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寓言故事(精選21篇)

來源:才華庫 2.88W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寓言的故事情節設定的好壞關係到寓言的未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語寓言故事(精選2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寓言故事(精選21篇)

成語寓言故事 篇1

釋亞樓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廟,燒香唸經。別的和尚空閒時就偷偷下棋睡覺,釋亞樓卻買了硯墨筆紙練習書法。有時深更半夜,他還在苦苦練習。一年年過去,他寫字的功夫越來越深。許多燒香拜佛的人,也來請他寫字。他都一一答應。他的草書,寫得尤其飄逸奔放。有人問他:“草書怎樣算好?”釋亞樓寫了八個字:“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飛鳥驚蛇”形容字型飄逸像小鳥飛翔,筆勢遒勁連蛇也受驚嚇。

成語寓言故事 篇2

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裡大廳中喝酒。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裡,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他心裡很厭惡,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後,心裡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來。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訊息,瞭解了他得病的原因。樂廣心裡想:“酒杯裡絕對不會有蛇的!”於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牆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那裡去,把這事解釋給他聽。這人明白了原因以後,病就立刻好了。

後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成語寓言故事 篇3

傳說中,有往來於天上人間的木筏,駕馭木筏的人是真正勇敢無畏的人。

西漢時期,有個隱士叫羅君平。據說,他知道往來於天上和人間的木筏從人間到天上的時間,因此,凡是要到天上去的人,臨出發之前都要先到羅君平這裡來。

這一天,木筏出發的時間快要到了,羅君平家聚滿了將要乘筏上天的人。這時候,一個駕木筏的人從羅君平家中走了出來。上天的人中有一個趕緊上前,拉住他問道:“上天要經過曲折的河水,而天又是那麼高那麼大,一路上還有神怪精靈,木筏在行駛中有時還會顛倒過來。你經常駕著木筏漂浮在這樣的環境中,為什麼你連手都不抖一下、一點也不害怕呢?”

駕木筏的人回答說:“我用了多年時間來學習駕馭木筏的本領,又用了三年時間來親自駕馭木筏,往來於天上人問。”

那人又問:“僅僅靠本領和實踐,就可以了嗎?”

駕木筏的人說:“當然不是。在每次駕木筏上天的時候,我憂慮的只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多少年,而根本就不考慮木筏是否能夠返回人問。我駕馭著木筏,一路上波浪翻騰,氣候千變萬化,反覆無常。有時陽光燦爛,雲蒸霞蔚,一下子又突然變得暗淡

淡無光,明亮的白天剎時變成黑夜。有時候,木筏和波浪互相撞擊,猛然震盪起來像脫韁的野馬急馳狂奔,一會兒沉到波谷浪底,一會兒又像格鬥一般衝向高高的浪尖,恍恍惚惚的樣子,使我感到似乎有無數人在駕馭這木筏。每當這時,我的心情都非常鎮定,一點兒也不慌張。如果此刻心裡一慌,手腳就會不聽使喚了。只要心裡不慌亂,怎麼也不會跌倒,直至平安地到達目的地。”

那個問話的人深有感觸地說:“我想,你說的這些道理不僅適用於駕馭木筏,其實許多事情也都要這樣才行啊!”

我們從駕馭木筏中可以領悟到:不管幹什麼事,遇到什麼情況,都應該專心致志,毫不動搖,無所畏懼,勇往直前,這樣才能克服困難,爭取勝利。

成語寓言故事 篇4

民間傳說,宋代大奸臣秦檜為了投降金朝,在家裡和老婆王氏密謀定計,準備害死民族英雄岳飛。後來秦儈死了,沒過多久兒子也死了。王氏請來道士為丈夫和兒子招魂。道士在作法事時,看見她兒子和丈夫戴著枷鎖,正在地獄裡受苦受罪。秦檜還叫道士帶話給王氏說:東窗事發矣!(當初在東窗下面密謀陷害岳飛的事情敗露了)。這個成語比喻密謀敗露,罪案發作。

