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通用15篇

來源:才華庫 1.9W

中國寓言故事1

東郭先生和狼

中國寓言故事通用15篇

晉國大夫趙簡子率領眾隨從到中山去打獵,途中遇見一隻像人一樣直立的狼狂叫著擋住了去路。趙簡子立即拉弓搭箭,只聽得弦響狼嚎,飛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趙簡子非常惱怒。他駕起獵車窮追不捨,車馬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這時候,東郭先生正站在馱著一大袋書簡的毛驢旁邊向四處張望。原來,他前往中山國求官,走到這裡迷了路。正當他面對岔路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竄出了一隻狼。那狼哀憐地對他說:“現在我遇難了,請趕快把我藏進你的那條口袋吧!如果我能夠活命,今後一定會報答您。”

東郭先生看著趙簡子的人馬捲起的塵煙越來越近,惶恐地說:“我隱藏世卿追殺的狼,豈不是要觸怒權貴?然而墨家兼愛的宗旨不容我見死不救,那麼你就往口袋裡躲吧!”說著他便拿出書簡,騰空口袋,往袋中裝狼。他既怕狼的腳爪踩著狼頷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壓住了狼的尾巴,裝來裝去三次都沒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軀,把頭低彎到尾巴上,懇求東郭先生先綁好四隻腳再裝。這一次很順利。東郭先生把裝狼的袋子扛到驢背上以後就退縮到路旁去了。不一會兒,趙簡子來到東郭先生跟前,但是沒有從他那裡打聽到狼的去向,因此憤怒地斬斷了車轅,並威脅說:“誰敢知情不報,下場就跟這車轅一樣!”東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說:“雖說我是個蠢人,但還認得狼。人常說岔道多了連馴服的羊也會走失。而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況一隻不馴的狼呢?”趙簡子聽了這話,調轉車頭就走了。

當人喚馬嘶的聲音遠去之後,狼在口袋裡說:“多謝先生救了我。請放我出來,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卻改口說:“剛才虧你救我,使我大難不死。現在我餓得要死,你為什麼不把身軀送給我吃,將我救到底呢?”說著它就張牙舞爪地向東郭先生撲去。東郭先生慌忙躲閃,圍著毛驢兜圈子與狼周旋起來。

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東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於是對狼說:“我們還是按民間的規矩辦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說你應該吃我,我就讓你吃。”狼高興地答應了。但前面沒有行人,於是狼逼他去問杏樹。老杏樹說:“種樹人只費一顆杏核種我,20年來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實、賣我的果實,享夠了財利。儘管我貢獻很大,到老了,卻要被他賣到本匠鋪換錢。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麼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撲向東郭先生,這時正好又看見了一頭母牛,於是又逼東郭先生去問牛。那牛說:“當初我被老農用一把刀換回。他用我拉車幫套、犁田耕地,養活了全家人。現在我老了,他卻想殺我,從我的皮肉筋骨中獲利。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麼不能吃你呢?”狼聽了又囂張起來。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拄著藜杖的老人。東郭先生急忙請老人主持公道。老人聽了事情的經過,嘆息地用藜杖敲著狼說:“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講父子之情嗎?為什麼還背叛對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辯地說:“他用繩子捆綁我的手腳,用詩書壓住我的身軀,分明是想把我悶死在不透氣的口袋裡,我為什麼不吃掉這種人呢?”老人說:“你們各說各有理,我難以裁決。俗話說‘眼見為實’。如果你能讓東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裡裝一次,我就可以依據他謀害你的事實為你作證,這樣你豈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興地聽從了老人的勸說,然而卻沒有想到在束手就縛、落入袋中之後,等待它的是老人和東郭先生的利劍。

東郭先生把“兼愛”施於惡狼身上,因而險遭厄運。這一寓言告訴我們,即使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也存在“東郭先生”式的問題。一個人應該真心實意地愛人民,但絲毫不應該憐惜狼一樣的惡人。

