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知識點

來源:才華庫 7.26K

11.察(chá)

會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知識點

動詞。

①察看,觀察。如: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幼時記趣》)

②明察。如: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12.長(cháng)

(1)名詞。

①長度。如: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核舟記》)

②讀zhǎng,首領,頭目,長官。如:陳勝,吳廣皆此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③讀zhǎng,秦朝時,主管萬戶以上的縣的官員稱“令”,主管萬戶以下的縣的官員稱“長”。如: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陳涉世家》)

(2)形容詞。

①兩端之間的距離大,與“短”相對。如:南市買轡頭,背時買長鞭(《木蘭詩》)

時間、空間的長久,遼遠。

如:a.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詩經?蒹葭》)

b.北山愚公長息曰(《愚公移山》)

③廣闊。如: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岳陽樓記》)

④遠。如:清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出塞》)

⑤讀zhǎng,年歲大,輩分高的`。如: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3)副詞。

①永遠。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②經常,總是,時常。如: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水調歌頭》)

13.稱(chēng)

動詞

①讀chèn,適合,符合,相稱。如: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傷仲永》)

②稱道,稱讚。如:先帝稱之曰能(《出師表》)

③號稱。如:袒右,稱大楚(《陳涉世家》)

④著稱,聞名。如:駢死於槽裡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說》)

⑤聲稱,述說。如: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陳涉世家》)

14.乘(chéng)

(1)動詞。

①乘座,駕馭。如: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②趁著,利用,憑藉。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龜雖壽》)

(2)量詞。

讀shèng,古代稱四匹馬拉的車為一乘,譯為“輛”。如: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陳涉世家》)

15.出(chū)

(1)名詞。

①出產的東西。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人(《捕蛇者說》)

②國家外部或家族外部。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動詞。

①出現,顯露。如: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兩小兒辯日》)

②獻出,拿出。如: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記》)

③發出。如:不敢出一言以復(《送東陽馬生序》)

④與“入”相對,出,出去。如: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

⑤流出。如:汪然出一言以復(《送東陽馬生序》)

⑥從……生出。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16.傳(chuán)

動詞。

①傳送,傳遞。如: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②傳授,傳給。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17.辭(cí)

(1)名詞。

文辭,言辭。

如:a.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送東陽馬生序》)

b.未嘗稍降辭色(《送東陽馬生序》)

(2)動詞。

①告別,離別,辭謝。

如:a.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木蘭詩》)

b.停數日,辭去(《桃花源記》)

②推辭,不接受。如: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羌村三首》之三)18.次(cì)

(1)名詞。

層次。如: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山市》)

(2)動詞

①編次,編排。如:陳涉、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②駐紮,停留。如: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19.從(cóng)

(1)動詞。

①跟從,跟隨。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狼》)

②依從,依順。如: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

③朝目標而去。如:溯洄從之,道阻且躋(《詩經?蒹葭》)

(2)介詞。

自,由。表示起點。

如:a.問所從來(《桃花源記》)

b.從此替爺徵(《木蘭詩》)

20.當(dāng)

(1)動詞。

①擔任,執掌。如: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孫權勸學》)

②讀dàng,頂替。如:募有能捕之者,當期租入(《捕蛇者說》)

(2)介詞。

①對著,向著。如: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木蘭詩》)

②在……時。如:當此時,諸君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陳涉世家》)

(3)副詞。

①應該,應當。如: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②將,將要。如: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師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