成語寓言故事 篇5

據東晉葛洪《神仙傳》記載,漢朝淮南王劉安喜好學道求仙,用重金招聘這方面的門客。一天,八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前來求見,說有長生不老術願意奉獻。守門人進去通報。劉安說:他們自己都老態龍鍾了,哪會有什麼長生不老之術!分明是欺騙。快把他們給我趕走。老人們聽說劉安嫌他們老,就一下子都變成了兒童。劉安一聽,慌忙出來迎接。這個成語形容老人恢復了青春。

成語寓言故事 篇6

量體裁衣的故事

南朝齊國官員張融深受齊太祖蕭道成的器重和寵愛,說他是“不可無一,不可有二。”一次派人給張融送一件舊衣服,說是自己以前穿的,現叫裁縫根據他的身材改做好了,一定會合身的。張融收到後非常感激齊太祖的知遇之恩。

量體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辦事。

成語寓言故事 篇7

關於成語的寓言故事:義鵲憐孤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慈山的南面有一棵大樹,樹幹有兩圍粗,樹枝壯實,樹葉寬大。有兩隻喜鵲飛到這棵大樹上忙著築巢,它們就要做母親了。過了不久,兩隻喜鵲各自生下了小喜鵲,兩個家庭熱熱鬧鬧,日子過得又溫馨又紅火。喜鵲媽媽每天飛出去找食,回來後,一口一口餵給孩子們吃。雖然喜鵲媽媽十分辛苦,可心裡覺得很幸福。

過了不久,發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一位喜鵲媽媽在出外覓食時被老鷹叼走了,它再也回不來了。它那兩個可憐的孩子已經一天一夜沒吃東西,也沒見到它們的媽媽回來,失去媽媽的小鵲十分悲哀地哭呀哭呀,那聲音十分淒涼。

小鵲的哭聲傳到鄰居喜鵲家裡,這家的媽媽馬上對自己的孩子們說:“你們聽,我們鄰居家的小鵲哭得多傷心啊!我過去看看,你們乖乖地在家呆著別動,等我回來!”說完,喜鵲媽媽離開了自己的孩子們,很快飛到了喜鵲孤兒的家中。

看到鄰居家的喜鵲媽媽,兩隻小鵲哭得更傷心了,它們向喜鵲媽媽哭訴自己失去了媽媽。鄰居家的喜鵲媽媽憐憫地撫摸著小鵲說:“孩子們,別哭了!今後我就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就是我的孩子!走,到我們家去吧!”於是喜鵲媽媽把這兩隻小鵲一個個叼起來,放進自己的巢裡,還囑咐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和這兩隻小鵲一起生活、玩耍。現在,它們的家雖然有些擠,但大家相親相愛,過得也很快樂。失去了媽媽的兩隻小鵲受到這家喜鵲媽媽的照顧,它們也把這裡當做了自己的家。喜鵲媽媽的生活負擔增加了一倍,它每天更辛苦了,可它毫無怨言。

喜鵲只是一種鳥類,卻能如此懂得憐憫、愛護弱者,這樣講仁講義。而我們有些人卻毫無人性,不仁不義,因此,他們是連禽獸都不如的。

關於成語的寓言故事:楚人渡河

楚國人準備偷襲宋國,進軍的線路是打算渡過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國人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一舉獲勝。

楚國經過周密謀劃,先派人到澭河邊測量好水的深淺,並在水淺的地方設定了標記,以便偷襲宋國的大部隊能沿著標記順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漲,而楚國人並不知道這個情況。部隊在經過澭河的時候依然照著原來作的標記渡河。加上又是夜間,結果,士兵、馬匹大批地進入深水、漩渦,使楚軍措手不及。他們被湍急的澭河水攪得人仰馬翻、驚駭不已。漆黑中,澭水裡人喊馬嘶、一片混亂,簡直像數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這樣,楚國軍隊被淹死1000多人,僥倖沒死的也無法前進,只好無功而返。

先前,楚國人在設定標記的時候,當然是正確的。如果河水不漲,他們是可以依照標記渡河的。可是後來,情況變了,由於河水暴漲,水位升高了許多,而楚國人在不瞭解變化的情況下仍按原來的線路渡河,當然只能慘敗。

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應該隨著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而變化。人們必須隨時根據新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否則就會吃虧、跌跤。