中國寓言故事2

小獅子的下場

一頭小獅子因為貪玩而遠離了獅群,不幸遭遇了幾隻鬣狗。

本來,小獅子這時候還有機會逃生,但由於過分自傲,他卻放棄了機會。

“我是獅子。”小獅子把胸脯拍得啪啪響。

“不錯。”領頭的鬣狗說,“如果你是一隻成年獅,那麼你是強者,我們是弱者。而今你還是一頭幼獅,你是弱者而我們是強者,大自然的生存規律就是弱肉強食。”說完,鬣狗們便撲過去把小獅子咬死吃掉了。

其實,誰也並非天生就是強者,在還沒有成為強者之前,哪怕是小獅子,為了生存,他首先要做的,還是學會保護自己。

中國寓言故事3

困獸猶鬥 開天闢地 口若懸河 空中樓閣

刻舟求劍 膾炙人口 狼狽不堪 力不從心

兩敗俱傷 樂不思蜀 老當益壯 勞而無功

論功行賞 老馬識途 老牛舐犢 老嫗能解

老生常談 樑上君子 藍田生玉 濫竽充數

狼子野心 芒刺在背 買櫝還珠 馬革裹屍

門可羅雀 名落孫山 孟母三遷 馬首是瞻

毛遂自薦 門庭若市 木人石心 牛鼎烹雞

怒髮衝冠 鳥盡弓藏 南柯一夢 弄巧成拙

窮兵黷武 天真料漫 千變萬化 同仇敵愾

曲高和寡 曲盡其妙 千金市骨 千鈞一髮

千里鵝毛 黔驢技窮 千慮一得 巧取豪奪

七擒七縱 杞人憂天 曲突徙薪 千萬買鄰

犬牙交錯 千人所指 千載難逢 氣壯山河

人傑地靈 日暮途窮 入木三分 人琴俱亡

人棄我取 忍辱負重 任人為賢 人人自危

如釋重負 入吾彀中 人心如面 如魚得水

人言可畏 孺子可教 手不釋卷 士別三日

死不旋踵 師出無名 三寸之舌 水滴石穿

死而不朽 傷風敗俗 三顧茅廬 雙管齊下

死灰復燃 十行俱下 尸居餘氣 如火如荼

司空見慣 水落石出 三令五申 四面楚歌

三遷之教 三人成虎 殺身成仁 水深火熱

三生有幸 尸位素餐 塞翁失馬 天經地義

上下其手 上行下效 隨月讀書 守株待兔

三折其肱 土崩瓦解 同甘共苦 同工異曲

天下無雙 天涯海角 天衣無縫 一夔已足

窮兵黷武 莊周夢蝶 曾參殺人 以強凌弱

完壁歸趙 韋編三絕 無出其右 為虎作倀

刎頸之交 無可奈何 望梅止渴 五日京兆

危如累卵 萬死不辭 亡羊補牢 未雨綢繆

畫蛇添足 掩耳盜鈴 亡羊補牢 買櫝還珠

守株待兔 開卷有益 博而不精 百發百中

必恭必敬 百感交集 兵貴神速 杯弓蛇影

不寒而慄 不合時宜 不自量力 不拘一格

不可多得 不堪回首 不可救藥 別開生面

不倫不類 伯樂相馬 班門弄斧 冰山難靠

白面書生 八面威風 不名一錢 拔苗助長

不屈不撓 不求甚解 髀肉復生 病入膏肓

背水一戰 半途而廢 不貪為寶 白頭如新

抱薪救火 標新立異 不學無術 不遠千里

別有天地 不遺餘力 百折不撓 百丈竿頭

不自量力 不知所云 賓至如歸 拔幟易幟

殘杯冷炙 寸草春暉 草船借箭 乘風破浪

才高八斗 城狐社鼠 滄海桑田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程門立雪 長驅直入 車水馬龍

