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草藥文言文翻譯

來源:才華庫 2.11W

《採草藥》選自《沈括·夢溪筆談·藥議》沈括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曆法,與今天的陽曆相似。下面請欣賞小編為大家帶來採草藥文言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採草藥文言文翻譯

採草藥

作者:沈括

原文:

古法採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採掇者易辨識耳,在藥則未為良時。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採,則津澤皆歸其根。欲驗之,但取蘆菔、地黃輩觀,無苗時採,則實而沉;有苗時採,則虛而浮。其無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時採,則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如今之紫草,未花時採,則根色鮮澤;花過而採,則根色黯惡,此其效也。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用花者取花初敷時,用實者成實時採。皆不可限以時月。緣土氣有早晚,天時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白樂天遊大林寺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蓋常理也。此地勢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筍,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謂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謂之晚稻。

一物同一畦之間,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嶺嶠微草,凌冬不雕;並、汾喬木,望秋先隕;諸越則桃李冬實,朔漠則桃李夏榮。此地氣之不同也。一畝之稼,則糞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則後種者晚實。此人力之不同也。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譯文:

古法採草藥(時間)多數在二月、八月,這很不恰當。只是二月草已發芽,八月莖葉還沒有枯死,採藥的人容易辨認(草藥)罷了,對藥材來說,並不是最好的時間。大致說,用根的(草藥),如果有隔年老根,必須選擇沒有莖葉時採摘,這時液汁都集中在根內。要驗證這一點,只要拿蘿蔔、地黃這類來看,沒有莖葉時候採摘的,就充實而沉重;有莖葉時候採摘的,就空虛而輕浮。那些沒有隔年老根的,就要等到莖葉長成而還未開花的時候採摘,(這時)根生長已充足而又未衰老。

像現在的紫草,沒有花的時候採摘,根的顏色就明亮滋潤;花開過後採摘,根的顏色就暗黑難看。這就是(採藥時間適當與否的)驗證。用葉的(草藥要)選擇葉子剛長足的時候(採摘);用芽的(草藥),自然應當遵從傳統的說法;用花的(草藥),(要)選取花剛開時(採);用果實的(草藥),(要在)果實成熟時採。(這些)都不可以用固定的時間月分去限制。因為地溫(的升降,在不同情況下)有早有晚,天氣也會不時變異無常。例如平原三月開花的,(在)深山中卻四月(才)開花。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詩中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是)普遍的道理。這是地勢高低(造成)的不同。(又)如筀竹筍,有二月長出來的,有三、四月長出來的,有五月才長出來的,(五月才長出來的)叫作晚筀;水稻有七月熟的,有八、九月熟的,有十月熟的,(十月熟的)叫作晚稻。

同一類作物(種植)在同一小塊地裡的',它本身(也還)有早晚(之分)。這(是)植物本身的效能不同(造成的)。嶺嶠一帶的小草,越冬也不枯萎;並、汾地區的喬木,臨近秋天(就先)落葉了;諸越的桃李冬天結果,朔漠的桃李夏天(才)開花。這(是)各地氣候不同(造成的)。(同)一畝地裡的莊稼,用糞澆灌的(就)先發芽;(同)一丘地裡的穀物,後種的就晚結實。這(是)人工栽培不一樣(造成的)。哪能一律用固定的時月來限制(採摘草藥的時間)呢。

延伸閱讀——《採草藥》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難解的文言虛實詞,疏通文句,能夠讀懂課文,翻譯文句,《採草藥》教案。

2、瞭解本文說明事理的思路,掌握本文的說明方法。

3、認識作者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並學習之。

教學重點:

1學習並掌握“實”、“歸”、“理”等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2指導學生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進一步體會、學習作者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的層次脈絡,特別是前後兩部分的關係。

教時安排:

本課文共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採草藥》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第二課時,講讀《雁蕩山》。第三課時總析課文,比較閱讀,練習。

教法選擇:

目標教學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講析《採草藥》,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理清思路。引導學生樹立嚴謹的治學態度,準備為四化建設更好地服務。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 匯入新課:設問,引導同學瞭解《夢溪筆談》及科學家沈括,為課文展開創設情境。

二 前提檢測:檢查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況及前期預習情況,佈置同學作前題測評題,作完後加以核對訂正。

三 逐步導讀達標。

(一)講析課文第一段:

1讀:請同學朗讀課文,注意學生朗讀中的停頓。並指導學生利用上下文,利用文下注釋,掌握“殊”、“芽”、“歸”、“實”、“效”等文言詞語,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疑:針對本段內容設疑、質疑:

(1)本段如何說明“古法未當”?

(2)“皆不可限以時月”與“古法未當”的關係如何?

3論:引導學生對閱讀中所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解決疑惑。

(1)討論所設之疑。 (答案略)

(2)學生質疑討論。引導學生提出學習中的疑惑,並討論解決。

4結:小結課文第一段,並匯入課文第二段,國中三年級語文教案《《採草藥》教案》。設問:本段由否定“古法”到提出“不可拘於時月”已說明了自己的觀點,為何文章還未完?是否後文屬於贅筆?

(2) 講讀第二段:

1讀:請同學讀第二段,並請同學發現問題,準備質疑。引導學生理清層次,疏通文句,重點掌握“花”、“芽”、“實”等活用實詞及“蓋”、“理”、“凌”、“望”、“榮”等文言實詞的意義,理解文意。

2疑:引導學生針對本段內容設疑、質疑:

(1)已有結論,為什麼還要繼續說明?

(2)前後兩部分有什麼關係?

(3)引導學生就“讀”、“疑”中的問題進行質疑。

3論:引導學生討論前面所提問題,教師要注意引導啟發。

(1)從不同角度說明事理,“當”與“不當”之原因自明。

(2)前面從用藥的部位不同談“不可限以時月”,是從內因的角度講,後從外部條件談“不可限以時月”是外因。

4結:引導學生小結課文第二段,訓練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1)實事求是一種科學的精神,值得提倡。

(2)小結幾個文言虛實詞的用法和意義

四 總析課文脈絡。根據板書分析課文脈絡,引導學生掌握課文的思路,訓練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

五達標測評:指導學生作達標測評題並加以訂正(附達標測評題)。學生做完以後組織學生互相批改,發現共同問題請測評題作得比較好的同學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六作業佈置:(略)

(附達標測評與板書設計)

前提測評:

一、注音:宿( )根; 黯( )惡;愆( )伏。並( )汾喬木

二、課文關於採草藥的時間否定了什麼觀點,證明了什麼觀點?

三、解釋:

(1)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則四月花。

(2) 無苗時採,則實而沉。

(答案略)

達標測評:

1、 指出下列文句中的活用詞並解釋其意義和用法:

(1) 一畝之稼,則糞溉者光芽。

(2) 諸越則桃李冬實。

(3) 深山則四月花。

2、 解釋加點詞:

(1) 則津澤皆歸其根。

(2) 無苗時採則實而沉。

(3) 並汾喬木,望秋先隕。

3、 作者如何論證“古法採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課文從哪些方面論證採草藥“不可限以時月”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