成語寓言故事 篇8

羽毛未豐

羽毛未豐,指小鳥的羽毛還沒有長全。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戰國時期,蘇秦到秦國去,想勸說秦國征伐六國,稱霸天下。可是,秦惠王對他的意見不感興趣,說道:“現在的秦國,就好比一隻羽毛還未長全的小鳥,如果硬要展翅高飛,必定會遇到災禍。先生從很遠的地方來到我國,對我進行開導,我表示感謝。可是,關於爭霸稱帝的事,還是以後再說吧。”

蘇秦不願意就此離去,於是給惠王上了十多次奏章,說明爭霸的重要性。可是,秦惠王對他的意見越來越反感。這時,蘇秦的資財也耗費光了,只得垂頭喪氣地回家去了。

成語寓言故事 篇9

千軍萬馬的成語故事講述的是事情發生在南北朝時期,當時梁武帝命大將陳慶之率軍伐北魏,陳慶之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滎[xíng]陽城下,他鼓舞士氣,以7000人戰勝魏軍30萬人,直向洛陽。他的將士身著白色戰袍,十分威武。魏人不禁感慨:“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千軍萬馬的成語故事延伸

【注音】qiān jūn wàn mǎ

【出處】《梁書·陳慶之傳》:“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解釋】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聲勢浩大

近義詞】波瀾壯闊、萬馬奔騰、千兵萬馬

反義詞】單槍匹馬、一兵一卒、一成一旅

【例句】洪水來了。他帶領~直衝上去搶險救災。

成語寓言故事 篇10

一言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後,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九鼎大呂:鍾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

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成語寓言故事 篇11

不宜歌唱

蚯蚓:“閣下早上好!”

公雞:“不好。肚子正餓呢!”

蚯蚓:“飽吹餓唱。閣下正好可以引吭高歌呀!”

公雞:“是啊,我唱完歌了,你成土行孫跑了。我這頓早餐找誰要去?”

蚯蚓:“閣下真的要吃我嗎?”

公雞:“也只有如此了。經驗告訴我,在追求的目標到手之前是不能唱歌的!對不住了,兄弟!”

成語寓言故事 篇12

管理祕訣

獅子派豹子去管理一個部落。豹子每天勤勤懇懇,早出晚歸,事無鉅細都要過問,就連一隻山羊每天吃幾斤草都親自審批。由於豹子精力有限,經常顧此失彼,惹得部落裡的動物怨聲載道。

“你這麼管事怎麼行!”獅子望著憔悴不堪的豹子說。

獅子決定帶一帶豹子。它找來了老狼、狐狸,當著豹子的面給它們佈置了任務,然後就和豹子下起了棋。

“大王,”豹子不安地問,“狐狸和老狼能管好部落嗎?”

“管不好就吃了它們。”獅子微笑著說,“記住,管理無須事必躬親,而應主要靠邏輯和打手。”

成語寓言故事 篇13

唐朝的大臣羹光上書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徵整理修訂過的《類禮》(即《禮記》)列為經書,也就是作為儒家的經典著作。玄宗當即表示同意,並命元澹等仔細校閱一下,再加上註解。不料,右丞相張說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說,現在的《禮記》,是西漢戴聖編篡的本子,使用到現在近千年;再說東漢的鄭玄也已加了註解,已經成為經書,有什麼必要改用魏徵整理修訂的本子呢?玄宗覺得他說得也有道理,便改變了主意。但是元澹認為,本子應該改換一下。為此,他寫了一篇題為《釋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觀點。《釋疑》是採用主客對話的形式寫成的。先是客人問:《禮記》這部經典著作,戴聖編篡、鄭玄加註的本子與魏徵修訂的本子相比,究竟哪個好?”主人口答說:“戴聖編篡的本子從西漢起到現在經過了許多人的修訂、註解、互相矛盾之處很多,魏徵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而重新整理,誰會想到那些墨守成規的人會反對!”,客人聽後點點頭,說:“是啊,就像下棋一樣,下的人反倒糊塗,旁觀者卻看得很清楚。

成語寓言故事 篇14

得過且過

五臺山上有一種鳥,叫寒號鳥,它生有肉翅但不能翱翔。

每當夏季來臨時,寒號鳥就渾身長滿色彩斑斕的羽毛,它便自得地唱:“鳳凰不如我!鳳凰不如我!”。它天天都唱著,卻不知道搭窩。

等到深冬來臨的時候,它雖然很冷,但還是不搭窩,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脫落了。當寒風襲來的時候,這光禿禿的肉鳥無可柰何地哀鳴:“得過且過!得過且過!”