乘興而來 沉魚落雁 乘人之危 車載斗量

大筆如椽 打草驚蛇 雕蟲小技 大材小用

多多益善 大腹便便 大公無私 當局者迷

大逆不道 大器晚成 當務之急 開誠佈公

不得要領 拋磚引玉 爾虞我詐 罰不當罪

奮不顧身 分崩離析 風吹草動 分道揚鑣

發奸擿伏 返老還童 發蒙振落 風聲鶴唳

覆水難收 赴湯蹈火 分庭抗禮 防微杜漸

負隅頑抗 負重致遠 管鮑之交 各得其所

感恩圖報 過河拆橋 刮目相看 瓜田李下

高枕無憂 各自為政 華而不實 好好先生

狐假虎威 汗流浹背 後來居上 合浦珠還

後起之秀 後生可畏 火樹銀花 堅壁清野

間不容髮 井底之蛙 雞口牛後 江郎才盡

見獵心喜 雞鳴狗盜 九牛一毛 膠漆相投

舉一反三 開誠佈公 空洞無物 沆瀣—氣

克己奉公 開卷有益 侃侃而談 口蜜腹劍

開門揖盜 空前絕後 克勤克儉 曠日持久

妄自尊大 下筆成章 下車泣罪 先發制人

興高采烈 心曠神怡 朽木不雕 休慼相關

先聲奪人 小時了了 小心翼翼 一敗塗地

飲醇自醉 一代楷模 一髮千鈞 約法三章

以古非今 葉公好龍 以管窺天 言過其實

一國三公 以規為滇 愚公移山 一鼓作氣

一揮而就 與虎謀皮 異軍突起 有腳陽春

以卵擊石 以鄰為壑 夜郎自大 一毛不拔

一鳴驚人 一木難支 以貌取人 羽毛未豐

有名無實 一諾千金 一暴十寒 一竅不通

一錢不值 予取予求 一丘之貉 一日千里

一日三秋 一絲不拘 一身是膽 以身試法

一事無成 一網打盡 義無反顧 一誤再誤

月下老人 憂心如焚 一衣帶水

一意孤行 一葉障目 有志竟成 一字千金

有恃無恐 飲鴆止渴 自慚形穢 專橫跋扈

中國寓言故事4

【蔡邕救琴】

東漢靈帝在位的時候,有個大臣名叫蔡邕。蔡邕為人正直,性格耿直誠實,眼裡容不下沙子,對於一些不好的現象,他總是敢於對靈帝直言相諫。這樣,他頂撞靈帝的次數多了,靈帝漸漸討厭起他來。再加上靈帝身邊的宦官也對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靈帝面前進讒言說他目無皇上,驕傲自大,早晚會有謀反的可能,蔡邕的處境越來越危險。他自知已成了靈帝的眼中釘、肉中刺,隨時有被加害的危險,於是就打點行李,從水路逃出了京城,遠遠來到吳地,隱居了起來。

蔡邕愛好音樂,他本人也通曉音律,精通古典,在彈奏中如有一點小小的差錯,也逃不過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彈琴,對琴很有研究,關於琴的選材、製作、調音,他都有一套精闢獨到的見解。從京城逃出來的時候,他捨棄了很多財物,就是一直捨不得丟下家中那把心愛的琴,將它帶在身邊,時時細加呵護。

在隱居吳地的那些日子裡,蔡邕常常撫琴,借用琴聲來抒發自己壯志難酬反遭迫害的悲憤和感嘆前途渺茫的悵惘。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裡撫琴長嘆,女房東在隔壁的灶間燒火做飯,她將木柴塞進灶膛裡,火星亂蹦,木柴被燒得“噼裡啪啦”地響。

忽然,蔡邕聽到隔壁傳來一陣清脆的爆裂聲,不由得心中一驚,抬頭豎起耳朵細細聽了幾秒鐘,大叫一聲“不好”,跳起來就往灶間跑。來到爐火邊,蔡邕也顧不得火勢的人,伸手就將那塊剛塞進灶膛當柴燒的桐木拽了出來,大聲喊道:“快別燒了,別燒了,這可是一塊做琴的難得一見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燒傷了,他也不覺得疼,驚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搶救及時,桐木還很完整,蔡邕就將它買了下來。然後精雕細刻,一絲不苟,費盡心血,終於將這塊桐木做成了一張琴。這張琴彈奏起來,音色美妙絕倫,蓋世無雙。

