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藝術魅力

來源:才華庫 1.91W

閱讀餘秋雨所創作的歷史文化散文總是被蘊涵在文字中的一種強大的藝術審美張力所裹挾、震撼。

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藝術魅力

在上世紀90年代,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以其獨特的美感在散文界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寫作風格激情卻不煽情、通俗卻不豔俗,當然,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價值並非在於其品讀快感,而是具有更加深層次的內涵。

 

一、餘秋雨文化歷史散文中的主體價值

閱讀餘秋雨的文化歷史散文,可以看見大量“我”的形象,他注重描述“我”的價值觀與情感體驗,直接的表達出來,讓讀者看到了“我”的個性。在他的歷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個嚮導一樣,為讀者講述歷史故事,帶領讀者遊覽古蹟,更兼顧著評論員的身份,為讀者來解讀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在《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語言為讀者描述具有歷史風味的古宅,讓讀者感受到豪邁的場面,從這種場面中領悟到山西商人的人生風采,跟隨著“我”的`講述,讀者不知不覺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餘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都帶著自己濃厚的情感體驗,從開始的困惑、思索、驚訝和彷徨轉到最後的尋根式追逐。這是作者的叩問,也是讀者想要從歷史中獲取的答案,利用“我”的追尋,作者將讀者帶進了主體情感世界,完成了歷史的尋根。

二、餘秋雨文化歷史散文中充滿詩意的語言

餘秋雨的文化歷史散文與學者散文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可置否的是,餘秋雨的文化歷史散文集成了前人學者的文風,在語言的表達上實現了感性與知性的融合,有著獨特的風味。在他的文化歷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價值反思和情感體驗來確定主題,並用充滿詩意的語言來表達,知性蘊含著感性,強調“審智”,他不會過多依賴自身的情感,他會從原生的世界中尋求多層次的美感,實現了邏輯和審美之間的轉化。得益於感性與理性的融合,“我”的形象變得更加生動、豐滿。

三、利用故事來抒發情懷

餘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有著濃厚的主體意識,利用講故事的敘述模式滿足了讀者的窺探行心理。在《一個王朝的背影》中,穿插了大量帝王的奇聞異事,很好的將讀者的閱讀興趣調動起來,此外,餘秋雨也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推測歷史人物的想法,這與蒼白的文獻相比,獨具趣味,可以很好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例如,在《遙遠的絕響》中,作者描述到:“阮籍傻傻地看著泥塑木雕般的孫登,突然領悟到自己的重大問題是多麼沒有意思。那就快速斬斷吧,能與眼前這位大師交流的或許是另外一個語彙系統,好像被一種神奇的力量推動著,他緩緩地嘯了起來。嘯完一段,再看孫登,孫登竟笑眯眯地注視著他,說:再來一遍。阮籍一聽,連忙站起身來,對著群山雲天,嘯了好久。嘯完回身,孫登又已平靜入定,他知道自己已經完成了與這位大師的一次交流,此行沒有白來”。

在餘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之中,這種故事是非常多的,但是他卻往往不會用詳細的筆墨來表述,這種表達方式滿足了讀者的興趣習慣,讀者並不需要進行反覆的咀嚼和回味,可讀性非常強。在很多情況下,餘秋雨會代替文章中的人物來發言,飽含深情的為讀者講述一個個的故事。在部分情況下,餘秋雨還會應用傳奇式的表達技巧,為文章賦予了新的韻味。這些曾經不屑被很多大家運用的技巧,餘秋雨卻嫻熟地將其融入進自己的散文中,使他的歷史文化散文更親切,行文更自由。散文顯得生動活潑,不拘謹。當然,有時候洋洋灑灑地講述可能有累贅之嫌,但讀者卻樂此不疲。即便如此,餘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並不流俗,這主要是因為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中滲著一股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感。

四、以獨特的視角探索中國文化

作者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以獨特的視角去看待中國的山水風古蹟,更加人道主義,更加深刻、透徹。《都江堰》中,作者認為,都江堰比長城要偉大得多,長城是雄偉的,但更多的是排場,背後是讓人驚悸的殘暴。而都江堰是質樸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潤和灌溉了中華民族。“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 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作者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掩蓋歷史的創痛和醜惡,指出了長城背後的殘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實用與貢獻。

熱門標籤