讀後:目光短淺的人,面對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對將來的一切都沒有計劃,他們只看現在,能偷懶就偷懶,能過去就不努力。他們一旦碰到挫折就會沒精打采,消極悲觀。

得過且過: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

成語寓言故事 篇15

害群之馬

【成語】:

害群之馬

【拼音】:

hài qún zhī mǎ

【解釋】:

危害馬群的劣馬。比喻危害社會或集體的人。

【成語故事】:

傳說黃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見一位叫大隗的神。他遇到一個牧馬兒童,就問:你知道具茨山往哪走嗎?牧童答到:

知道。黃帝感到這小孩不簡單,就問他如何治理天下。牧童答到:治理天下跟牧馬一樣,只要去其害馬者(除掉害群之馬)就行了。黃帝一聽,趕忙叩頭致謝,稱牧童為天師。

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一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

指鹿為馬一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藉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

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

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為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秦朝二世的時候,宰相趙高掌握了朝政大權。

他因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個主意。

有一天上朝時,他牽著一隻梅花鹿對二世說:“陛下,這是我獻的名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

二世聽了,大笑說:“承相啊,這明明是一隻鹿,你卻說是馬,真是錯得太離譜了!”

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陛下怎麼說是鹿呢?”二世覺得納悶,就讓群臣百官來評判。

大家心想,說實話會得罪承相,說假話又怕欺騙陛下,就都不出聲。

這時趙高盯著群臣,指著鹿大聲問:“大家看,這樣身圓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馬是甚麼?”

大家都害怕趙高的勢力,知道不說不行,就都說是馬,趙高非常得意,二世被弄胡塗了,明明是鹿,怎麼大家都說是馬呢?

他以為自己瘋了,從此越來越胡塗,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趙高來操縱。

趙高暗中把那些說實話的人殺掉,又派人殺死二世,霸佔整個朝廷,最後終於導致秦朝滅亡。

成語寓言故事 篇16

痴人說夢

從前一個外國和尚到一座中國廟裡燒香,廟裡的小和尚問他何姓及來自何國,外國和尚不懂他的話,跟著說何姓何國人。小和尚向住持報告外面來了何國一個姓何的和尚。眾和尚紛紛出來看熱鬧,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原指對痴人說夢話而痴人信以為真。比喻憑藉荒唐的想象胡言亂語。

成語寓言故事 篇17

患得患失

春秋時期,孔子經常與學生討論為人的問題,他說:可鄙的庸俗低階的傢伙不能與之同事,當他沒得到權勢或好處時,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設法得到。而當他得到時,卻又怕丟失掉。像這樣的人都是利慾薰心,處處為個人打算,什麼壞事都能幹得出來。

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成語寓言故事 篇18

買櫝還珠

傳說楚國有個珠寶商到鄭國去賣珍珠,為了吸引顧客,他做一個很漂亮的用名貴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還鑲嵌著寶石和翡翠,看起來十分華貴。一個鄭國的買主抱著珍珠匣子便以高價買下,開啟匣子取出珍珠還給楚國商人。

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成語寓言故事 篇19

對牛彈琴

古代音樂家公明儀每次彈琴時,他的琴聲引來很多鳥兒與蝴蝶。當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對水牛彈奏幾曲,結果水牛無動於衷地走開,公明儀大嘆:“對牛彈琴,一竅不通。”

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物件。

成語寓言故事 篇20

南轅北轍

戰國時期,魏安王決定攻打趙國都城邯鄲,大臣們都反對他,季樑給他講一個故事:太行山的一個人駕車準備到楚國去,但他卻堅持往北走,這樣越走越遠。爭霸不是靠打仗,而是靠贏得民心,靠打仗就像南轅北轍一樣。魏安王決定不打仗了。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成語寓言故事 篇21