這把琴流傳下來,成了世間罕有的珍寶,因為它的琴尾被燒焦了,人們叫它“焦尾琴”。

靈帝不識人才,使蔡邕落魄他鄉;而焦尾琴又何其有幸,遇到了蔡邕這樣慧眼識良材的音樂專家,終於使一身英華得以展現。這兩件事情形成了鮮明對比,告訴我們的道理卻是一樣的:要愛惜人才、尊重人才,要善於發現別人的才能併合理地使用,做到人盡其才。

中國寓言故事5

宋人疑鄰

宋國有個有錢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牆壁沖塌了一塊。他的兒子說道:"不趕快修補起來,一定會有小偷爬進來的。"鄰家的老大爺也這樣警告他。

當天夜裡,他家果真被盜賊偷走了大量的財物。

這個有錢人的一家人都誇他的兒子有先見之明,卻懷疑鄰家的老大爺可能是個盜賊。

中國寓言故事6

懶惰的老鼠公主

老鼠國王有一個小女兒,國王可喜歡它了。

小老鼠們偷了好多花生,蠶豆,給老鼠公主吃。可老鼠公主一腳就把它們踢得老遠,說:“這些東西硬邦邦的,我的牙都咬酸了!”

老鼠國王趕緊命令小老鼠們:“快換些軟的食物來!”

小老鼠們只好偷來麵包,蛋糕,綠豆糕......老鼠公主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線。

過了幾天,老鼠公主又對老鼠國王說:“爸爸,蛋糕,麵包還得用牙齒咬,累死了,最好吃飯的時候,連嘴巴都不用動。”

老鼠國王又命令小老鼠們去偷糖果,老鼠公主樂得跳起了老鼠舞。

不久,老鼠公主的牙齒長得可長了。小老鼠們對它說:“快吃些硬的食物磨磨牙吧!要不,它會越長越長的。”可老鼠公主翻著白眼說:“不要你們管!”

不久,老鼠公主的牙齒越長越長,長得連嘴巴都合不攏了。

老鼠國王摟著老鼠公主哭了,它說:“小寶貝,都是我不好!”

老鼠公主哭得更傷心了,它想說什麼,可又說不出來。因為它的牙齒太長了,嘴巴只能這麼一直張著。

<懶惰的老鼠公主>是給懶惰的孩子的。父母過度關心,事事代勞是孩子懶惰的主要成因。不要總對孩子說:這些事不需要你做,你太小,做不好。如果你不讓孩子嘗試,他就永遠沒有做好的機會。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一起參加大掃除,參加家庭會議。勤於動腦,動手的習慣,會在這些不起眼的活動中培養出來。

中國寓言故事7

披上虎皮的羊

有一隻山羊,在森林裡與那些跟它一樣弱小的動物們生活在一起。平時它們都集體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連吃草的時候也還得隨時東張西望,提心吊膽地警惕著猛獸的侵襲。山羊覺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樣威風該多好。

一次,山羊獨自走到森林邊上,忽然發現地上有一張虎皮,也不知是哪一位獵人丟下的。開始,山羊還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撿這張虎皮。幾經猶豫後,山羊壯了壯膽,拾起了虎皮,它覺得挺有趣的。突然它靈機一動:要是我穿上這身虎皮,不也會很威風嗎?誰會發現我是一隻假虎呢?於是,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裡走著。

當山羊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時候,那些和自己一樣弱小的動物突然看到“老虎”來了,都嚇得跑的跑、躲的躲,四處逃竄。山羊見此情景,心裡覺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現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了,山羊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向一片草地走去。

