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修辭方法及其作用 作文素材

來源:才華庫 5.05K

 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學習修辭常識的目的是為語言實踐服務。首先能在語言中辨識各修辭方法,繼而理解其適用效果;同時要會用這些修辭方法,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修辭方法又稱修辭格。據專家研究,漢語修辭格可達70種之多,常見的有10多種。 

常見修辭方法及其作用 作文素材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體的、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的、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本體)如(喻詞:像、似、若、猶、好像、彷彿)乙(喻體)。暗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是(喻詞:成、變成、成為、當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關係,暗喻則是相合關係。借喻:只出現喻體,本體與比喻詞都不出現。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2)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關係的名稱來替代,如以部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抽象;用特徵代本體;用專名代通稱等。如: 

①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針一線代群眾的一切財產) 

②不要大鍋飯。("大鍋飯"代抽象的"平均主義") 

③花白鬍子坐在牆角里吸旱菸。(花白鬍子是以特徵代本體) 

④千萬個雷鋒活躍在祖國大地上。("雷鋒"以具體的形象代抽象的共產主義思想) 

    (3)比擬。把人當物寫或把物當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方法,前者稱之為擬物,後者稱之為擬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翹尾巴,也不可夾著尾巴。(擬物) 

②蠟炬成灰淚始幹。(擬人) 

(4)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如: 

①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為擴大誇張) 

②芝麻粒兒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兒"是縮小誇張) 

③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來"與後一事物"下火"誇張到幾乎是同時出現,有人稱此種誇張方式為超前誇張) 

    (5)對比。是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並舉加以比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6)對偶。用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滿招損,謙受益。 

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③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流水對) 

④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扇面對) 

    (7)排比。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一般要三個或三個以上)短語或句子連用的方法。如: 

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於我的意外。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凶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8)反覆。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方法。反覆可以是連續的,也可間隔出現。如: 

①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 

②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 

    (9)反語。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實際要表達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從此可以不必"驚詫莫名",只請放心來瓜分就是了。 

(10)頂真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傳下接,首尾蟬聯,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頂真,又叫頂針或聯珠。 

運用頂真修辭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絡。 

例如: 

①楚山秦山皆〈白雲〉, 

〈白雲〉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裡, 

雲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羅衣, 

白雲堪臥君早歸。 

(李白《白雲歌》) 

②他比先前並沒有什麼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但也還未留鬍子,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後〈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後即大罵其新黨。(魯迅《祝福》)

引 用:引用一些名人名句,主要為了突出主題,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同時也能展示作者的讀書功底與閱歷,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引 用

寫文章時,有意引用現成語 (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這種修辭法叫引用。

引用的作用是使論據確鑿充分,增犟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明 引

例子(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暗 引

例子(2):

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例子(3):

薄粥稀稀碗底沉,鼻風吹動浪千層,有時一粒浮湯麵,野渡無人舟自橫。 ( 沈石田《薄粥詩》)

 

盧利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