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鄉愁詩歌的意象

來源:才華庫 1.88W

詩人余光中的鄉愁詩汲取中國傳統詩歌的豐富營養來滋潤、培植鄉愁情感,塑造了深刻獨特的鄉愁意象。

余光中鄉愁詩歌的意象

鄉愁是人類對故土熱烈摯愛的情感體驗和反映。余光中以《鄉愁》為代表的系列鄉愁詩作,奠定了他在人們心目中崇高的鄉愁詩人地位和形象。同時,他汲取中國傳統詩歌的豐富營養來滋潤、培植鄉愁情感,塑造了深刻獨特的鄉愁意象,從而引起億萬中華兒女的強烈共鳴。中國古典詩歌是十分富於內涵意象的。傳統詩歌的意象具有把事物特徵和情感特徵建構起來的特點,這表現在兩方面,有顯性的,即直接的具體形象,有隱性的,即含蓄的抽象形象。試析余光中鄉愁詩的意象如下:

一、意象的具體性

《鄉愁》的意象十分簡單——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但是,正是這些簡單的具體的意象,營造了一種沉重、渾厚、哀傷、苦悶的鄉愁情懷氛圍。鄉愁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一種內在情感。但是,詩人卻通過“郵票”這個載體把思鄉的內在情感外化為形象可感的意象。這樣,“鄉愁是一張小小的郵票”,就把母子間雖有著深厚感情而不能朝夕相處的原因直接地交待出來:“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由於對母親的思念而不能直接相見,從而需要使用郵票來傳遞情感。這是一種因果關係,反映詩人小時候便遠別母親而長時間母子異地相隔的痛苦無奈的事實。同樣,在詩人長大後,“船票”這個載體承載著飽受“愛情”煎熬的意象,其原因是“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行文至此,我們雖然知道詩人“郵票”、“船票”的直接意象和引起他鄉愁的原因,但卻還沒明白造成這種因果關係的本源或說深層原因。直到後來,“墳墓”意象的出現,陡地把“郵票”和“船票”的意象綜合化而昇華為全詩的`核心,從而,把親情和愛情的悲劇、個人命運的悲劇推向頂點,使全詩的感情進入高潮。面對著“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的民族悲劇,終於,詩人在這人生最痛楚的時刻,毅然直接丟擲了以往千言萬語,欲語還休的“海峽”意象:“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這是引起詩人數十年人生和億萬中華兒女鄉愁共鳴的根本原因。

《春天,遂想起》作於1962年4月,其主題表現的是對江南的濃濃鄉愁。詩裡的直接意象就是回憶少年時生活在江南的各種動人情景:採桑葉、捉蜻蜓,太湖濱與眾表妹結伴偕遊……抒發了詩人對故鄉幸福歲月的懷念。接著寫那許多表妹老了,就連自己親愛的母親也已謝世而去……通過這些意象,使詩人從心底裡泛起一層厚似一層的鄉愁情感。

當然,如同《鄉愁》裡的四種簡單意象一樣,這裡的少年時代生活在江南的種種意象,是直接而具體的。但是,縱觀余光中的鄉愁系列詩作,它們的意象內涵還有更深層的隱性的抽象性,從而成為詩人“鄉愁”的真正皈依所在。

同樣,余光中懷念故土的《民歌》,風、沙、魚、龍、醒、夢、哭、笑組成了一系列具體可感的情感意象,層層遞進,抒發了詩人與中華民族同呼吸,休慼相關的愛國情懷。在《鄉愁四韻》裡,躍入人們眼簾的是“長江水”、“海棠紅”、“雪花白”、“臘梅香”四個具體的意象,從而激發起對中華民族的的深深愛戀。

二、意象的抽象性

《鄉愁》的四種直觀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之間雖是獨立的,但卻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絡。這就是它們意象的遞進性和抽象性。遞進性是指全詩使用排比式結構而使得它們的意象內涵一層層深化。抽象性是指它們意象間的隱性內涵:“郵票”意象涵蘊著的是詩人憂愁的情感,它暗示著造成最為親密的母親不能直接相見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由於大陸和臺灣政治上的睽隔;“船票”暗示隨著歲月的增長,鄉愁的睽隔也日益沉重;“墳墓”暗示鄉愁因長時間的睽隔而化為永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劇;“海峽”則把隱性的政治顯性化,深刻地暗示大陸和臺灣的政治睽隔,不僅是個人、家庭的悲劇,更是中華民族的悲劇。從而,全詩抒發了詩人深沉、凝重、哀傷、苦悶的鄉愁情懷,表達了熱切渴盼祖國早日統一的強烈精神訴求。這種精神訴求流淌著炎黃子孫沸騰的熱血因子,因而昇華為中華民族的崇高的愛國情懷,引起億萬中華兒女的無限共鳴。

《春天,遂想起》的意象抽象性主要體現在“唐詩裡的江南”、“吳王和越王的小戰場”、“乾隆皇帝的江南”、“杏花春雨的江南”、“喊我,在海峽這邊/那邊”。這些意象都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徵。詩人由懷念江南而引出鄉愁,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深切懷念,從而抒發了對祖國——中華民族的統一的強烈渴盼情懷——“喊我,在海峽這邊/喊我,在海峽那邊”。

在《鄉愁四韻》裡,詩人依次選取了“長江水”、“海棠紅”、“雪花白”、“臘梅香”四個具有中國特色和個性風格的意象來抒發了他長期被沸騰的熱血燒痛而難以忘懷的濃濃鄉愁。“長江水”暗喻祖國母親哺育兒女的甜美乳汁,撫慰、滋潤著遠方的遊子;“海棠紅”則是詩人把鄉愁的燒痛,說成是海棠紅一樣沸騰的熱血所燒傷——“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其抽象性就是完整的祖國領土的意思,隱喻著渴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烈鄉愁願望;“雪花白”隱喻遊子對母親的赤子之心和拳拳摯愛之情;“臘梅香”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留戀和熱愛。因而,全詩以簡潔的意象,從多側面、多角度地抒寫了詩人對祖國骨肉相連的永恆情懷。“鄉愁”也成為遊子(臺灣)對母親(大陸)的永恆思念情懷。

總之,余光中的鄉愁始終是濃釅如酒般煎熬痛楚了數十年,酒如長江水,“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在這人生數十年的鄉愁等待中,黑髮變白髮,鄉愁化為墳墓。雖然,母親對遊子的眷顧情懷永遠沒有改變,“喊我/在海峽這邊/那邊”,但卻因為“一灣淺淺的海峽”而直至現在無法改變“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的痛楚事實。余光中鄉愁系列詩作意象簡潔明瞭,形象地寄寓了詩人的鄉愁情感,但也意蘊豐富,含蓄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睽隔是造成鄉愁的根本原因,進而抒發了渴盼祖國早日統一的強烈願望。這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願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