山羊停在草地上,原來那些夥伴都不認識它了,一個個離它遠遠的。於是,披著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來。

正當山羊香噴噴嚼著青草的時候,突然一隻豺狼朝它走來。披著虎皮的山羊猛地嚇得渾身顫抖起來,連那隻已停下腳步遲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是豺狼已看出來這是一隻假虎嗎?顯然還不是。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細,它一輩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見到這些猛獸就會膽戰心驚,以至於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還披著老虎皮。

所以說,徒有虛假外表而無真正本領的人,是經不住實際檢驗的,一旦讓他們面對考驗,空虛的內心很快便使他們敗下陣來。

中國寓言故事8

【盲人摸象】

從前,印度有一位國王,他養了許多大象。有一天,他正坐在大象身上游玩,忽然看見一群瞎子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們走過來,問他們:"你們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嗎?"瞎子們同聲否認道:"陛下,我們不知道。"國王笑道:"你們親自用手摸一摸吧,然後向我報告。"

瞎子們趕緊圍著大象摸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們開始向國王報告。

摸到象耳朵的瞎子說:"大象同簸箕一樣。"

摸到象腿的瞎子說:"大象和柱子一樣。"

摸到象背的瞎子說:"大象好似一張床。"

摸到象尾的瞎子說:"大象好似繩子。"

國王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原來他們把自己摸到的某一個部分誤認為是全體。

後來人們便用"瞎子摸象"來形容那些觀察事物片面,只見區域性不見整體的人。

中國寓言故事9

負荊請罪

戰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幾次出使秦國,又隨同趙王會見秦王,每次都憑著自己的大智大勇,挫敗驕橫的秦王,因此趙王很是器重藺相如,一下子將他提拔為上卿,位在老將軍廉頗之上。

戰功卓著的將軍廉頗見藺相如官位比自己還高,很不服氣,他到處揚言說:“我為趙國出生入死,有攻城奪地的大功。而這個藺相如,出身低微,只是憑著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就能位在我之上,這實在是讓我難堪!以後我再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當著眾人的面羞辱他。”

藺相如聽說後,就總是處處躲開廉頗。有一次,藺相如坐車在大街上走,忽然看見廉頗的馬車正迎面馳來,便趕緊命人將自己的車拐進一條小巷,待廉頗的車馬走過,才從小巷出來繼續前行。

藺相如的隨從們見主人對廉頗一讓再讓,好像十分懼怕廉頗似的,他們都覺得很丟面子,便議論紛紛,還商量著要離開藺相如而去。

藺相如知道後,把他們找來,問他們道:“你們看,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厲害?”

隨從們齊聲說:“廉頗哪能跟秦王相比!”

藺相如說:“這就是了。人們都知道秦王厲害,可是我連威震天下的秦王都不怕,怎麼會怕廉將軍呢?我之所以不跟廉將軍發生衝突,是以國家利益為重啊!你們想,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趙國,不就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個人嗎?如果我們兩個人互相爭鬥,那就好比兩虎相鬥,結果必有一傷,趙國的力量被削弱,趙國就危險了。所以我不計較廉將軍,是為了趙國啊!”

後來這些話傳到廉頗那裡,廉頗大受感動。他想到自己對藺相如不恭的言語和行為,深感自己錯了,真是又羞又愧。好一個襟懷坦白的廉頗老將軍,脫光了上身,揹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請罪。藺相如趕緊挽起老將軍。從此後,廉頗和藺相如兩個人,將相團結,一心為國,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當時一些諸侯國聽說了以後,都不敢侵犯趙國。

藺相如不計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重的高風亮節和廉頗知錯即改的坦誠襟懷,都在啟發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要顧全大局,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中國寓言故事10

