於寫景,下半部分側重於抒情

找出頸聯、尾聯中與情有關的詞語。

注意:苦恨:甚恨。

2、“萬里”和“百年”分別與上半部分中的哪兩個詞相照應?這兩組相互照應的詞說明作者分別從哪兩方面著筆。(無邊、不盡 ;空間、時間)

3、作者用“萬”和“百”這樣的數詞來修飾空間和時間究竟想突現什么?(距離遙遠;時間長)

4、詩文中的“作客”和我們平常說的“做客”有什么不同?

明確:詩文中的“作客”是客居他鄉的'意思。

5、作者在點明時間時用的是“悲秋”,“秋”之所以“悲”的原因是什么,請在本句中找出來?(常作客、多病、獨登臺)

明確: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天,不由想起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

說明:通過學生自己的比較,比較出詩文不同的側重並找出頸聯、

尾聯中與情有關的關鍵詞語。讓學生關注作者著筆用詞的巧妙,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寫作技巧的指導。提取或比較關鍵詞中的特殊用字,通過特殊用字來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特殊心境。

七、以老師頸聯的提問為例,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提問、回答並更正。

舉例:

6、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作者“艱難”的處境?(結合背景)

明確:國難,動盪的時代,連年的戰亂。

7、“繁霜鬢”透露著什么資訊?作者為什么要“苦恨繁霜鬢”?

明確:想為國出力,卻年事已高,老了。作者憂國憂民。

8、“潦倒”和“新停濁酒杯”有什么關係?

明確:把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悶錶達出來,流露出作者面對悲愁的無奈。

9、教師總結點評。

說明:以這樣模仿的方式能讓學生進行有關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體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扮演問題的回答者的角色而很少能做問題的提出者。通過這樣的活動逐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八、合作探究。

1、從這首古詩來看,詩中杜甫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點?

明確:孤獨漂泊、年老多病、憂國憂民

窮愁潦倒而又有高尚情操的偉大詩人形象

2、歸納總結出本文的寫作特色。

明確:氣象巨集偉,意境開闊

情景交融,融情入景

字字精當,格律工整

誦讀3:齊讀並背誦全詩。

說明:通過合作探究讓學生總結出古代詩歌塑造的人物形象,從詩歌的分析上升到形象歸納總結。

九、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全詩。

2、請你以杜甫的口吻依照全詩寫一篇《重陽日記

3、有時間可以閱讀《說“木葉”》這篇文章

說明:鞏固本節課所學內容,在已經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現代文的寫作訓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