古時候,貴州一帶沒有驢,那裡的人們對於驢的相貌、習性、用途等都不熟悉。有個喜歡多事的人,從外地用船運了一頭驢回貴州,可是一時又不知該派什麼用場,就把它放到山腳下,任它自己吃草、散步。

一隻老虎出來覓食吃,遠遠地望見了這頭驢。老虎從來沒有見過驢,看到這傢伙身軀龐大,耳朵長長的,腳上沒有爪,樣子挺嚇人的。老虎有點害怕,在心裡琢磨:媽呀,什麼時候跑出這麼個怪物來了,看上去似乎不太好惹。還是不要貿然行事,觀察一下再說吧。

連續幾天,老虎都只敢躲在密密的樹林裡面觀察驢的行為。後來覺得它好像不是很凶狠,就大著膽子小心翼翼地慢慢靠近它,但還是沒有搞清楚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有一天,老虎正慢慢地接近驢,驢忽然長叫了一聲,聲音十分響亮。老虎嚇了一跳,以為驢想吃掉它,回頭轉身就跑。跑到較遠的地方,老虎又仔仔細細地觀察了驢一番,覺得它似乎沒什麼特別厲害的本領。

又過了幾天,老虎漸漸習慣了驢的叫聲,於是它又進一步和驢接觸,以便更深入地瞭解它。老虎終於走到驢身邊,圍著它又叫又跳,有時還跑過去輕輕挨一下驢的身體再跑開。

驢終於被老虎戲弄得憤怒極了,就抬起蹄子去踢老虎。開始的時候,老虎還稍有點驚惶,不久見驢再也無計可施,終於明白了,原來驢統共也只有這麼一點伎倆。

老虎非常高興,嘲笑驢說:“你這個沒用的大傢伙,原來也就這麼幾招本事啊!”說著就跳起來撲上去,咬斷了驢的喉管,吃光了驢的肉,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貌似龐大的貴州驢,實際上外強中乾,一點厲害的本領也沒有,以致於被老虎摸清了底細,最後葬身在虎口之下。做人也要練就真本事,僅靠花哨的外表唬人,是不會長久的。到頭來,吃虧的總還是自己。

有一天,一隻老虎正在深山老林裡轉悠,突然發現了一隻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後,前景一定不妙,於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狸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之王,有何證據?”狐狸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於是就讓狐狸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後,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了一圈之後,狐狸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並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謊言。狐狸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於那些像狐狸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伎倆。

隋朝時候有個人,他用大車拉了一車黑豆上京城去賣。這個人吃力地拉著車走啊走啊,到了灞頭,他一不小心踏上了一個土坷垃絆了一咬。這下子不好了,他身後的車也失去了平衡,翻倒在地。那滿滿一車黑豆也全部被倒進了水裡。他從地上爬起來,看著水裡的黑豆發愁了:這麼多豆,一個人要撈到什麼時候啊!想了一會兒,他決定回家去,叫家裡人來幫他一塊兒撈豆子。於是他不再多考慮,撇下車和豆子就走了。

這人剛一走,灞頭上的人議論開了:“他這一去還不知什麼時候回來呢,這麼多豆讓水沖走了多可惜,不如我們拿回去吧。”於是大家一起動手,吵吵嚷嚷地撈豆子,不一會兒就全給撈走了,一顆也沒留下。

不久以後,那個運豆的人回到了翻車的地方。水裡有上千只蝌蚪在追逐嬉戲。這人以為這就是他的豆子,想要下水去撈出來。剛一下去,蝌蚪知道有人來了,轉瞬間就全都遊散了。這個人奇怪極了,呆呆地站了半天,怎麼也想不明白。他嘆著氣自言自語地說:“黑豆啊黑豆,就算你不認識我了,離開我跑開了,我怎麼會也不認識你了呢?——怎麼你忽然間就多出了一條尾巴!”

這個笨人判斷事物總是想當然,卻不根據事實來作科學的分析,自然也就無法知道事情的真相。這樣辦事情當然是不能成功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