有一個農民的家裡養了一隻山羊和一頭毛驢。山羊不幹活,而毛驢幹活卻很賣力氣,很得主人的賞識,主人總是把最好的食料餵給毛驢吃。對此,山羊心裡總是酸溜溜的,很不舒服。

一天,毛驢剛乾完活,主人就端出很多好食料來餵它。毛驢一邊吃著,一邊抬頭對山羊說:“老弟,多麼鮮嫩的'草啊!快過來吃幾口吧!”聽著毛驢親切的話語,山羊心裡癢癢的,真想過去吃幾口。但主人把它拴住了,它使勁掙扎也走脫不了,“主人太偏心了。”山羊心裡想著,口水直流。

於是,山羊便想算計毛驢。它露出狡猾的微笑,給毛驢出主意:“老兄,你看我多快活啊,每天不用幹活,同樣有吃的,你明天只要假裝摔倒,主人就不會讓你幹活,你不就快活了嗎?”“這主意好,謝謝你,山羊老弟!”毛驢好像突然醒悟了。

第二天,毛驢真的摔了一跤,山羊看到了,在一旁暗暗地竊笑:“嘻嘻,看來摔得不輕吧。”主人著急了,忙請來獸醫給毛驢治傷。獸醫瞧了瞧,對主人說:“沒問題,只要用山羊的肺煮成湯給毛驢喝,不出三天就會好的。”主人急忙應道:“好,我得讓毛驢早日好起來,我家那頭山羊養著也沒有多大用處,就把它殺了吧!”

山羊聽說要殺它,連聲哀嘆:“唉!苦啊,早知道有今天,就不該出那鬼點子。上帝啊,救救我吧!”不管山羊如何哀求,主人當天還是把它殺了。

道理篇:毛驢是主人家的主要勞動力,它的價值遠比山羊大得多,而山羊耍小聰明時卻忘了這一點。因此,聰明反被聰明誤,結果把自己送上了斷頭臺。小朋友,我們應當切記萬萬不可隨便耍小聰明啊!

中國寓言故事11

聰明的公雞

一天,公雞出來在草地散步,正好被一隻狐狸看見了。狐狸悄悄的跟在公雞後面。狐狸一邊走一邊想:這隻公雞多肥呀!我得把它吃掉。

公雞聽到後面有腳步聲,它回頭一看,一隻狐狸跟著它。公雞頓時緊張起來,但很快又鎮靜下來。這時,狐狸對公雞說:“公雞大哥,您早呀!您這是要到哪裡去呀?”公雞說:“我出來散散步,順便找點小蟲吃”。狐狸一聽,馬上對公雞說:“怎麼就你一個人呀?我陪你去吧”!公雞靈機一動說:“怎麼是一個人呢?獵人大哥在後面呢!”狐狸聽了,一溜煙就跑了

中國寓言故事12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還沒有發明火柴、火石之類的東西,取火非常麻煩,要用特製的工具在選好的木頭上鑽出火星來。

有一天夜裡,有個魏國人,睡覺睡到一半,肚子疼得醒了。他感到肚子裡面好像有千萬條小蟲鑽來鑽去,奇痛無比。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頭上滾下來,他捂著肚子在床榻上打滾,大聲叫看門人說:“阿四,我得了急病了,肚子疼得不行,你快去鑽木取火,好趕緊把燈給我點上!”

那天夜裡沒有月亮,天色特別暗,屋裡更是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看門人什麼也看不清,只得四下裡胡亂摸索。他一下踢飛一個凳子,一下又差點在門檻上絆一跤。一時半會兒還真難找到鑽木取火用的工具。

魏國人越等越不耐煩,不停地大聲催促:“你快點呀,怎麼連這點小事也辦不好呢!”又過了一小會兒,他乾脆破口大罵起來:“你這個蠢東西,我平時供你吃供你穿,到了關鍵時候,你倒什麼都不好好做,還不如那條看門狗!”

看門人聽到主人的聲聲催促,心裡十分著急,越著急就越手忙腳亂,後來見主人竟這樣不體諒人,說出這麼多不堪入耳的難聽話,非常生氣,就忿忿不平地說:“您責怪人也太不講道理了!現在四周都是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見,您為什麼不拿個燈來替我照個亮,好讓我找到鑽木取火的工具呀!”

