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散文《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來源:才華庫 2.42W

季先生的散文有著濃厚的底蘊。“真”與“樸”是季先生散文的兩大特點,也是其散文的獨特風格。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季羨林散文《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希望有所幫助!

季羨林散文《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原文

當我還是一個青年大學生的時候,報刊上曾颳起一陣討論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的微風,文章寫了一些,議論也發表了一通。我看過一些文章,但自己並沒有參加進去。原因是,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認為這種討論本身就無意義,無價值,不如實實在在地幹幾件事好。

時光流逝,一轉眼,自己已經到了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過了我的預算。有人認為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種種相,眾生的種種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遠不如早一點離開人世這個是非之地,落一個耳根清淨。

那麼,長壽就一點好處都沒有嗎?也不是的。這對了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會有一些好處的。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他們也從來不考慮這樣的哲學問題。走運時,手裡攥滿了鈔票,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過一生。

其中不走運的'則窮困潦倒,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嘆。即使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溫飽,然而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索。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活過一生。

對這樣的芸芸眾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何處談起呢?

我自己也屬於芸芸眾生之列,也難免渾渾噩噩,並不比任何人高一絲一毫。如果想勉強找一點區別的話,那也是有的:我,當然還有一些別的人,對人生有一些想法,動過一點腦筋,而且自認這些想法是有點道理的。

我有些什麼想法呢?話要說得遠一點。當今世界上戰火紛飛,人慾橫流,“黃鐘譭棄,瓦釜雷鳴”,是一個十分不安定的時代。但是,對於人類的前途,我始終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不管還要經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組成的,每一環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裡。

但是,這個道理在人類社會中只有少數有識之士才能理解。魯迅先生所稱之“中國的脊樑”,指的就是這種人。對於那些肚子裡吃滿了肯德基、麥當勞、比薩餅,到頭來終不過是渾渾噩噩的人來說,有如夏蟲不足以與語冰,這些道理是沒法談的。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對人類發展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話說到這裡,我想把上面說的意思簡短扼要地歸納一下: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作者簡介

季羨林,生卒年(1911-2009),山東清平(今併入臨清市)人。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及中亞古代語文。

1941年獲博士學位。

1946年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潤集》、《留德十年》、《牛棚雜憶》、《季羨林論人生》、《病榻雜記》等。

季羨林,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併入臨清市)康莊鎮,2009年7月11日病逝於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稱為“學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人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

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

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

他先後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著作已經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有24卷,內容包括印度古代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印度歷史與文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佛教、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糖史、吐火羅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的翻譯。

季羨林建立東方語文系,開拓了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創穫良多、著作等身,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

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有感

人民大道被叢叢的落葉所擁簇,連濾過的太陽也是翠綠色的。

在天一圖書店的道上,遠遠地看到倆位老人在行乞,還記得很早以前她們也在,衣著質樸而陳舊的衣服褲子,臉孔幹潔,淡黃卻無失微笑,我都是在她們的塑料飯盒上面上一些錢幣,我無需理睬她們是不是沒拿錢,一位活了近半世紀的人心裡早就產生了自身的自尊,她們會出去行乞一定有他們自己的苦處,我能竭盡所能來協助她們。

儘管我沒遇上過,但我對這些好吃懶做的人深惡痛疾,或許是源於本能反應,她們擁有兩手卻不認真工作,擁有大腦卻不努力思索,擁有兩腳卻不踏踏實實,這類人更應當被指責,對比於那倆位老人,早就踏入垂暮之年,日常生活自立已是難題,行乞僅僅一種迫不得已的方式,她們理當被大家所重視,去協助。

大家一些人常埋怨自身的人生。自然環境時,卻擠得到時間去幾班KFC,逛幾回ktv,從她們的身上我看不出來哪些好獲得的,我覺得她們才應當被指責,被指責。

但我經常只聽過乞討者被鄙視,卻從沒聽聞她們這種人被鄙視的。

這簡直怪異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