中國寓言故事13

暴風雨來了!

河水被攪得翻天覆地,波浪滔滔。

原來沉澱在河底的渣滓,這時候都興高采烈地叫起來:

“是時候了,我們可以大幹一番了!”

沉渣隨著波浪浮起,浮上河面,翻來覆去,叫呀喊呀,顯得非常神氣,大有不可一世之概。

什麼天呀,地呀,山呀,水呀,魚呀,船呀,全都不在它們眼中。好象它們已成了這個“偉大時代”的主人。什麼“旗手”、“功臣”、

“英雄。、“闖將”……的光榮稱號,都加到自己的頭上。

後來,暴風雨過去了,雨過天晴,太陽出來了,照耀得大地更加美麗。

河水又恢復了新的平靜。

這些“渣滓英雄”們,只好又無聲無息地沉下到河底去了。——選自《柳州文藝))1980年6月號

中國寓言故事14

一隻狐狸撲住一隻兔子,嚴辭厲色地宣言:

“我看見這隻兔子偷吃人家一個蘿b,生氣得了不得,為世界秩序和安寧起見,決計要除此一大害。你們知道,我這是出於義憤。”

樹上一個白頭翁問:

“昨晚你看見老虎吃人家耕牛,你不但不生氣,還滿臉堆笑地對老虎打躬作揖,你的義憤是不是今天早晨剛出世的?”

野牛

一群野牛過境,遇見了老虎。他們立刻排成一個圓形,臉衝外,把小牛們護在圓圈中間。他們看見有一個帶著兩個小的在旁邊徘徊,就向他叫:

“快來參加呀l這是大家的事!”

那隻牛自言自語著:“我自顧還不暇呢,來管大家的事!”帶著兩個小的就往山谷裡躲。

老虎無法攻那個圓圈陣,就撲上了山谷裡的幾個。那隻牛越想越想不通,怎麼別人都沒事,只有他一家子要遭殃呢?後來忽然記起了一層道理,他只是嘆了一聲:

“命也夫,命也夫!”

老虎笑咪 咪地說:

“我非常讚賞你的這種人生態度。”

兩隻蒼蠅

兩隻蒼蠅在玻璃窗上丁丁當當地撞,總是撞不出去。

一隻很有經驗的蒼蠅對它的夥伴說:“老兄,我感到有什麼東西擋著似的,你感到嗎?”

“不,”另一隻蒼蠅回答說,“根據物理的規律,凡屬物體在光的下面,就必然在該物體背光的一面留下影子。沒有一個物體會沒有影子。我們既然沒有發現影子,就證明前方絕對不存在任何物體。”

“你總是對的。”很有經驗的那隻蒼蠅說,“你的理論水平很高,在蒼蠅界是公認的。”

它們繼續撞下去。

過了一會,很有經驗的蒼蠅表示懷疑了,它說:“我感到好象還是有什麼東西?”

“絕不可能的事!”理論水平很高的蒼蠅說,“有沒有影子是判斷存不存在物體唯一的根據,這是一條真理性原則,絕對不能懷疑。”

“但是我有感覺,感到好象有東西。”很有經驗的蒼蠅爭辯說,“你沒有感覺到嗎?”

“感覺!感覺l又是感覺!”理論水平很高的蒼蠅說,“你不要被虛偽的感覺所矇蔽,而放棄絕對可靠的真理性原則。” 、

它們繼續撞下去。

又過了一會,很有經驗的蒼蠅又說道:“老兄,你的理論肯定是不錯的。但我們現在可否試一試繞個彎子,另找個門出去呢?”

“試什麼呢?”它的理論夥伴說,“放棄光明的大路不走,而去繞什麼彎子,走旁門左道,是一隻有修養的蒼蠅允許採取的行動嗎?”

那隻蒼蠅不再表示異議。

兩隻蒼蠅不住地撞,撞,撞,終於撞昏了頭,栽了下來。——後來呢?後來,這兩隻蒼蠅僵死在窗臺上,腦子裡帶著它們的真理性原則。

中國寓言故事15

我是讀著《中國寓言故事》度過自己的童年的,如今已成為一名國小老師,自認為多歷世事,雖不聰明,也不算糊塗,但當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再次重讀《中國寓言故事》的時候,卻有了一種心靈蒙塵被洗的感覺。《中國寓言故事》的語言通俗易懂,富於童趣,充滿了人生大智慧。其中中國古代寓言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其中不少的篇章家喻戶曉,併成為人們喜用的成語,譬如“揠苗助長”、“黔驢技窮”、“葉公好龍”、“一葉障目”、“螳螂捕蟬”等等。每一個故事中都給人一種啟迪,要你領悟其中的哲理。本書按照思想內容,可以概括成三類。第一類是以生動活潑的比喻講出深刻的哲理,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智慧。第二類是具有“勸善懲惡”性質的,其中也有許多篇章給人以積極的啟示。第三類是“揭發伏藏,顯基弊惡”,具有諷刺性的。此外,還有專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鬥爭藝術的。《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除了有好多人生道理的故事,還有精美的圖畫,是國小生的良師益友,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果把這本書讀破,你的將來一定會受益無窮。由此我想: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把這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入課堂,那麼就一定能引起同學們的興趣,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這樣作文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於是,一天的作文課上我給學生講了一則寓言故事,這就是《神童的不幸》。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孩非常的不幸,方仲永天資聰穎,五歲便會作詩,不論什麼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容深刻雅緻,文采絢麗多姿,得到眾人讚賞。講到這裡,同學們都發出感嘆之聲,“真聰明啊”。我想:這太好了,同學們已經進入情景了,學生的思想和故事情節融為一體,這是寫作的初步。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傳到了縣裡,人們都認為他是個神童。縣裡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賞方仲永,連他父親的地位也隨著提高了不少。這樣一來,方仲永的父親便認為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於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讀書的念頭,每天帶著方仲永輪流拜訪縣裡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方仲永的作詩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誇讚和獎勵。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於只一味憑著一點“天才”而沒有後天的再學習,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並無什麼不同,人們都遺憾地搖著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於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我讓同學們對這則蘊合著深刻哲理的故事發表看法,李清同學說:“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驕傲”。李傑同學說:“方仲永的父親太愛慕虛榮了,結果毀了自己的兒子,教訓深刻。”李紫焉同學說:“就像一個偉人說的天才是先天的聰明加上後天的汗水,天生聰明的人也要不斷學習。”馬良同學說:“做人要有主見,不要什麼都聽家長的,方仲永如果有一點主見,也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同學們的精彩發言贏得了陣陣掌聲。

我接著引申說:“同學們,我們生活中也有像方仲永這樣的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後天的學習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後面。你能舉出具體的事例嗎?”同學們都異口同聲地說:“能”。趙冉同學說:“我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天生聰慧,聽奶奶說上學時一學就會,可就是不認真學,國中畢業就不願上了,說在家寫書,閉門造車能寫出什麼書呀?現在就是一農民。”李敏同學說:“我鄰居小軍從小也很聰明,國小時寫的作文總是被當做範文讀,可國中光是談戀愛,荒廢了學業,成績跟不上就退學了……。”陳晨同學說:“咱們學校也有這樣的同學,聰明但不認真學,成績總是倒著數……。”同學們興高采烈地說著自己所知道的事例。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最後,我進行總結:“同學們,光有先天的聰明是不行的,還要努力才行,要注意接受新知識,及時充電,才能跟上別人,跟上時代,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同學們,努力吧,光明的前途就在不遠的前面等著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就是這些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它意象鮮明,寓意深刻。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把這些故事充分利用起來,並且把它們合理地充實到作文教學中去,那麼一定會使我們的作文教學生趣盎然。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老師在快樂中教學,興趣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最佳契合點,在教學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